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国文论70年回顾反思
    论徐中玉文艺理论的研究风格和首创性成就
    周锡山
    2019 (3):  1. 
    摘要 ( 214 )   PDF(3604KB) ( 243 )  
    年已一〇四岁的徐中玉一生治文艺理论研究,其六十余载的学术生涯与新中国同步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学术风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古代和现代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文艺理论研究中获得多个首创性的成就:首创古代文论资料的全面收集和分类汇编的研究方法,在古代文论领域发表一系列首创性的重要学术观点,提倡跨学科的文艺理论研究,主张将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相结合以建立现代文艺理论体系,还首创在继承古代文论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学说的方法。作为一代学术宗师,他不仅提供了示范性的研究成果,更向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为后学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徐中玉先生在文艺理论领域所作出的杰出成就,是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历史中具有标志性的杰出理论成果,对21世纪中国的文艺理论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四文学百年纪念”专题
    “文学”词变:现代中国的新文学创建
    徐新建
    2019 (3):  11. 
    摘要 ( 253 )   PDF(4469KB) ( 217 )  
    晚清民初以来,在“西学东渐”及本土变革的推动下,文学被逐渐视为唤起人心、改造国民乃至塑建国家的利器。形形色色的改良派、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发起人等均投身其中,呼唤文学,从事文学,重建文学。一时间,“文学”成了汉语社会频繁使用的重要概念和术语,与之相关的各种实践也四方呼应,遍及朝野。作为西学东渐的观念产物,“文学”一词应运而生,并对此后的文学创建起到重要的转型和奠定作用。 在一百多年的演变历程中,汉语的“文学”已由“关键词”变成了“结构词”,从而为西风东渐交汇下汉语表述体系的结构转型发挥新的分类作用。践行者们一边把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的载物投放到文学词筐之中,同时也在对词筐进行各取所需的伸缩调整,组合出“古代文学”“当代文学”“汉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以及“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等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及至一次接一次的新变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论的历史生成与当代发展
    陶水平
    2019 (3):  35. 
    摘要 ( 197 )   PDF(3660KB) ( 253 )  
    本文所论述的“中国艺术精神”论是20世纪中国美学和文艺研究的一种绵延百年的重要美学思潮和文论传统,近年来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鉴于目前的研究往往限于不同侧面,本文力图对这一美学思潮的学术谱系、历史语境、哲学基础、理论内涵、理论特质、理论价值及其当代发展等问题进行整体式理论图绘,以期推动中国艺术和美学精神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中国艺术精神”论是一种以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研究面貌呈现的中国现代人生美学和文艺美学理论建构形态。它不是在纯美学意义上理解艺术,而是把艺术理解为人的生存方式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性呈现。它以现代新儒学生命本体论为理论基础,融会中西古今之学,在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精神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理论面向,其理论不足也激发了今人的理论创新和超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揭开“唯美”的面纱——西方唯美主义中国传播之反思
    蒋承勇, 马翔
    2019 (3):  48. 
    摘要 ( 307 )   PDF(1373KB) ( 178 )  
    百余年来,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尚欠深入,其内涵与外延迄今依然混淆不清。对唯美主义的定义应注意其与美学的内在联系:感性的自觉。从西方唯美主义作品中可以直观地把握“感性认识”的诸种形态,并且由于自然科学与工商文明的影响,作品表现“感性认识”的媒介从自然物转向人造物。通过对感性认识诸形态的描写,唯美主义传达的是个性化的“情调”。19世纪唯美主义思潮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在西方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艺术家怀着对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震惊与好奇的矛盾心态,自觉探索与表现感性认识可能性的文艺思潮。从其现实表征来看,19世纪唯美主义思潮有四个层次:唯美主义诗学理论;唯美主义创作流派;唯美主义艺术作品;工艺美术运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文学主体论到主体间性与审美意识形态论——遥望五四传统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论
    王确
    2019 (3):  59. 
    摘要 ( 166 )   PDF(3561KB) ( 142 )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文论历史,始终在进行文学的启蒙。文学启蒙的重要维度依然是文学的主体性问题,这是遥望曾间断的五四文学传统、重拾文学革命尚未完成的任务所做的努力。文学主体论是在“文学是人学”—“文学主体论”—“文学主体间性”的逻辑构架中确立和进展的。这一历史逻辑中有两个最主要的理论取向:一是文学的主体间性;二是审美反映论或审美意识形态论。主体论在接受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的思想背景中建构着主体间性文论;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文论在吸收主体论文论主张中形成了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创新点在于“审美”概念的介入,承认文学的审美属性并在文论中概念化,给新时期中国文论注入了活力,也更接近文学艺术的真理。改革开放40年文论史给当下和未来提供的启示主要有三:一是理性和历史地守望主体论;二是将文论作为整个社会文化有机体的一部分;三是调适理论成果在历史本体的逻辑中具有现实合理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度敏感的“人间爱”信徒——“人的文学”时期朱自清“人间感”的发现与塑型
    张先飞
    2019 (3):  68. 
