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会议专辑: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 会议专辑: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冯毓云, 周丽明
    2013, 33(4): 4-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学理论体制的功能专门化是一个现代性的话题,既具有袪魅的历史进步性,又具有返魅的自反性,表现为从过度自主性到自足、自恋的返魅,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碎片化和形而上学的体系构筑。功能专门化使文学理论丧失了理论的实践品格、历史品格、创新品格,进而陷入困境。理论的幽灵无处不在,文学理论的复兴,仅仅依赖传统的审美观念、回归经典、坚守精英文化,既不能解决当代文化问题,亦不可能挽回纯文学艺术的中心地位。我们应该在恪守文学理论审美性、自主性的前提下,坚守理论的相对性、开放性、实践性,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宏阔的视野、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更加稳健的跨学科步伐来进行建构。
  • 会议专辑: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张进
    2013, 33(4): 1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质性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的参照系,文学观念的变革通过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变化而昭显出来。近几十年来,理论批评从“物质/符号/精神”三元辩证结构出发来阐释文学文本的物质性,渐次凸显出一个可称之为物质性诗学的理论批评空间,其中融会了文学理论探索的一系列新成果,被视为21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旨在梳理和考察20世纪以来文学研究领域物质性批评实践的脉络,以及与文本、互文本和超文本概念相关合的符号物质性、社会物质性和历史物质性等观念的演替过程,阐述和反思物质性诗学探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会议专辑: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张冬梅
    2013, 33(4): 19-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现当代文论研究
  • 现当代文论研究
    陶东风
    2013, 33(4): 22-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对80年代曾经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的重读。这篇充满争议的小说提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如理性和感性的关系,文明和野蛮的关系,宗教宽恕与世俗惩罚的关系,等等。作为一个时代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性作品,《晚霞》依然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它体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知青作家思考和书写“文革”时难以摆脱的模式:对具体社会历史问题的抽象化、哲学化、道德化处理。这种模式体现了典型的知青思维,不但在当时的知青文学中很典型,而且在其他“文革”题材小说中也普遍存在,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大的市场。
  • 现当代文论研究
    魏若冰
    2013, 33(4): 33-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检视1980年代中国环境文学中的哲学观念,提出这其中所蕴含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视角源自道家、万物有灵论以及佛教,并认为这些视角传达出一种汇合式的新儒家理想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本文分析了后毛文学作品中的三个影响较大的作品,这几部作品采用了古典哲学思维和实践,对邓小平时代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毁坏森林行为提出批评。这三部作品分别是阿城的《树王》、徐刚的《伐木者,醒来!》以及高行健的《灵山》。本文认为 《树王》代表了后毛时代生态意识的最初觉醒,《伐木者,醒来》肇始了诉诸政体道德核心的生态报告文学运动,而《灵山》则借助于道家的语言与意义,具体而微地践行了科学的生态保护主义实践。虽然这些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已非人类中心的哲学视野,但作品所暗含的主要还是人本主义的视角。这些作品都暗示着一个先入之见,即,人类对环境具有起源性的破坏,但他们都对启蒙具有一种乐观精神,认为人类参与宇宙可能降低这种影响。在这一点上,李泽厚对于主体性的论述便不仅是一个认识论观念,而是将人类视为物质、生物、客观的存在形式,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 现当代文论研究
    马汉广
    2013, 33(4): 45-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斯达尔夫人和马修·阿诺德等人开始的现代文学观念,沿袭了传统的文学研究范式,即在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把文学作为主体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来认识文学,因而他们通过文学研究揭示的不是文学自身的真相,而是主体的真相:主体是如何在文学活动中建构起来的。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了“文学性”的概念,将文学的对象界定为作品的文学性,从而改变了文学研究的范式,使得对文学的探讨摆脱了宏大叙事的影响和制约,转向了具体的实证研究;摆脱了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牵缠,而回归到文学本身来探讨作品所以成为文学的特质;摆脱了因果决定论的束缚,而能在历史的具体的语境中把握文学的实质。
