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
    曾繁仁, 黄若愚
    2020, 40(2): 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生之美”作为中国佛家多种艺术形式之核心,同样体现在丰子恺与弘一法师(李叔同)合作的《护生画集》之中。丰子恺应弘一法师之约,历时46年,作画450幅,并配以诗文,经包括弘一法师在内的著名书法家书写,以佛儒与古今结合的方法,完成旷古未有的《护生画集》。该画集以佛家清净悲悯之心,弘扬佛法,阐释“护生即护心”之宗旨,成为佛家宏著、艺术奇葩。画集集中表现了佛家常怀悲悯之心的重要内涵,包括养护佛家之清净心、怜悯心、仁爱心、爱生心与戒杀心等丰富内容,意义深远,具有永恒的价值。
  • 专题:比较文化研究
  • 专题:比较文化研究
    鲁本·菲泽迈尔
    2020, 40(2): 9-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建立在相互熟悉和对比基础上的理解模式会成为跨文化研究的障碍。因此,本文基于对伽达默尔视域混合之说的批判,指出跨文化研究不仅应当回避将彼此化约为熟悉之物的危险,更应当避免将彼此建构为异国情调和截然不同植物的尝试。

  • 专题:比较文化研究
    焦敏
    2020, 40(2): 25-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1世纪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正在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溯源文学与经济学的历史渊源,介绍经济—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以及基本批评实践方法,并以经济—文学视角介入莎士比亚研究所产生的卓著成果为例说明该批评实践的意义,即探索处于经济环境或一系列经济事件中的人物或者文学作品中阐述的经济观点和争议,可以带来对文本、作家、流派和风格的全新视角。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经济学研究与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对话有助于发现在文学作品和经济文本中并行的潜文化潮流、探索文化遗产中思想的演变,提供相关文化史和经济史的新观点。此外,将人文主义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参考资料,为近来喧嚣尘上的批判,即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道德缺陷及价值判断缺陷,提供了解决思路。
  • 专题:艺术理论研究
  • 专题:艺术理论研究
    刘耘华
    2020, 40(2): 34-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朱利安的相关论著,可知他是自觉地以“西方自我”来审视作为“他者”之构成部分的“中国画论”,他的理论支撑也完全来自西方,具体地说,主要来自海德格尔,次要来自列维纳斯、德里达等人;其目标,则是借助“中国”这个“他者”来找到返回欧洲之“未思”的机会和方式。他的中国画论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关于《老子》与中国画论关系的论述富有创见,在方法论上也有值得我国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学者借镜之处;但是朱利安所特别突显并予以表彰者是中国的“关联思维”,这表明其著述原本是以解决西方自身的“痼疾”(科学宰制而导致的感性偏枯)为导向的,而这恰恰不是我国的主要问题。所以,对于朱利安的著述,今日中国人应该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落入为中国古代文化高唱赞歌者所不经意造成的“陷阱”而不自觉。

  • 专题:艺术理论研究
    赵英晖
    2020, 40(2): 46-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萨拉扎克戏剧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富含差异又不乏统一的概念——“行吟诗”。萨拉扎克用这个以“缝合”为本意的词来命名纷繁芜杂、奇观异象迭出的现当代戏剧,旨在突出其综合、自由和异质同一的特质。他把现当代戏剧看作19世纪末“戏剧危机”的延续和出路探寻,认为在这场由内容变化引发的形式变革中,“戏剧性”与原本在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中被排斥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发生了多重交织与碰撞,传统戏剧在向“外”和“内”两个方向的延展中成为了一个不断自我“开放”的事物。“行吟诗”概念因其对现当代戏剧特征的凝练概括,及对“叙事性”和“抒情性”的重新定义而在今天的西方戏剧理论界影响巨大。但这个概念中存在一处矛盾,即在反对斯丛狄“叙事性”概念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依赖它。