    摘要 ( 214 )   PDF(1687KB) ( 141 )  
    现代中国体验的全新探索与塑型,始自服务于五四现代人道主义社会改造思潮运动的“初期新文学”。作为“初期新文学”“人的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家,笃信现代人道主义的朱自清迈出学园后,初次面对真实社会,使他生发出各种真切、具体的独特人生体验与感受:不仅有对人类兄弟之爱的真情流露、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敏锐体察,最突出的还有五四“新人”遭遇漠视理想“人间爱”的现实时的悲哀、无奈、激愤。朱自清在体验和表现面对实际人生的新感受时,显现出超乎常人的敏感与异常激烈的情感反应,其“可惊的感受性”的精神特质与创作风格使他成为“人的文学”时期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作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清理论类“小说话”与中国小说批评的现代转型
    温庆新
    2019 (3):  79. 
    摘要 ( 187 )   PDF(1372KB) ( 172 )  
    作为中国小说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晚清理论类“小说话”的品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文本内容、人物塑造、审美趣味、社会功用等小说本身要素的探讨。而且在突出“直觉体悟”的同时,已尝试对小说批评进行理论思索与体系建构;尤其是,基于近代时势背景,对小说创作及批评与人学的关系、小说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人之价值的展现、以及从科学精神与民主思想进行小说内涵规范等的探索,使得晚清理论类“小说话”呈现出强烈的介入特征、批判色彩及意图鲜明的目的性,对中国小说批评向现代转型作了诸多有益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征用”的主体——以“样板戏”中的反面人物钱守维为例
    陈怡含
    2019 (3):  88. 
    摘要 ( 227 )   PDF(1316KB) ( 198 )  
    学界本对“样板戏”中反面人物的解读不多,大致被“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元关系和现代性视域下“主体”的生成两种研究路向主导。前者认为由于政治桎梏,文学自身创作特性未受到尊重;后者认为在主体的自我建构中,他者被符号化。通过引入阿甘本关于生命政治的思考,并以此为思考角度重新考察”样板戏”中的反西人物钱守维在生命政治领域中的境况,本文将努力还原反面人物在本体论意义上呈现出的复杂意涵,同时重新审视文本呈现出的文学与政治间的复杂关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皈依和漫游:“国家理论”视野中的夏衍——对夏衍文艺观及其电影剧作理论的一种读解
    田星
    2019 (3):  96. 
    摘要 ( 215 )   PDF(1342KB) ( 244 )  
    新中国以来中国“本土”电影理论,尤其是国家主流电影理论的建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电影理论建构的重点和特点,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参与理论建构的学者们也会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和调整。在这一学术发展史的背景下,夏衍本人的文艺观及其电影剧本创作理论在“本土”电影理论发展脉络中闪现出独特的价值,其从个人生活史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理论建构史中的那些具体而微的真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戏曲现代戏研究”专题
    戏曲现代戏编演的意义、问题与发展的路径
    朱恒夫
    2019 (3):  105. 
    摘要 ( 222 )   PDF(1656KB) ( 104 )  
    戏曲现代戏是应新的时代的审美变化而产生的,同时也是戏曲艺术发展规律所致。就文艺接受的普遍性规律而言,“现当代”的故事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大。提升戏曲现代戏编演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不要将“主旋律”题材故意狭隘化,只要是催人向上、宣扬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和颂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都应看作是主旋律作品。现代戏的“现代化”,其实质就是要表现时代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抒发当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切合时代的美学趣味,而具有特定含义的“现代性”并不是衡量现代戏质量高低的标准。二是宾白语言须诗歌化,表演动作与神情须身段化,唱腔须有时代性和综合性,要用强化演唱节奏的方式,来解决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三是必须在国家的层面上进行现代戏实验。从剧本创作、音乐制谱、表演身段、舞台美术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只求质量,不求速度,每年产出三五个剧目即可,在真正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肯定后,再将其成功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误区与现实选择——兼谈张曼君“新歌舞剧”的历史定位
    李伟
    2019 (3):  116. 
