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
    大众文艺、民族形式与抒情的重现
    南帆
    2021 (2):  1-15. 
    摘要 ( 260 )   PDF(1946KB) ( 92 )  
    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出现了“大众文艺”与“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肯定大众与民族文学形式的同时,知识分子所崇尚的文学形式充当了论辩话语的“他者”,这种文学形式并未获得正面的理论描述。本文试图在文化趣味、阶级与文学形式三者的联结之中再现这种文学形式。由于五四新文学的推动、小资产阶级文化的激进姿态与普遍的启蒙观念,抒情成分的大量涌现构成了这种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型的抒情打破了种种古典限制,构成了文学参与“现代性”的美学方式。然而,抒情能否纳入史诗传统?抒情所具有的心理性质为叙事话语带来了什么?抒情与阶级、大众、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社会学观念之间存在何种落差?现代主义内省小说的意义是什么?这是理论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后续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京剧研究专题
    京剧现代戏的百年实践与成功经验
    朱恒夫
    2021 (2):  16-25. 
    摘要 ( 387 )   PDF(1424KB) ( 136 )  
    有着百年历史的京剧现代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迄于1910年左右到1964年左右,该阶段的特点是被当作政治思想的宣传工具;第二阶段是1964年至1976年,其特点是在演、音、美等方面创造出了系列的新形式,主创者力求艺术地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故事或社会主义时期的斗争与建设生活;第三阶段是1976年至现在。其特点是取材不限于“政治”“革命”或相关的内容,主人公多为“小人物”,并把着力点放在人物心理的揭示上,努力按照京剧的表演方法创造出新的美的身段动作。探索的成功经验主要有:顶层设计现代戏剧目的创演,以保证题材、剧旨近似的剧目同中有异,避免撞车;用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来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为人物设计个性化的唱腔;用“普白”和“京韵白”来唱念,消除语言上的传播障碍;用中西混合乐队来伴奏;以“百姓”为主人公,讲述百姓故事;将现当代生活的动作按照京剧传统程式的美学原则,创造出新的表演身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看似平易实艰辛——五四反思与王元化京剧观的形成
    李伟
    2021 (2):  26-32. 
    摘要 ( 228 )   PDF(1833KB) ( 54 )  
    在王元化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的京剧观,特别有意义。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京剧的振兴与发展所作的思考很有价值。他认为在道德观念上,京剧是中国文化大传统向小传统传播的媒介、载体;从表演体系看,京剧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比兴的思维方式、心物交融的抒情方式和在创作与欣赏中善入善出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虚拟化、程式化、写意型”的完整体系。因此京剧的振兴与发展应当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方针。王元化的京剧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在“五四”反思的基础上,对“五四”新旧戏剧论争以及新中国戏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尽管关于京剧改革的议题,王元化的思考尚有引而不发、破而未立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沿着他的思考继续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京剧选本:以文本为中心的京剧研究
    李东东
    2021 (2):  33-42. 
    摘要 ( 263 )   PDF(1891KB) ( 61 )  
    中国京剧选本忠实记录着京剧史学的演进轨迹,1880年以来,京剧选本迅速发展并承载了数量丰硕的剧目文献。因此,以中国京剧选本作为文本中心的京剧研究得以成立,并且能够弥补现今学界偏重表演研究一端的不足。具体而言:梳理选本文献的基本形态及其历史演进规律,可以概览文本中心的中国京剧选本发展全貌;把握脚本实录的文本中心及其文学性,有助于开辟京剧表演研究之外的文本文学研究新领域;选本理论、京剧理论、经典化理论,共同构成了中国京剧选本文本中心理论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
    见证,叙事,历史——《鼠疫》与见证文学的几个问题
    陶东风
    2021 (2):  43-53. 
    摘要 ( 347 )   PDF(1882KB) ( 95 )  
    从历史与叙事的关系角度来看,加缪的《鼠疫》通过创造一种“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学”,体现了历史与叙事之关系的深刻转变:历史必然包含文学(叙事)。文学见证大屠杀不只是为了记录,而且是为了从新的视野理解大屠杀,实现对历史的转化,亦即改变历史知识的性质。《鼠疫》采取寓言的形式书写历史,在鼠疫与大屠杀这两个超出了原先历史理解框架的“不可能”而又确实发生了的事件之间,建立了深刻的隐喻关联。正是在原有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书写模式的失败处,《鼠疫》以文学的见证方式见证了“作为大屠杀的历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现代文学的城市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
    李永东
    2021 (2):  54-67. 
