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文学的发生——“文学一家言”之一
    杜书瀛
    2017 (1):  6-17. 
    摘要 ( 339 )   PDF(8902KB) ( 64 )  
    以往关于文学艺术发生(“起源”)的各种假说,最著名的如“摹仿”说、“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等,的确从某些方面对文学艺术发生的研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又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而且学界还忽视了一位颇有成就的重要学者俄罗斯的维谢洛夫斯基,更遗忘了中国学者如陆侃如冯沅君等人的独特建树。在艺术起源的研究上,其实最接近真理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维柯《新科学》,他的许多观点至今富有启示。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假说:文学(诗)是人的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应人的内在的本性欲求和诉求自然而然发生的,也是必然发生的。最早的语言文字显现出诗的最原初的本性,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发生的;最初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就是最原始的诗,就是最早的原始形态的文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反思
    赖大仁
    2017 (1):  18-26. 
    摘要 ( 357 )   PDF(6881KB) ( 69 )  
    文学本质论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进程中,文学本质论建构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文学本质论观念是一个历史建构与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随着时代变革和文学发展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新时期以来也是如此,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从审美论到人的文学论,乃至在反本质主义语境下对文学本质问题的重新探讨,反映了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进程。对文学本质论问题及其观念嬗变的反思,一方面可从中获得应有的经验教训或历史启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当代文论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克服反本质主义论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自我迷失的困惑,进行当代人应有的理论探究与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沈从文与物质文化研究
    季进
    2017 (1):  27-34. 
    摘要 ( 249 )   PDF(5957KB) ( 72 )  
    1949年以后,沈从文被迫搁笔,从文学创作转向物质文化研究。他的物质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民间的、日常的、生活的杂文物的研究,与其文学创作息息相通,是一种呈现其生命形态的“抒情考古学”。其物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是“为物立传”,以大量文献追溯“物”的前世今生。他对物质性存在的高度重视,既与现代考古学相呼应,也与其长期对“物”的兴趣密切相关,有效地将传世文物、出土文献、出土实物相结合。这种“为物作传”的物质文化研究,突破了原来的学科界限,将文史研究与文物研究相结合,穿梭于技术史、美术史、美学史、文化史等不同学科之间,体现了鲜明的跨学科性。沈从文的物质文化研究,既是一种历史解释的方法,也成为理解与修正文学史叙事的重要依据。他的研究是联接历史、沟通人我的工具,使那些充满生命情感的“物”,“千载之下百世之后还如相晤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少数民族文论的困境与中国文论“失语症”连带
    姚新勇, 刘亚娟
    2017 (1):  35-46. 
    摘要 ( 247 )   PDF(9305KB) ( 80 )  
    本文重点梳理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学科构建的过程,介绍学界对其所阐发的一般特质,揭示其所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与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文论“失语症”讨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思考结合起来加以对照,尝试实践多角度、多边性的中国文学、中国文论的言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画”概念的产生及其流变——以民国前期的美术为例
    熊亦冉
    2017 (1):  47-57. 
    摘要 ( 366 )   PDF(11269KB) ( 86 )  
    “国画”概念最初是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但在命名的过程中,既存在着国家权力对本土艺术的收编以及话语权的介入,又有着对于多元文化的碾压和遮蔽。同时,“国画”的内涵——诸如画家身份、笔墨意义、艺术功能等等,也都随着“国画”概念外延的拓展而改变。就民国前期的美术而言,面对西方这一文化他者,各派美术实验所蕴含的“中体西用”或“以西革中”的立场进一步凸显,呈现出一种在时间维度与空间向度上的现代性错位。而在长期的话语阐释中,“国画”概念本身也逐渐被创造和填充了更多复杂的意义,从而共同丰富着对于“国画”的多重定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中国诗学中的内视美追求及其审美功能
    张晶
    2017 (1):  58-66. 
