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当代艺术语境里的文艺理论研究
  • 专题:当代艺术语境里的文艺理论研究
    哈吉·凯南
    2015, 35(2): 7-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的关注点在于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理论的关系,以哲学的而非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艺术。首先,本文以解构主义思维对于当代性的意味进行解析,提出当代性本质上意味着一种新的面向未来的取向、一种自我定位的方式。作者由此进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非)界定,分析当代艺术与不同层面的关联,提出“好客”问题可作为论述中外主客关系的关键。在有关主客关系的论述中,首先从主体开始,进而以解构主义对主体的论述为基础梳理艺术中的凝视观念。这一独特的思路无疑使得本文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 专题:当代艺术语境里的文艺理论研究
    沈语冰, 陶铮
    2015, 35(2): 1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罗莎琳·克劳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经历了“结构主义”转向,将图像纳入“结构”的系统,对图像的形式系统内部的差异性和共时性的强调,与格林伯格目的论式的对现代主义本质的叙说区分开来,并将论说拓展至后现代主义的畛域。她避免将图像诉诸于“意图”、“起源”、“作者身份”等概念,试图提升易受忽视的结构主义批评的方法论地位。如果我们不以“反叙事仍然是某种叙事”的本质主义观点来看待克劳斯的研究,那么她的批评方法将显露出一种“历史瞬间的意识”的价值。
  • 专题:当代艺术语境里的文艺理论研究
    诸葛沂
    2015, 35(2): 2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J.克拉克将库尔贝研究和马奈研究中一贯坚持的艺术社会史理路,延续到对波洛克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分析中。他认为,波洛克以抵抗相似性、抵抗隐喻的方式,抽象表现主义以“粗野”的品质继续了现代艺术的激进传统;可是他们的抵抗最终被资本主义文化的总体景观吞噬。最终,他给出了对现代主义“否定性”传统难以为继的悲观暗示。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胡欣, 严明
    2015, 35(2): 32-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江户中期江村北海的《日本诗史》深受明代胡应麟《诗薮》的影响。形式上,在继承《诗薮》以诗话体记载诗史的基础上,《日本诗史》又融入史传的体例。内容上,江村北海发展了胡应麟“气运”说,提出了“世道”说,并指出“气运”是日本汉诗承接中土传统并另辟蹊径的根本原因,而“世道”则是日本汉诗得以独具本国特色的基因土壤。在诗歌审美方面,江村北海将胡应麟“格调声律、兴象风神”与本国“哀”审美观念融于一体,提出了格律声调、风雅并重的评诗标准。可以说,《诗薮》为江村北海撰写《日本诗史》提供了诗学基础及写作范式。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余祖坤
    2015, 35(2): 4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文批评是桐城派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理解其古文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方苞的弟子王又朴就是一位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古文批评家。他以方苞的义法说作为其古文批评的理论基础,紧紧抓住义和法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透过人们习焉不察的文字和细节,发现一般读者容易忽略的深隐之意。王又朴在贯彻义法说的同时,又有意识地借鉴了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眼光和经验。这不仅使他对文法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善于揣摩所评书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作者隐含在笔墨之中的幽微心理,而且使他的批评文字充满激情,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文学色彩。王又朴的古文批评,揭示了《孟子》和《史记》的很多义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此二书的理解;其批评方法和批评特色,对当代学者的古文研究乃至文学批评方式的改进,都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王冉冉
    2015, 35(2): 50-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们常常把佛禅的“色空”观念理解为一无所有的绝对虚无,实际上,“色空不二”才是对佛禅“色空”观的正解。正是因为有着“色空不二”的深刻义理,有大智慧的佛禅一方面因洞察所欲之物乃如梦似幻的“空”,无法执着也不应执着,从而“观空以遣累”;一方面又认识到“空”固然消除了妄想、邪念,却同时也扼杀了生机与活力,使人不能受到正面价值事物的利乐与增益。所以,还应当通过对本体意义之“空”的体悟恢复激发生机与活力、发挥人的创造性。本文着重探讨佛禅“色空不二”思想在《红楼梦》中的渗透与体现,力图对《红楼梦》的人生智慧有较深层面的揭示。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王耘
