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文学形式的构成与多边关系
    南帆
    2014 (2):  6-20. 
    摘要 ( 1062 )   PDF(11121KB) ( 201 )  
    文学形式经常被认为是谜一般的概念。相当长的时期内,形式始终是一个遭受压抑的对象。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学者试图在“道”、主体或者历史内容之外寻求建立一个独立自足的文学形式体系。这篇论文考察了文学形式的构成以及周边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文学形式与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历史不断地介入文学形式的坚固结构,“内容”往往成为二者之间中转的驿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期以来内容与形式的主从之争更像是一种理论的虚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语电影中的游戏与中介区间——表演理论和明星研究结合的进路
    张英进, 易前良
    2014 (2):  21-31. 
    摘要 ( 1109 )   PDF(8006KB) ( 222 )  
    明星研究视明星为“多重意义的建构”,即预先假定存在稳定清晰的意义体系,可供解构与辨析。表演理论不再把意义看成“被建构”的,而视其为“联接”的结果,充满巧合、即兴和多元并置。将表演理论与明星研究有效结合,有助于探究更丰富的电影手段与表演策略。本文以梁朝伟“消除自我”的复现式表演为例,探寻一种清幽灵动的进路,游走于在场与缺席之间,创生华语电影独特的游戏和中介区间,不断挑战僵化的思维和认知习惯,彰显出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更替和改易的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文艺再正名”——新世纪“重建文学的政治维度”策略探析
    尹传兰, 刘锋杰
    2014 (2):  32-41. 
    摘要 ( 732 )   PDF(7528KB) ( 136 )  
    从1990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文论界从“重提”文学与政治关系发展到“重建文学的政治维度”,标志着“为文艺再正名”思路的正式形成。其理论策略的核心是强调文学不能脱离语境或不能脱离社会关系,以此论证文学的再政治化。这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忽视了文学的异质性。人与文学既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反映,也能实施对于“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保持文学的审美独特性来“重建文学的政治维度”,其理论上的出路在于提出“文学想像政治”的命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论演化及其限度
    王大桥
    2014 (2):  42-49. 
    摘要 ( 872 )   PDF(5649KB) ( 160 )  
    中国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于20世纪前期主要在神话和歌谣研究领域进行人类学方法的尝试,新时期以来,在现代人类学及后现代相关理论的影响下,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到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两个历史时期的研究实践表明,文学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为跨文化比较、原始主义、语境主义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人类学从研究不同文化的“普遍性经验”到“地方性经验”进而充分考察“个体性经验”,文学人类学据此可以进行新的方法论尝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负重”到“失重”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文学形象嬗变
    张立新
    2014 (2):  50-55. 
    摘要 ( 920 )   PDF(4590KB) ( 129 )  
    “农民工”文学形象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紧密关联。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中文学生态的急速转变,进入主流文学言说空间中的“农民工”由改革之初负载着知识分子社会人生理想的时代“新人”,到新世纪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关怀的“生存之民工”,精英作家笔下不堪重负的“农民工”形象在释放其精神能量后触底,迅速从“强者”退回到了“底层”,由“知识分子”气到“农民”化,由时代正剧中的“负重”者到后现代式生存悲喜剧中的“失重”者,在各种权力话语的形塑下,他们被不同程度地改写和简写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论辞与赋——从文体渊源与文学方法两方面着眼
    钱志熙
    2014 (2):  56-65. 
    摘要 ( 821 )   PDF(7375KB) ( 216 )  
    本文认为,辞与赋原为两种古老的体裁,各自开始于口头文学时代。辞渊源于“祝史陈辞”、行人辞令等体,屈原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与祝史陈辞有渊源关系。辞赋两体自宋玉、唐勒至汉初贾谊,开始合流,至汉代赋体大兴,辞名隐而赋名显,然汉人仍多以辞赋合称。然辞赋不仅是两种文体之名,更是两种文法之名。辞赋两法都始于口传时代,至辞赋合流后成为赋体文学的两种基本的表现方法。但不同赋作、不同阶段的辞赋,其在使用辞法与使用赋法上是各有侧重的。这应该是我们认识赋史,评论赋艺的重要的考察点。赋代表了文人文学最早成熟的一种文学方法,同时也是最早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古代小说中预叙的民族特色
    万润保
    2014 (2):  66-75. 
