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许子东
    2016, 36(3): 6-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学批评中,“作家风格流派批评”主要兴盛于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开始出现的 “社团组织党派文学批评”,可分为“对外批评”、“内部论争”与“自上而下”三种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的写作策略、历史语境和文风特点。三者之间的演变融和转化过程,直接参与制约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学院文学批评”,只有在80年代才对当代文学有直接影响。网络时代的泛商业批评则对各类文学批评传统,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杨守森
    2016, 36(3): 14-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特定的历史进程、时代氛围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我国当代文艺学领域,曾长期习惯于黑格尔所说的独断的、孤立的、片面的“知性”思维方式,至今,如此思维之弊仍在制约着我们的文艺学研究,致使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不自觉地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见由旧的片面性陷入新的片面性。即以知性能力本身而言,亦存不足。为了促进中国当代文艺学的进一步繁荣以及民族文化的复兴,我们应在清醒把握感性、知性与理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既要警惕“非此即彼”之类的“知性”弊端,亦要重视真正的知性思维,更要有对理性思维的自觉追求。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刘俐俐
    2016, 36(3): 23-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人文科学内部深度问题汇合转换的研究范式。本文以文学经典、故事、方法论三个范畴及其问题的深度汇合转换为个案,描述了文学经典范畴中如何阅读叙事文学经典的问题,此问题汇合到故事范畴,与故事范畴的两种故事涵义,以及接受者心理构筑的故事既依赖又超越特定文体和媒介的问题相汇合,转换为心理世界构筑故事的叙事文学经典阅读机制问题,此问题汇合到批评方法论范畴,应该融入读者阅读规律的叙述文学批评方法理论建设任务就提了出来。该任务凝聚了三个范畴各自历时共时经验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通过该个案描述、分析与概括,论文得出如下观点:深度问题汇合并转换为新的问题,是科学研究深化并获得发现的最好路径。其原理是:人文科学内部某领域或者范畴,需要不断提出新问题。新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有其内在机制,敏锐发现和尊重其内在机制与研究者主观准备及选择的相互激荡,乃为研究范畴深度问题汇合并转换为新问题的理路和逻辑。该研究范式的意义:搭建了全新、具体,可施展问题的平台,籍此平台可发现并提出以往未被发现的问题;用以汇合的范畴,既可看到原初的功能特质,也可看到共时态的功能特质,由此获得通向价值判断和评价的逻辑通道,这与人文科学研究的性质相吻合。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祁志祥
    2016, 36(3): 34-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笔者试图重构的新美学原理“乐感美学”的总论,旨在提纲挈领地说明“乐感美学”原理的逻辑结构。本文认为,美学是美的哲学。美的最基本的性能是产生乐感。因此,美学原理就可名之为“乐感美学原理”。在辨明美学的学科定义、标举解构之后重构的建设性后现代方法论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这一基本语义;并由此出发,对美的范畴、原因、规律、特征、形态、领域、风格及美感活动特点作了逻辑一贯、首尾呼应的分析阐释,为填补反本质的解构主义美学留下的巨大真空提供了一份建设性的系统思考成果。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杨梓露
    2016, 36(3): 44-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夏承焘研究
  • 专题:夏承焘研究
    钱志熙
    2016, 36(3): 46-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夏承焘的词史观与词史建构,是其词学研究与词体创作两方面实践的产物。夏氏词史观以力破婉约正宗论为基本特点,打破千年已然词史的定局,从更大的文学史与文体背景上论词史,对传统的婉约、豪放两分法多有辨析。其中对常州词派词史观的反思,对文人词个体抒情传统的揭示、对诗词界限的辩证思考、不破词体、不诬词体的观点,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夏氏词史观与词史建构融会新旧,也反映了二十世纪复杂多变的学术背景,但始终坚持学术自身的立场,在二十世纪词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对此后的词史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对于今后的词史建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专题:夏承焘研究
    管琴
    2016, 36(3): 68-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20年代末,夏承焘先生始治词学,即以白石词研究为重点。对姜白石其人其词的研究,贯穿在夏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之中。夏先生的白石词研究包括:破解并勘定白石旁谱,在词籍版本与词人行实考证方面多有辨明,对白石词之词旨探析亦抉发幽微,在考证本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体大思精,至今仍是古籍笺校之典范。夏先生治白石词,用数十年的工夫为之,去取谨严,务求精练与尽意并重;既沿袭清代朴学的治词特点,同时也融会浙东、浙西学问之长,琐细而不失阔大,繁密而兼具体统,在考据的基础上开辟出20世纪词学的治学新境。
  • 专题:夏承焘研究
    辛晓娟