    2015, 35(2): 58-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着眼于当代中国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研究现状,意在探讨其出路的选择所隐含的文化取向。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究竟应当如何走出理论困境,构想不一;对如是构想之所以出现的来由分析,是推动其客观发展的前提。本文指出,一方面,在总体趋势上,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出路选择呈现出的是一条从建构到解构的曲折道路,八十年代思想建构的浪潮最终消弭于九十年代文本解构的冲动中。另一方面,在方法论上,开放性的系统观被广泛接受,封闭性的整体理念所潜在的话语权力遭到了抽离和消解。这使得学者们更愿意采用多元与对话的视角和态度思考问题,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激发下,于个人思性层面,以个性的自由与融通走出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研究的理论困境。
  • 中外美学研究
  • 中外美学研究
    顾祖钊
    2015, 35(2): 68-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新中国美学研究称为现代美学,认为它基本上延续了西方主流美学的研究模式:即假设的概念,预设的体系和逻辑中心主义的论证方法。这里仅以美学大讨论出现的四个流派为例,探讨一下被中国现代美学所忽视的主要问题。目前,在西方解构主义、后现代的冲击和中国古代理论资源的映衬下,它的主观臆测、脱离实际和自我封闭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的局限和对中国古代理论资源的忽视;对美学的生命原理的忽视;对审美双向性即主体间性的忽视;对美的存在形式多元性的忽视。也许,只有在重视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资源的现代意义基础上,中国的美学研究才能接上地气,获得新生。
  • 中外美学研究
    杨磊
    2015, 35(2): 8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景化”是布拉格学派的重要术语之一。因其与“陌生化”的相似性,导致了学术界对前景化和陌生化、布拉格学派和俄国形式主义关系的误读。以这个术语为出发点,布拉格学派在继承的同时,克服并超越了俄国形式主义,建立了一整套复杂的结构主义美学、文学理论体系。前景化美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语境论美学,布拉格学派的研究由此预示了20世纪美学研究中的语境论转向。
  • 中外美学研究
    陈吉荣
    2015, 35(2): 89-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文学形象学到比较文学形象学,再到形象研究,形象学经历了早期的文学与社会研究,后来的形象与幻象研究,到当代的形象与话语研究。形象学经历了文学史、诗学与权力话语三个不同的阶段,研究内容既注重总体分析也注重文本内部研究,既吸收了文化研究的模式,也突出了形象塑造与话语权利关系。基于此,形象研究的范畴、复杂性以及基点与方式的拓扑性质非常突出。
  • 中外美学研究
    奚皓晖
    2015, 35(2): 95-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多元文化的互动框架表现为一元/多元的冲突。中西日文化中的Image/形象/姿作为表情达意的艺术符号,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古希腊时代的Image以外在的纯形为主,由“形”上升到“体”并在其中突显出几何形状的“Form”,在“Form”中体现宇宙的大美。中国的“形象”轻形而重象,由外在之“象”直抵内在之“神”,以主客合一的“神”为媒介达到象外之象,是人在天地之中的到场。日本的“姿”并非理性之形,而是直观经验触摸到的形;是动中之静、静中有动的无形之“姿”,由瞬间之“姿”来暗示自然万物无限的流动性。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闵学勤, 郑丽勇
    2015, 35(2): 103-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视觉文化汹涌袭来,以多元化内容和高科技形式侵入公众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视觉文化所携带的公共性特征对其融入公共空间、甚至引领公共价值观、参与公共治理都带来极大的便利。来自实证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表达日常生活的视觉文化倾向娱乐性和利益性、反映社会生活的视觉文化对公共性高度敏感,而指涉政治生活的视觉文化虽还不够显性,但其抵抗社会不公、培育参与惯习的公共性特征已突显。视觉文化正迎来前所未有参与公共治理的机遇,从顶层设计、平台构筑到公众觉知,视觉文化与公共治理的共通共荣有望带来人类文明新的变革。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赵静蓉
