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笔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笔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赖大仁
    2023, 43(6):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笔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季水河
    2023, 43(6): 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笔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赵炎秋, 樊祥
    2023, 43(6): 1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王庆华
    2023, 43(6): 15-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书事”文体起源于唐宋,作为相对独立的文体归附于“题跋”“杂著”,与笔记杂著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大多为缘事而生发议论、寄予感慨,少部分以记述人物、事件为主,其命名主要借鉴史学概念,也受到“书事”诗影响。明清“书事”创作兴盛,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文体,叙事性大增,绝大部分作品以记述人物、事件为主,篇幅普遍增长,人物类型和取材倾向与传体文相近。“书事”作为集部最为自由灵活的叙事文体之一,与杂记文特别是“记某某事”者关系十分密切,也在载录人物琐细轶事、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相互取材等方面与笔记体小说相通、混杂。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张明强
    2023, 43(6): 28-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在投身社会活动和宣传学说过程中形成了功利性的学术理念和“理念—证据—理念”的文章写作模式,值得关注和反思。刘师培将这种写作模式运用到骈文研究中,综合凌、阮二人的骈文理论,推阐扬州学派骈文理论,运用西方名学、进化论完善骈文正宗说,揭示骈文独特性。他是清代扬州学派骈文理论的集成者,也是近代首位骈文理论的大力传播者,推动骈文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赵晓华
    2023, 43(6): 38-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继承汉代士不遇赋的主题,从自然天道、历史兴废、时俗盛衰的角度对“时、才、命”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性的思考,自然荣枯、时俗颓风、朝政弊端这些看似纷繁的主题都统一在“士不遇”的主题之下,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可视作“组诗”。同时,时俗与朝政问题也是“感士不遇”的最终旨归,陈子昂在道不合时、幽居林隐的境遇下依然心系魏阙,通过批评现实来寄寓他的治世主张,体现了士人始终“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生命价值观。因此,陈子昂的诗歌复古理想与政治复古理想相勾连,《感遇》三十八首不仅恢复了汉魏古诗的体制,同时也复兴了士道精神,奠定了唐代诗歌复古的基本内容、创作宗旨,同样对中唐古文复兴有重要的精神指导。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罗宁
    2023, 43(6): 49-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古代文论的名作,第23首中“曲学虚荒小说欺”一句,过去学者大多不予注释和讨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论著对此也大多跳过不讲。实际上此句所论是苏黄等宋代诗人在诗歌中使用小说和曲学典故的问题。宋人在博学风尚下大量阅读小说,与此同时,宋人作诗又好用僻典,于是小说和曲学成为诗歌用典和取材的重要来源。苏轼、黄庭坚等人诗中使用小说典故表现突出,并开启了一时的风气,而到南宋和金代,元好问等人则对这种诗风和诗学进行了批评。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张姣婧
    2023, 43(6): 6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改造润饰作品的细节,或致力于将模糊之处进行化虚为实的明确与弥缝,抑或扭转小说既有的情节走势。如此多样化的“去同质化”写作不仅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更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
  • 专题:现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 专题:现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李晨, 郭春林
    2023, 43(6): 71-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呐喊》的第一声为什么是《狂人日记》,学界历来鲜有讨论。要阐释这个问题,须回到鲁迅作为晚清启蒙-革命的亲历者、见证者所磨砺出的情感-精神结构及其思想生成过程,回到鲁迅对晚清民初社会结构的把握及其文本展开方式中进行考察。写于1911年的《怀旧》已较充分地呈现出鲁迅独到的社会结构性视野,而一直被视为启蒙主义文本的《狂人日记》,在启蒙的面向之外,尚存在未被深入发掘的多重内在结构,鲁迅正是借助狂人的日记这一特殊文本形式将多重内在结构凝结在最简练的文学书写方式中,并由此探寻启蒙-革命的新方向、内容和形式。
  • 专题:现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李石