    摘要 ( 278 )   PDF(7016KB) ( 77 )  
    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与意境,究其实质是一种内视之美。而诗学以之作为审美价值标准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诗的内视之美。在笔者看来,这种内视之美,恰恰体现了文学的基本审美属性。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前后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见于言外”是以“如在目前”为其前提的。严羽的“盛唐兴趣”,王廷相的“意象透莹”,王国维的“不隔”等等,都是内视之美的标举。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诗的内视之美在于经过主体的“拟容取心”而产生的圆融整一的意境,主体的知觉功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诗的艺术媒介来说,诗人的内在构形是产生“言外之意”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论意境与禅境之别及其绞缠——兼答杨矗诸君
    顾祖钊
    2017 (1):  67-77. 
    摘要 ( 267 )   PDF(8478KB) ( 56 )  
    诗与禅的关系,是文学史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简要考察了意境论形成的历史过程,意在说明它是华夏文化独创的审美范畴,是外来文化篡改不了的;又根据南宗《坛经》,揭示了禅境无相、无情和它的不以审美为目的的特征,突出了禅境与意境的根本区别;并依此廓清文学史上的种种误解和误导,并对杨矗诸君的非难与误读,作适当辩解。而提倡尊重历史和讲究学理的建树与批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唐诗看古代诗歌的“无我”创作范式
    姜玉琴
    2017 (1):  78-88. 
    摘要 ( 302 )   PDF(8406KB) ( 59 )  
    人们一向认为古代诗歌除了在形式上有所讲究之外,是不甚讲究其内在创作审美规则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这种规则似乎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可一时又觉得很难从中总结、提炼出来。本文通过对唐诗文本的考察,加之参考历代诗学家对唐代诗歌的认识与总结,认为以唐诗为代表的古代诗歌中的确存在有一个创作范式。这个范式大致可以命名为以“景”喻“情”的“无我”范式。把“我”隐喻到“景”中的创作范式出现在古诗中绝非偶然,它与古人那博大而雄浑的宇宙意识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庄子“卮言”与其“言”之观念论析
    刘书刚
    2017 (1):  89-95. 
    摘要 ( 462 )   PDF(4843KB) ( 62 )  
    “三言”的提出表明了庄子对于语言、表达的自觉,其中又以“卮言”最为关键,本文即以其为中心论述庄子“言”之观念。在庄子这里,“言”既指人们以口说、书写等方式制造出的诸多言辞、议论,也可以指蕴含在人们的行为乃至生存方式背后的观念、主张。与此相应,“卮言”既是庄子探索的一种超越是非的言说方式,也与其因任随顺、与物婉转的生存态度有关,具有不持一守故、随情境变易而不断生成等特征。“卮言”以“无己”为前提,只有“无己”,才能迅速适应千变万化的生存境遇,才能在言说之时,避免是此非彼、强人从己。“卮言”的提出,植根于齐同“物论”“物化”理论等庄子的核心思想,揭示了庄子对待“言”的态度,虽然它并不对应着某种具体的文章体式,但也深刻影响了庄子思想表达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家学与师承看“二冯”诗学的“七子”派渊源
    李亚峰, 张幼良
    2017 (1):  96-104. 
    摘要 ( 314 )   PDF(6903KB) ( 69 )  
    海虞“二冯”被誉为“虞山诗派”之“疑丞”,历来研究者都将其视为明末清初反对“七子”复古诗风的中坚力量,几乎没人注意到他们与复古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不利于认识“二冯”诗学的真正面目,也不利于厘清明清之际诗风转换的实际轨迹,从而影响了对“虞山诗派”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从家学和师承两个二方面,对“二冯”诗学的渊源关系进行对比梳理,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二冯”诗学的取径晚唐而上溯齐梁、推崇比兴、重视辞采、追求温柔敦厚等主要主张,深受其父冯复京的影响,与其师钱谦益的论诗宗旨颇相异趣,很大程度上是“七子”派“格调”诗学的一种内部超越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生态批评与莎士比亚:至2016
    西蒙·埃斯托克
    2017 (1):  105-124. 
