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会议专辑:东方视域中的西方美学
    对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反思——由“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到“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曾繁仁
    2012 (1):  4-9. 
    摘要 ( 977 )   PDF(270KB) ( 169 )  
    反思我国50多年来的当代美学发展,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其表现为我国当代最重要的美学形态实践论美学就是直接师承德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康德美学而来。这是由于德国古典美学自身的水平与中国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但一切理论都是历史的,在历史中产生并在历史中退场。我国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决定了德国古典美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现实需要,而在其影响下产生的实践论美学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它们都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将由“人化自然”的实践论美学过渡到“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王德胜, 李雷
    2012 (1):  10-16. 
    摘要 ( 1141 )   PDF(273KB) ( 294 )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西方理论话语的简单移植,它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现实以及审美泛化境况内在契合,构成当代美学研究的整体现实语境。其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日常生活”“感性”的差异性理解之上。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内在延续性,它们使“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现实的美学话语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文化审美欣赏的四个维度
    李庆本
    2012 (1):  17-21. 
    摘要 ( 917 )   PDF(252KB) ( 222 )  
    跨文化审美欣赏的四个维度是指艺术作品的文化—作家世界观,文化—审美偏爱,形式的内容和符号价值。由于存在文化的差异性,我们在欣赏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时,会面临许多困难。这四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理解和把握他者文化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比较美学的根本任务并不在于比较中西艺术孰优孰劣,并不是将艺术作品作为论证文化差异性的材料,而是要找到使艺术作品从“物质对象”转化为“审美对象”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审美欣赏并不要求欣赏者完全认同不同的文化价值,而是要求欣赏者至少理解艺术作品的这四个维度。理解但不认同是跨文化审美欣赏中常见的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方视域中的西方美学”高层论坛综述
    宋生贵, 杨维娜
    2012 (1):  22-23+35. 
    摘要 ( 950 )   PDF(167KB) ( 102 )  
    由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东方视域中的西方美学”高层论坛,于2011年8月3日至5日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国和日本美学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关系及其历史、东方美学的可能性、东方视域中的民族艺术与美学、中日不同的西方美学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文学与思想史
    福柯《词与物》中的“中国百科全书”
    车槿山
    2012 (1):  24-27+127. 
    摘要 ( 2207 )   PDF(221KB) ( 116 )  
    福柯在《词与物》的前言中引述了博尔赫斯曾提到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并由此开始了他全新的哲学思考。中国学者对此做了不少论述和阐释,但思考一般都是从中西差异的角度切入,对福柯持一种批评态度。比如认为福柯过分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忽略了文化的普遍性和可交流性,把中国视为与西方全然不同的他者,视为西方的对立物,这是一种猎奇,是一种西方式虚构,甚至是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本文就是对这些思考的再思考,通过对照博尔赫斯和福柯的著作中体现的思想,考察我们国内流行的观点是否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莱辛《拉奥孔》中的荷马史诗
    张辉
    2012 (1):  28-35. 
    摘要 ( 961 )   PDF(308KB) ( 167 )  
    莱辛(1729-1781年)在《拉奥孔》“前言”中曾发人深省地指出,该书的出发点仅仅“仿佛”是拉奥孔;而其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篇幅则主要关注荷马史诗,特别是《伊利亚特》。本文从上述重要事实出发,首先细致分析了温克尔曼意义上的静穆与莱辛所倡导之荷马意义的号喊所形成的对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较全面考察了莱辛在《拉奥孔》中讲述荷马故事的独特方式。论文认为,莱辛的启发意义在于,在温克尔曼所代表的雕刻般地面对苦难与荣光的方式之外,我们至少还应该有另外一种选择的可能,那就是荷马的即诗的方式,也就是古代的方式。这后一种方式,乃是“更高的类别的人”的方式,与野蛮人相区别,更与文明的现代人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卢克莱修的诗性启蒙——《物性论》卷三行978—1023绎读
    刘小枫
    2012 (1):  36-43. 
    摘要 ( 1334 )   PDF(364KB) ( 118 )  
    《物性论》既是古罗马共和时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现存第一部古典拉丁语长诗,卢克莱修既是最重要的拉丁语哲人,也堪称古罗马的一位大诗人。由于卢克莱修试图通过《物性论》这部长篇教谕诗将“晦涩”的自然之理变成明澈甘甜的诗,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不仅通俗地解说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唯物原子论,也开启了启蒙教育的文学样式。通过绎读《物性论》第三卷中的“阿克绒深渊”这段诗性启蒙的典范段落,本文尝试探讨卢克莱修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人何为?——赫西俄德古典诗学阐微
    彭磊
    2012 (1):  44-48. 
