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康德美学研究
    “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补正
    曹俊峰
    2014 (6):  6-13. 
    摘要 ( 793 )   PDF(670KB) ( 58 )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所提出的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是康德对审美现象中普遍存在的内在矛盾的特殊表述形式,是他的不成熟的辩证法的集中体现。他经过复杂的论证自以为解决了的二律背反,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他的论证没有达到目的。因此,本文拟以康德的立场和思路出发,对其“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的论证进行一次补正,在此基础上对于“二律背反学说”进行一次反思,意欲对当下美学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康德自然概念的三个层次
    胡友峰
    2014 (6):  14-23. 
    摘要 ( 1053 )   PDF(554KB) ( 171 )  
    康德为了扭转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在其批判哲学中设定了自然的双重性,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认为自然是物自体,是不可知的,而在其认识论中又将自然设定在现象界,人为自然立法确立了人对于自然的优先地位。然而作为现象界的自然和作为物自体的自然并不是分裂的,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通过对目的论自然的发掘重新思考了作为物自体的自然和作为现象界自然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最终提出了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命题。因而康德的自然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作为物自体的自然、二是作为现象界的自然,三是作为目的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的提出对康德完成其批判哲学体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
    林季杉
    2014 (6):  24-29. 
    摘要 ( 859 )   PDF(620KB) ( 83 )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美学界以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政治立场切入康德美学研究,曾经导致极其严重的对于康德美学的误读与扭曲,也因此导致现有康德美学研究没有很好地把握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在于他能从经验论美学和唯理论美学所遭遇的近代美学困境出发,反思并突破了在人类美学史上延续已久的主体性思维,最终对“愉快的感觉如何分享理性的性质”这一焦点问题给予了美学解决。而这一贡献对于长期局限于主客二分思维之中的中国当代美学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孟而康、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
    王宁
    2014 (6):  30-37. 
    摘要 ( 1467 )   PDF(602KB) ( 56 )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虽然精英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受到文化研究的冲击,但专事文学理论研究的比较诗学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孟而康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作者认为,尽管孟而康并非把目光转向东方的比较文学和文论研究的第一人,但可以说,他对跨文化比较诗学的全面探讨却超越了在他以前或同辈的艾金博勒、佛克马和刘若愚,进入了总体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境地,这显然与当今的世界文学话题比较接近。作者认为,孟而康的贡献不仅仅止于对比较诗学的拓展,他还对世界诗学的建构作了某种预示,可惜由于他的英年早逝而未能在这方面进行深入讨论,而本文作者则沿着孟而康未竟的事业提出了自己关于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文本/反文本的《资本主义与自由》: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准则的解构和去中心化
    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
    2014 (6):  38-59. 
    摘要 ( 782 )   PDF(1277KB) ( 61 )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与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存在一种意外的相似性,可以说二者都包含了海德格尔式的资本主义解释学,且都通过阐释激进的选择自由对“正义”一词做出了反动的论述。德里达眼中的主观自由正是弗里德曼在市场中赋予我们的权利。这种相似性使得我们可以借助德里达的理论重新解读弗里德曼,且确保这种解读不会没有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此前的10年间,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决策者中受欢迎程度之高令人咂舌,这也引发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如今我们已迈出了经济重建的步伐,但来自各地的决策者仍不断高呼重振弗里德曼的理论。故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反驳弗里德曼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消极思想,从而解构其主要著作。在此过程中,笔者将揭露这位虽自称是哲学家和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在理论和思想中的矛盾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现和重建对世界的信仰”:当代西方生态电影思潮评析
    孙绍谊
    2014 (6):  60-70. 
    摘要 ( 1013 )   PDF(767KB) ( 108 )  
    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介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生态文学思潮直接影响下逐渐成熟的“生态电影”理论和实践。在重点评述和总结新世纪美英生态电影学者主要论说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作为一种观念和批评方法,生态电影理路已经摆脱了生态文学理论的荫佑,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和语汇。就电影本体而言,生态电影的影像呈现、表现样式和镜头语言成为讨论的热点;就创作实践而言,生态意识日益浮出叙事,与生态电影理论构成了相辅相生的良性交互关系;就电影研究而言,早期生态电影观念和批评主要以纪录和实验电影为论说对象,但很快就将叙事和主流乃至动画电影纳入研究的视野。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在重读和重估电影史经典的同时,生态电影理论也试图或已经在广义上重新定义了电影本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美学发生身体转向的实用主义路径
    王晓华
    2014 (6):  71-78. 