    摘要 ( 314 )   PDF(18779KB) ( 119 )  
    生态批评是较新的研究领域,拓展迅速,但又不乏争议。其理论构建颇有论争,而文学研究的传统领域并不总是能完全接纳。因此,把生态批评理论引入莎士比亚研究(其本身已是一个小产业)值得从文本和理论角度认真讨论。本文主要涵盖生态批评介绍、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其问题与前景)以及莎士比亚与生态批评三大方面。生态批评理论越是与其他行动主义理论融汇则对其本身越好。莎士比亚及其对某种反自然伦理(我称之为“生态恐惧”)的呈现可作为生态批评理论与其他理论交融的基础,而这正是本文要义。生态恐惧并不是莎士比亚所代表的唯一的伦理范式,本文在任何层面也没有给出这种暗示。同样,生态批评与生态恐惧范式没有、而且也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但此二者对我们寻找答案都助益良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为果论——佛教美学的构造前提
    王耘
    2017 (1):  125-133. 
    摘要 ( 264 )   PDF(7149KB) ( 58 )  
    空若作为美学概念出现,视空为果,乃其不可或缺之条件。如果把因果理解为一种时间“序列”的话,“果”无疑是此过程的终点。这一“序列”本身蕴涵的是理性的求索,强调终点,则确立了审美的视界。空的历史发展表明,它越来越果位化了,越来越偏重于对心识所转,心意所得这一结果的证明以及描摹,越来越趋近于一种审美范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范永康, 刘锋杰
    2017 (1):  134-142. 
    摘要 ( 230 )   PDF(6964KB) ( 52 )  
    本文旨在分析后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内涵、理论特征和理论价值。国内影响颇大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隶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式”,当代西方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则归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式”,前者的哲学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的是文化唯物主义和语言建构主义;前者的理论路径是“反映论”和“观念论”,后者的是“建构论”和“实践论”。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审美意识形态不再停留于“形而上”的语言、文化、符号层面,而与“形而下”的物质系统、社会现实融为一体,寄生于“机构/制度”(institutions)之内,从而具备了物质载体和实践效果。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相比,后马克思主义忽略了审美意识形态的审美功能,更加强调其社会功能,即政治干预功能、文化治理功能和社会区隔功能。后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哲学基础有偏离历史唯物主义之弊,但启示我们建构“日常生活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萨琳·克劳斯的哲学艺术批评
    周文姬
    2017 (1):  143-151. 
    摘要 ( 410 )   PDF(6828KB) ( 92 )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批评家,罗萨琳·克劳斯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出发,结合索绪尔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等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进行哲学艺术批评。文章在综述克劳斯哲学艺术批评的同时,对她独特的哲学式的格子和非形理论进行探究,从而展现了现代主义神话背后的逻辑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精髓。由此,克劳斯通过哲学式的艺术批评,在揭开现代主义面纱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形式主义向后形式主义的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
    东汉迄北宋官修目录“小说家”文体观念之转变——兼论《史通·杂述》对《新唐书·艺文志》的影响
    吕海龙
    2017 (1):  152-161. 
    摘要 ( 248 )   PDF(6526KB) ( 117 )  
    东汉迄北宋,官修目录“小说家”所收作品完成了由“稍错以事”到“叙事为宗” 的转变。这一文体观念的转变,由刘知几首倡,至欧阳修基本实现。他们的观点主要见于《史通·杂述》及《新唐志》。前者对后者,在如何评价小说地位、阐释小说属性以及增删“小说家”目录所收作品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唐单篇传奇的文体建构
    李军均
    2017 (1):  162-170. 
    摘要 ( 285 )   PDF(6634KB) ( 76 )  
    中唐单篇传奇的出现,确立了传奇体的范式与基本内涵。无论是外在形制还是内在叙事模式,中唐单篇传奇与先唐志怪志人小说、初盛唐传奇小说以及史传文类都有着显著不同。中唐单篇传奇是进士文人显扬笔妙的有意创设,在叙事时空的生活化与私密化中通过细节真实来塑造人物情感与故事逻辑的真实,从而让小说文本情美兼具。因此,中唐单篇传奇在流播过程中其传奇作法被文类化,作品也逐渐经典化,进而在现代学术体例草创期建构小说史时被定名为文体概念的传奇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明代小说选本对传奇小说的改编及其文体学意义
    任明华
    2017 (1):  171-179. 