    2016, 36(3): 78-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指出,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在古近体诗歌的创作上亦有很高造诣。其于歌行一体颇为致力,其成就却又被学界忽略。歌行创作不仅体现了其诗学理念从早年尚奇尚艰向壮年晓畅平易的变迁,更在某种意义上寄托了夏承焘“诗体创变”的理想。三四十年代,面对时代巨变,夏承焘尝试借鉴词曲诞生的经验,拟将歌行体结合俚辞,成一代之新体。本文试从《天风阁学词日记》中关于歌行体的论述出发,结合《天风阁诗集》中创作实际,对夏承焘先生的歌行体创作轨迹及诗体创变思想作一次初步的阐述。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李建军
    2016, 36(3): 89-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尔尼雪夫斯基以绝对的态度强调现实对艺术的优先地位,并将自己的美学理念推向极端,从而赋予它以单向度的封闭性和狭隘性。本文从“生活”概念入手,分析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核心观点的问题,论述了他的“功利主义”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梳理了他在文学批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坦率与偏见”。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万书元
    2016, 36(3): 101-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鲍德里亚认为,当代世界是一个以过剩为特征的透明世界;同样地,当代艺术是一种以真实过剩和幻觉不足为特征的淫秽世界,这个世界使艺术完全偏离其本质。因此,鲍德里亚大声疾呼,艺术应该回到它固有的轨道,从“有”回归于“无”,回复到一种幻觉形式,一种彼岸形式;同时,鲍德里亚指出,艺术,作为一种形式,它有它的命运——诱惑的命运。作为一种富有诱惑命运的形式,艺术应该也必须是一种象征的诗学,幻觉的诗学,具有独异性和童真性的诗学,从而也是一种包含了秘密或神秘性的诗学。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刘悦笛
    2016, 36(3): 110-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情境主义国际的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皆为“情境建构”,“景观”也已构成了现代世界的呈现图景与途径,但“日常生活”却成为了这场运动的另一个关键词,而且可以贯穿到整个情境主义国际的历史当中。景观与生活构成了如此的关系:生活才是社会根基,景观则是社会症候;生活是内在流动的,景观则是其外在的表象。情境主义国际就实现了历史的转变,也就是从日常生活的“革命”过渡到日常生活的“实践”。这种过渡既体现在居伊·德波从《景观社会》到《景观社会评论》的立场转换上,也体现在从鲁尔·瓦纳格姆的《日常生活革命》到米歇尔·德·塞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的主题转切中。情境主义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一道,力图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但却超越了这两种艺术潮流而“通过破坏艺术而创造艺术”。情境主义国际的失败,既是由于运动动力的失去,也是因为思潮动力的衰微,这种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消费化”“个体化”与“艺术化”。情境主义国际虽然失败了,当今的“生活美学”却方兴未艾,后者从前者的失败那里吸取了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从“生活美学”出发,可以发展出一套新型的“审美政治学”,从而契合了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深度转换。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吕立群
    2016, 36(3): 120-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阐述的审美趣味不仅为美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而且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康德在审美趣味中提供的诸如“共同意识”“可交流性”以及“无功利”等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审美趣味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以及它在人类事务领域内令人惊异的应用范围。当今世界面临各种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来重新审视审美趣味,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看待世界和人类事务的新视角,从而为危机的缓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路程
    2016, 36(3): 128-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再现式摹仿论从十九世纪起不再占据西方文论主流,但将文学艺术看作是某种“摹仿”活动的结果,这一观念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本文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摹仿论与基拉尔的人类学摹仿论为例,从摹仿作为文本游戏和暴力起源这两个维度阐明摹仿的逻辑依然深刻存在于今天的文学理论话语之中。摹仿理论具有的非暴力性地关涉他者和异质性的伦理维度,使其具有直面当代思想困境及社会矛盾的姿态,是暴力远未平息的产物。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徐亮
    2016, 36(3): 136-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是一个符号,存在于人类的意义区分和表达系统中,所以它是一种文化观念。消费社会的物具有体系性,由文化观念主导,带有人的方向感。由于展望是消费社会人与物的关系方式,也由于物质文化的落脚点在物,消费社会的物质文化的发展表现为永无止境的对物的追逐。这项设计基于物的实在性却回避了死亡,其基点极不可靠且引发面对死亡时的无助感。符号的转义运作是多向的,必须选择好的而不仅仅是真的方向。仅止于物的设计的文化肯定不能把我们带向好的去处。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徐国源