    摘要 ( 826 )   PDF(671KB) ( 59 )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影响深远的“身体转向”:作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它开始回归身体-主体和生活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实用主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皮尔斯奠定了实践原则起,重视身体的立场就已经萌发;经过詹姆斯、杜威、莫里斯等人的努力,一种身体经验出发的艺术-美学架构已经大体成形;80年代以后,舒斯特曼和约翰逊等人则正式创立了身体美学。虽然实用主义没有彻底超越二元论,但其富有建设性的研究纲领还是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美学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向”与“透支”:现代艺术抽象化与艺术的终结
    彭修银, 吴震东
    2014 (6):  79-84. 
    摘要 ( 797 )   PDF(610KB) ( 34 )  
    研究现代艺术,其抽象化的创作手法作为一种艺术言说方式的转向是无法回避的要素。现代艺术抽象化的原因可以规约为两个层面:社会现代性的“他律因”和艺术自身发展细密化的“自律因”。现代艺术诞生以来,抽象化的“元叙事”在一次次嬗变中最终达到了形式的“透支”,即一种所谓的“艺术的终结”。然而,脱开“艺术进步论”的拘囿,艺术并未真正的终结:它只是创造着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标志,进而实现其“泛宗教”化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是一场什么游戏?——布尔迪厄的文学场与贝克尔的艺术界之比较
    卢文超
    2014 (6):  85-94. 
    摘要 ( 1019 )   PDF(783KB) ( 72 )  
    布尔迪厄的文学场和贝克尔的艺术界在艺术社会学领域影响很大。无论是认为两者基本一致,还是认为“布尔迪厄重冲突,贝克尔重合作”,都没有把握两者之间的真正差别。本文以“游戏”的隐喻为框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布尔迪厄的文学场是一场零和游戏,贝克尔的艺术界是一场游戏;文学场的参与者是漫画式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斗争。场是历史化的,宏观的。它也是抽象的,这与结构主义相关。艺术界的参与者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它是形式化的,微观的。它也是具体的,这来自互动主义。两者各有利弊。在研究文学和艺术时,我们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的当代文学研究与自然科学
    祁永芳
    2014 (6):  95-103. 
    摘要 ( 632 )   PDF(901KB) ( 67 )  
    新时期以来,对于美国的文学研究成果的译介,一直没有中断且成绩斐然,对于中国的文艺学研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美国学界采用自然科学理论及方法进行文学研究这一现象却鲜有提及。在主张文学研究多元化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对美国学界采用自然科学理论及方法进行文学研究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梳理,总结并介绍了此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打破了文学与现实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发掘出了二者之间彼此影响的关系,并对文学和文学研究进行了重新思考,指出了文学的独特功能:探索可能世界,为人类的进化寻找方向;而文学研究也由此获得了一个作为文化的创新之源而独有的面向未来的实践性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戏曲写作与戏曲体演变——古代戏曲史一个冷视角探论
    李昌集
    2014 (6):  104-129. 
    摘要 ( 915 )   PDF(1247KB) ( 86 )  
    古代戏曲写作与文体意义上的戏曲体研究,至今仍是戏曲研究中的一个冷视角。本文从戏曲写作的角度,对古代戏曲体予以发生学和类型学研究,提出中国古代成熟的戏曲形态,是通过文人戏曲写作整合市井伎艺生成的;从叙述方式和叙述结构的角度,分析南宋至元“戏文体”、杂剧“关目体”和明清“传奇体”的基本特征;将古代戏曲体大致分为两种基本文体类型:其一是基于传奇思维的“传奇体”;其二是基于“诗性思维”的“诗剧”体,古代戏曲体的大框架乃是一种“剧”与“诗”的“复合体”;古代戏曲体的生成和演变,是在文人戏曲写作与表演方式的同构中发生完成的。古代戏曲体雅俗复合的深层底蕴是雅俗文化的符合,是古代戏曲研究中值得深入展开的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式“蒙太奇”:齐如山与梅兰芳重新组织的现代性京剧
    赵婷婷
    2014 (6):  130-137. 