    2023, 43(6): 82-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学者的鲁迅批评经历了审美批评、传记批评到解构批评的范式变化,与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形成了同构关系。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后殖民思潮影响下,美国华人学者的鲁迅批评呈现出一种理论化趋势,对源头、总体性的批判性审视,使其普遍表现出极端的“弑父”倾向。在批评策略上,他们将“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视为国族主义的象征符号,并以怀疑主义的态度不断解构鲁迅的作者意图,从而颠倒了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权力关系。事实上,全球化的理论扩张尽管不断推动美国华人学者鲁迅批评的理论化和多元化,但也导致批评权力的独断,以及过度阐释、理论同质化、忽视文学事实等弊端,需要从认识论层面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
  • 专题:现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高世蒙
    2023, 43(6): 91-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核心成员的新感觉派,其开放多元的文艺取向在同人正式聚合前的沉潜期(1926—1928年)已大体成形。除各人的文艺趣好本就存在交叠暗合外,刘呐鸥更以一己之阅读品味推动施蛰存等人早期文艺观的塑成。考察刘呐鸥1927年日记中的阅读线索,辅以各人的创作实践,可知在多种文学影响来源中,唯美主义尤其是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是联结文友旨趣的重要纽带。他们对谷崎文学的接受背后交织着个人审美情志和紧扣时代脉动的文学关怀,其接受动机大体上是外向而非内倾的。对谷崎文学的共同喜好不仅构成了新感觉派聚合的向心力,更形塑了团体的创作路向,沉淀并内化为流派的基本气质。不过,新感觉派对唯美颓废元素的运用一贯较节制,显现出接受的限度。
  • 专题:现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黄云霞, 贺昌盛
    2023, 43(6): 102-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外来语词在进入汉语语境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各式的“变异”情形,“inspiration”在译介中的语义演化即是典型的例证。日语的“インスピレーション”音译沿用的是英语对该词本有的古希腊-拉丁语语义的转义,梁启超的汉语音译“烟士披里纯”虽隐含了“人人可得/天才独具”的潜在矛盾,却为其在汉语语境中的重新解释预留了开阔的空间;“灵感”的定译在祛除“神/灵”的神秘性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兴”等范畴的对接与转换。对于“灵感”的心理生成机制及其现实生活来源的探究,最终构建起了“灵感”作为文艺理论专门术语的基本知识模型。寻绎这一概念的译介流脉,目的不在于订正“词义”;概念意蕴的流变,本身就隐含着衍生出新的思想与学术的诸多可能。
  • 专题:现象学文论研究
  • 专题:现象学文论研究
    张晓东
    2023, 43(6): 111-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绘画兴起以来,线性透视和透视绘画再现真实的功能和意义备受质疑。在早期,梅洛-庞蒂从身体的自由知觉出发,认为线性透视是客观思维的产物,切断了身体主体与被感知世界之间的意向之线,把鲜活呈现的物体凝固为实体。在中期探究身体表达的过程中,梅洛-庞蒂逐渐认识到线性透视并不意味着对被感知事物进行机械的复制和再现,透视绘画的本质在于世界在身体知觉中的隐秘变形。虽然透视知觉存在诸多缺陷,但透视绘画通过建立等价系统实现了对被感知世界的真实表达。在后期,梅洛-庞蒂从肉身本体论层面进一步确立了透视法和透视绘画对世界表达的真实性,将其纳入“存在-表达”体系中,认可透视绘画是对存在的表达的一种特例、一个阶段,但是透视法依然无法真实地表达存在的深度。梅洛-庞蒂的透视观从身体知觉层面论证了透视法和透视绘画的真实性,捋顺了透视绘画与现代绘画的关系,但也存在过于强调绘画的现象学旨趣,对绘画创作的技术维度重视不足等局限。
  • 专题:现象学文论研究
    崔欣欣
    2023, 43(6): 122-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学与哲学的交织贯穿梅洛-庞蒂思想始终,他把文学视为存在表达本身而非其现象学哲学的构思工具。文哲交织在梅洛-庞蒂思想历程中呈现出由文学哲学化到哲学文学化的双重面向和演变脉络,对应于他在观念和话语维度对文哲关系的创见,并折射出其形而上学批判和知觉现象学建构的完整路径。表达和隐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梅洛-庞蒂晚期文本中以隐喻革新哲学术语的尝试,缓和了哲学观念与哲学话语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扫除早期知觉理论中的唯心论残余以及实现其理论内部的自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 专题:现象学文论研究
    戴思羽
    2023, 43(6): 130-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德国艺术史家马克斯·伊姆达尔曾指出:塞尚的艺术创作不是一种“模仿对象”的活动,而是一种“生产对象”的活动。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就已提出过以下思想,即艺术不是“模仿”现实,而是“生产”现实。基于此,本文将“生产”概念作为理解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的一条引线来重点探讨其晚期对现代艺术,尤其是对保罗·塞尚和保罗·克利的艺术的相关思考,以此展现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与现代艺术及艺术理论之间一次可能的对话。
  • 专题:艺术史研究
  • 专题:艺术史研究
    李森
    2023, 43(6): 138-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散点透视是对国画空间特征的当代总结,在中国影响极大。本文详尽考证了“透视”和“散点”等相关语汇,发掘了散点透视在发生学意义上的概念源流。散点透视并不具备光学或几何学意义上的科学基底,而是组合两个矛盾的西式概念去直呈国画的构图经验,学理上与中国传统的“三远”“以大观小”“游观”等概念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中西方绘画视角的实质差异并不在于“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显性对比,而在于双方对相似的非透视风景采取的不同审美态度,及其所导致的绘画细节的差异之中。将“散点透视”放在更广阔的艺术史图景中进行反思与定位,是进一步促进中西交流、凸显中国绘画独特美学追求的有效手段。