    摘要 ( 229 )   PDF(4140KB) ( 132 )  
    城市和民族国家既是实体性的,也是观念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城市想象研究,需要超越只有一个城市和只有一个乡村的观念模式,对现代性和文化视角的阐释限度有所认识,重视发掘城市形象的多义性和流动性。城市与民族国家构成了一个“问题场域”,看待、想象城市的方式常常带有民族国家隐喻的性质。城市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能够相互照亮。民族国家观念的表达对城市有着自己的偏好和选择,那些处于内忧外患中心地带的城市,那些被域外文明强势嵌入的城市,或被寄予民族国家崛起厚望的城市,是民族国家话语的聚集地与争讼场。其中,国都、租界城市的文学想象尤其受到民族国家观念表达的青睐。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城市想象,需要抓住两个身份,即城市的身份和作者的身份,并引入城市互观的思路和跨国、跨文化的视野,由此拓展城市想象与民族国家研究的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断裂处的魏晋想象——在抗战语境下重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金浪
    2021 (2):  68-77. 
    摘要 ( 320 )   PDF(1873KB) ( 63 )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战时期,故理应被放置回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来解读。抗战时期清谈误国论复兴的思想氛围,不仅使得该文发表后招致了来自介子的批判,也促成了宗白华通过对儒家道德与礼法的重释将“五四”缝合进“抗战”的努力,而深藏其后的乃以德国作为方法的文艺复兴取径。这些思想意涵在新时期思想构造中的遗失,恰恰透露了“启蒙”对“救亡”的新的压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性智慧”或“诗性知识”?——论“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跨语际转换
    林蔚轩
    2021 (2):  78-89. 
    摘要 ( 220 )   PDF(1478KB) ( 42 )  
    “诗性智慧”的翻译虽有利于理解“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美学内涵,但也遮蔽了“诗性知识”的义项及其知识论背景。当时的笛卡尔理性主义否定语文学的价值,“Della Sapienza Poetica”则是维柯在语文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包含其为语文学辩护的决心。若从“诗性知识”的角度悟入,维柯对“Della Sapienza Poetica”所下的定义,《新科学》中许多让人费解的论述,以及西方美学家对“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漠视,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文论翻译中出现意义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指出“Della Sapienza Poetica”与“诗性智慧”的差异,有助于考察概念在跨语际转换中的变异,为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
    三读早期电影理论:器件转向、情动机制、动作喜剧
    张英进
    2021 (2):  90-96. 
    摘要 ( 332 )   PDF(1388KB) ( 159 )  
    早期电影研究从1990年代初开始风行,已经成为欧美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让科技创新、视觉文化与都市现代性并行进入电影史的视域,丰富了原先以文本细读为主流的电影学界的学术成果。本文继续笔者对早期电影研究的追踪,重点在探索近年研究中强调的“媒介考古学”的方法论问题。笔者的《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2005)聚焦汉森的电影理论与张真的上海电影文化史重构,后续的《再读早期电影理论:追寻都市现代性的感官体验》(2008)回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等人的现代性文化理论和现代都市文化的视觉转向。12年之后,笔者三读早期电影理论,追踪作为早期电影研究最新发展的媒介考古学的“器件”转向,一方面以包卫红等人的新作为例,思考器件转向与情动在中国早期电影研究的呈现,另一方面以默片时代的卓别林的动作喜剧《城市之光》为例证,探求电影的情动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oday: An Interview with Barbara Foley
    张生珍, 芭芭拉·福莱
    2021 (2):  97-105. 
    摘要 ( 234 )   PDF(1417KB) ( 59 )  
    本访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法等领域的批评方法和当下挑战。福莱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元理论”,一种“特权”立场,对研究文学、政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及其内部关系而言极为有利。在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等的基础上,福莱教授阐释了长期以来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本话语范式。本访谈也探讨了自古典时期迄今、兼具保守性和革新性气质的诸多文学文本,力图表明马克思主义在阐释抽象的社会力量及其文学表现形式之间多样式、多层次的交往和呼应等领域仍发挥着持续的功能。福莱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方便教学为目标,能够为21世纪那些对新颖突出的文本、体裁和文化争论与唯物主义研究的传统原则之关联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并置、叙述调控与多媒介合作——漫画中的时间表现
    连旭
    2021 (2):  106-114. 