    摘要 ( 201 )   PDF(1314KB) ( 141 )  
    戏曲现代戏创作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理论误区:一是把程式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大特征,进而认为,戏曲现代戏创作如果不实现程式化,就不是戏曲;二是把行当化视为戏曲的又一特征,进而认为,戏曲现代戏必须用行当塑造人物,否则就不是戏曲;三是把“戏曲化”作为创作的目标,把“戏曲化”作为评价现代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然而对什么是“戏曲化”却语焉不详。但是这些理论误区并没有束缚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实践。以张曼君为代表的戏曲导演,在现代戏的创作实践中,创造了“新歌舞剧”现象。这实际上是回到了传统戏曲诗、歌、舞三位一体的以“乐”为本位的综合艺术形态上,从而突破了“程式化”“行当化”“戏曲化”的魔咒,探索出了戏曲现代戏创作与发展的新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对“十七年”时期相关讨论的考察
    黄静枫
    2019 (3):  124. 
    摘要 ( 182 )   PDF(1677KB) ( 107 )  
    “十七年”时期,对应戏曲现代戏创演的三个高潮,出现了三次关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集中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58年,它的标志是“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的召开。第二次出现在1960年,它由文化部举办的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衍生而出。第三次出现在1964年,为配合全国范围内的现代戏运动,北京、上海等地持续举办座谈会、各报刊纷纷开辟专栏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讨论提供阵地。三次讨论对戏曲现代戏创作方法的思考,是继清代戏曲学方法论后,对戏曲创作理论体系的又一次全面增补和修缮。话题涉及文本和舞台两个维度的各方面,其中,“如何把握现代戏剧本构成的核心质素”“如何继承和改造传统程式为表现现代生活服务”等参与度极高。三次集中讨论不仅具有实践层面的价值,即为现代戏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具有观念史层面的价值,即戏曲本体观念和戏曲唯物史观通过论争被进一步推广和稳固。作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批评标准的戏曲观念,其对讨论发生隐形操控作用的过程亦是其再次获得审视和认可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先秦文论元典之“人”义重释
    李建中
    2019 (3):  134. 
    摘要 ( 261 )   PDF(3542KB) ( 150 )  
    先秦文论元典之中,“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关键词。首先,先秦文论关于“人”的定义是多元的,儒家元典将“人”与“仁”互训,强调“人”的仁义及慈爱;道家元典主张“人法自然”,强调人的天性及逍遥,墨家元典崇尚“人”的非乐与节欲,构成“人”论之另类。其次,倮虫三千,人为之长。“人”长于何处?语言。孔儒有立言、文言、慎言之诉求,庄子有寓言、重言、卮言之策略。同为儒家文论元典,《尚书》是训诰,《论语》是对话,《孟子》是辩难;同为道家文论元典,《老子》是诗体,《庄子》是谐体。综合儒道,可将先秦文论元典“人”的语言性存在表述为训诰与对话、辩难与独白、诗言与谐言的悖立与整合。再次,《易》以“乾”为首,“乾”以“人”为心。三才之心不仅是“人”的定位,更是“人”的使命。天,人之巅顶也,既超越式地标举人的永恒,亦宿命般地规定人的位阶。重释先秦文论元典之“人”,既可除本土人“义”歧出、人“言”悖立和人“命”乖谬之障,亦可去异域近现代哲学从尼采到福柯的“人之死”之弊,从而为汉语阐释学“人”义重释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
    冯晓玲
    2019 (3):  141. 
    摘要 ( 250 )   PDF(1335KB) ( 220 )  
    自然物之喻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譬喻方式,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自然物喻文有着内在的学理依据,它与中国文学的发生论、中国美学传统、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与生命观相关。自然物喻文有着多方面的批评意义,它沟通了人文世界与宇宙自然世界,拓宽了文学的言说空间与审美空间,打通了文学批评与其他艺术批评之间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学批评以及中国美学的生命意识与抒情精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李白对七绝联章体制的创变——以《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东巡歌》为例
    辛晓娟
    2019 (3):  150. 
    摘要 ( 317 )   PDF(3878KB) ( 122 )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东巡歌》两组诗歌,次第叙事,首尾完整,实际上开启了宋代七绝联章的纪事之法。其微言讽喻、以小见大的方式,继承了乐府精神,对王建等中唐诗人的宫词联章创作有一定影响。同时,这两组诗还是李白“自我作古”的新题乐府创作,体现出李白对于诗体创变的新尝试,体现出安史之乱后,李白面对社会巨变的现实,对国运及诗运转关的新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阅读理论研究”专题
    一个特写:论你,内-外部读者
    李圭
    2019 (3):  160. 
