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祁志祥
    2015, 35(1): 6-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百岁老人徐中玉先生是当代中国学人的杰出代表。本文以六卷本《徐中玉文集》为主要依据,按历时与共时的方法,从百年社会风云的变幻入手,分析、概述了徐中玉先生的学术生平、文艺主张、学术结构和治学方法。徐中玉先生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三个学术高峰。徐中玉先生的基本文艺思想,是主张文学对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倡导艺术民主和学术自由,强调事实就是、独立思考。徐中玉先生的学术成就,依次体现为抗战文论、苏俄文论、古代文论、现代文论四个板块,它们互有转换与联系,构成了其学术结构。徐中玉先生的治学方法,体现为纯粹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统一、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的结合、实证与贯通的融合、思辨体系与感受札记的兼顾,以及内容与形式、他律与自律的兼顾。徐中玉的学术不是纯学术,一生遭逢忧患注定了其道德文章的整体品格。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文贵良
    2015, 35(1): 17-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民初,鲁迅的汉语实践表现为“四重奏”。《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准白话译述,初步显示鲁迅把握白话的能力,同时也显示出白话与文言、汉语欧化的纠结。听章太炎讲解《说文解字》、《域外小说集》中文言短篇的翻译,使得鲁迅形成“语言之伪”的观念。短篇小说《怀旧》的创作以及他的文言书写,表明鲁迅操控文言的自如状态,同时也表明白话在文言中的发芽。辑录校勘古籍,提升鲁迅精确地把握汉字韧性的能力,还影响着鲁迅后来文本形态的结构。这些语言实践,为鲁迅创作白话小说准备了必需的东西。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徐杰
    2015, 35(1): 26-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语言学的语境被分为三层: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文学作为艺术的语言也相应地可以分为文学作品语境、文学情景语境与文学文化语境。文学作品语境层是文学语境的核心;文学文化语境层是另外两层语境的最终依靠;文学情景语境作为中间层域衔接内外两个语境层。文学情景语境层之中的文学媒介语境、文学话语情态语境和文学功能语境都承担着文学作品语境与文学文化语境之间的衔接功能。文学情景语境的这三个维度并非截然分离而存在的,它们之间又是互相关联,互为语境而存在,甚至互相内嵌于对方。这三个维度互相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整个文学语境成为一个有机的存在。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赖勤芳
    2015, 35(1): 35-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语“形式”作为“form”译名,并成为中国美学术语,有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形式”一度被认作是日源词,但实属“旧词新义”,其出场情况与“美学”一词也是一致的。译名“形式”主要是在译介以德国美学为代表的西方美学(形式美学)的过程中,不断得以融入中国美学,从而使之具有本土色彩。与西方情况一样,“形式主义”在中国亦被视为具有强烈的负面内涵。受内容决定论的影响,中国现代美学界总体上批评任何标以“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要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中的“形式”概念的研究有所洞见,必须基以历史的勘察和社会的视野,反对采取盲目的排斥主义态度。
  • 专题:如何建立学术自信
  • 专题:如何建立学术自信
    周宪
    2015, 35(1): 4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土学术自信是一个当下凸显的问题,它有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与中国近代以降的西方文明东渐和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密切相关。从“东亚病夫”到中国崛起,全球化背景下频繁的理论旅行激发了本土学术原创的冲动。重建中国本土学术自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蕴含了复杂的文化内涵和策略。克服中西非此即彼的二元张力,发明传统并建构新的本土学术研究主体的认同,乃是回复学术自信的关键所在。
  • 专题:如何建立学术自信
    程相占
    2015, 35(1): 50-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生态美学的学术准则是“全球共同问题,国际通行话语”。这条准则一方面隐含着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另外一方面隐含着建立学术自信的途径和标准:能够从生态美学角度回应全球共同问题,能够采用国际通行话语来著书立说,能够解决国际一流学者尚未解决或尚未意识到的重要学术问题。只有做到了这些,学术自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 专题:如何建立学术自信
    刘悦笛
