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中国文体学研究
    “口言”与“笔书”——论中古“难”体的原生态
    胡大雷
    2013 (1):  4-11. 
    摘要 ( 1231 )   PDF(511KB) ( 506 )  
    从作家创作活动的“口言”“笔书”来考察“难”体,可以得到“难”体原生态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三:其一,“难”体的语境、情景、场景包括:“论难”要敢于坚持己见、“论难”胜者能获赏赐、“论难”须求理论的本与逻辑的理、“论难”须有风度、“论难”须有“平议”或沟通、“答难”或为一家之言或“张数家之说”、“论难”须让对方“无以难之”、有时人们只欣赏“论难”本身而“不辩其理之所在”、“论难”主要凭口才等。其二,“难”自身具有的功能,如:或论辩、或责难诘问、或提出疑问疑难;而作家在运用“难”时又有其期望达到的功能,如:以“难”为测试、以“难”为调笑戏弄、设“难”以引发自己的解疑、设“难”以引发对方高见等。其三,“难”的内涵,有时则又能出现在“论”体、“赋”体、“箴”体、“牒”体、“策”体、“章句”体、“记”体、“设论”体、“表奏”体、“书”体、“倡优”体等文中;当“难”的内涵与“难”的外形式重合,这才是纯粹的“难”体;而“难”的内涵与“难”的外形式不重合,其文体探讨的意味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文体与文体的经典化
    贾奋然
    2013 (1):  12-18. 
    摘要 ( 1626 )   PDF(489KB) ( 552 )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经典文体诗、文经典化的历史过程,认为诗、文的经典化受到众多复杂因素影响,而重要因素是主流文化的认同和扶持。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制约着诗、文创作和批评的走向,使诗、文在特定方向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反之,遭到主流文化排斥的文体则在发展空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们只有努力向主流文化所认同的价值观念靠拢,才能为自己赢得正宗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赋辩体》与明代辨体批评
    何诗海
    2013 (1):  19-26. 
    摘要 ( 1678 )   PDF(549KB) ( 450 )  
    《古赋辩体》不仅是一部辞赋总集,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辨体批评著作。全书融赋选、赋史、赋论于一体,以古诗之义和吟咏性情为标准,以小序、题解为主要批评方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例严整、富于理论价值和思辨色彩的辨体批评体系,对明代复古论者辨体意识的张扬,以及以总集、序题等方式展开辨体批评等风气,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从文学争论看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范式变迁
    张英进
    2013 (1):  28-38. 
    摘要 ( 2262 )   PDF(785KB) ( 758 )  
    本文回顾海外三次文学争论所显现的学术研究的范式变迁,指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声音或谱系,而有着与欧美人文研究界整体范式转型类似的机构发展轨迹。正如各种中外理论此起彼伏,中国经验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早已复数化与复杂化,要求多元甚至变动的视角进行审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与政治的辩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
    季进
    2013 (1):  39-45. 
    摘要 ( 1583 )   PDF(489KB) ( 812 )  
    本文较为全面地评述与反思了海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既有对左翼文学、左翼作家 重要研究论著的论析,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中国化研究的个案解读,呈现了其中知识与权力相互角力,内在 与外在彼此刺激的复杂程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须放弃大历史叙述式的单音模式,而重回众声喧哗的历 史现场。海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认知,也为反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更多 的面向,为以后的研究预留和指明了新的阐述空间和论述向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球景观中定位中国——反思海外世界的“中国性”和“华语表述”讨论
    余夏云
    2013 (1):  46-52. 
    摘要 ( 2017 )   PDF(476KB) ( 733 )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海外英语世界有关“中国性”的论述,指出各种讨论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结构和文化操控意图,点明“中国性”话语之中存在“被误用”和“故意被误用”两个层面,而且对“中国性”的提炼也不应该只局限在政治疆域之内,而应该开放为一种既包含本土内部的文化传承与新变,也包括广布海内外的中西文化对话的进程。特别是后一维度的加入,将能够有效遏制“中国性”蜕变成一种单一的民族中心主义或国家主义。而且应当承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性”必须有它的不纯粹性,甚至于枝蔓旁出,乃至变种变性。惟其如此,我们才可以领会所谓的“中州正韵”不必只是原地打转或心无旁骛地一以贯之,也可以追踪、定位所谓的离散文学和华语表述,并将其视为对“中国性”的当代增益与充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待解的问题
    李凤亮, 胡平
    2013 (1):  53-61. 