  • 现当代文论研究
    张清民
    2013, 33(4): 54-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派作家坚持文学的自律性,反对从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文学,他们以本土话语表述文学的自律性特征,把文学研究引向文学自性的认识。京派作家对形式、技巧、语言等文学内部因素进行了规律性地分析探索,其哲学深度与理论水平在今天依旧值得重视。京派文学的自律诉求是受诗学传统、社会现实、外来理论、职业立场多重因素影响,它给人们理解文学主体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文学个案。
  • 现当代文论研究
    曹谦
    2013, 33(4): 62-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细读朱光潜1949年前的美学文献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前期朱光潜美学与康德的关系及其变化,证明了康德美学对朱光潜美学思想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虽然朱光潜前期(1949年前)美学呈现出审美心理学的特色,表面上看受克罗齐影响颇为明显,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接受了康德美学之后的选择性接受。康德美学对朱光潜的基础性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康德非功利—形式主义美学以及“崇高”理论的接受。但是,朱光潜对康德美学并非一直坚信不疑,30年代后半期逐渐怀疑起康德非功利学说的合理性来。但不论是认同还是怀疑,朱光潜始终对康德美学及其哲学体系知之不深,存在着明显的误读。
  • 现当代文论研究
    凤媛
    2013, 33(4): 70-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年代,“都市”和“都市化”不仅是以“当代性、文学性、探索性”为旨归的《上海文学》昂然前行的主线和关键词,也成为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背景。在这一过程中,刊物一方面坚持以多种形式对都市问题的讨论、描述和呈现,显示出其都市想象的图景和脉络,使得其在同类刊物中始终处在一种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对自身的结构调整,打造出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刊物风格,使得其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种新的局面和角色定位,进一步营建和巩固自己的“文学场”,进而参与到愈加复杂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从这两点而言,九十年代的《上海文学》凭借它的都市表述以及它自身的都市生存境遇,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参与中国社会文化的整体建构的目标。
  • 现当代文论研究
    李红霞
    2013, 33(4): 78-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艺术而艺术”作为唯美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了很独特的表现,产生了中国化的特定表现形态,“节奏”说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它曾获得众多文艺家的关注,贯穿于现代文学的整个过程——与20世纪初鲁迅开辟的追求生命律动的“恶魔美”路向密不可分;在现代纯诗力倡者那里获得了广泛呼应;最终在钱谷融的《论节奏》中颇富深意地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收束总结,并成为《论“文学是人学”》的先导,由此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足迹,启迪着后人对唯美主义自身价值及其中国文化境遇的思索。
  • 专题:“域外汉籍与古代文论研究”
  • 专题:“域外汉籍与古代文论研究”
    张伯伟
    2013, 33(4): 86-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域外汉籍研究在近十年来已成为国际汉学研究的新动向之一,这一动向的形成有其内部和外部的深刻原因,这些都在新材料发现的基础上,呼唤着新的理论命题和新的思考方法的提出。而所谓的“新”,来自于对新资料的解读和自身学术立场的反省,由此而有望开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的重新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西方美人”到“东门之女”。本文以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的关系着眼,利用域外汉籍提出五个方面的研究,描述其可资拓展的巨大空间,并指出在事实与理论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
  • 专题:“域外汉籍与古代文论研究”
    曹虹
    2013, 33(4): 97-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乾隆十五(1750)年沈德潜编定《唐宋八家文读本》,这一选本亦传入东灜,曾得到日本幕府末期文豪赖山阳(1780—1832)的“增评”。赖氏评点与沈氏选评形成了丰富的对话面向,可以加深对汉文化圈文章学资源运用的了解。沈选的笃实学风与承载的清人反省明七子拟古之失的文坛路径,对赖氏思考本邦文坛脉动的走向形成触动。赖氏对于沈选受道学束缚之处往往多有廓清,快人心目,这与他倾心于文学上的“化腐出新”,加上其史学训练对“自实起意”的注重与偏好等,不无关系。
  • 专题:“域外汉籍与古代文论研究”
    卞东波
