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物与艺术
    人与物居间性展开的几个维度——简论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
    吴兴明
    2014 (5):  6-15. 
    摘要 ( 930 )   PDF(320KB) ( 87 )  
    虽然系统独立的设计理论尚不成熟,但是人与物居间性展开的诸维度仍然构成了我们分析打量设计的思想视野。以此为根据,可以形成在实用功能之外的三个思想维度:物美学、设计伦理学和设计政治学。由此三个维度再加上实用价值所综合形成的价值坐标,这就是我们在当前时代应当持有的考察设计的规范性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施坦伯格的“约翰斯赏析”——一个关于前卫艺术批评的反思
    邱晓林
    2014 (5):  16-25. 
    摘要 ( 709 )   PDF(366KB) ( 49 )  
    前卫艺术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风貌即便对于艺术批评家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在令他们为其作为批评家的身份感到焦虑不堪的情形下,一方面可能逼迫他们生产出具有开创性的批评理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诱导他们炮制出虚妄不实的过度阐释。美国当代艺术批评家列奥·施坦伯格的“约翰斯赏析”或许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例子。经过详尽的剖析,可以看到这位曾经的形式主义批判者并没有真正走出形式主义理论的统治阴影,根本原因则在于他仍然像他所批判的格林伯格一样没有真正理解现代艺术之自我确证的内涵,而走出批评怪圈的可能性出路则在于对这一内涵的全新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以物性为中心的范式转型
    陈佑松
    2014 (5):  26-34. 
    摘要 ( 1210 )   PDF(354KB) ( 111 )  
    从现代到后现代,艺术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样态变化的背后则是以物性为中心的范式转型。现代艺术的范式是拒绝物性的现代性分化,而后现代的范式则是融合物性的后现代性解分化。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其发生语境是现代主义,故而把大量后现代艺术样式也“现代主义化”了。目前迫切需要从理论加以厘清,以理解和支持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理解装置艺术?——以“剧场性”为核心
    张郑波
    2014 (5):  35-40. 
    摘要 ( 1127 )   PDF(239KB) ( 124 )  
    本文力图解析丹托、格林伯格、弗雷德对装置艺术理论作出的积极贡献,并澄清他们各自存在的误解和视野偏差。结合草间弥生、徐冰等当代先锋艺术家的作品,分析装置艺术的媒介材质、色泽、明暗、肌理、形状、图案、三维空间所呈现的“剧场性”效果,进一步论证装置艺术所呈现的物感对于克服现代性危机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 谈
    艺术、理论及社会正义——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玛莎·努斯鲍姆访谈
    范昀, 玛莎·努斯鲍姆
    2014 (5):  41-52. 
    摘要 ( 1542 )   PDF(398KB) ( 58 )  
    玛莎·努斯鲍姆教授是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对当今世界的伦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及跨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传统的哲学家不同的是,努斯鲍姆教授格外重视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并将其纳入到她的伦理学与正义论思想的建构之中。为此,笔者就文学艺术的价值、文学理论的伦理转向、人文教育的现状、多元文化与普世价值、知识分子与社会正义等问题对努斯鲍姆教授进行了采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言”与商周礼仪及其歌咏——汉文化歌唱传统探源
    张国安
    2014 (5):  53-67. 
    摘要 ( 751 )   PDF(556KB) ( 79 )  
    本文以卜辞、周代铭文材料的训释解读为依据,对商代、周初礼仪及其歌永咏情况作了梳理,得出如下观点或推断:甲文“言”之初义取象于“口簧说话”,口簧用以表情达意,说话交流的功能是后世“言”字派生出“言语”之义的根据;口簧乐器演奏所具有的“以乐传语”“以语定乐”之特点,正是后世“歌永言”传统“以乐传辞”“以文化乐”的原初范型。以口簧说话为造字背景的同源异构字言、舌、告,在卜辞时代其语言学意义和人文内涵已渐分化,其字指义始有所偏重而各有不同。先秦文献所谓飨、食、燕则是由卜辞告、舌、言三礼进化而来。口簧演奏的“以乐传语”“以语定乐”之特点确曾影响了商周仪式歌咏,进而促进了汉文化“歌永言”这一歌唱传统的形成与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论”社会与十六国文学的基本价值观念
    蔡丹君
    2014 (5):  68-75. 