    摘要 ( 2238 )   PDF(624KB) ( 1084 )  
    近年来海外关于“Sinophone Literature”(华语语系文学)的讨论与实践,既显示出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界以“边缘”谋取美国汉学“中心”话语权的努力,又反映出他们借助反殖民、去中心化等学术理路与中国大陆争夺学术主导话语的心态,其中隐含着浓烈的“话语政治”。“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在价值立场、理论方法、研究旨归上差异明显,却也为流散文化语境下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形成提供了诸多学术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研究
    百年中国现代文论的反思与建构
    王一川
    2013 (1):  62-67. 
    摘要 ( 1089 )   PDF(429KB) ( 524 )  
    本文是对百余年来中国现代文论的一次批判性反思与建构,提出中国现代文论留下了历史经验:以中化西、以今活古、个群相融、上下通贯、物先于心、思艺共生并侧重思想内容、内在知识制度与外在知识制度保持适度张力。本文认为现代文论还留下偏向思维定势、思先于在定势、过度挪用定势、闭关排外定势、以制抑学定势等教训,进而主张在充分借鉴上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21世纪中国现代文论独特品格的建构,为此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坚持以中化西的思想路线,弘扬以今活古的思想原则,灵活处理个群关系,加强以雅导俗,既重物质现实而又趣味高远,形式配合思想,知识制度保障学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美学的重要推进——略论刘纲纪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
    朱立元, 章文颖
    2013 (1):  68-75. 
    摘要 ( 1441 )   PDF(561KB) ( 446 )  
    上世纪80年代,刘纲纪先生在对机械、直观的唯物主义进行反思和批评的过程中提出和建构了实践本体论美学。他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主客体共同参与的“实践”从认识论提到了本体论的高度,突破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超越了迄今仍然被某些学者坚持的未脱离旧唯物主义窠臼的物质本体论,不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莫言的两极——解读《丰乳肥臀》
    赵勇
    2013 (1):  76-85. 
    摘要 ( 2410 )   PDF(716KB) ( 752 )  
    在写作《丰乳肥臀》之前,莫言已形成了趋向两极的思维定势和情感定势。体现在题材的选取上,一者是对记忆历史的打捞,作品呈现出一种肯定性向力;一者是对现实历史的批判,作品呈现出一种否定性之维。而《丰乳肥臀》则是这种两极定势的合理延伸,从而也是对记忆历史的庄严重构和对现实历史的滑稽模仿。从人物设计上看,这部小说塑造了两类人物:英雄和小丑。前者是战争环境的产物,也是作者幻觉经验的结果;后者既被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打磨再造,也进一步被意象形态武装到牙齿。从美学风格上看,这部小说的两极趋向是崇高和滑稽(或荒诞)。前者的形成得益于象征性环境的营造与人物(尤其是人物之死)的同构关系,后者的出现则诞生于反讽性环境的建构以及人物与环境所构成的那种乖谬而尴尬的关系。通过这种两极图式,作者呈现了自己的审美(丑)观和价值观,但其核心依然是“美本位”而不是“丑本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满洲”的修辞——以伪满洲国时期的《新满洲》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刘晓丽
    2013 (1):  86-92. 
    摘要 ( 1446 )   PDF(464KB) ( 515 )  
    满洲傀儡国炮制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新满洲”。文章首先考察“满洲”何以变成“新满洲”。其次透视“新满洲”修辞背后的帝国主义逻辑:一,日本是先进的、文明的、有魅力的,而满洲是落后的、低等的、有待教化的;二,满洲应该被日本教化、改造为“新满洲”。接着讨论:谁是“新满洲”的快乐子民,进一步解构帝国主义修辞的伪善幻觉。以此,反省殖民统治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美的回潮?
    沃尔夫冈·韦尔施
    2013 (1):  93-100. 
    摘要 ( 1530 )   PDF(339KB) ( 896 )  
    对于美学话语圈中最近常提的所谓美的回潮,本文认为其实更应视之为美这一话题的回潮,并从三方面加以论证。1)从十九世纪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的艺术理论中,美的对立面一直不是对立于普遍意义上的美,而是针对美得具体观念。2)当下对于美的诉求,其理由与效果甚为可疑。3)当下话语中显然缺少有关美的吸引力、崇高的美及其普遍性的讨论。最近对美的兴趣重新燃起,其原因大部分还很肤浅于表,且外界于艺术本身,这一兴趣的根源在于日常世界的审美化。虽说我们所发现的美收到文化制约,崇高的美却并非如此,其吸引力的泉源比具体文化远为深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现代性、霸权与性
    大卫·艾尔德森
    2013 (1):  101-120. 