    摘要 ( 715 )   PDF(2983KB) ( 69 )  
    赫西俄德《神谱》的序歌歌咏了缪斯的家世与权能,暗含着对诗人的职分的赞颂。本文通过细致解读这首序歌,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古典诗学观念。本文从缪斯的家世说明了古典诗学的非创造论特质,继而从缪斯的三次歌唱揭示了赫西俄德对诗人与缪斯关系的变更,最后从赫西俄德对国王与歌手的描绘揭示了赫西俄德的诗人王身份,说明了诗人作为立法者的伟大职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 谈
    《剑桥中国文学史》探究与思考——宇文所安教授访谈
    王敏
    2012 (1):  49-60. 
    摘要 ( 1372 )   PDF(533KB) ( 96 )  
    笔者围绕《剑桥中国文学史》与宇文所安教授进行交流,主要探讨了西方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起源、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文学史学与学术史的关系以及文学史学的新趋势,并就宇文所安提出的“文化唐”和“话语群体”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解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文论研究
    中西文学观念差异论
    童庆炳
    2012 (1):  61-71+106. 
    摘要 ( 1577 )   PDF(529KB) ( 197 )  
    中西文学观念的再反思之必要。中国传统文论中不论在那个历史时期都坚持以“抒情”为主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以表现人的个体与社会的情感为核心,属于审美论。西方文学观念,以欧洲思想为中心,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摹仿”论,“摹仿”论统治西方两千年,他们把文学看成是“知识”之一种,属于认识论。本文在揭示中西历史语境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海洋文明的区别,中国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的区别,中国的求实精神与西方的科学精神的区别来揭示中西文化的区别如何导致文学观念的差别、文学主题的差别和文学精神的差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贱民阶层到无保工
    赛蒙·杜林
    2012 (1):  72-80. 
    摘要 ( 1325 )   PDF(434KB) ( 104 )  
    由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取得了主控地位,贱民阶层这一概念如今已日渐不再适用,而需要布尔迪厄所创的“无保工”这一术语加以取代。继而,本文进一步论述,贱民阶层这一范畴之源是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与贱民研究这几个关键的后学科,而这些后学科本身则是西方1968年革命的产物。在当今这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这些学科的适用性日趋式微。与贱民阶层这一概念相比,无保工概念则更加宽泛,不仅仅包括了那些生活在世界体系边缘的人,而且可以包括所有附加于某些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而这些文化的形成并非主要以经济为主要目的或收益。本文的论述所涉及的文学批评部分则集中在普利莫·莱维的《基督止于艾伯利》和阿米特·乔杜里的《不朽者》两部作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维斯的文化理想研究
    孟祥春
    2012 (1):  81-86. 
    摘要 ( 4312 )   PDF(301KB) ( 166 )  
    弗·雷·利维斯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和争议的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先驱之一。利维斯的文学批评以文化批评为基石,并以文化健康为旨归。他的文化批评包括三大核心内容,即“有机社会”思想、“少数人文化”理论以及“技术功利主义”批判与“文学文化”高扬,而“有机社会”“少数人文化”与“文学文化”同时也是利维斯最为核心的文化理想。他的思想对我们反思并反制当下的大工业文明困境、文化与文学危机、以及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与技术主义等倾向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同时对我们构建一种关注人生-人性-道德、高扬人文主义、具有时代情怀和责任的批评也有着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旧学与新知的复杂交汇——试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汉魏六朝诗歌史研究
    钱志熙
    2012 (1):  87-96. 
    摘要 ( 1026 )   PDF(439KB) ( 72 )  
    在新的教学和研究体制中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汉魏六朝诗歌研究,体现出旧学与新知复杂交汇的面貌,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一方面,对它的研究有丰厚的传统积淀。另一方面,学者们从进化论、白话文学、平民文学等新的文学观念中获得了重新建构、阐释诗歌史的话语体系,也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或重新阐述了那些被旧文学史观所忽略的事实,形成了像乐府诗研究这样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事实本身也不断地调整研究者的观念与方法,促使一些学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诗歌史的整体,且不断与旧学呼应,甚至出现向传统方法的回归,旧学与新知、述与作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不失为著述文学史的良法。这表明,文学史研究如何融汇中西,沟通新旧,在继承古代丰富的文学史研究传统的基础上获得有力的发展,是今后的文学史家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诗十九首》与玄学
    张节末
    2012 (1):  97-106. 