    摘要 ( 805 )   PDF(277KB) ( 59 )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所产生的基本的文学价值观念。十六国时期,与南方士人主要聚集于城市不同的是,北方士人大多居于乡里,与宗族聚居。乡里社会的舆论环境,对于乡里士人文学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乡论”社会的形成与汉魏以来的乡里选举密不可分,故“存重儒教”是其基本的精神价值追求,这导致当时士人重视文学的讽谏功能。另一方面,“乡论”社会趋于保守和复古,注意保留西晋的一些文学传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人试律说》:纪昀的试律诗学建构
    彭国忠
    2014 (5):  76-87. 
    摘要 ( 1028 )   PDF(410KB) ( 78 )  
    纪昀《唐人试律说》立足于唐代试律诗的评点,而又超越了唐代,超越了一般的评点,上升到试律诗学的理论建构。他对试律诗体进行恰当定位,既承认试律的独特性,又要求以诗歌法则对它加以规范,并从提高作诗者人格与气格、崇尚风骨健笔方面,提升试律体格;他每以感性生命实体为比喻,以毛发、血脉、筋骨、精神为核心范畴,视试律诗为一完备的有机生命体,从而构成其灌注生命精神的试律诗整体观:先全体后工拙;先立意后语句;追求血脉贯通,浑然无迹;在唐代试律的评点中,纪昀建立了各种“法”“诗法”,并从反面提出“非法”“非诗法”“非格”,进而总结出诸多诗病,但他又能超越具体之法,对那些变化自如、用法于无迹的试律诗歌极口称赞,崇尚“活法”、无法、自然超妙、神似与神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词教:晚清词坛的尊体与教化
    陈水云
    2014 (5):  88-96. 
    摘要 ( 956 )   PDF(365KB) ( 96 )  
    在晚清,“意内言外”是最为流行的词学话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自己对它的理解,既把它与传统的“诗教”相联系,也揭示了它在很多方面的独特品性,从而推进了晚清词学对词旨和词法诸问题的讨论,彰显了晚清词学教化与审美并存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邓廷桢的词学追求及其词的创作特点
    杨柏岭
    2014 (5):  97-107. 
    摘要 ( 1183 )   PDF(394KB) ( 56 )  
    邓廷桢既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民族英雄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词坛不可忽视的要员之一。其自幼嗜学,性耽风雅,尤善填词,以抚臣身份关心时事,本着“我用我法”的个性化创作精神,承变雅之遗,填词重识趣,主寄怀,以东坡词清雅为尚,不涉绮语,多涉政治、时事,写下大量词史之作,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价值。研读邓廷桢词学,可进一步全面认识他的精神世界,把握近代词史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文本社会学和文学语言的体制化
    彼特·V. 齐马
    2014 (5):  108-118. 
    摘要 ( 830 )   PDF(351KB) ( 68 )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者的一个基本洞见,即文学文本通过语言和社会相联系,此洞见不见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第二部分将文学文本定义为一种普遍性的语言实验,但同时又是特定历史时刻的社会模式。第三部分处理的问题是,作家或作家群如何通过文学宣言、集体性作品和实验文本实现各种文学语言的体制化。基本目的是要显示,一种文本社会学如何将“社会语言情境”、“社会方言”和“互文性”等关键概念和“体制”观念相结合。文学文本可以被建构为一种特别的社会语言情境的模式,它也向往着体制化:它自称为新的或合法的文本,是值得效仿的普遍性的语言实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个核心话语的反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话语演变记
    周启超
    2014 (5):  119-128. 
