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跨文化研究
    “反写”即“正写”:“西方中心主义”批判的思想陷阱——以《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为例
    周宁
    2014 (1):  6-15. 
    摘要 ( 1003 )   PDF(9438KB) ( 261 )  
    “后学”思潮背景下西方的“反写”“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包含着一个奇妙的悖论,那就是这种话语在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又在建构并不断重建这种理论,其方法表现在知识与价值两个方面:从知识上看,越是证明西方学习“东方”并不断受益于“东方”,就越能证明西方拥有的知识优势,原本知识是没有固定“所用权”的,谁掌握了它,谁就拥有它,当西方成为“东方知识”的主人时,西方的文化优势便无从置疑了;从价值上看,西方越是承认“东方”拥有的文化优势并不断进行自我批判,就越能证明西方文化自信开放与谦逊包容的主体意识。在一个西方中心的现实语境中“反写”“西方中心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文化诡计,“反写”的结果是“正写”。笔者并不是从动机上判断这种文化诡计,而是从事实与功能上讨论它,以《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为例分析这种诡计的运作方式,可以让我们看清“西方中心主义”的“反写”与“正写”的辩证结构以及这种辩证结构赋予“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专辑:东方视域中的西方美学
    文化研究:以形象为方法
    李勇
    2014 (1):  16-22. 
    摘要 ( 1303 )   PDF(6126KB) ( 150 )  
    以形象为方法的形象研究与以形象为对象的形象研究的根本不同,是以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不再把形象作为研究客体、将研究的目标聚集于形象本体,而是以形象为切入点展开对形象形成过程与背景的研究,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讨论形象形成背后的文化语境。以形象为方法的研究将形象界定为对他者的集体性文化想象。因此,研究他者形象其实是要考察想象主体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为想象主体寻找解决自我认同、文化价值和文化战略等方面深层矛盾的方法。以形象为方法的形象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研究途径就是以感性思维为立足点去辨识形象,以辩证思维为核心手段去探寻形象背后的文化困境,以宏大思维为框架去寻找解决文化困境的最终办法。因此,以形象为方法是一种兼具开放性、深刻性与现实性的学术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文化形象学的二律背反
    林曦
    2014 (1):  23-29. 
    摘要 ( 947 )   PDF(6509KB) ( 277 )  
    本文在归纳“跨文化形象学”中包含的四个命题的基础上,借助康德式辩证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四个与之针锋相对的反题,以及各自正题、反题的证明路径。这四个二律背反使得我们能够讨论跨文化形象学如何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去实现建设性的“路径突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话语行为与文学虚构
    马大康
    2014 (1):  30-44. 
    摘要 ( 1040 )   PDF(13772KB) ( 209 )  
    文学虚构是话语施为意义上的虚构,而非表述意义上的虚构。文学正是依据文化惯例的授权来实施并宣示一个行为:建构虚构世界。它利用种种途径凸显话语施为的建构性,强化话语的言外之力,并在人与话语间建立起新的意向性关系:主体间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和话语及语词的所有潜能都被调动起来,参与到建构虚构世界的活动中。依据这种对文学虚构的新界定,诸如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的异同、文学独立性与社会批判性的关系、文学活动中权力运作的复杂性等文艺学基本问题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学史的表现叙述
    乔国强
    2014 (1):  45-52. 
    摘要 ( 932 )   PDF(7189KB) ( 169 )  
    安克斯密特是在叙述转向背景下崛起的历史学家。他所提出的“历史表现”这一新型历史史观具有广泛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新历史主义相比肩。这种历史观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带来一些思想启示。但是,倘若从历史叙述学的角度来观察的话,无疑会发现他的这一历史史观带有浓重的理想色彩。特别是当把他的这一史观投放到文学史的书写中去观察的话,其史观中所包含的非现实性和非客观性就越发凸显了出来。本文作者“借用”安克斯密特的“表现”概念,并把他的“表现”概念引申到了文学史中来,提出了一个既与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有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表现叙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文学史的阐释和写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野和所能够操作的理论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格尔顿:作为“事件”的文学——从《理论之后》到《文学事件》
    汤拥华
    2014 (1):  53-61. 
    摘要 ( 1418 )   PDF(8161KB) ( 132 )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作品是结构与事件、事实与行动的统一体。作为整体的文学传统与外在的社会历史既对立又交织,这不仅仅是某一给定的客观现实和文学作品对其的反映,而是作为事件的文学作品以特定的形式策略在世界中的出场。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应针对对象和本质,而应针对事件和策略。伊格尔顿希望人们尽快摒弃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无谓对立,并对反思与信念、理论与实践、自律与他律等一系列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展开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道德政治到审美乌托邦的建构——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席勒美学思想
    李娟
    2014 (1):  62-70. 
    摘要 ( 1191 )   PDF(9948KB) ( 155 )  
    席勒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强烈的政治关怀,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础。面对弊病丛生的德国,席勒认为需要培育完美的人性并建立道德政治,对抗以工具性为特征的现代性政治。但道德政治依然立足于对人性的强制,只有在审美乌托邦里,人的感性和理性、自然与必然才能获得和谐。在此意义上,审美即自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艺理论研究》的外国文论研究三十年
    陶国山
    2014 (1):  71-80. 