    2015, 35(1): 5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文科学要以“自创性”参与进全球对话,需要从逻辑上走三个步骤——“比较文化”、“跨文化”与“文化间转向”。“比较文化”就好似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在做比照。比较的前提就是,被比较的双方或者几方文化必须是异质的。在这种比较方法论当中,比较为“同”还是比较出“异”,就造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解方式。“跨文化”则好似是一座桥梁。如果说,“比较文化”不强调相交的话,那么,“跨文化”则更强调沟通。“跨文化”交流的关键词就是“跨”,cross就是交叉之意,“跨文化”需要在两种抑或几种文化之间“架桥”。而“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则关注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融会和交融,进而形成相互的深入的文化理解,最终要达成全球性的“文化整合”。 质言之,从“比较文化”、“跨文化”到“文化间转向”,它们分别承担了人文科学建构的不同层次的任务:“比较文化”的基本任务是“分殊”,我与你是“不同”的;“跨文化”的基本任务是“互动”,我与你是要“和”的;而“文化间转向”的基本任务则是“整合”,我与你是“和而不同”的。在总体上,当今中国人文科学的建构,也需要从“比较”、“跨越”再到“间性”,这样分三步走来建构“自创性”的体系。
  • 专题:麦克卢汉:媒介与美学
  • 专题:麦克卢汉:媒介与美学
    彼特·牟瓦, 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2015, 35(1): 62-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果说现代主义模式至少从19世纪后半叶就主导了文学理论领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它为20世纪的媒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观念与话语框架?为了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考察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媒体传播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应关系。对此,本文以量化的方式进行探讨,其目的有二:一是描绘出文学媒介在一个媒体研究书籍库(1950-2011)中隐在的、想象的位置,凸显现代主义诗学与传播领域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二是基于实用效果的一般理论比较美学与媒介。本文的这一探究使人看到现代主义传统启发下的诗学策略在这个书籍库中的多产性。这些结果只是初步的,要想对反复出现的美学转向进行恰当的量化分析,我们还需要对媒体研究最近的话语风景线进行更加细节的多变量分析。本分析也将使我们能够统合与论证标记语分析相关的数字转向。
  • 专题:麦克卢汉:媒介与美学
    艾琳娜·兰博迪
    2015, 35(1): 75-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麦克卢汉坚实的人文修养角度进入他的媒体研究。早在1930年代末,麦克卢汉在剑桥大学做博士期间便已经进入传统的语法、逻辑、修辞三文科课程,同法时也注意到了一战后最为前卫的先锋派艺术的成就。几年后,麦克卢汉成为多伦多大学年轻的英文教授,开始将“艺术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对社会的批评性评估”上,希望能在“集体的公共心智中”激发出“光”而非“热”。在文化与社会急速变化的当时,他回应新旧技术环境的独创方法引起了许多艺术家和学者的关注。不久,他自己的方法虽未成为标杆,但成为了个案研究的对象。本文试图追溯麦克卢汉的理论原点,探讨它在1960-1970年代一些独创性的艺术实验中的作用,并进而讨论人文思想在复杂的媒体现实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 专题:麦克卢汉:媒介与美学
    金惠敏
    2015, 35(1): 8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麦克卢汉对海森伯和庄子的援引和评论为根基,以技术与感性为中心议题,本文试图建立起三位思想家之间的互文性阐释。在此互文性阐释中,海森伯是徘徊在主体统一场和客体统一场之间,而麦克卢汉则径直从电子媒介技术走向主观统一场。庄子是这两个极端的综合和超越,即在感性活动中通达世界本身。对于他们三人来说,现代技术通向的是美学。换言之,现代技术内在地具有美学的维度。
  • 专题:麦克卢汉:媒介与美学
    易晓明
    2015, 35(1): 98-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论述现代主义的艺术感知与麦克卢汉新媒介理论的电子媒介技术感知之间的交互关系。19世纪末开始进入的电力时代,正是现代主义的兴起时期,现代主义转向环境感知与电媒环境对感知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关系。麦克卢汉理论大量引证现代主义艺术家,现代主义既是麦克卢汉理论的文学根源,也是麦克卢汉新媒介理论的一部分,现代主义的感知与麦克卢汉理论中的艺术化电媒环境的技术感知为同一论题。可以说,麦克卢汉理论为现代主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媒介方法论。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夏中义
    2015, 35(1): 107-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刘熙载《艺概》的当今研究为平台,来探讨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有两个意图:一是谨防谈古藉的现代解释伦理时空对空,不接地气,酷似无靶漫射;二是确实想为包括《艺概》在内的古籍今释觅一新路,以举一反三。假如“要在原典语境提纯概念本义”,委实能为刘熙载“诗意”概念执行美学洗礼;假如“要在传统谱系还原思辨本味”,委实能劝勉同仁不无条件地以今喻古;假如“要在人格根基敬惜先哲本色”,委实能提示后学宜沉潜于古藉赖以发生的心理动因深究——此文值矣。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周兴陆