    摘要 ( 871 )   PDF(659KB) ( 103 )  
    古代小说中的预叙,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其形成主要受宗教思维和民间说书的影响。受宗教影响的预叙主要有明示性预叙、暗示性预叙、不确定性预叙、多重预叙。预叙对古代小说的整体构思、叙述图式、伏线悬念的设置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古典小说民族品格。受民间说话影响的预叙,主要通过“入话”“头回”、说书者的议论及最后结尾的“有分教”,预叙后面及下回或数十回后的故事情节。预叙的设置,有利于小说的结构紧凑,叙事严谨,开拓了现代读者的阅读期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小说学中“传奇”之内涵和指称辨析
    王庆华
    2014 (2):  76-84. 
    摘要 ( 977 )   PDF(6534KB) ( 228 )  
    通过对古代小说学中“传奇”的内涵和指称对象深入考辨,重点指出在古代小说学的话语系统中,“传奇”一词并非主要从文体角度命名的文体概念,而是从内容性质角度命名的题材类型概念,从文体角度指称传奇小说时,多称之为“传记”;“传奇”以“专书一事始末”的单篇形式为基本单位,并以此区别于“比类为书”的笔记小说集;在古代正统观念中,与笔记小说相比,“传奇”的地位和价值仅属于“独秀的旁支”;传奇小说创作的自觉虚构意识并非始于唐人传奇,而出现于明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书院诗赋教育
    程嫩生
    2014 (2):  85-93. 
    摘要 ( 852 )   PDF(6733KB) ( 172 )  
    处于科举背景下,清代很多书院重视试帖诗与律赋教育。有些书院在从事科考诗赋教育时,还从事其他种类的诗赋教育。清代书院从事各体诗赋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使生徒所作的诗赋去俗趋雅,与朝廷推行的清真雅正衡文准则相符合;可使生徒在诗赋上有所造诣,而不仅仅把研习诗赋作为科考的敲门砖;可以促进生徒文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为国家培养通才服务。为了有效地指导生徒研习科考诗赋,很多书院重视各体诗赋名作研读。清代书院在从事诗赋教育时,一般是要求生徒分类研习,循序渐进,选择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进行研读。诗赋与八股文都讲究格律要求,一些施教者从学理上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学习诗赋与学习八股文可以相辅相成,有利于改变生徒重八股而轻诗赋的思想认识。清代一些汉学书院的诗赋课艺有时冠有考证性的题序,其诗赋教育具有浓厚的学术化色彩。由于重视考证,这些书院为清代考证学的发展贡献出了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境界”说是否着眼于“感受”——与叶嘉莹先生商榷
    耿志
    2014 (2):  94-99. 
    摘要 ( 805 )   PDF(3815KB) ( 116 )  
    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将“境界”说阐释为“作者之感受”“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若以《人间词话》对这一阐释进行反观,不难发现其缺乏“境界”说的理论话语及批评话语的充分支撑,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在阐释“境界”说的核心时,不仅消解了“情”、“景”本身特性,也消解了诗人自觉的创作追求和主动的情感投入;二、在阐释其性质时将主客并举的二元论阐释为主观表现的一元论;三、在阐释其义界时,扩大了其内涵;四、在阐释“造境”和“写境”时陷前者于无立足之地;在阐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时,误把现实利害关系混入审美观照和艺术创作中,作为二者的区别。“境界”说的着眼点并非“作者之感受”,而是“情”“景”之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两种主要路径
    冯宪光
    2014 (2):  100-112. 
    摘要 ( 783 )   PDF(9170KB) ( 101 )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它们的差异在于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类型时各自有一种独特的思想和路径。从“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论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如此,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进程中早期和晚期有各有不同发展路径和模式。分析这个问题,对于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如何借鉴这些路径、模式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的文化主题
    马海良
    2014 (2):  113-122. 
    摘要 ( 836 )   PDF(7433KB) ( 173 )  
    本文在当代文化热背景、英国文化思想史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等维度中,考察伊格尔顿文化思想的内涵、特征和对当前文化思考的启发,认为伊格尔顿关于“文化的危机”的疾呼不仅有力地唤醒人们注意“文化热”隐含的内在矛盾,而且有助于认识整个现代文化理论的发展逻辑。文化危机贯穿于现代时期,在当代更加严重,甚至演化成文化战争。文化危机表现为现当代主流文化话语对文化的历史性、实践性、生产性以及政治性的漠视和掩盖,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对于伊格尔顿来说,走出文化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恢复文化的本位功能,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文化的”生活。伊格尔顿的文化论述对于理解其批评理论的整体性质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存在向此在的嬗变——赫勒摆脱卢卡奇框架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
    傅其林
    2014 (2):  123-129. 