    摘要 ( 803 )   PDF(643KB) ( 128 )  
    《文艺理论研究》是国内文论研究领域内有着核心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始终秉持接受外国文论及其研究作为中国文论重要理论参照的主旨。在三十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较早就确立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目标,经历了从初期翻译外国文论经典作品(开设“外国文艺理论译丛”专栏)到大量刊发国内学者的外国文论研究论文(开设“西方文论研究”专栏)再到近年以原文发表国外学者的文论作品的历程。经过对办刊三十多年中所发表的外国文论及其研究作品的统计调查,笔者认为其为中国当代文论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大量优秀的外国文论及其研究经典经由该刊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引起了早期国内学习与接受外国文论的热潮。那些最新的国外文论术语与观点成为热点,引起了学术争鸣,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并深化了国内学界对外国最经典乃至最前沿的文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刊物也证实了国内学者在消化吸收外国文论并将其深入贯彻到中国文艺理论的研究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刊物为中国当代文论研究树立了标杆,办刊的三十年恰好也是中国开放改革与走向世界的三十年,它实现了与国际文艺理论研究的对接,推动了中国本土文艺理论的建设,为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建构付出了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弱势语言到弱势文学的生成
    葛跃
    2014 (1):  81-89. 
    摘要 ( 1387 )   PDF(8267KB) ( 456 )  
    德勒兹认为,生成弱势是对抗一切既有权力的有效方式,弱势文学就是生成弱势在文学领域的体现,而弱势语言是形成弱势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德勒兹视域下弱势语言的形成机制,来理解他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本文认为,德勒兹主要分别从强势语言的贫乏化和错综使用这两种途径分析弱势语言的形成机制,进而对其引发的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进行批判性思考。最后,作者认为,德勒兹的弱势文学观为理解中国当代寻根文学和方言小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专辑:网络与文学变局
    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
    欧阳婷, 欧阳友权
    2014 (1):  90-98. 
    摘要 ( 1259 )   PDF(7969KB) ( 138 )  
    网络文学对中国文论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让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学体制谱系出现技术改写或悄然置换。突出表现为:从主体身份看,网络文学生产用普罗“草根”僭越了知识精英的文学话语权,创作范式上用自由写作颠覆既有的文学秩序,文学格局上以恒河沙数般作品存量遮蔽文学经典,价值认同上用传媒市场的商业导向对抗文学高度,而在观念传承上,则以“技术至要”搁置了传统文学的逻辑原点。由此引发的传统文论规制与传媒技术宰制的博弈,从体制谱系的学理本体上,把文艺理论转向与转型的时代命题推到了当今文论建设前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电子文学、网络文学到数码诗学:理论创新的呼唤
    黄鸣奋
    2014 (1):  99-105. 
    摘要 ( 870 )   PDF(6224KB) ( 267 )  
    数码诗学涵盖了西方电子文学理论和我国网络文学理论等分支,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其基本使命是总结数码文学经验,提炼数码文学精神,进而从新的角度思索文学的本性、探询艺术的价值。当前,它面临着计算主义崛起、Web升级和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可以借鉴作为世界观的计算主义,对艺术本原、艺术分类等问题进行新的阐述;随着数码媒体的发展而更新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将Web 3.0所体现的各种新趋势列入议事日程;关注后产业社会艺术生产呈现出大批量个性化生产等特点,开拓数码诗学的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虚拟美学”论纲
    曾繁亭
    2014 (1):  106-117. 
    摘要 ( 868 )   PDF(10557KB) ( 186 )  
    “数字化”时代的网络文学基于赛博空间所提供的“虚拟”语境,表征的是虚拟化的“仿真”“拟象”世界,于是就有以“虚拟”为基本特征的“虚拟美学”。始于“虚拟”的“戏拟”大行其道,这使网络文学凸显出狂欢化的美学特征。“虚拟美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可以解放人的想象力,但也有一个常遭人诟病的致命弊端:一旦缺失了坚定的价值立场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批判精神,其激荡出来的消费性虚拟幻象极有可能会掩蔽生存性的现实真实,并由此造成文本内涵的虚空、干瘪和文本形式的粗糙、雷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文学的繁荣与文学新变——“网络与文学变局”学术研讨会综述
    欧阳文风, 吕蕾
    2014 (1):  118-120. 
    摘要 ( 659 )   PDF(3395KB) ( 147 )  
    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对文学带来了诸多新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讨。在2013年7月拉萨举行的“网络与文学变局”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回到原点,对网络文学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再审视,认为应该重新思考网络文学的内涵和本质,抛弃既有的对网络文学的成见,正视其价值与意义;应该积极地切入网络文学发展的现场,从实践经验出发,从作品出发,从阅读出发,树立一种大文学甚至大文化的观念,但对自己的研究又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正确对待与网络写手的关系;针对目前年轻学生热衷于网络阅读的实际情况,学者们呼吁,高校文学专业开设网络文学课程已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新时期“中国性”之构建的一个拉康主义分析
    吴冠军
    2014 (1):  121-157. 