    2013, 33(4): 104-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话创述始于对中国文话的翻刻、汇编,其后则有对中国文话的注解与回应。“和刻本”中国文话不但保存了一些在中国失传的著作,而且在版本与校勘上亦有重要价值。江户时代出现多部汇编中国文话著作的文话,虽努力展现自己的体系,但处处可见中国文话的影响。明治维新之后,由龟卦川政隆所编的《文章一贯集解》是东亚文话史上惟一一部注释书。江户中期的文话开始关注日本学人汉文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故日本文话中对所谓“华风”与“和习”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随着日本汉文水平的进步,日本学人对中国的古文以及文话开始持一种贬抑的态度。围绕着荻生徂徕“古文辞”的争论亦是日本文话讨论的重点,以此显现了日本汉文学发展中的经典选择问题。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刘勇强
    2013, 33(4): 112-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儒林外史》的传播程度是与它的思想艺术水准不相称的。作为一部思想深刻、知识丰富、叙事高超的小说精品,《儒林外史》对读者的接受提出了比其他小说更高的要求。其思想的深邃与多义性令浅阅读却步;知识的密度与广度设立了阅读的又一文化门槛;情节的淡化与深隐的叙事要求读者改变消遣性阅读习惯;而吴敬梓的尚古情怀与当下意识在时过境迁后也产生了时间性隔膜。只有充分意识到《儒林外史》文本特性与接受障碍的复杂情形,才能破解《儒林外史》传播中的窘境,让这部伟大之书为更多的人理解。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潘明福, 王兆鹏
    2013, 33(4): 125-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色”是中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指创作者“专业”的身份、诗歌作品“正宗”的地位,又指诗歌语言的素朴、表达的自然和情感的真挚,在宋、元、明、清各时期的诗学批评视域中,“本色论”呈现出动态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态势。“本色论”从关注诗人本位向关注诗歌内容、风格、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全面拓展,体现了“本色论”的本体回归。“本色论”自身的成熟和完善,对于丰富中国诗学理论和完善中国诗学批评框架,都有重要意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陶型传
    2013, 33(4): 133-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熙载重视人品与艺品的紧密关系,从整体上以人品喻指艺品,把人物的三品简括为艺术的三品,并区分了高下:元分品格最上,英杰品格次之,卑猥品格则不入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析了刘氏元分品格论的特质:其一,元分品格论植根于思孟心性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由人复天”、“天人合一”理念;其二,元分品格体现为既平凡又伟大的“常道”,饱含着中华文明以中道理性制约极端思维的精神;其三,元分品格在艺术上标举和而不同的“兼美”,体现着中和之美的精髓;其四,元分品格是“品居极上”的本色美,是“无思无为”理想化审美心境的自然流淌。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熊湘
    2013, 33(4): 143-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脉”对中医学、堪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在古代文论中,“气”与“脉”之关系主要通过范畴“气脉”体现出来,表偏正意的“气脉”指文气运行的通道,而作为并列结构的“气脉”则反映了“气”对“脉”的充实,“脉”对“气”的约束等含义。文气说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气脉说得以产生,主体在创作或鉴赏过程中对作品“意”“理”“象”,字句、章法、音律、节奏等方面的注重,深刻揭示出“气”“脉”之间的多维度关系,而“气”在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流贯,体现出“脉”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魏娜
    2013, 33(4): 150-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注是唐诗史上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现象。作为诗歌表达的辅助手段,自注与诗歌的内在情蕴有着复杂的关系。唐诗自注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也引起自注与诗情关系的动态变化:由初唐至大历时期的疏远,到中唐时期的交融,直至晚唐时期在维续中走向萎缩。这种动态轨迹的实质,在于自注围绕着诗歌情蕴而进行离心或向心的游移。自注与诗情关系的揭示,对我们重新审视诗歌自注乃至从更为广远的意义上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陈雪军
    2013, 33(4): 159-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今词统》重视南宋词和长调慢词,主张婉约与豪放并存,进而推崇辛词,这种选词思路和词学思想对于同属浙西的朱彝尊编选《词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王翃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王翃在梅里是开创风气的人物,朱彝尊移居梅里后,同王翃这位前辈词人有非常密切的交往。考察王翃与朱彝尊之间词学风尚的传承,以及《古今词统》给予《词综》的某些影响,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古今词统》对明清之际词学风尚的影响及其在词学发展中的意义。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胡亚敏, 肖祥