    2015, 35(1): 123-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勰重视“文德”问题,《文心雕龙》的“文德”论具有独特的内涵。刘勰用辩难的方式,否定了社会上通行“文人无行”的偏见,提出了新的“文德”论,即:“士之登庸,以成务为用”,达则奉时以骋绩,穷则独善以垂文;奉时骋绩时,应心怀忠信,具有切直謇谔之风;独善垂文时,能够道胜情泰,发愤以表志。刘勰重视“成务”才能、謇谔之风,与他出身于崛起不久就没落的强宗大姓有关系。在士族主宰文坛而盛行文学贵游风气的六朝文学史上,刘勰的“文德”论是卓异的,具有矫正时弊的意义,对于后代文学与文论不无启发意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刘顺
    2015, 35(1): 130-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人关系”是中唐儒学转型的核心话题之一,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天论”推进了中唐的儒学转型,也深度影响了中唐的诗文转型。韩愈、柳宗元与刘禹锡之诗文的风格差异,其理论基础正在于不同的天人之论。“天人”关系的变化刺激了中唐儒者的诗文书写,题材的拓展、语词的创新、风格的多样以及意象的怪奇让诗文变革的时代异彩纷呈。但是张弛有道的文学同样也要回归平衡。伴随宋儒重建天人关系过程的完成,一个新的天人模式下的宋型文学也逐步确立了迥异于唐型文化的崭新风格。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张一南
    2015, 35(1): 139-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才调集》中的复古主要是复齐梁之古。《才调集》中的复古文体包括宫体五律(含排律、齐梁体)、古体乐府(含五绝)和歌行。三类文体在功能上有较为明确的分工,五律体物,乐府缘情,歌行介于二者之间。《才调集》中的复古文体在功能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排斥了典型的中唐后期文体,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中唐后期的审美。《才调集》因而集中体现了晚唐五代反叛中唐后期诗学系统的文学思潮。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李金松
    2015, 35(1): 149-1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陈文述的《灯下与稚回论骈体文》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的一首以诗论骈体文的长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首诗不但对中国古代骈文史进行了独特的思考,而且,从辨体、炼格、选材、措辞、师古与知识储备等多个维度讨论了骈文创作的诸多重要问题,倡导骈文作家学者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骈文的理论资源,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陈文述对古代骈文史与骈文创作诸多问题的深入讨论,不仅体现了乾嘉考据学极盛时期对骈文史与骈文创作的理论思考,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古代骈文的别样的历史景观。
  • 西方文论研究
  • 西方文论研究
    路易·阿尔都塞, 吴志枫
    2015, 35(1): 158-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非哲学家的哲学入门》是阿尔都塞晚年总结性的著作,2014年1月由法国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本文译自该著第14、15章。在这两章中,阿尔都塞以最简洁的方式概括了精神分析实践的发现和它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探讨了精神分析实践给美学理论带来的巨大影响。阿尔都塞认为:精神分析在意识形态和哲学中带来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后果,因为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和资产阶级的宗教哲学、道德哲学、法律哲学领域,在整个关于意识和主体的哲学领域,精神分析理论真正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认为人身上的一切绕着他的意识转,人的本质是意识,而弗洛伊德迫使人们了解到,意识只不过是一种派生的效果,人类的意识是绕着无意识“转”的。在思想史上,唯一能与弗洛伊德对“心理人”的这种批判相比的,只有马克思对“经济人”的批判。阿尔都塞还考察了精神分析的持续存在对审美实践和美学理论产生的深刻影响。他指出,正如在其他实践中一样,审美实践远不仅仅是美的创造者的行为,它在抽象的社会关系制约下展开,而这些关系不仅仅是定义美的种种标准,而且还是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关系。艺术,在它实现奇迹即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够鼓励那种关于纯洁性、关于美和关于绝对自主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来说充当了统治阶级不在现场的证明。
  • 西方文论研究
    曾艳兵