    2015, 35(2): 110-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心理学的层面上,创伤记忆具有个体性、亲历性和情绪性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亲历性是最核心的因素,亲历者具有感情和道德上的先天优势。记忆主体记忆创伤,最终是要克服创伤的消极体验,与现实生活正常相处。创伤记忆研究包含事实来源和文化表征两个层面,只有在集体的或世界性的语境中考量个体创伤,后者才能从个体苦难上升为集体危机,从文学主题演变为哲学、伦理或道德主题,从身体、精神及社会创伤深化为“文化创伤”。媒体一方面把私人记忆转变成了公共话语,另一方面也把创伤记忆变成了日常生活。对待创伤记忆,我们必须抱持三种态度:第一,对苦难保持同情和尊重;第二,对记忆的书写保持清醒和警惕;第三,有效区分记忆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真实性,辨别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的构成语境。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曹清华
    2015, 35(2): 120-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王蒙著《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他“逆流小说”一个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方面,在于对权力以及权力的表达与运作方式的质疑、解剖和挑战,与小说作为表达的一种,其本身所展现的表达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联。这些小说一面质疑现实权力的表达与运作方式,一面又贯穿着对于权力的“想象”,担负起与实践中的“权力网络”相类似的征询功能。与此同时,小说一面被权力者纳入权力清洗系统当中,一面又为权力组织所不容,成为权力再清洗的对象。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许苗苗
    2015, 35(2): 130-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文学中“作者”概念的变迁为线索,从文学史、文学理论、媒介转换等角度思索形成壮大于印刷文化语境中文学理论的不足之处,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理论的新需求。“个体作者”并非文学发展的必须,而是随着书面文字和印刷品权威的加强、知识产权法规的明晰而确立的。当前的文学理论形成并壮大于印刷文化中,自然会对这一体系的主张加以维护,它通过“风格”和“文学性”等观念巩固了个体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在网络文学实践中,作者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成为一个文学生产的类概念。网络文学提供了一个从媒介角度看待文学实践,发展文学理论的契机,文学理论应当正视并积极应对新媒介文学。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金浪
    2015, 35(2): 138-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朱光潜对克罗齐的接受来探讨其美学中的社会性构建问题。在对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研究中,“误读”几成定论,但仅仅着眼于“误读”却未免遮蔽了朱光潜自身的美学构建。通过在“辨物”与“析情”中重回康德起点,朱光潜的批判不仅指向克罗齐,而且还上升至整个唯心主义哲学传统,深藏其后的乃是他对美之社会性问题的持续关注。这一关注发端于对克罗齐“传达”问题的批判,并在“物”的设置中实现了英国经验主义同情说与德国移情论美学两大传统的互补,从而为其情感论美学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李红波
    2015, 35(2): 147-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30年英美文学理论的激变带来了教材编著的巨大变革,与我国教材比较而言,英美教材在理论书写上以理论研习为中心、紧贴文学现实,呈现出体例多样、理念开放、关注当代、重视实践的显著特色。对照英美,我国的文学理论教材需要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摆脱文学观念和知识建构上的本质主义束缚,直面当下文学实践和批评实践,打破学科藩篱,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建构开放的理论学习体系。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阎嘉
    2015, 35(2): 154-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查德·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开创了文化研究跨学科性的基本研究范式,其核心在于:从社会生活之“活的文化”出发,研究文学文本,尤其是要研究通俗文化的文本如何影响和塑造人们(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研究那些由专家、学者们确定的“经典文学作品”的文本。按照这一宗旨,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在其起源上就决定了它与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学的亲缘关系,而且在实质上构成了文学研究的一条新路径,即有别于正统和经典文学研究的路径。这条路径带有鲜明的阶级、政治、性别和意识形态的色彩。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贾玮
