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文学图像研究专题
    刘商《胡笳十八拍》与李唐《文姬归汉图》图文关系研究
    伏俊琏, 郝雪丽
    2023 (5):  1-10. 
    摘要 ( 115 )   PDF(1604KB) ( 191 )  
    “文姬归汉”故事在文学、绘画领域为后世文艺作品间接或直接提供了创作素材与艺术灵感,涌现出了众多同一题材的作品。唐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与宋人李唐的《文姬归汉图》是“文姬归汉”故事在文学、绘画领域的代表作品,两个作品主题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因素,是诗人和画家对于相同题材和主题的不同生命体验。比较文学与图像表现同一主题的现象,可以发现诗意可拓展画境,画境亦能再现诗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戏曲文本图像如何可能?
    刘晓明
    2023 (5):  11-21. 
    摘要 ( 129 )   PDF(1613KB) ( 76 )  
    戏曲文本图像是一种在文本性与图像性共同作用下通过想象所建构的视觉形象。“文本性”乃是文本形式表现其对象的可能性,在文本性的支配下,中国戏曲的诗性传统使得文本插图倾向于一种诗性意境。“图像性”是表现视觉形象的可能,这种可能之一便是绘画传统中历史语法的规定。最能体现文本插图中图像传统的是《元曲选》插图,此选本的插图中注明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画家共计九十九位所仿效者,这种仿效说明了对绘画传统句法元素的传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越界游旅及其图像隐喻
    宋丽娟
    2023 (5):  22-30. 
    摘要 ( 67 )   PDF(2318KB) ( 82 )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不仅是最早被译成西文的中国话本,而且译文众多;其“艳孀变节”的主题引发了西方学者的比较研究,而其独特的双重叙事模式又令西方文人纷纷效仿;此外,西方画家为之精心绘制的插图,又赋予庄子不一样的视觉影像;凡此种种,使得《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这一方面体现了文本经由翻译,越界游于异域的旅程,另一方面这种越界游旅又使之成为一种流动的文本,在文本流动中完成内容的改写和含义的叠加,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融通和汇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论唐文“三变”史观与文学代际演变
    许结
    2023 (5):  31-42. 
    摘要 ( 81 )   PDF(1739KB) ( 183 )  
    文学“三变”说由《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专指唐文三变,这与宋人文学史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关联。追踪其源,又与汉人的三代文质观承接,宋人对韩、柳古文的赞述,是渊承《汉书·儒林传序》中汉人对孔子与“六经”的推尊,其核心是“一王法”思想由“儒林”向“文艺”的变移。唐文“三变”之“变”,关键在尊“统”,其中由道统到文统,由文统回归道统的交互书写,正是汉、宋两朝论儒术与文艺内涵的逻辑演进。而“三变”说作为文学发展的重要指向,凸显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代际演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心雕龙》的“人文”二重结构及其理论体系
    陈特
    2023 (5):  43-51. 
    摘要 ( 120 )   PDF(1216KB) ( 87 )  
    《文心雕龙》往往从“人”与“文”两方面展开论说。刘勰对人与文有一根本性区分:作文之人分两种——圣人与非圣人;相应地,由人写成之文亦分两类——经典与非经典。“圣人/经典”与“非圣人/非经典”之间存在鸿沟。这一区分所造成的“人文”二重,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关键线索,也是刘勰立论的基本结构。在“文之枢纽”部分,“人文”二重结构能够解释《正纬》的次第与必要性。在“割[剖]情析采”部分,通过“人文”二重结构,刘勰将出于道家思想脉络的“虚静”说妥帖地置入全书框架中,用以处理一般作者才性发挥的难题。而刘勰通论文章之“体势风貌”时,“体”“势”与“风骨”之异同,也可循“人文”二重结构得到索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判体公案小说编刊的知识语境及其认识价值
    涂秀虹
    2023 (5):  52-61. 
    摘要 ( 71 )   PDF(1591KB) ( 68 )  
    明代公案小说以《廉明公案》为典范,形成了书判体公案小说的类型特征。学界对公案小说的文学价值评价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囿乎后设的审美尺度。书判体公案小说是在明代儒学平民化、法律知识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应和了社会思想潮流,同时迎合了特定的意识形态规训,因而在官方和民间得到了认可。书判体公案小说在叙事上接续宋代私情公案的文学传统,但在审美意趣上贯穿司法知识而强化了司法属性,形成不同于其他类型小说的鲜明理趣。因此,书判体公案小说知识性与叙事性相结合而具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是其独特的历史印记,也是其独有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科场诗文的共通性探论
    陈圣争
    2023 (5):  62-71. 