    2015, 35(1): 166-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20年来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批评理论或批评方法,名曰“幽灵批评”。布朗肖的阅读理论被看作这一理论的源头。在布朗肖看来,阅读行为具有幽灵性质,而这又归因于文本的幽灵性质。文本的幽灵性质则决定了书写在文本上的历史的性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幽灵作品,其幽灵性质既在于剧中幽灵出现,又在于作品本身的幽灵性质。幽灵文学的源头几乎一直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学的源头。幽灵批评的对象最为典型的就是哥特文学。幽灵批评的影响使得几乎所有的批评都具有了“幽灵的”性质。
  • 西方文论研究
    陈义华, 林培源
    2015, 35(1): 175-1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斯皮瓦克是庶民学派早期的核心成员之一,她在后续研究中引入臣属者视角,重修界定了庶民学派的核心概念,同时还修正了该学派早期所建构的批评方法。她的“庶民研究”并非中西学界认为的那样从属于“后殖民批评”或“女性主义批评”。斯皮瓦克的“庶民研究”为读者勾勒出了庶民经验被遮蔽的踪迹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权力关系,进而挖掘出庶民反抗所具备的政治意义,为庶民经验进入知识生产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
  • 西方文论研究
    庞弘
    2015, 35(1): 181-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学者赫施坚持将作者意图视为解释的必要前提与根本依据,而维系其意图论主张的最主要支柱则在于语言学层面的诠释、开掘与建构。首先,通过对“语义自律论”和“本体论语言观”的诊断,赫施表明了意图较之于语言的优越地位,并由此展现了对“语言学转向”这一重大文化事件的批判性反思。在此基础上,依托“言说主体”命题的提出,赫施强调,意图不可能完全摆脱语言而独立存在,它必须通过公共性语言的作用而得以具体化和彰显。赫施的理论不仅深化了自己有关作者意图的既有论说,更有效地推动了当代学术界围绕意图和语言关系的相关思考。
  • 西方文论研究
    王茜
    2015, 35(1): 189-1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批评面对的自然是“如自然”,也就是基于作品内在整体性观念而描绘出的自然世界,“如自然”是一个介于抽象的自然观念与现实世界里的实体性自然之间的概念。生态批评的任务是通过阐释作品中自然事物被描述和展现的方式来理解作品中先在的整体性自然观,同时也阐释作品中的先在自然观如何影响着自然事物被感知经验以及对人显现的方式。如自然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使生态批评从以自然环境对批评对象的第一次浪潮,以及以作为被文化建构之物的自然的第二次浪潮中走出,进入到存在的层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拓展生态批评的适用领域。
  • 西方文论研究
    杨建刚
    2015, 35(1): 196-2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詹姆逊是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话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吸收和借鉴形式主义,进而对二者进行辩证综合是他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基础,渗透到了他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全过程。詹姆逊认为以“辩证思维”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应该是一种“元评论”,这种评论把历史、政治和形式看作是三位一体的,并把“形式的意识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基于他对历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各种理论的反思、批判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文本阐释学来挖掘隐藏在文本深层的作为“政治无意识”的意识形态。詹姆逊的学术研究方法可以为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所借鉴,“马克思主义者到底该怎样读文学?”也应该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者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 西方文论研究
    张瑞卿
    2015, 35(1): 205-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尝试厘清利维斯之文化批评经验与其身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之历史发生学关系。文章将对利维斯的思想做一文化层面上的总体考察,同时将之下衔于50年代伊始的文化研究经历,对利维斯所代表的前文化研究与霍加特、威廉斯的文化研究之间在转承过程中经历的复杂性、矛盾性、斗争性方面做一探索性考证。本文以利维斯的文化诗学以及霍加特和威廉斯的早期文化文本《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三者文化观之学理联系做一分析,试图借之而获得对三者文化观之内在关系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互文图解。研究证明:文化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对大众文化的接纳,曾经历了从利维斯主义的否定到文化主义的矛盾肯定和批判肯定的复杂过程。
  • 会议综述
  • 会议综述
    吕峰, 张博
    2015, 35(1): 215-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