    摘要 ( 760 )   PDF(359KB) ( 41 )  
    文学理论言说是一种话语实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苏联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行进历程上已然刻下深深印迹的一个核心话语。清理这一核心话语的演变轨迹,有助于这一核心话语历史功能的反思。从话语实践的现实效果来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可谓“恪守中的开放”:在客观上确实推动了文学理论界与文学创作界的“思想解放”;也可谓“开放中的恪守”:在主观上曾真实体现出苏联文论界期望通过自身的“主动修复”来捍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文化战略。尊重历史原生态,检阅历史,回望历史,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核心话语进行客观冷静的历史反思,已成为20世纪文艺理论史、20世纪美学思想史甚或20世纪艺术文化史的书写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涌动着的意义——论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
    刘彦顺
    2014 (5):  129-136. 
    摘要 ( 907 )   PDF(320KB) ( 45 )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快感,而且此阅读快感体现为涌动着、兴发着的时间性过程,因而他从“注意”的自动化及其被打破出发,针对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间的微妙差异,认为三种语言之间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奠基于文学作品语言之上的阅读快感是直观的、新鲜的、新奇的,不仅强度被增强,而且长度被延长。在其论著中,对作品中“延缓”“阻滞”等的精彩分析都透露出他对文学阅读过程这一内时间意识构成的远见卓识,而且在晚年更提出文学作品意义存在的运动性思想,来反对结构主义(雅各布森)过于执著于对文学作品形式进行孤立分析的倾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恰当审美”如何才算恰当?——以肯德尔·沃尔顿的艺术审美理论为例
    赵玉
    2014 (5):  137-145. 
    摘要 ( 855 )   PDF(313KB) ( 65 )  
    沃尔顿认为,仅仅根据艺术作品的自身特征进行审美判断是不恰当的,“恰当审美”必须依赖艺术作品的“正确范畴”和相关史实。但通过详细分析会发现,他所谓的“恰当审美”实际上仍不够恰当:首先,“正确范畴”本身问题重重,难以发挥关键作用;其次,与作品相关的历史事实尽管重要,却无法担当充分条件。真正的“恰当审美”或许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以对艺术作品的当下感知和情感体验为首要前提;其二,把艺术作品纳入由艺术家、欣赏者、及其各自所属的社会历史语境共同组成的整体框架中综合考量;其三,在道德、认知、宗教等诸种价值体系的综合平衡中力求实现审美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现代性视域下自然美在西方美学中的边缘化
    周泽东
    2014 (5):  146-153. 
    摘要 ( 1027 )   PDF(330KB) ( 63 )  
    本文旨在通过美学史的回顾指出自然美在西方美学中的边缘化现状,并在现代性视域下分析自然美边缘化的原因。自然美自近代以来在西方美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这表现为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较少提及自然美。自然美的边缘化与现代性有着深刻的关联。现代性的哲学基础即为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化建构。启蒙理性对主体的张扬在启蒙时代反对上帝权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它的成熟发展尤其向工具理性转化后,逐渐演变为具有强烈排他性和专制性的权力甚或暴力形式。审美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中一方面救赎认知领域和道德实践领域的理性生活,但另一方面作为现代性规划中的分支也秉承了主体理性的排他性特点。当审美遵循以主体为中心的表现理性原则时,具有粗野物质性的自然作为他者而被排斥和抛弃,最终美学只与艺术相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的节制:重审德里达与塞尔之争
    冯庆
    2014 (5):  154-160. 
    摘要 ( 1179 )   PDF(311KB) ( 79 )  
    德里达与塞尔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有名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德里达以其伦理-政治观念先行的作风“解构”了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而塞尔则指责德里达故弄玄虚,缺少基本的英美语言哲学常识。这场论争体现了解构主义的伦理政治意图,相比之下,塞尔的学理起点值得文学理论家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
    姚文放
    2014 (5):  161-170. 