  • 专题:艺术理论研究
    李雷
    2020, 40(2): 57-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卫”概念被用于艺术之时,具有政治前卫与审美前卫的双重意涵,某种程度上,这恰好对应于前卫艺术介入社会的两种路径:一是扬弃艺术自律,依照某种政治理念与党派立场直接介入社会;二是坚守艺术自律,通过保持与社会的疏离间接介入社会。前卫艺术介入社会的观念与路径内蕴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性,这一内在悖论既构成了前卫艺术真正介入社会的难度,也决定了其介入社会效果的限度。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张晶, 赵书至
    2020, 40(2): 68-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琴乐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琴”是我国古典文献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乐器,是中国传统雅乐的代表。琴乐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中国传统琴乐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则又有两种极为重要的审美维度,一个是以儒家“乐教”为核心的“雅正”观,而另一个则是以道家思想为内核的“自然”观。“雅正”与“自然”两者统一于我国传统琴乐的漫长实践过程中,对我国传统琴曲创作、琴曲解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雅正”与“自然”塑造了我国传统琴乐的美学品格,是琴乐长久生命力的思想源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黄鸿秋
    2020, 40(2): 80-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孟子以意逆志之“意”的本意问题是中国文论史和阐释学中的一桩公案。文本、读者两派之争是基于清代吴淇将“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解为私意或臆度并将之与自己所提出的“古人之意”相对立而出现的。实则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为一种始终“唯本文本意是求”且有“置心平易”限制的读者—文本之意。继起的明清读者之意派将“知人论世”作为基础补入“以意逆志”的工作拓宽了理解作者的途径,却反过来促使“本文本意”限制的消隐和读者意识中不确定性的进一步放大。当代读者之意派在此基础上更加坐实了对“意”漫无定准乃至于断章取义的指认和批评,同时又在西方阐释学的影响下形成一些新解释,并对吴淇的观点提出质疑。但吴淇所理解的孟子之“意”因实际逆志活动中读者意识的参与必然被转为文本—读者之意,这与汉宋诸儒所理解的读者—文本之意反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孟子本意,发现读者之意与文本之意彼此融合而成的缺一不可的那个整体,才是以意逆志之“意”的真正本意。至于孟子所体认的究竟是读者还是文本角度,则是没有答案的。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杨照
    2020, 40(2): 91-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孟浩然五言诗的古律相参现象是盛唐五言古近体复杂关系的典型代表。其“以古入律”的作品在声律上构成了局部的平厚或拗峭的特点,在对仗上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偶散相间的层次或更为连贯的意脉。“以律入古”的作品由于局部或整体的律体要素,往往使作品具有精工与平畅的对立或转换。诗人古律相参的创作有一定的共时性的题材背景,历时层面又与求仕失意、散游闲居的经历有关,二者共同反映出古律相参的主观性,包含着深层的诗体观念。孟浩然对五律的认知既有对基本规则的把握,更有基于古体经验的个性化看法,尤其在偶对结构与句式风格上,但也会造成一些不确定性;而对五古的认知则可能包含古律二者的体裁冲突,其创变的主观动力受限于盛唐五古的体裁独立尚在探索中的诗史事实。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成玮