    摘要 ( 236 )   PDF(2162KB) ( 103 )  
    本文遵循叙事学和漫画研究的相关传统,对漫画中的不同时间表现形式进行梳理,揭示漫画语法在时间表现上的复杂与多样。文章重点探讨了空间化、知觉封闭、时序、速度以及多媒介探索带来的时间表达手法的革新,并认为并置、拼贴等空间化策略是漫画中时间表现的基本形式,人的知觉封闭性是理解漫画中时间的必要条件,但音乐漫画、网络漫画等新形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时间表现的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构文本与可能现实
    张书圣
    2021 (2):  115-121. 
    摘要 ( 247 )   PDF(1393KB) ( 57 )  
    本文试图理解虚构文本的指涉问题,亦即其与现实的关系。利科认为诗性语言的指涉问题并未被取消,而只是被悬置,它通过语义创新而具有对现实进行变形的能力,能使我们的个人环境成为可居住的世界。通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对“世界”与“环境”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认为文本世界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也同样在本体论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可能的存在样态,即是说,虚构能够表达可能现实。为此,我们重点从布鲁门贝格的研究出发,进一步探讨现实概念的历史转变对虚构的现实理念所产生的影响。新的现实理念允许人通过虚构扩展自己的可能性领域,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视角性立场,进行本体论意义上的旅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
    偏执的生命焦虑及其艺术表达——庄周鼓盆故事主题意蕴发微
    井玉贵
    2021 (2):  122-136. 
    摘要 ( 335 )   PDF(1950KB) ( 164 )  
    作为庄周鼓盆故事的最初写定本,《警世通言》中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在中外的广泛流播,使“不忠贞的寡妇”母题获得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鼓盆故事的女主角庄妻被塑造为情欲载体,折射出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处境及其悲剧性。采取试妻手段全盘掌控局面的高人庄子,实则不过是失落于社会与家庭的寒士代表,以及患有“李益疾”(“奥赛罗综合征”)的性嫉妒者。质言之,庄周鼓盆故事乃是以丈夫诈死形式演出的一幕弃夫活剧,其中隐藏着作为传统意义上强者的男性的最大愤懑与恐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无哀乐论》的审美构想——兼谈对中国美学建构之反思
    林凯
    2021 (2):  137-145. 
    摘要 ( 264 )   PDF(1864KB) ( 94 )  
    嵇康《声无哀乐论》存在三种类型的审美构想:第一种是有所哀乐的听者通过聆听音乐释放已有情感,第二种是平和的听者体味音乐形式之美而获得一种审美愉悦,第三种则是平和的听者专门聆听中和趣味的音乐从而实现人格之平和、助益于养生。出于超越功利情感的考虑,嵇康对接近康德无功利界定的第二种审美有所推重,但又出于对情欲问题的警惕而对它有所规范,并不像现代审美那样过分强调“审美自由”。所以,嵇康的三种构想有其独特思考,其对音乐审美的结构认识和价值定位均与西方美学有所区别,今人借助形式之美和审美自由这些西方概念评判嵇康美学,则不无失误。借鉴于此,当代中国美学建构在参照西方之时,既要警觉语境差异,又要尽可能吸取共通智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的多维建构与瓦解
    郑雄
    2021 (2):  146-157. 
    摘要 ( 253 )   PDF(1956KB) ( 200 )  
    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是明清士人对元代以来的“一代有一代之胜”说的延伸阐述,其建构主要存在文章与政治之关系、文章与士人精力之关系、文章与“宗经载道”传统、文体“新变”及其文学史意义等四个维度。与此同时,明清士人对于明代八股文价值的批判,也几乎针对四者一一展开。虽因科举制度与旧的文学评价体系的保障,这些批判未能完全消解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的文学史意义,但相关的观点则被清末民初以降的批评家继承与吸收,并在废除科举、“文学”观念更新及文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背景下,以文学史重构的方式促成了此说的彻底瓦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祁彪佳戏曲批评的突破与局限
    张诗洋
    2021 (2):  158-166. 