    摘要 ( 732 )   PDF(5157KB) ( 136 )  
    布达佩斯学派最出色的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以此在的日常生活的个体性建构和偶然性的人类条件为基础,逐步摆脱了卢卡奇的存在美学之框架。她在人道主义美学中实现了从现象透视本质的意识哲学向日常生活的多元选择的嬗变,为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代社会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或者后现代的生存处境中具有崭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文化生产的“性别”: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文化批判
    马睿
    2014 (2):  130-138. 
    摘要 ( 908 )   PDF(6823KB) ( 173 )  
    揭示性别的社会属性,重塑女性的主体意识是西方女性主义的两大文化诉求,因此,不仅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与意识的辩证论述一直是其重要理论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哲学和文化生产理论两种理论模式的发展,也都为女性主义批评所吸收。总体而言,女性主义更倚重后者。19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受到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和英国文化研究的影响,运用文化生产理论进一步深化对父权文化的社会性成因和物质性效果的理论探讨,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性别不是单纯的生物学事实或主体意识,而是文化生产的产物,是在历史中建构起来的一整套社会制度。尤其是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提倡的“话语政治学”,更是试图用文化生产理论修正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的意识哲学倾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传统曲学研究12
    从四方新声到弦索官腔——“中原音韵”与元季明初南北曲的消长
    李舜华
    2014 (2):  139-150. 
    摘要 ( 961 )   PDF(8816KB) ( 163 )  
    自元一统以来,南北新声大炽,周德清力黜《广韵》,而有意依托北曲重构新的音韵系统,使之跻身为“中原雅音”,并明确标举北乐府为一代正音,南曲不过亡国之音。这一南北之争直接反映了元代文学复古思潮的消长,而与当时史学、道学的辨统论密切相关,并最终影响了明初的礼乐制作,以北曲为主、兼采南曲的弦索官腔开始一统天下,并于永宣时臻于极盛。然而,当时杨维桢明确反对视今乐府为治世之音而鼓吹性灵,刘基等人更借追慕南曲隐讽时政,却已肇示了明中叶以来新一轮的考音定律,以及南曲最终的全面繁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传统曲学研究
    “曲”变为“词”:长短句韵文之演进
    解玉峰
    2014 (2):  151-162. 
    摘要 ( 758 )   PDF(7554KB) ( 81 )  
    中国古代歌唱之歌辞,自其文体形式看,可分齐言、杂言(长短句)两类。初唐“沈宋体”的出现标志着齐言韵文格律化的完成,而杂言(长短句)韵文的格律化中晚唐以后也渐次展开。如果我们把未格律化、规范化的长短句界定为“曲”、格律化的长短句界定为“词”,那么千余年来长短句韵文的演进实即“曲”不断变为“词”的过程。数百年来,“诗变为词”“词变为曲”乃是人们述及诗词曲嬗变的流行性观念,对此我们自应抱“了解之同情”,但不必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曲学复古与元曲的经典化
    程芸
    2014 (2):  163-170. 
    摘要 ( 824 )   PDF(5734KB) ( 176 )  
    本文从尊体、辨体和创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并解读了明代推尊正音、崇尚本色、宗法元人等具有复古倾向的曲学主张。“尊体”意识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典范传统对元曲的延纳,“辨体”意识的聚焦处在于塑造作为整体的曲体文学其统一的美学规范;而建构“新传奇”文体时,北曲又因相对严整的宫调、韵律而呈现出“典范美”色彩。明代曲学复古是“元曲经典化”历史进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揭示了元曲美学层面的内在体性、特质,也为晚近以来的某些论说埋置了伏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研究
    后现代的分期
    布莱恩·麦克海尔
    2014 (2):  171-181. 