    2015, 35(2): 163-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梅洛-庞蒂对于胡塞尔语言现象学和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改造,由此发展出了言语现象学,从而洞悉了言语与个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表明文学性语言对于日常语言的偏离,不但对于个体的历史性生成而言有着积极的促动作用,而且对于历史有着真切而深刻的继承。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阴志科
    2015, 35(2): 171-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注神学和形而上学问题对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来说不是转向,而是一个从潜层到表层、从隐蔽到彰显的过程。他的“神学思想”不完全是宗教意义上的神学,神在他这里是“本质”的代名词;他认为,讨论任何问题都要有个基础,反本质的后现代主义者们使用的范畴其实都是改头换面的“神”。伊格尔顿提出,人的最终依据即人本身,亦即人的本质;本质不是共性,本质是本性,本质即形式。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对伊格尔顿有重要影响。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高薪
    2015, 35(2): 180-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场符号学所带来的理论范式变革在20世纪席卷了几乎从人类学、文学理论到艺术史的所有人文学科。这一变革起初在于丰富文艺研究的方法,提高其理论化程度,但是在发展中却逐渐演变成以牺牲文艺作品的审美魅力为代价、排他性地关注文学与艺术的伦理和政治作用的一种大写理论(Theory)。而美国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的实践在为传统艺术史研究引入符号学方法的同时却避免了这一危险:一方面符号学的引入让我们摆脱了本质论或形而上学的断言,让分析变得更丰富、细致,有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图像-符号的符号学基础打破了形式主义的“无意义说”和“纯形式论”,建构了从再现艺术到抽象艺术在图像学意义上的可理解性。符号学的引入并不代表我们要放弃对艺术的形式与审美品质的分析。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李利敏
    2015, 35(2): 189-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浪漫传奇是存在上千年却一直流行下来的一种体裁,它有固定的叙事模式、人物和情景。但是一种体裁的经久不衰如果仅靠程式化的结构、人物和情景显然是不够的。本文在分析浪漫传奇的定义、历史、分类和文体演变基础上,借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归纳提炼出浪漫传奇中的三种原型(结构原型、人物原型和情景原型),并进一步说明浪漫传奇一直受到读者喜欢的原因是在各种原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中的“卫星结构”(次要成份)做出调整改变的结果。这样做可以打破读者阅读预期,使读者享受阅读快感,进而受到读者追捧。同时,浪漫传奇中的这三种原型会有助于揭示读者对这一体裁叙事的认知过程。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苗福光
    2015, 35(2): 197-2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殖民生态批评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生态转向”。后殖民生态批评以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的哲学理念为其理论基础,其出发和归宿点是后殖民主义研究,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本文首先回顾后殖民主义研究;继而分析了后殖民生态批评的生态主义思想、殖民史、生态帝国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指出了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的旨归:追溯种族主义与物种主义的历史关联、挖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悖论、阐释文化文学文本中的动物和环境书写,以揭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帝国霸权文化根源。后殖民生态批评是一种发展中的全新文化文学批评理论话语,对当下中国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张博
    2015, 35(2): 205-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创作伊始,加缪便将“荒诞意识”视为一个起点。由此出发,加缪通过其一系列创作,努力回答“生者何为”的问题,探索拥有“荒诞意识”的人究竟怎样才能在这荒诞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并最终重塑生活。这一系列思路,在他早年的“荒诞系列”中便已经充分表现了出来。通过《局外人》与《卡利古拉》,加缪分别描绘了“荒诞意识”可能导致的虚无与专制,而在《死之幸福》与《西西弗斯神话》中,“荒诞意识”则通向自我对人间幸福的追寻。本文的目的即在于细致分析加缪的这一创作线索,继而展现加缪早期作品中所蕴含的振奋人心的文字力量以及他对人间与人类的悲悯情怀。
  • 会议综述
  • 会议综述
    王开国, 牛静
    2015, 35(2): 214-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