    摘要 ( 1794 )   PDF(978KB) ( 98 )  
    当中国迎来20世纪的时候,京剧却迎来了危机:观众开始疏远并批评这项表演艺术。其原因是京剧所传达和创造的意义并不被已跨入现代都市体验的居民所接纳和认同。梅兰芳和齐如山视改良京剧为己任,通过创立并运用“组织”(中国式蒙太奇)这一重要原则重组京剧,使其得以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贴合并引领新的现代观众的审美。这一“组织”并不只是技术层面产生效应,而是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带入京剧,这种批判式思考使得京剧焕然一新并在20世纪三十年代逐渐成为国剧。本文力求实现三个意义:第一,通过揭示京剧“组织”与爱森斯坦蒙太奇之间的相联性, 强调京剧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新变,将其纳入1930年代世界艺术创新的版图。第二,重新解读京剧在海外表演时如何被海外艺术家解读的意义。认为与其批判性否定西方学者对于京剧的阅读,或称之为误读,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话”。第三,试图打破京派京剧是固守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而将其现代性突显出来,即:京派京剧中有不断与现代性磨合而产生的现代戏剧性,而中国京剧的“蒙太奇”正是诞生于其自身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红楼梦》题名论曹雪芹小说创作观念的演进
    李清宇
    2014 (6):  138-145. 
    摘要 ( 761 )   PDF(787KB) ( 99 )  
    《红楼梦》有五个题名,其不同的题名实际蕴含着不尽相同的小说创作观念。从《风月宝鉴》题名的“寓劝戒”,到《石头记》和《情僧录》题名的“实录其事”,再到《金陵十二钗的》题名的“问世传奇”,终至《红楼梦》题名的“戏与梦同”,《红楼梦》题名的变迁实际体现出曹雪芹在前后相继的创作阶段中小说创作观念的演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清小说的欲望叙述与现代性
    方頠玮
    2014 (6):  146-150. 
    摘要 ( 1102 )   PDF(687KB) ( 61 )  
    晚清小说产生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急速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形成了它不同寻常的面貌。其特有的欲望叙述不仅表现为颠覆传统的“过度之经济”,而且其“女性想象”和“城市书写”都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汉画像石方位划分参照物
    王倩
    2014 (6):  151-155. 
    摘要 ( 746 )   PDF(693KB) ( 49 )  
    汉画像石将位于方位中央者作为参照物,其方位模式为左东右西,这与现代制图学左西右东的方位结构截然相反。以实物或人作为参照物划分左右的做法并非画像石所独有,它是汉代仪礼普遍遵循的方位划分原则。汉代君王佩剑、军队行军布阵、官吏车马出行以及男女行路,均将位于中央者作为界定左右之参照物。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界定上,汉画像石与现代制图学是一致的,但二者方位模式中的左右位置恰好相反。这是因为现代制图学划分方位的参照物是地图观看者,画像石的方位参照物为现实空间中的实物或人,地图观察者的位置与现实空间中实物或人的位置恰好相对。因此,研究者在表述汉画像石方位时,不应遵循现代制图学方位界定的原则,而应遵守汉代文化象征体系方位划分的规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一个革命者的忠诚危机及其“化解”——重读王蒙的《布礼》
    陶东风
    2014 (6):  156-163. 
    摘要 ( 2422 )   PDF(948KB) ( 226 )  
    《布礼》是一部表现革命者钟亦成忠诚危机的小说。忠诚危机的可怕之处在于:作为革命者的钟亦成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是依附于革命的。革命者的身份、对党的忠诚,是钟亦成之所以是钟亦成的唯一根据,与革命的血肉关系是钟亦成生活的唯一意义,是他之所以成为“人”的全部保证。钟亦成只能是革命者,否则就什么都不是。为了克服这种危机,钟亦成反复回忆自己的革命经历,尤其是亲自参加的解放初期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以便重新确认自己和革命的同源关系。在农村接受改造时又重建起与劳动、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又成为钟亦成坚持忠诚的另一个支点。而本文力图表明的是:这与其说是忠诚危机的真正解决,不如说是危机的转移或疑似“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理论扩容的实践走向与理论仓促——文学与文学性的一段未了公案
    高楠
    2014 (6):  164-172. 