    摘要 ( 895 )   PDF(6727KB) ( 85 )  
    从二十一世纪这一视角回顾后现代主义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能厘清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内在断裂与间断及承继。本文试图描述后现代时期的三个内在阶段:首先是始于欧美六十年代中的初期阶段,其次是七、八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高峰期这一主要阶段,最后是九十年代的晚期后现代主义或者过度阶段,这一阶段普遍显现为一种停顿或间歇,似乎是后现代之后的一个空档期,之后会发展出什么仍不可知。学界的共识是后现代主义在“漫长的六十年代”始于工业化的西方,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而本文则试图将1966年论证为后现代主义的起始年份。1973年也常常被被论证为后现代主义的起始年份,而本文则将1973年阐释为后现代主义重新定位自身、进入高峰阶段的节点。提及后现代主义,人们想到的主要是七十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出现到八十年代末这一段后现代主义高峰阶段的文化形式与实践。1989-1990年间的事件具有世界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也将后现代主义引入其最后一个阶段,而随之而来的九十年代成了“漫长的九十年代”,是一种停滞或空挡,用菲利普·维格纳的话说,就是“两个死亡的中间地带”,不再彻底后现代,又非“后-后现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美学与作为真相程序的艺术 ——巴迪欧的艺术思想简论
    蓝江
    2014 (2):  182-189. 
    摘要 ( 1046 )   PDF(5785KB) ( 133 )  
    在巴迪欧看来,艺术及其创作根本不需要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作为其指导,相反艺术本身就是哲学的前提之一。因此试图让艺术顺从于其意志之下的美学被巴迪欧置换为让真相从中涌现而出的非美学。这样,非美学不再寻找主宰艺术创作的观念的问题,而是立足于艺术创作如何撕裂惯常的平滑整齐的话语表象,让真相从中鱼贯而出。同时,这种艺术创作的道路是在黑夜中的蹒跚而行,在没有任何明确的路标,没有任何明亮的光线,甚至没有任何召唤的情况下,如同野兽一般,在黑夜中,面对本真,血淋淋地杀出一条作为真相程序的艺术道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的旅行
    钱翰, 黄秀端
    2014 (2):  190-199. 
    摘要 ( 1686 )   PDF(6218KB) ( 140 )  
    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以其符号学矩阵在中国文论界享有盛名,但是中国文论家对矩阵的了解主要来自詹姆逊。因为詹姆逊在运用其符号学矩阵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当大程度的改造,偏离了义素分析和结构主义的逻辑运算,而更多依赖直觉把握,使得对“价值”问题和价值观的冲突的分析变得过于简单化。也许我们在回归格雷马斯符号学矩阵自身的科学性之后,能够对意义和价值问题进行更加客观和精细的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艺术与潜能——阿甘本的诗术—政治论
    王行坤
    2014 (2):  200-208. 
    摘要 ( 1326 )   PDF(5981KB) ( 126 )  
    在阿甘本看来,现代性的境况下,生命日渐成为赤裸生命,人成为牲人,而政治的范式不再是公共空间,而是集中营那样的场所。面对如此的人类境况,我们并不需要重新举起人文(人道,人本)主义大旗、呼唤人文精神。阿甘本追随海德格尔,认为人文主义只是对人的束缚而非解放,是对人的尊严的贬低而非提升。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恢复人的尊严,开启新的政治?其契机在哪里?本文主要围绕阿甘本早期关于艺术与政治的文本,去阐释其关于快乐生命和潜能政治的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窥破《终局》:论阿多诺的现代主义戏剧观
    路程
    2014 (2):  209-216. 
    摘要 ( 1411 )   PDF(5830KB) ( 124 )  
    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体系中,将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作为具有典范意义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在《文学笔记》中,阿多诺以二战之后欧洲出现的历史和心理危机为背景,从作品形式和哲学意义两方面解读了贝克特的独幕剧《终局》。首先,《终局》中角色的无意义生存,让阿多诺勾勒出理性时代主体性的衰落历史。其次,阿多诺从《终局》中看到了反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因素,重新阐释了主体和情境的关系,赋予贝克特式的“荒诞”以新的理论内涵。再次,阿多诺认为《终局》戏仿了传统戏剧,这是对理性同一性的背离,也是自律艺术的特征。对贝克特的阐释体现出阿多诺的现代主义戏剧观念:在主体性衰落的战后时代,戏剧人物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形象,情节和语言具有荒诞、偶然的特征。以贝克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没有主动介入现实的意图,但它正是通过自律的形式,实现对于现实的否定性回应,从而保持了批判性力量,以严肃,乃至殉道的态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救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