    摘要 ( 1248 )   PDF(347KB) ( 62 )  
    晚近以来,文学理论话语发生了大面积的更新,文学理论话语的更新有两条途径,即“有循于旧名”与“有作于新名”;后者又分两种情况,即“旧瓶装新酒”与“概念大换班”。上述种种嬗变及其内在机理恰与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福柯的“话语理论”暗合。文学理论的话语更新乃是当今文学理论范式转换的必然要求,它总是体现着当时文学理论范式的规定性,包括时代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以及语言的等方面,它们赋予了如今文学理论话语以新的内容和形式。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研究堪称样本,他所采用的“历史语义学”一个要义是肯定词义的不断演变就是语言的本质,另一个要义是确认在这种词义演变背后社会历史语境和权力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刊体制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
    张均
    2014 (5):  171-179. 
    摘要 ( 892 )   PDF(304KB) ( 91 )  
    报刊体制介入中国当代文学(1949-1976)发生、发展的方式,目前学界尚无有力研究。而事实上,它在三个大略递进的层面上深深地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先是报刊社会主义所有制将新/旧文学、左/右文学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的格局逆转为“新的人民的文艺”一统文坛的的失衡状态,然而报刊“代理人困境”的存在又使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内部充斥着不同话语成分和文学利益的竞争,但派系主义报刊运作规则对意识形态模式的“喜好”最终使这些内部竞争消失于无形。当代文学由此呈现为逐渐板结、衰落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说叙事视角的伦理阐释
    江守义
    2014 (5):  180-188. 
    摘要 ( 848 )   PDF(313KB) ( 115 )  
    小说叙事视角不仅是一种形式技巧,还有其伦理内涵。从视角的分类来看,不同视角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伦理效果;从视角的转换来看,视角的变化会导致伦理效应的差异;从视角的修辞效果来看,修辞的“装饰性”和“劝说性”特点最终都指向伦理;从视角价值的实现来看,读者和作者基于心理上的沟通,是一种伦理交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的文学性:文学理论教材编写新视角
    刘阳
    2014 (5):  189-197. 
    摘要 ( 1080 )   PDF(300KB) ( 78 )  
    新编面向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应吸收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视野。通过扬弃理论的政治性与反理论这两种现有方案可以发现,“理论的文学性”这一后理论方案更堪当新教材编写的指导观念。文学性正逐渐进入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人文学术,由此可以合法成为文学理论教材自身的谈论方式。这一方式以情境为中介,包含着叙事、想象、虚构、隐喻、语言、对话、悬念、趣闻与自传等具体内容,以其新视角而富于积极的变革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中的意象概念
    王怀义
    2014 (5):  198-204. 
    摘要 ( 683 )   PDF(256KB) ( 149 )  
    在《文艺心理学》《诗论》等早期著作中,朱光潜以意象概念为核心,建构了他的审美超越论思想,提出了他的意象结构论观点,并对中国古诗的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批评。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论思想以意象为核心、以诗境的整一性为基础而得以实现。由于朱光潜受克罗齐和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甚深,因而他在阐述过程中对中国古诗境界的分析多有误读,对王国维诗境说的批评多有先入为主的成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朱光潜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意象”概念所造成的。朱光潜以意象为中心将中西方美学相融通的做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批判、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越“改编模式”:“扩散性文学”的当代特征
    周潞鹭
    2014 (5):  205-211. 
    摘要 ( 1231 )   PDF(274KB) ( 119 )  
    面对日益多变的多媒体时代,文学性及其存在和传播方式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取径。在对中外实例的观察基础之上,本文提出“扩散性文学”的概念,以超越占主流地位的“改编模式”的理论视野。致力于讨论文学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模式”执着于线性传播逻辑,既忽视了古代民间文学强大的扩散性传统,又难以阐释在当下复杂的、本文新提出的“扩散性文学”的跨媒体叙事结构。从文学形式来看,“扩散性文学”力求建构一个另类世界,让人物和故事在其中得到不断创造和改写;在流通模式上,“扩散性文学”不再必然以小说为中心,越来越强大的游戏工业占据了新一轮文学扩散的龙头地位。“扩散性文学”不是、也不应该是当下文学性存在和传播的唯一样式,但它提供的网状的、全局观的思维模式,可以超越案例而成为理论取径的范式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新世纪文学理论的建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尹传兰
    2014 (5):  215-216. 
    摘要 ( 548 )   PDF(95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