    摘要 ( 39 )   PDF(1608KB) ( 76 )  
    八股文与试律诗同为清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虽然在体式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依题演绎的正变、形式对称的讲究与“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本来源自一般文章、诗歌的一些通行之法,在被固化、强化甚至机械化后,让人误为仅是八股文法或试律诗法而遭厌弃,实际上它们有着普遍的价值和意义,理应放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的长链上加以观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论互鉴
    文化研究与美学:理论分野及对话交融
    程相占, 张金娟
    2023 (5):  72-82. 
    摘要 ( 62 )   PDF(1175KB) ( 61 )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文化研究与美学的关系渐行渐远。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文化研究几乎成了反美学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回归美学”的浪潮下,英、美、澳学者对文化研究与美学是否走向分离、如何走向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化研究与美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也不是彼此包含的从属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借鉴交融的对话关系,其未来方向可以概括为“走向审美的文化研究”命题。这个理论命题具体展开包含如下四个方面:重新定义美学,关注文化产品的形式特征,重视审美经验的中介性,分析审美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说不可说:对言说之原初悖论的文学性裁决
    戴登云
    2023 (5):  83-92. 
    摘要 ( 58 )   PDF(1592KB) ( 123 )  
    耶鲁学派发现,遵循语言三维(所指之维、间性之维和自反关涉之维)的转换生成机制,文学言说发明了无数化解言说之原初悖论的表意手段或修辞策略。这些手段和策略包括:奇异性、扭曲或变形,悖论式表达,空间化;重复,隐藏或沉默,给出符号;隐喻的隐喻,将不可说主题化;悬而未决,生成性,见证,自我赋予,等等。这些手法不仅在可说不可说的张力之间让不可说的神秘自身显形,而且将言说导向了思想与世界的原初起源之处,为形而上学的原初起源或终极难题提供了一种文学性的裁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世纪欧洲感伤主义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
    朱研
    2023 (5):  93-103. 
    摘要 ( 56 )   PDF(1296KB) ( 163 )  
    巴赫金曾敏锐地指出18世纪欧洲感伤主义小说中出现的要求确定处所、确定时间的“处所崇拜”现象。本文认为,对具体时间、特定地点的凸显,只是感伤主义小说艺术追求的一面。在时间上,摒弃直线性、匀速化、可度量的客观时间,依据人物内心感受对一些瞬间特别延长,通过不断重温过去或者随时离题打岔反映人物的创伤心理;在空间上,偏好远离城市,风景如画又弥漫感伤色彩的乡野田园、美丽湖区、废墟遗迹;感伤主义小说中的时空体验并非如巴赫金所言,像早期幼稚现实主义那样刻意营造真实感,而是浪漫主义的先声,是融情感、想象于其中的时空体验。打破线性时间的叙事手段赋予了感伤主义小说碎片化、废墟式的空间形式,深刻反映出18世纪中后期情感文化之崛起。感伤主义小说中的时空观不仅透露出浪漫主义运动的现代性批判方向,也隐含着意识流等现代主义小说致力探索内心时空的端倪,其碎片化的时空叙事亦是探索读者与作品关系的一种可贵尝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调”的艺术:论西美尔《勃克林的风景》中的艺术哲学
    何珏菡
    2023 (5):  104-113. 
    摘要 ( 82 )   PDF(1598KB) ( 105 )  
    西美尔的艺术评论《勃克林的风景》在其思想演化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篇评论虽然包含了德法之争的民族主义背景,但更多是出于生命哲学立场反对印象主义所依赖的艺术实在论。西美尔以“情调”概念阐明勃克林风景画的内在统一性,摆脱了科学主义的“抽象”方法论,转向以“下垂线”喻指的精神科学方法论。这篇评论关于“情调”的理解不仅可追溯至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源流,而且主要源自西美尔对李格尔艺术哲学的改造。不同于李格尔视“情调艺术”为自然科学世界观的补充,西美尔深刻领会了勃克林艺术创作与历史思考深刻的一致性,赋予情调艺术创造历史世界新的统一性、为现代人经验世界重新奠基的历史使命。西美尔由此将艺术哲学提升至现代哲学的核心位置,凸显了艺术弥合现代主客体对立的救赎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揭示原形”的迹象艺术
    程赟
    2023 (5):  114-123. 
    摘要 ( 58 )   PDF(1224KB) ( 137 )  
    克利认为绘画不是再现作为可见事物的“前形”,而是“揭示”使可见得以可能的“原形”。“原形”作为不可见者是自然而然地持续生成、涌动和绽放的“自然”,在逻辑上“前形”奠基于“原形”,后者比前者更本源;“揭示”不是“再现”和“抽象”,后二者皆乃对象化的强力,而“揭示”是与流偕行和顺势而为的非对象化行为,“揭示原形”意味着如“原形”本身自然而然地持续生成、涌动和绽放的那样“形式显示”“原形”。克利绘画作为其艺术观的实践既不是具象绘画,亦非抽象绘画,而是居于二者之间的迹象艺术,海德格尔从“本有的转向”的角度将克利的绘画视为克服了艺术形而上学的非对象性绘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迪迪于贝尔曼“图像的政治”:姿势、激情与想象力
    姜雪阳
    2023 (5):  124-132. 