    2020, 40(2): 103-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阳修视诗歌为音乐之苗裔,拿对音乐的认识去规定诗歌。他上承《礼记·乐记》之说,认为音乐本乎阴阳二气,但抽掉了后者的物质性,由此将乐与诗的主要作用,归结为以情感人。在他看来,阴阳二气具失调之可能,与此相应,乐与诗所含情感更趋多样化;二气周流于天地间,与此相应,乐与诗所含情感更趋普遍化。情感的多样化,因阑入若干非雅正的成分,使乐与诗不若以往那样崇高;普遍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乐与诗的地位。由是观之,北宋在若干文化领域,开始出现一种立足原本正统,而接引异质因子入内的新倾向。欧阳修正是其先驱之一。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姚华
    2020, 40(2): 112-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较西方文艺传统对“戏仿”理论的丰富论述与建构,中国传统文论对游戏性写作相对较为轻视。本文以宋人戏仿杜诗为例,尝试探讨古典诗歌写作中的戏仿现象及其在经典接受过程中的意义。伴随杜甫在宋代的经典化,宋代诗人戏仿杜诗的现象亦随之增多。杜诗作为经典文本所具有的知名性及公共性特征、作品的风格化及个性­­化,成为宋人戏仿杜诗的基础,并在戏仿行为中得到印证。苏轼《续丽人行》是杜诗接受史上值得关注的个案。苏轼故意违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古典阐释学原则,对杜甫《丽人行》一诗进行“误读”,并在续诗中对杜甫形象予以“重构”。对经典的戏仿与“嘲谑”“讹语影带”等历史悠久的娱乐传统相关。娱乐需求转化了文本的功能,使经典在文学传承的谱系之外,拥有了民间文化、日常生活、社会舆论等更广泛领域内的生命力。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李国辉
    2020, 40(2): 121-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第三共和国早期的法国,以及一战时期的英国,可以发现自由诗在破格之后寻求创格的现象。自由诗创格表面目的是与散文区别开,更深层的原因是自由诗有着形式无政府主义的“坏血统”,它满足自由诗初创时对反诗体的诗体想象。随着法国19世纪末期和英国20世纪初期保守主义思想的活跃,法、英两国的无政府主义面临着有力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自由诗也开始去除形式无政府主义,以求获得统一的诗体观。但是自由诗的创格本身仍然具有无政府主义的倾向,统一的诗体观并没有真正建立,因而自由诗的创格仍然是一种诗体想象,用以抚平诗体意识的断裂和创伤。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李坚怀, 赵光亚
    2020, 40(2): 130-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故事新编》堪称新文学史上一部孤独的绝响,其卓越的创造性是以非小说的面目出现的,富有形象感的现代话语恣意地侵入,与古代话语交锋碰撞,形成众声喧哗的语言形象世界,由此促成了文学话语的陌生化,审美经验上的间离感,并造就了戏仿与反讽的修辞方式。从而打破了虚实界域,消弭了历史书写的真实性,拆除了小说与非小说、文学与非文学的障碍,解构了小说固有的内在规定性。正是在鲁迅天马行空式的游戏精神支配下,这部开放式的、难以命名的天才作品才得以诞生。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王健, 陈国恩
    2020, 40(2): 139-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期是鲁迅研究转折期的观点已是常识,但转折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的问题却仍存疑点。本文将尝试立足于王富仁的鲁迅研究,以“思想”“精神”两个关键词的更迭为线索来梳理转变的历程,指出其贡献在于借助于认识论转向重新将鲁迅研究变得知识分子化、现实化。这种努力被后来走向个体化、走向启蒙的鲁迅研究追溯为起点。“精神”概念在后者的层面上被重视,它勾勒出了与政治性的“思想”范式不同的知识体系。关键词转变背后是认知范式的转型。
  • 西方文论
  • 西方文论
    蓝江
    2020, 40(2): 150-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1世纪的思想中,日益呈现出一场事件哲学的转向。事件问题的凸显,展现了人们对改变世界的希冀,事件是一个奇点,它不能简单地被还原为既定秩序中的一个话语和值,它本身就挑战着既定秩序的言说框架。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占据一个新的位置,让事物可以在新的位置和空间中发生彻底的改变,这正是德勒兹、齐泽克、巴迪欧等当代思想家思考事件的契机,本文通过对柏拉图、德勒兹、齐泽克、巴迪欧等人思想的解析,阐明他们希望通过思考事件,寻找到那个实现转折的奇点,最终打开通向未来道路的总体思路。