    2013, 33(4): 166-1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他者”是当代西方批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本文基于语境原则,通过探讨“他者”在柏拉图和黑格尔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殖民批评和女性主义中的不同用法和内涵,指出“他者”是一个关系概念,存在于两组关系之中,一为同一(One)/同者(Same)与他者(Other);一为自我(Self)/主体(Subject)与他者(Other),有时后一组关系为前一组关系的具体表现。同时“他者”体现出三种不同的属性,即差异性、从属性和建构性,这三种属性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语境中侧重有所不同。只有仔细辨别“他者”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用法和不同所指,才能更好地理解此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而挖掘和运用其中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雅克·朗西埃
    2013, 33(4): 173-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其拒斥艺术及政治的现代主义辉煌时代或说乌托邦时代,而拥抱当下这个后现代主义的放逐时代及其形形色色的拙劣模仿,似乎还不如区分当代性与它自身时间之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更有意义。在塔特林或维尔托夫的时代,艺术的当代性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对身处二十一世纪之初的艺术家们意味着什么?“当代艺术” 的这两种形式如何处置时间,如何处置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间-空间关系如何与艺术-人生关系交结在一起?本文借以集中讨论这些论题的当代艺术作品,再现了当代这个录像时代或摄影空间里的资本主义过程。最后,本文对工业化的荒漠化与艺术新空间的创立之间的关系提出质疑。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阿兰·巴迪欧, 李洋
    2013, 33(4): 180-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巴迪欧从三个具体情境出发,提出哲学的使命在于思考选择、距离和例外,而电影也是在断裂中创造新的综合,是哲学情境的实验。哲学可以从影像、时间经验、连续性、艺术等级、艺术与非艺术这五个方面去思考电影给哲学启示。电影不否定差异,而是对不同艺术形式、对建构的时间和真实延绵、对流行文化的诸多形式、对不同的宏大道德冲突模式、对爱与政治等异质关系中建立新的关系。电影是绝对不纯的艺术,它基于对世界最粗俗的复制,其生产条件也依靠不纯的物质系统。电影来自于现实的芜杂,它通过减法和提纯等方式创造纯粹。因此电影是艺术与不纯世界展开的战斗,经典电影的成功让人们在革命的理念破碎后,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周韵
    2013, 33(4): 195-2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后记中,本雅明把意大利未来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同起来,纳入了“政治的审美化”模型加以批评,引发了当代有关先锋派和法西斯主义的关系的争议。本文试图重新考察本雅明的“政治的审美化”批评模型,描述和分析这一批评模型产生的现代性语境及其所包含的现代性洞见,强调这一批评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当代文化批评的意义。然后,通过解读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审美规划,揭示这个运动的先锋派特征及其与法西斯主义结盟的现代性根源,修正和扩展本雅明有关先锋派和法西斯主义的关系的批评。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何燕李
    2013, 33(4): 203-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文论充满了绞缠的反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群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种族”定位——无实体、无本质与旨在为拥有黑肤色、非洲基因的群体申诉身份;二、识别黑人文学的唯一标准——形式与“种族身份不详”的作品中潜伏的作者“DNA”;三、破黑人“无”理论的“欧洲中心”霸权与立黑人“有”形上理论传统及人类文明源头的“非洲中心”。这些群像之所以相互绞缠是因为盖氏文论的哲学基础是质疑“逻各斯中心主义”及西方传统权威的解构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而当时其族裔文论的现状却尚未进入后结构主义阶段,相反迫切需要黑人学者站在“文学=艺术”及文学“内部研究”的平台上去发现杂乱的“黑色文学”现象背后的本质真相、结构模式、宏大叙事,从而促使盖茨走向了结构主义和本质主义。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朱玲玲
    2013, 33(4): 211-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笛卡尔之后,以“我思”为基础建构的主体,在自我同一性以及经验的我属性的双重保障之下运作,从而,主体以理解、表象以及实践活动等手段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精致复杂的“自我之狱”。因为,我只能与经过我的感觉和理性篡改的他人和他物相遇,从而,我也只能遇上我自己。布朗肖通过对死亡、文学以及他者的分析,发现自我中包涵着一个非我(I-less)的维度,主体面临着一种主体之死(dying)的状态,这成为布朗肖打开自我之狱,走向外边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