    摘要 ( 303 )   PDF(6426KB) ( 76 )  
    明代编刊了约200种小说选本,其中有近70种选录了传奇小说。编刊者常常依照自己的审美情趣与小说观念对原文进行改编:一是增删诗歌韵文,从外在形态上强化或消解传奇小说的体式,使诗文成为小说文体的变量;二是改变人物描写、情节构思、叙述方式等,令叙事的详略发生变化,甚至发生文体形态上的转换,体现出编者对人物塑造与叙事艺术的深入理解;三是改动语言,或趋雅,使传奇小说愈加高雅化,或适俗,令传奇小说通俗化。这种改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独特的文体学意义:“诗文小说”的编撰方式不断创新,勃兴的中篇传奇小说影响广泛,白话小说向传奇小说全面渗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楼梦》听觉叙事刍议
    杨志平
    2017 (1):  180-188. 
    摘要 ( 403 )   PDF(7626KB) ( 117 )  
    《红楼梦》的听觉叙事较为普遍,它极大地提升了小说自身的艺术价值,对凸显小说多重意蕴起着重要作用。《红楼梦》的听觉叙事有力地推动了情节演述,成功地强化了人物塑造,精妙地传达了小说寓意,有效地增强了小说的诗化意味。在阅读与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理应对其中的听觉叙事予以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跨文化比较研究
    莫里斯的符用学与南宋山水画的范式之变
    段炼
    2017 (1):  189-199. 
    摘要 ( 231 )   PDF(8015KB) ( 67 )  
    本文研究南宋山水画,旨在借符号学范式来探讨其从写实再现向自我表现的转变。此范式以符号关系为基准,借自美国符号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关于符号意指的符用关系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本文聚焦于南宋文化的“内向”问题,关注此问题与艺术之自我表现的关系,并从视觉形式和思想观念两个层面检讨山水画的范式之变。本文结论是:由于文化语境的变化,南宋山水画不再以再现自然为主要范式,转而确立了自我表现的新范式,自此,中国山水画的主流从主要关注外界转向了主要关注内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者的想象——意大利文艺复兴百年接受史
    高薪
    2017 (1):  200-208. 
    摘要 ( 238 )   PDF(6696KB) ( 52 )  
    “意大利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他者”,在过去将近150年的学术中,依次以民族独立、民族复兴、思想解放、人的解放等内涵帮助塑造了中国学人有关民族、国家、思想、个体等方面的主体想象,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数次思想大讨论的引子或焦点。从总体上看,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在研究目标上,从口号式的、“西学为用”的拿来主义和工具主义到更为细致、深入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在评价态度上,从一面倒的推崇和正面评价,到更为客观的看待东西方文艺,更具批判性地看待文艺复兴的“个体主义”“世俗化”等特征;在研究对象上,从集中于少数知名大家到更为广泛的对象,主题也从艺术、思想,扩展到婚丧嫁娶、性别、城市建设与生活等全面的文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作为文学空间的世界文学
    姚孟泽
    2017 (1):  209-214. 
    摘要 ( 273 )   PDF(4638KB) ( 71 )  
    世界文学具有多重含义。学界在讨论世界文学时,往往并没有注意区分学科设置中的世界文学、实际教研中的世界文学和作为前沿学术问题的世界文学。就最后一层含义来说,国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针对世界文学机制,而非世界文学作品。这种思考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世界的重新认识,而这种机制实际上是世界机制。但这一世界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而是独特的文学世界,即一种空间。这种空间里的实质内容,是更加复杂和精微的文学关系。因此,作为空间的世界文学,是文学研究的新范式,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