    摘要 ( 1599 )   PDF(882KB) ( 778 )  
    福柯在《性史》中对于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背弃影响很大,本文则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一种针对后现代理论以及关于后现代性的诸种理论的批判,并提出回归马尔库塞有关性的先见之明。本文尤其指出,当我们重新考察马尔库塞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自他那个时代以来资本主义下的各种转型,而今他所归纳的表演原则比起当时更加切适当代语境。不过,他有关压抑化的去崇高理论则应修正为一种压抑化的激发。面对当代语境下的“主导因多样化”,本文建议引入文化唯物主义以强固马尔库塞的论述,以便促成葛兰西式的反霸权政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周宪
    2013 (1):  121-129. 
    摘要 ( 2194 )   PDF(613KB) ( 1314 )  
    “法国理论”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另一种表述,尤以福柯的话语论影响最大。话语论一方面强调话语对主体及其现实世界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力图揭示了话语后面的权力与知识共生关系。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它在彰显主体的话语建构时却又消解了主体认知能动性,在凸显话语的表意实践时却排斥了非话语的社会物质实践。话语论专注于文本分析,带有“话语拜物教”倾向,但却未能指出反话语的有效路径等。话语论的流行是一个晚近知识生产中值得关注的动向,对它的反思和批判有必要指出这一理论偏颇,并结合其他理论来纠偏,进而使之更具解释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伦理气质:虚无、延异与幽灵学
    王鸿生
    2013 (1):  130-137. 
    摘要 ( 1343 )   PDF(567KB) ( 559 )  
    当代叙事伦理要回应的一大关键,是意义的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西方关于“上帝之死”的不同说法,和中西哲人关于“虚无”的多种理解,力图厘清“虚无”和“虚无主义”的混淆,并多角度考虑了意义的着落问题.论文还在探讨了德里达的“延异”和“幽灵学”之后,将解构思想定位于后哲学之思的元伦理面向。论文提炼了这一元伦理面向的基本特征:准无神论的弥赛亚性,自身保持与自身之差异的灵敏嗅觉,不断突破“小我”跃向“无限”的冲动,面向未思之物的执拗的不妥协精神,充满谢意地把解构作为礼物赠与文本制作者的诚恳而优雅的风度,凭“触感”而凝视对象的羞涩表情,向他者、向未来开放的决绝意志,有生殖力的多元性和多重立场,对幸存者伦理的彻底忠诚,以及在文字中不断经历自我死亡的痛苦体验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柏拉图的宗教正义观和艺术正义观
    王云
    2013 (1):  138-151. 
    摘要 ( 1434 )   PDF(949KB) ( 637 )  
    本文旨在讨论柏拉图的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思想。毋庸置疑,《理想国》对人类的正义学说贡献巨大,然而,在它诸多贡献中有一些似乎从未被深入探讨过。一般来说,正义也就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正义,但读过《理想国》的人一定知道,柏拉图心目中的正义不仅指这样的正义,而且还指宗教领域中的正义和艺术领域中的正义,尽管他没有明确地使用过“宗教正义”“艺术正义”或与此相类似的概念。笔者以为,在一定程度上把不同领域中的正义联系起来进行论述,这正是《理想国》在正义学说方面最具特色,也最具价值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觉结构”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踪迹——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美学的理论细读
    段吉方
    2013 (1):  152-158. 
    摘要 ( 2622 )   PDF(490KB) ( 671 )  
    在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理论中,“文化唯物主义”与“感觉结构”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理论概念和批评术语,“感觉结构”对威廉斯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威廉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原点。从 “感觉结构”的角度对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提出反溯性批评,对于深层次把握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美学的理论踪迹及其思想内涵有重要的启发。从理论细读出发打破那种阐释性的理论应用与评价的方式,是把握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思考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特点
    张法
    2013 (1):  159-166. 
    摘要 ( 2178 )   PDF(524KB) ( 770 )  
    中国古典美学有四大特点,即与中国宇宙观相连而来的特点,与中国天下观相连而来的特点,与中国文化以整体性为主而非区分性为主而来的理论形态,以及由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丰富性而来的多样内容和发展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天机”论的现象学观照
    张晶
    2013 (1):  167-174. 