    摘要 ( 863 )   PDF(847KB) ( 59 )  
    文学理论扩容,已作为重要理论事实为各方面所接受。然而,对于文论扩容的理论阐释却很仓促,留下不少须予清理的混乱。文论扩容的理论要点是文学性与文学关系的争论,文学性成为文论扩入社会生活领域的范畴关键。而实际上,文学性范畴并不能承担这一理论分量。文学性对于文论扩容的提领作用是借助于文学边缘化说法而发生的,文学边缘化说法充满文学及文论精英的失落感,它其实是大众文化中文学走向的情绪化虚设。文论的现实社会生活扩容的理论根据应在于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融通性、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同构性,以及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主体同一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诗的生成:作为翻译的现代性
    陈历明
    2014 (6):  173-183. 
    摘要 ( 1224 )   PDF(963KB) ( 57 )  
    本文从跨语际视角论述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构建,认为新诗是在本土文化的主动求变与西方现代性影响下,以翻译为媒介,经过创造性转化而生成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首先表征为现代(欧化)白话,通过梳理传教士十六世纪以来在中国传教时留下的各类历史文本可知,这种白话并非学界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源于清末民初,而是明末清初,且与传教士的翻译有着极深的渊源。特别是晚清翻译西方宗教经典时,他们与中国士子合作,已经多次尝试运用(欧化)白话文来译介诗歌,(有意)无意间却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开了先河,但其彰显的现代性一直为历史所压抑/遮蔽。到了五四时期,先行者如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诗人译者,各自在翻译与创作的互动中,将西方的现代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的创造性转换,由此构建了中国现代诗学的传统。要之,中国新诗就是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体”与朱光潜前期的思想变迁
    周红兵
    2014 (6):  184-190. 
    摘要 ( 832 )   PDF(806KB) ( 34 )  
    “有机体”是朱光潜前期自1927年始学术思想的基点,从1927年至1944年,朱光潜反复使用“有机体”概念及观念观察、理解和描述人生与艺术,并以“有机体”概念为核心重新思索西方哲学、科学在19、20世纪的变迁,从而重新检讨自己深受影响的康德-克罗齐学派,努力建构自己“人生艺术化”的艺术美学理论,“有机体”概念因此成为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的基础性概念。朱光潜研究中对“有机体”概念有所揭示,但大多停留在朱光潜前期知识有机化的理解上,不足以反映朱光潜借“有机体”概念突破康德-克罗齐一脉影响及建构自己艺术、美学体系的双重努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现代性是“镜”,还是“花”?——论罗哈斯《裸视:中国现代性之倒影》的“视野”
    林玮
    2014 (6):  191-200. 
    摘要 ( 1155 )   PDF(902KB) ( 102 )  
    视觉文化的核心命题是通过视觉来摆置自我与世界的位置。罗哈斯以晚清至当代的文艺为研究对象,建构了一套对镜自照的主体、观众和小他者(object a)并存的三维视觉结构,对中国现代性进行了视觉的解读。在他看来,作为视觉对象的身体既是镜面屏幕,也是镜中的幻象,它使视觉的欲望(小他者)有了具体的表征渠道;而相互交织的时空关系则可以使视觉从个体欲望进入社会文化语境中。由此而言,视觉文化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其实质是对日常生活“看”的经验的反思。通过“看”,主体欲望的小他者藉以存在,自我与世界的位置关系也得以明晰。视觉现代性既是“镜”,也是“花”,是生活世界本身;视觉文化应是一种存在论的生活哲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奇幻文学研究的一部理论经典——评茨维坦·托多罗夫的《奇幻文学导论》
    谈方
    2014 (6):  201-207. 
    摘要 ( 2778 )   PDF(788KB) ( 224 )  
    奇幻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文学批评界长期关注的对象之一,相关理论著作和研究成果数量庞大。茨维坦·托多罗夫的《奇幻文学导论》从结构主义诗学的角度出发对奇幻小说进行定义和解析,试图发掘这一文类内在的运行机制, 其理论问世以来尽管备受争议,但仍然以其独创而富有洞见的观点——如奇幻作品的“犹疑说” 定义以及对奇幻小说与诗歌,寓言的解读方式的差异比较——成为研究西方奇幻文学的必读经典,同时也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青年理论家论坛”会议综述
    高吉国
    2014 (6):  208-209. 
    摘要 ( 635 )   PDF(640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