    摘要 ( 1465 )   PDF(381KB) ( 129 )  
    古诗十九首是诗歌史上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转换的诗学典范。它的作者群,恰恰生活在汉末那个孕育玄学的动荡时期。十九首体现了可以视为玄学先声的诗学生命价值观。极度关注当下的时序感是与玄学时间意识呼应着的,它构成十九首的基础氛围。梁启超提出十九首反映了末世感及其厌世思想,虽然诗中有所反映,但看来并非主流。十九首所着力描写的个人孤独感及其承担意识可以视为玄学独化论的先声,积极性要强于消极性。十九首抒发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世情感,显然得益于诗中女性得到的突出尊重。梁启超认为十九首恢复了比兴体,事实并非如此。从技术上看,比兴体的流产是和“勾连”手法的采用互为因果的,当下性并非单纯的诗歌内容,它与十九首的结撰技术相为表里。十九首的抒情主题往往体现于叙事的弱化(单纯化)和景物及典故的大量调用,针线绵密而不留痕迹,予人自然浑成之感。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就结撰技术而论,十九首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正面、积极和高明。它预示着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开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李白的批评家身份和批评体系——以他对玄宗诗坛的批评为中心
    刘青海
    2012 (1):  107-113+137. 
    摘要 ( 994 )   PDF(387KB) ( 121 )  

    就作为批评家的李白而言,他的批评活动主要是由对诗史的批评与对当代诗坛的批评两部分构成的。虽然两部分之间有联系,但历来注意得比较多的是他对诗史的批评,而他对当代诗坛的批则较少受到关注。李白对玄宗诗坛的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古风》其一中对玄宗诗坛的总的论述,表现出作为批评家的李白对于当代诗坛的宏观把握与整体肯定;其次,他对孟浩然、杜甫、贺知章、李华、韦良宰、崔成甫等同时代诗人的批评,不但贯穿了他在《古风》其一中所提出的“复古”“风雅”“正声”“怨刺”等审美标准,并且还创造了清真、天真、天然、风流、逸兴等一系列李白特有的范畴,由此构成他独到的诗歌审美理想;再次,李白对自身创作的观照与期许,如他对“清雄”风格的自觉体认与追求,在对“谪仙人”称号的认可背后所体现的对天才性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创作的“制作”期许等等,体现出作为批评家的李白在创作中的高度自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研究
    王元化文论方法演化释证——以“与日丹诺夫主义的关系”为纲
    夏中义
    2012 (1):  114-127. 
    摘要 ( 894 )   PDF(3166KB) ( 151 )  
    九十年代以前,学界大体认王元化是学贯中西的文艺理论家。然学界大多忽略,真正纵贯王元化文论演化七十年的思辨方法,是源自前苏联的“日丹诺夫主义”。王元化撰于1939-1940年的《鲁迅与尼采》《现实主义论》证明“日丹诺夫主义”是其初述文论的理论基点。以1943年为时间起点的“第一次反思”,表明王元化开始质疑“日丹诺夫主义”有掩抑作家人格力量之嫌,但并未提升到方法论水平去否定“日丹诺夫主义”,这就为其六十年代撰《文心雕龙创作论》时全线复活“日丹诺夫主义”埋下伏笔。1976年王元化从黑格尔美学觅得“知性不能把握美”与“情志”两大命题,本可在理论上一举掀翻“日丹诺夫主义”的文艺“本质论”和文艺“功能论”,从而成为改写中国现代文论史进程的领军人物,但因其当年受囿于“日丹诺夫主义”的那块反映论哲学短板,故痛失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考察
    梁淑雯
    2012 (1):  128-137. 
    摘要 ( 2241 )   PDF(460KB) ( 184 )  
    本文旨在分析晚清乌托邦小说作为一个“话语形构”的产生过程,讨论生产这个“乌托邦话语”的操作模式:“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的关系。瓦格纳(Rudolf Wagner)依据近代中国历史语境,重新厘定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公共领域”的概念,敏锐地指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是由上层(清廷)至下层(平民)所组成。依据上述的理论框架,本文讨论晚清乌托邦小说是如何作为一种舆论工具,连同文艺报刊是如何作为舆论平台的问题。本文以《月月小说》及《竞立社小说月报》出版的乌托邦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与清廷上层对话的关系。由此展示“新中国”是如何在叙述过程之中成为一个被建构的概念。这种展示舆论的生产过程,将成为研究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另一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前期中国原创钢琴曲作的美学特征
    陈伟, 陈昕
    2012 (1):  138-144. 
    摘要 ( 1313 )   PDF(322KB) ( 184 )  
    20世纪前期中国原创钢琴曲作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一枝奇葩。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前期不同作曲家的创作情况,指出其美学特征为学自西洋的良好技艺、传统经典的现代转换和海外精华的本土转换。在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创作方式指导下,作曲家创作了很多为时代服务的优秀作品。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美学特征的轻重变换反映了中国美学现代性的曲折进程。而其立足本土,面向当代的创作原则,对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