    摘要 ( 110 )   PDF(1059KB) ( 256 )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图像理论对当下社会政治保持了极强的敏感度,自其策划名为“起义”的展览以来,多对人民“激情”的反抗姿势进行“视觉人类学”分析,并将图像视为人类欲望的赋型。“激情”(Pathos)与“想象力”是迪迪于贝尔曼的图像理论切入政治的两个关键视角,但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对迪迪于贝尔曼有关图像“激情”维度的解读提出了质疑。而迪迪于贝尔曼通过追溯这一概念的哲学渊源,强调其被动性的创伤属性,进而澄清了朗西埃对自己的误解。此外,他从“想象力”与政治融合的视角重新思考了朗西埃“感性的分配”这一美学政治的关键概念,指出“想象力”与政治的融合是唤起“激情”的关键,并进行图像的观看与图像的政治思考,以此获得“历史之眼”以确证历史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电影理论研究
    近年来“中国电影学派”话语的构建:几点反思与质疑
    鲁晓鹏, 龚浩敏
    2023 (5):  133-143. 
    摘要 ( 85 )   PDF(1220KB) ( 95 )  
    本文就近年来“中国电影学派”话语的构建提出几点反思,以图促进中国电影产业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追溯“中国电影学派”的史前史至“华语电影”之争,之后在中西学术话语的交流中审视“学派”之内涵,最后在几组概念——普遍性与特殊性、先见之明与后见之明、时间性与空间性、对象与方法——的辨析中,对“中国电影学派”的话语构建进行进一步厘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以影行事
    刘金平, 顾佳绮
    2023 (5):  144-152. 
    摘要 ( 52 )   PDF(1233KB) ( 54 )  
    本文以数字时代里电影理论围绕影像索引性和现实主义的争论为开端,阐明从再现范式走向展演范式下的影像观念的必要性、理论脉络与方法。在展演视观下,影像被理解为一种行动着的事件,是创制而非再现世界的生成性力量。由此,视觉经济学邀请我们关注影像在行动者网络中的复杂流通,及其在与观者多元异质的遭遇中如何落实自身的潜能。情动理论则要求我们不仅注意到影像的展演效力首要地来自其对情动的触发,也注意到情动的通感性、自由联结和涨落起伏。作为情动展演的影像不仅提醒我们保持对情感显微流动和变化的动情学的亢奋意识,更向我们许诺了一种更为积极和开阔的影像互动即修复式阅读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自然主义”: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建筑学维度
    蒋兰心
    2023 (5):  153-162. 
    摘要 ( 48 )   PDF(1908KB) ( 239 )  
    克拉考尔电影理论与建筑学的关系在国内外学界是一个尚待深入探索的领域,也是揭示其电影理论之真正内涵的密钥。建筑学背景不仅影响了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关注“泛文本”而非“内文本”的研究偏好,生成了关注城市表层事物的“现代性”研究路径,更决定了贯穿其一生思想的“反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以及对“精神性”的崇尚。通过论述“豪华电影宫”和“电影摄影棚”这两种典型的电影建筑,克拉考尔确立了“装饰”在其电影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建构了一种以“反自然主义”为核心的“解放的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科幻文学研究
    非洲、第三世界、全球南方:再论“科幻现实主义”的可能面向
    李广益
    2023 (5):  163-171. 
    摘要 ( 59 )   PDF(1208KB) ( 82 )  
    作为一种饱受争议的创作观,“科幻现实主义”并不必然束缚科幻文学的想象力。相反,如果现实主义这一人类文学的深厚传统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形式充分滋育科幻文类,足以使之在今天这样一个非常有利于科幻文学和文化施展的时代,有效地支撑人们对现实世界支配法则的探索和自我表达、自我伸张的需要。在这方面,乘“非洲未来主义”之东风而兴起的非洲科幻小说,以其独特路径,承继了非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对总体性的批判探寻,值得当代中国科幻文学借鉴。对于后者来说,非洲科幻小说深入地方性知识、想象、实践脉络汲取养分的做法可堪取法,更重要的是它构成了一个通向未来的启示:在第三世界的历史记忆、全球南方的共同现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与非洲适足互为经验和想象之泉源,而这正是中国科幻文学和文化解放想象力、发挥创造力、直面总体性、憧憬新世界的重大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能世界理论视野中的虚设历史叙事:以菲利普·迪克的小说《高堡奇人》为例
    杨建国
    2023 (5):  172-183. 