  • 专题:艺术史研究
    张兴成
    2023, 43(6): 151-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崇王”论塑造了唐以来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信仰体系和学术传统,也深刻改变了后世对先唐书法的想象与认识。初唐政治和文教的大一统需要,儒学与文学、艺术的南学化,是唐太宗明确提出“崇王”论的历史背景。唐太宗以行、草书碑,作《王羲之论》,将王羲之塑造成美学与道德高度合一的典范,既与其自身的审美取向有关,亦是借王书以实施书学改制。唐以来人们对二王法书的反复临摹与翻刻,思想史对王羲之形象的层累塑造,加之宋明理学道统论影响下以王羲之为中心的笔法授受体系的不断拓展,使得王羲之在书学史上的宗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构建出一个由文化精英主导的、建立在圣人和经典崇拜基础之上的儒家书学道统。
  • 专题:艺术史研究
    王天乐
    2023, 43(6): 163-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亭”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着特殊的空间指示与叙事功能,而并非只作为一般的“点景”形象出现。代表着古代士人审美思想与人生态度的“草亭”与“空亭”构成了经典的“亭”之形象,传达了传统山水画中隐含的人文踪迹与士人理想。“亭”作为一种人迹标识和空间地理标志,引导着观者的空间想象与进入,是士人隐喻的空间精神场所;“亭”制造了一种绝佳视点与“看”之体验,为画家和观者提供了最佳的观景平台和视觉期待;“亭”在显露自身的同时还原了世界,成为一处山中的“圣境”,揭示了士人隐遁自然的主题;而“空亭”则作为一种象征的空间符号,强化了过往的痕迹与记忆幻象,且看亭的背后预示着观看者的文化身份,共同构建了山水画的意义之场。
  • 美学研究
  • 美学研究
    栗桢, 沈语冰
    2023, 43(6): 171-1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哲学家们对道德美这一概念的关注自古希腊到19世纪从未停止。但分析美学家基于认知主义立场通常把“道德美”看成一个隐喻性表述或者认为这种表述犯了“范畴错误”。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代的分析美学家们开始重新关注道德美这一古老话题,并尝试在分析美学框架下建构道德美的合理性。为了证明道德品质的审美属性,学者们提供了三类论证,分别是贝里斯·高特提出的“间接论证”,帕诺斯·帕里斯提出的“基于形式与功能的道德美论证”,以及帕诺斯·帕里斯和瑞安·多兰提出的“最佳解释论证”。这些论证不仅在分析哲学框架下为道德和美学两大领域的关联性这一古老命题提供了支持,还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美学研究的边界和可能性。
  • 美学研究
    郑海婷
    2023, 43(6): 183-1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德勒兹和朗西埃的再现批判项目在生机论脉络上重新定义艺术自律,反思流行的艺术自律论与再现的勾连,用生命诗学取代有机诗学。德勒兹引入生命和生成的观念,认为自律的作品就是纯粹感觉的团块,文艺创造把潜在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并假定其有效性,由此带来全新的叙事方式。朗西埃延续了德勒兹生机论的思考,但质疑德勒兹以文学形而上学来反对再现诗学的进路,在美学体制内将艺术作品的自律移转为生命形式的自律,指出现代小说结构是不同感觉团块叠加碰撞的异识体,现代主义生命诗学是感性共存的矛盾诗学。
  • 美学研究
    叶仁杰
    2023, 43(6): 193-2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存美学是晚期福柯伦理谱系学的核心,指的是通过伦理主体之于道德主体、治理自我之于治理他者的优先性,确立能够塑造自身的自由主体之于权力的优先性。阿甘本在“神圣人”(Homo Sacer)计划后半部分所提出的“生命形式”依赖于对福柯的反思,他认为福柯的生存美学因为没有摆脱与技艺或权力的勾连,所以未能成功地完成其构想。因此,阿甘本从完全不同于福柯的本体论角度批判性地继承了其思想,发展出了爱欲自我的生存美学。
  • 美学研究
    肖馨瑶
    2023, 43(6): 202-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西方美学史上,古罗马的西塞罗提出的对庄严美(dignitas)和优雅美(venustas)的划分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基于拉丁语原文对这一组概念展开考辨,认为西塞罗利用公元前2世纪以来的概念和语言资源发展出自己的美学分类,他在维护男性庄严美的同时,让本属于女性的优雅成为古罗马男性精英不可或缺的魅力。而这两种美所内含的性别和阶层的张力也体现了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危机下,西塞罗所构想的能以言辞弥合争端的政治精英所面临的困境。经过西塞罗的使用,优雅美(venustas)完成了语义迁移,不仅成为形容贵族男性的常见词汇,也逐渐发展为形容艺术品的重要美学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优雅美与庄严美在西塞罗处尚不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而是服务于伦理政治主题的从属性议题。
  • 美学研究
    李普曼
    2023, 43(6): 211-2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康德对优美与崇高的理论考察,具体体现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的理论建构之中。通过实用人类学与批判哲学的考察方式,康德前期与后期美学思想关于优美与崇高概念的规定显示了内在的区别。这种对优美与崇高的不同规定,深刻地表现了基于经验论原则的“价值论规定”与基于先验论原则的“知识论规定”之间的思想差异。康德对优美与崇高的不同规定,揭示了优美与崇高概念既对民族文化生活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积极意义,又对美学的纯粹理论建构以及审美关系的探索具有规范意义,因此,他启示美学必须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持久的理论关注。
  • 2023, 43(6): 221-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