    摘要 ( 221 )   PDF(1865KB) ( 66 )  
    祁彪佳在与友人的尺牍中,表达了他希望借阅、品评剧本,编选明代戏曲总集,以阐扬当世之曲的想法。祁彪佳上承王骥德撰作《曲律》“为天地补一缺”、吕天成“有意近俗”的观念,力图穷尽当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明代剧本,编纂戏曲批评专书《远山堂曲品剧品》。祁彪佳以“剧本”而非“曲家”或“伶人”为中心,对作家作品辨伪求真,进行品评褒贬。囿于音律非其擅长,祁彪佳在当时理论家较多关注的音律、文词之外,尤其重视剧本结构与叙事。在清代李渔系统论及“结构论”之前,祁彪佳已从叙事角度倡言结构为传奇第一要义,具有典型的文人化品评的特色。祁氏戏曲批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直接反映出晚明曲家从对“曲”的关注到对“剧”的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奇龄《西厢记》评点的“词例”论——对元杂剧批评范式的奠定
    杨绪容
    2021 (2):  167-178. 
    摘要 ( 249 )   PDF(1963KB) ( 62 )  
    清初毛奇龄特地拈出“词例”作为评点《西厢记》的核心范畴。毛氏“词例”论多方面阐释了《西厢记》所有且兼通于一般元杂剧的语言、曲律、体制、表演的特点,论析了与之对应的批评标准与方法,初步奠定了元杂剧批评的基本范式,标志了清初戏曲批评的又一座高峰。毛氏提出“词例”论,其宗旨不仅在于为《西厢记》批评立范,还在于为元杂剧乃至中国戏曲批评立范,其中寄寓了他建设中国戏曲批评理论的自觉努力。毛氏“词例”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当今学术界深切关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国维“直观”说与“托兴”象征的填词新实践
    杨柏岭
    2021 (2):  179-192. 
    摘要 ( 245 )   PDF(1524KB) ( 80 )  
    “观”之范畴贯穿于王国维治学的各领域、全过程。其主张艺术以直观为本,然非反理性主义者;其并非反对“比兴”,而是以“直观”说改造了“比兴”观,具有了近代西方诗学象征主义的意味。本文以伤春悲秋、月色天象为例,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论所体现的直觉认知的象征方式;以美人形象为例,解析“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之论对传统寄托方式的沿革;以疑问、否定及肯定等句式为例,解析“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中“不隔”的关键在于能否直观,及其对超越习惯、定势思维的直觉性语词的青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学研究
    纳尔逊·古德曼论示例
    章辉
    2021 (2):  193-202. 
    摘要 ( 290 )   PDF(1403KB) ( 38 )  
    古德曼的观点是,符号指称的方式有两种,即指谓和示例:指谓是作为标签的符号指向物体,示例则是作为符号的示例者具有标签或被标签所指谓;示例解释了抽象作品如何行使符号功能,表现被视为隐喻性的示例。古德曼的示例理论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并产生了巨大影响,值得中国学界研究和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美学”与“对实在界的激情”:巴迪欧论先锋派艺术
    夏开丰
    2021 (2):  203-210. 
    摘要 ( 292 )   PDF(1840KB) ( 46 )  
    巴迪欧辨别了艺术中的教化图式、古典图式和浪漫图式,先锋派艺术并没有提出新的图式,而是对以往图式的合成,即“教化-浪漫”图式。巴迪欧试图提出新的图式,即“非美学”图式,它既是内在性的又是独一性的,也就是把艺术作为一个真理程序。然而,“非美学”图式实际上就是以先锋派艺术为模式而建构起来的,巴迪欧认为先锋派艺术表现出“对实在界的激情”,包含了“摧毁”和“减法”两条路径,当巴迪欧试图把这两条路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就承认了“非美学”艺术是建立在先锋派艺术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说“摧毁”和“减法”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先锋派艺术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诸众身体美学——奈格里和哈特构建主体的政治-美学逻辑
    李缙英
    2021 (2):  211-224. 
    摘要 ( 244 )   PDF(1398KB) ( 41 )  
    “诸众”是奈格里和哈特在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体”之后重构的独一性与共同性统一、身体性与情感性兼具的概念,是推翻“帝国”控制并建构“大同世界”的后现代社会的主体。而奈格里是从艺术与诸众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社会问题的,从这种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将其推衍“诸众”理论的逻辑概括为美学化的、“生命政治化”的,其内在的理路可以概括为从诸众的“身体美学”到“身体诗学”,再到“身体/奇异性政治”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