    摘要 ( 66 )   PDF(1204KB) ( 83 )  
    虚设历史叙事虚设一段或多段与公共历史叙事相悖的平行叙事,形成具有本体混合性的“故事宇宙”,探索“历史若非如此,世界将会怎样”。当前虚设历史叙事的理论研究路径主要有两条,分别为分岔模式和融合模式。本文对这两条研究路径加以总结,以戴维·刘易斯的模态真实论为理论基础,提出虚设历史叙事研究的第三种模式——可能世界模式。该模式认为,虚设历史叙事创造出与真实世界具有本体对等性的可能世界,在多个世界的流动融合中,真实得到丰富和更新。本文总结虚设历史叙事的六个典型特征——本体混合性、结构共时性、边际弥散性、世界多元性、真实实践性、虚实互蕴含性,并以菲利普·迪克的小说《高堡奇人》为例,分析上述特征在叙事中的具体表现,探索虚设与真实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和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构“认知陌生化”:新怪谭小说中的偶然性与逃逸线
    吕广钊
    2023 (5):  184-193. 
    摘要 ( 184 )   PDF(1030KB) ( 183 )  
    自20世纪70年代起,达克·苏文提出的“认知陌生化”概念一直都是科幻研究的出发点与理论核心。该理论认为,科幻文学的“陌生化”叙事需要以实证主义的“认知性”为基础,为科幻中出现的新奇性找到符合理性认知的解释。但本文认为,“认知性”并不具备苏文眼中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它只是得到权威背书的知识,其本身有着强烈的政治属性。随后,本文借助“新怪谭”这一新兴文类,质疑了“认知性”背后的意识形态偏见,通过探讨梅亚苏的思辨实在论与德勒兹的生命主义哲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一种能够坦然接受无秩序状态、超越主客二元论辖域的后人文主义认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媒介技术诗学研究
    电磁电报与象征主义
    于雷
    2023 (5):  194-204. 
    摘要 ( 67 )   PDF(1298KB) ( 172 )  
    电磁电报作为19世纪初的“新媒介”为美国象征主义文学文化开创了独特的历史时空语境,然而象征主义与电磁电报在诗学意义上的同构性却始终游离于相关研究视野之外。象征主义诗歌和侦探小说在麦克卢汉那里意味着电磁电报时代精神召唤之下的文类新产品,但电磁电报赖以发生的技术文化条件恰恰源自象征主义那一古老的认识论本身,尤其是它与19世纪上半叶电磁现象的揭示、埃及象形文字考古新发现以及美国清教主义思维范式之间发生的某种机缘巧合的碰撞。19世纪美国的三位象征主义小说巨擘爱伦·坡、霍桑和麦尔维尔恰恰以其独特的叙述策略成了上述同构性的最具代表性的见证者:他们不仅从电磁电报的信息加密技术中汲取灵感,更在元语言意义上围绕电磁电报的象征主义运作逻辑,演绎出一种从模型化到失真化再到自反化的逐步推进的媒介技术诗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斯蒂格勒,博伊斯和社会雕塑
    夏开丰
    2023 (5):  205-215. 
    摘要 ( 52 )   PDF(1217KB) ( 85 )  
    斯蒂格勒认为参与是心智灵魂现实化的条件,但这种参与已经依赖于技术,这同时导致了“参与的丧失”和“象征的贫困”。尤其是在超工业社会中,营销技术控制了人们的意识时间,导致消费者普遍的“废人化”。斯蒂格勒在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中看到了为抵抗“参与的丧失”所作的贡献,并试图通过复活“业余爱好者”的概念延续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的思路。“业余爱好者”以自由发明的方式不断地从潜能走向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异性。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重新发明了政治,即独异性的政治,业余爱好者通过自己赋予自己时间而塑造共同体的时间,完成“社会雕塑”的任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世界的叙事认知:当代西方沉浸诗学及其问题
    管海佳
    2023 (5):  216-226. 
    摘要 ( 77 )   PDF(1224KB) ( 193 )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一词开始受到叙事研究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叙事学的跨媒介理论建构。虽然各种“沉浸”理论的侧重点与阐释方式各有不同,但均以虚拟叙事的读者/用户体验及认知过程为基点,试图摆脱经典叙事学的局限性,开启叙事研究的数字转向。其中尤以简妮特·穆雷、玛丽劳尔·瑞安与迈克尔·海姆的“沉浸”理论为代表,他们或深耕于“低技术”沉浸模式,或主张借用数字技术概念建构超越媒介的广义沉浸诗学,或从“高技术”的沉浸的极致感官体验中提取其“终极显现”性,构成了西方学界探讨虚拟世界沉浸体验的三种主要路径。“沉浸”是理解数字时代叙事认知的关键、对各种阐释路径的厘清,是理解和批评当代叙事学的技术介入与审美转向的前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