    摘要 ( 201 )   PDF(1359KB) ( 103 )  
    在今天,在这个即时中介化(imMEDIAted)信息溢出的时代,谁是“细读者”,“细读者”又在哪里?本文引入了一个新形象:“内-外部读者”,这一形象要强调的是其间隙互动的模糊性,亦即其自拍式的主客观性(同时既是主观又是客观的)。“内-外部”读者透过“窗口”被看到并看到,他们通常也是反-读者,他们既被召唤又召唤你离开彼处来到此处;确切地说,他们不是内部者,但确定的是,他们不是外部者,而是被“公开地”邀请作为你们中的某人或某些人,这都是些被自由创生而成,并被宽泛归纳成如此存在的人,构成互联网中的“原你(U)”,这一数据点式的晶体管-读者,其行动就像一只窗口上的蝴蝶。书虫式读者,以更经典的坐姿,“细致”和“深入”地对文本做出“回应”,他们在这种双向模拟-数字迁移过程中并没有丢失,而是隐藏于其中的壕沟,并作为一种即时重新校准的、(解)压缩的超(表面)读者而浮现融入。阅读(倍增)继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阅读/微写作
    玛乔瑞·帕洛夫
    2019 (3):  169. 
    摘要 ( 283 )   PDF(1275KB) ( 84 )  
    作为对李圭“反阅读”理论的回应,本文提出一种“微诗学”理论:这种诗学充分考虑诗歌文本的每一个音素、词素,采用乔伊斯所谓的“言-声-视”阅读方法。该做法取法马塞尔·杜尚的“次厚度”(infrathin)概念——即可能的最小的区分,无论是时空上的,还是A和B之间的。本文认为,类同和类比已被过度强调了,又因其陈词滥调和乏味的泛泛而谈,在当下的政治话语中制造了种种问题性的表达。另一方面,次厚度阅读能为给定的文本确定差异性和独特性,为论述这一点,本文以格特鲁德·斯泰因的《毛小姐与皮女士》为例,说明其中表面上的重复表达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网络文学研究的几个学术热点
    欧阳友权, 贺予飞
    2019 (3):  174. 
    摘要 ( 319 )   PDF(1348KB) ( 146 )  
    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日渐升温,理论批评界集中探讨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网络文学社会效益与法制监管、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网络文学产业问题、网络文学的文类与作品评论、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网络文学的数据资源建设与学术路向选择等,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学术热点;并且,网络文学的动势和局限研究,也成为助推和回应该领域学术热点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位之思”与跨媒介叙事
    龙迪勇
    2019 (3):  184. 
    摘要 ( 341 )   PDF(1689KB) ( 185 )  
    所谓“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模仿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就叙事而言,“出位之思”就表现为跨媒介叙事。对于具有“跨媒介叙事”特征的小说,我们除了了解该作品本身的媒介特性之外,对于它“跨”出自身媒介而追求的他种媒介的特性也必须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完整地欣赏其美学特色。最主要的跨媒介叙事发生在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相互模仿之中;此外,跨媒介叙事还发生在空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间,以及时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之间。跨媒介叙事往往会产生仅仅墨守媒介本位的文学艺术所无法达到的神奇的艺术效果,表征出单一媒介所无法表征的丰盈的艺术内涵。“出位之思”及其相应的跨媒介叙事,构成了文学和其他艺术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的“共同因素”和理论基础。小说的“空间叙事”实际上也是一种典型的跨媒介叙事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歌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维系——海德格尔第一次荷尔德林讲课的核心问题与思路
    张振华
    2019 (3):  197. 
    摘要 ( 218 )   PDF(1661KB) ( 109 )  
    本文是对海德格尔第一次荷尔德林讲课的解读。这一讲课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是如何生成并得到维系的。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诗歌创作对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诗人被海德格尔称为“半神”,他处身于神性领域和民众之间。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将神的消息保存在语词之中,进而传递给民众,完成神与民众的联结。一个民族共同体由此生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多诺审美乌托邦的记忆伦理及转化
    丁文俊
    2019 (3):  207. 
    摘要 ( 242 )   PDF(3883KB) ( 275 )  
    对于奥斯维辛之后艺术如何存在的问题,阿多诺认为战后艺术的合法性建立在对代际累积的受难记忆的表征的基础之上,借鉴本雅明的神学救赎方法论对奥斯维辛事件及其现代性根源进行反思与批判。受难记忆在艺术作品中以星丛的结构存在,促使作品意义以迸发的方式生成,突破了同一性体系对意义和价值的垄断。以回忆作为手段,艺术通过呈现涵盖奥斯维辛事件的受难记忆,重新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为想象全新的社会制度创造了可能性,这是构建审美乌托邦的契机。审美乌托邦在否定辩证法的视野下,将受难记忆控诉资本压迫、要求承认其价值地位的伦理性诉求,转化为一种不包含革命选项的认识论话语,兼具意识形态批判与主体重塑。总之,这是从伦理和审美政治的维度拓展了对奥斯维辛事件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