    摘要 ( 1114 )   PDF(41778KB) ( 193 )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在汉语地区《龙的传人》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作者认为,它已成为了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中国性”建构的一个代表性文本。借用拉康与齐泽克所提供的理论工具,这篇论文从对这首歌曲的一个细致的文本分析与精神分析出发,进而对“中国性”之当代建构展开一个批判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创新:美学的中国道路——谈蒋孔阳先生对中国美学建设的贡献
    李衍柱
    2014 (1):  158-164. 
    摘要 ( 936 )   PDF(1979KB) ( 26 )  
    本文以美学的中国道路为中心,历史地论说了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钱钟书、李泽厚等美学家,以不同的路径和方法,为美学的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各自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进入信息时代,蒋孔阳是继张岱年提出中国文化应走“综合创新”道路、王元化力倡“综合研究法”之后,全面阐释、践行和开拓“综合创新:美学的中国道路”的第一人。他深刻揭示了“综合创新”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具体回答了如何在继承中综合、在综合中创新,建设和发展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学大视野中的故事变异与永恒问题——基于张爱玲与俄国作家尼古拉·列斯科夫的比较
    刘俐俐
    2014 (1):  165-174. 
    摘要 ( 754 )   PDF(853KB) ( 93 )  
    论文由本雅明“讲故事的人”界定的悖论,对本雅明的故事概念过于狭窄产生了疑问。疑问来自作者既有的故事思考:故事始终与人类相伴随;故事是感性认识对象;故事可满足人类对意义的需求;故事具有适应人类需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籍此,论文提出应建立人类学大视野的故事概念。论文选取本雅明认定的“讲故事的人”的俄国作家列斯科夫,以之与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比较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列斯科夫的故事是传统故事,传递经验以让人知道;张爱玲的故事是现代故事,传递体验以让人感悟,颠覆了本雅明所说的讲故事的人离我们远去了的断言。籍此就故事的变异与永恒问题形成如下基本看法:故事概念很大,小说概念应置于故事概念之下;故事给了小说各种故事讲法和风格以可能和机会,故事由此而变异;故事满足人类对意义需求的基本功能则永远不会变化;故事的人类学特质给予小说研究以新思路;呼吁关注和思考人类学大视野中故事的形而上思考与故事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语言方式看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追求——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为例
    张永刚
    2014 (1):  175-184. 
    摘要 ( 726 )   PDF(805KB) ( 96 )  
    民族文学的基本价值潜藏于民族文学主体追求之中,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学语言方式是理解民族文学主体追求的基本路径。在这里,必须认真对待汉语与少数民族母语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必须看到少数民族作家在汉语写作中强化民族意识,寻找与汉语世界进行文化交往的方式和意义。民族作家通过汉语写作重建民族文学,获得真正的话语权利,最终形成有意味的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方式,使民族身份意识和文化认同变成具体文学现实,必然最大限度提升少数民族文学品位,丰富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方回崇陶与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自赎
    刘飞, 赵厚均
    2014 (1):  185-195. 
    摘要 ( 794 )   PDF(842KB) ( 66 )  
    南宋后期,陶渊明仍是众多诗论家关注与推重的诗人。方回的著述中就多有涉陶之论,堪为当时评陶、崇陶、学陶的一个典型。宋末元初的诗坛,方回在其诗学观念上多具有江西诗派的色彩。作为一个承继江西诗派的文论家,方回的崇陶、和陶,实具有补偏救弊之深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对胡适《西游记》“游戏”说的新解释
    竺洪波
    2014 (1):  196-203. 
    摘要 ( 1185 )   PDF(779KB) ( 139 )  
    20世纪20年代,胡适首倡《西游记》“游戏”说,历经浮沉,几度反复,至今余绪未绝。本文结合当下文艺学认知水平和《西游记》学术背景,对“游戏”说作新的解释,从“第二次天真”、克服对自由的羁绊、人类学游戏结构等不同方面探究《西游记》“游戏”背后的多重性文化蕴涵,从而丰富、革新“游戏”说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韩伟
    2014 (1):  204-214. 
    摘要 ( 1136 )   PDF(10724KB) ( 252 )  
    20世纪中国美学对“意象”范畴的研究经历了理论自由、理论潜行和理论自觉三个时期。80年代之前,“意象”是作为西方舶来品被认知的,“意象”研究的理论自觉期肇始于80年代初,在世纪末的后二十年中呈现出两种趋势:本体性建构和中西对话。就前者而言,“意象本体论”成为研究者的理论旨归,这一过程中本体建构与意象泛化同时发生,以获得现实话语权为目标。就后者而言,西方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美学潮流都在意象研究中发挥作用,意象在比较美学视野下艰难突围,但“意象”之“象”却被抽离,从而前景黯淡。相较之下,第一种趋势使意象成为古代文论现代转化过程中最为成功的案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张子程
    2014 (1):  215-216. 
    摘要 ( 686 )   PDF(457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