    2016, 36(3): 142-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分析朦胧诗对于诗歌“传统”的继承问题,及这种“继承”所带来的自身精神危机和新诗发展的“危机”。本文指出,朦胧诗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出现,其实掩盖了自身对现代诗歌传统的继承。同时,由于朦胧诗人的“自我”与历史文化传统的断裂,便不免因现实绝望而陷入虚无主义。总体而言,朦胧诗真正接受的只是西方早期现代主义特别是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很难说真正取得了现代诗的“真经”。朦胧诗虽带来了诗的转机,同时也造成了新诗发展的危机。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郭春林
    2016, 36(3): 150-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新工人艺术团的音乐实践为考察对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着重分析不同层面的形式在新工人艺术团的音乐实践中所具有的文化政治意义。新工人艺术团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其音乐创作及演唱以与文化工业决裂的姿态,以免费和深入基层的传播形式实践着一种更具未来性的创作,以充满现实感的音乐内容、民谣/民歌曲调、方言演唱等形式实践着一种真正的“人民文艺观”。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巫春峰
    2016, 36(3): 161-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程抱一是四百年来第一位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华裔作家,他的作品极具多样性,既有小说又有诗歌,既有老庄的迁思妙得又有西方的逻辑推论。本文试图从共时性角度结合主题批评的方法来探索程抱一诗歌与法国当代诗人的碰撞,从而找出两种文化中共有的精神内涵。主要从世界的未知性、情感和主体、“两者之间”的写作艺术这三方面来循序渐进地梳理程抱一和这些诗人在诗学创作理念上的共性之处。这样既能对法国当代诗歌的演变有更深刻地了解又能揭示程抱一在当代诗人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白建忠
    2016, 36(3): 171-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心雕龙》学得以在明代兴起,有诸多因素使然,其中一个因素是与明代六朝派的关注不无关系。《文心雕龙》 作为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对明代的文章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明代后期出现了第一部模仿《文心雕龙》的文章学专著《文通》。明代文章学中一些经典性的表述与重要的理论范畴,如文源于五经、文道、文心、文质、体制等,或者是对《文心雕龙》的继承,或者是在继承《文心雕龙》的基础上,又有所拓展与衍伸,显示了明代学者既珍视前代的文章学遗产,又展现了他们开阔的学术视野、不苟同于前贤的学术追求以及在发展古代文章学中所做出的应有贡献。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万晴川
    2016, 36(3): 178-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存思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的修炼方法,与文学想象极为类似,有着鲜明的图像思维特征,对宋前道教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仙传小说是作者对着神仙画卷,存思玄思而创作的;有的神仙降凡传道小说是修道者渴望明师降凡传道,真诚感格,久而久之产生的幻觉;有的道教传记小说是将传主内视冥想的神秘体验故事化;有的仙凡恋小说是道教存思修炼或在梦中达到神人交会的高妙之境;有的地理博物小说,则是修道者通过存思、冥想,眼前出现的一派神仙境界。道教小说中有对神仙外貌、服饰、随从的细致描绘,也是道经中对存思之神描写的程序,可能都以道教图像为依据。道教存思大大拓展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想象空间,对以后的道教小说及其通俗小说的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卡洛斯·洛加斯
    2016, 36(3): 190-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的是以《红楼梦》为母本的发布于网络的中国当代粉丝小说。作者对其中两部粉丝小说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并联系文本中的乱论欲望、繁衍、退化痕迹等主题,指出这些小说不仅寓言化地注释了各自与母本之间的关系,也注释了文学生产与经典化的抽象过程。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薛青涛
    2016, 36(3): 201-2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阳明学派的文学观念立足于其“致良知”理论,与程朱学派同中有异。首先,在文道关系上,依然主张道本文末,但一反程朱“作文害道”说,提出“文不妨道“新观念,缓解了明开国以来文道关系的紧张局面;其次,在文辞表达上,主张“修辞立诚”,“辞达”即止,不沉溺于“艺”;第三,在写作门径方面,反对模拟前人,范写经典的套路,主张师“心”自运,以“本色文字”为工;最后,在文学功用上,仍然注重其实用价值,强调文辞应“以明道为志”,感发良知,“羽翼教化”。阳明学派的文学观念总体上并未超出理学藩篱,但其対”修辞立诚”“本色文字”的强调,直接影响了晚明的“性”灵文学思想,使明代文学摆脱了模拟,复古窠臼而走向书写性灵,在明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转关意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潘静如
    2016, 36(3): 209-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生平创造了大量的充满隐喻和影射的诗歌。透过这些诗歌,一方面可以看到他与其父陈三立在诗学乃至精神、文化上的渊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在此基础上,他个人忧郁阴柔的性情、气质促使他晚年的诗歌构造了两个意象分明的世界:一个由花事、人事的代谢映照所构成,是为无常而永在的现实世界;另一个由天、人之间的对立图景所构成,指向超越的彼岸。这两个世界又都是与他个人的悲剧意识和悲剧命运相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