  • 西方文论
    杨建国
    2020, 40(2): 159-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隐喻介入叙事研究之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借助于“世界”隐喻所提供的的理论视野,叙事研究克服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过于重文本的缺陷,以新的角度去分析叙事的本体地位、沉浸效应,阐释叙事在现实建构中的关键作用,追踪叙事在不同媒介间流动的轨迹。本文首先介绍三种“世界”叙事理论——“可能世界”叙事理论、“虚构世界”叙事理论、“故事世界”叙事理论,介绍三种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理论现状;接下来,本文辨析活跃于上述叙事理论中的三个概念隐喻——“世界是物质容器”“世界是关系网络”“世界是心灵投影”,从而探讨“世界”隐喻对当代叙事理论的多方面介入和多层次影响。
  • 西方文论
    黄若然
    2020, 40(2): 170-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学叙事中散见重复现象,呈现为差异性与重复律互融的异质同构。出于口头文学固有的音乐性及其与复调相通的织体思维,卡农模式普遍地渗入口头散韵体裁作品的组编机制,并以时间性“模仿”和空间性“对位”的基本原则来构成重复叙事。在单一文本和不同文本之间,卡农模式可按情节的走向被分为同向的平行卡农、反向的倒影卡农和回环的无终卡农,前两种模式可依据人物、事件和结果的异同而区分出Ⅰ、Ⅱ、Ⅲ、Ⅳ的亚型,各个类型多向度地交叉共存。卡农的重复模式有助于理解和建构口头叙事的演述程式,在探寻文本规则之余也昭示着民间文学与音乐学互通的跨学科研究路径。
  • 西方文论
    汪尧翀
    2020, 40(2): 185-1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阿多诺早期语言哲学的核心文献之一,《关于哲学家语言的论纲》长期以来未受重视,可谓目前阿多诺研究中的盲点。近年来,西方学界逐步认识到了经典批判理论语言哲学可作为反思语言学转向的思想资源。德语学界中批判理论的新一代研究者更是提出了“语言范式”,进一步推动了阿多诺语言哲学的复兴。阿多诺的语言哲学源自对本雅明语言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其历史性贡献在于将后者的独特创获转渡到社会批判层面,形成了其思想的方法论内核即作为语言批判的社会批判。阿多诺以“词的美学尊严”强调艺术与认知的合流,并在其语言哲学中确立起审美主义取向。这种语言论的审美主义有助于理解阿多诺整体思想的发展脉络。
  • 西方文论
    胥志强
    2020, 40(2): 196-2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现象学视野出发,神话不再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而是人类文化中永存的维度,是对人类生存具有根本意义的一种元叙事。神话作为元叙事,不仅意味着它处于人类生存的背景之中,具有为人类生存定向的功能;也是指它能通过指引信仰者返回生存的本原,实现人的本真生存。但神话也仅发生于人类的困境时刻,它通过提供绝对的开端而促进生活的更新。
  • 西方文论
    肖炜静
    2020, 40(2): 206-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指的政治维度是贯穿结构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秘线索。空能指是没有所指,但又能吸纳一切所指的能指。语言系统的差异性与任意性、拉康的能指链、锚定点、对象a是其理论基础。列维-斯特劳斯对萨满治疗术中“能指过剩”和“玛纳”的分析已具有空能指的内涵。拉克劳认为漂浮的能指通过“链接”凝聚到主能指的过程,就是领导权的争夺与形成的过程,占主导地位的能指不得不吸收其他能指的内涵,并由特殊过渡到普遍。齐泽克否认了拉克劳乐观态度,更强调特殊性霸权和被排除在多元民主之外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逻辑。空能指与主能指是对立转化的统一体,前者强调虚空性、普遍性,后者强调主导性、特殊性,齐泽克对拉克劳的批判就是从主能指维度对空能指的批判。马克思、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与拉克劳对霸权形成的分析可视为两种不同的政治分析模式,前者致力于纵向探究表象背后的本质,后者则在平面维度描绘多元因素的彼此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