    摘要 ( 1564 )   PDF(555KB) ( 773 )  
    本文是从现象学角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很难明确阐释的“天机”范畴所进行的再度审视,认为“天机”是重要的创作论范畴,对“天机”内涵的把握应该关注其五个方面的内在质素:一是由外界事物触发审美创造主体灵性的偶然性契机;二是不可遏制、必欲涌动而出的艺术生命;三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内在审美构形;四是充盈着主体的审美直观的强烈意向;五是表征着宇宙生命和自然渊薮的神秘力量。现象学理论中的诸多思想对我们把握“天机”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现象学的“交互性主体”理论,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理解“天机”理论中心物或情景“应感”关系的实质;而现象学对“意向性”及“意向体验”的强调,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机”理论中所包含的关于审美构形的统一性和审美意象的生命感。实际上,中国文艺创作理论中对“天机”的阐释思路也的确与西方现象学有着诸多可沟通处,因此笔者认为对现象学理论的借用将使“天机”范畴的理论阐释有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唐代小说中公牍文的叙事功能及其文体意义
    程国赋, 何亮
    2013 (1):  175-182. 
    摘要 ( 1447 )   PDF(557KB) ( 685 )  
    公牍文是唐代小说“文备众体”之中重要的一“体”。因公牍文使用场合、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唐代小说中的公牍文有上、下之分:上行公文主要用于神仙、道士、臣民上书帝王或皇帝、冥王上书天帝;下行公文主要用于天帝、皇帝向臣民颁布诏令。公牍文融入唐代小说,不仅承担着聚焦主题与升华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暗示故事结局等重要的叙述功能,而且还充当了唐代小说文体的基本“骨架”,与融入其中的史传、诗歌、论说文等相互组合,建构了唐代小说独特的文体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刘熙载美学思想散论之二
    陶型传
    2013 (1):  183-191. 
    摘要 ( 1190 )   PDF(614KB) ( 629 )  
    刘熙载“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的理念,切中了审美创造的基本性能。他的《艺概》,从宏观与微观的无尽性、书不尽言和言不尽意、在有限中见出无限三个方面,阐发了文艺作品“意不可尽”的原理;又从“对面旁面落墨”“借端托寓”“比兴寄托”等方面,诠释了“以不尽尽之”的主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刘熙载关于审美创造的三个重要思想:其一,审美表现是通过具有原生态和全息性的表象显现,给人们提供真体验、深感受,向人的生命律动本真进军;其二,审美思维是通过异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连类生发,打破科学同质归类的局限,可以直接通达理性观念;其三,审美辩证法是在相反相成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反面、对面、旁面,来收到愈相反愈相成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神话理论研究
    破碎的中国上古神系
    朱大可
    2013 (1):  192-201. 
    摘要 ( 3186 )   PDF(678KB) ( 714 )  
    中国上古神话与其它文明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破碎性,而这破碎是源于先秦诸侯对历史文献的集体燔毁,而不仅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场沉默的“文革”,导致了第一代中国神话的毁灭。而后,在亚洲大移民的背景中,印度、伊朗和西亚的神话片段,组成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第二代神话。这个新神系的建构,主要基于历时性的文化传播,而非共时性的“集体无意识”,它跟非洲智人向全球殖民的模式密切呼应。但是,新神话的建构遭到了轴心时代实用理性主义的阻拦。秦汉两代的帝王和文人,试图以祖先崇拜代替神祇崇拜,以历史叙事代替神话叙事,由此导致第二代中国神话的湮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明起源研究的神话历史模式
    王倩
    2013 (1):  202-208. 
    摘要 ( 1814 )   PDF(492KB) ( 699 )  
    作为新史学特定时期的产物,神话历史的内涵与历史概念的改变密切相关。神话历史这一概念将神话视为历史的叙述性起源,进而消解了神话与历史之间的根本对立。在文明起源研究中,神话历史模式探讨的核心问题为神话如何进入历史,其旨趣在于探究神话在文明生成进程中具有的塑造性功用。在该模式下,多数研究者达成了一种共识:作为元历史的神话是历史发生的叙述性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装置与意义:神话阐释的两条路径
    饶静
    2013 (1):  209-216. 
    摘要 ( 1464 )   PDF(578KB) ( 857 )  
    本文简要回顾了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辩论”,并试图从神话思维的角度为之提供一条理解路径。海德格尔对卡西尔的驳斥集中在其科学/神话对立话语下潜在的先验主体性上,这一主体性与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密切相关。神话与技术具有某种同源性,都隐含在“装置”的秘密构型中。“装置”的双重起源则开启了神话阐释的两条路径,神话阐释的真实意义在于人类生存维度的更新,而非单纯的认知模式上。但为了防止这种真实意义再次沦为神话,这一意义不能被占有,仍需被打断,神话阐释寻求的是一条突破神话的思想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