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西方文论研究
  • 西方文论研究
    张法
    2012, 32(3): 4-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文论在古代名曰诗学,在近代,“诗学”渐微而“批评”兴起,进而演化为英语世界的“文学批评”和德俄世界的“文学科学”两大形态。20世纪后期,英语文论用“文学理论”去统合整个西方文论,结果是英语文论出现一事三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批评理论。而今西方文论,德俄的文学科学和英语的文学理论等继续发展;诗学一方面继续成为文论总名,另一方面又成为文论次级的诗歌之学,还进入德俄英法文论体系之中,成为比较诗学、理论诗学、历史诗学、文化诗学等;西方文论呈现出多样总名和内容绞缠的生动局面。 
  • 西方文论研究
    沈语冰
    2012, 32(3): 1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艺术社会史在阶级、意识形态及艺术形式之间假定了某种较为粗陋的关系(比如豪泽尔的阶级决定艺术风格论),正是这个背景衬托出了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观的独特性:绘画并不能直接表现“阶级”和“意识形态”,只有当这些范畴影响到绘画的视觉结构,从而改变有关绘画的既定概念(传统和惯例)时,这一点才有可能。 
  • 西方文论研究
    张生
    2012, 32(3): 17-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图对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有关作家的看法进行探讨,指出在他心目中作家所具有的一般性的特点,即内在人格的孩童性,生活方式的消耗性与精神追求的至尊性。而正是具备了这三个特点,才使作家得以成其为作家,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 西方文论研究
    胡国平
    2012, 32(3): 23-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学是本雅明哲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即使在完成马克思主义转向之后,本雅明仍然试图用“世俗启迪”转化、翻译神学的潜能。对起源和真理等的持续关注、对弥赛亚救赎的渴望,都内涵着他的神学态度。同时,本雅明也试图考察出现代性与神学的紧张关系。在本雅明的哲学思想中,弥赛亚时间结构中的张力既是反思现代性的入口,也是历史本身的动力来源。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沈金耀, 林继中
    2012, 32(3):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如何培育、完善自己,这是根本性的文化创意,与时下流行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文化诗学以其历史性的视野、跨学科的研究策略、整体性的思维重返文化整体,开辟文化创意的广阔领域与可能性。继承“兴于诗”等中国传统诗学观念,可知文学文本与现实人生的相互建构是实现文化创意的有效途径。文化诗学的文化创意是富有诗意的文化创意。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归青
    2012, 32(3): 35-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心雕龙·征圣》中引用《易传》《尚书》之言,将“正言”“体要”作为写好文章的基本规范。“正言”的确切涵义是指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思想内容,是讲的语言表达问题,属于文风的范畴。和“体要”合起来,相当于“风骨”中“风”的涵义,是要求作文表述准确贴切、要言不烦,而不是指思想内容的正确。“正言”的内涵可以通过对《易传》原文、“正言”与“体要”的关系及与“正言”对立现象的分析推求而得。刘勰引用《论语》中“异端”一语只是用来借指与优良文风相对立的不良文风,不是袭用孔子原意。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石少欣
    2012, 32(3): 39-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镜秘府论》的书名与结构都独具特色,我们认为这一独特性应与空海大师醇厚的佛学修养密不可分。本文旨在结合佛教文献中禅宗、华严宗以及密宗对“镜”的意象的分析,试析“文镜”除去文学层面的表义之外,所含佛教方面的深意,并结合空海大师其他作品中所流露的弘法志向,阐发《文镜秘府论》一书所寄托的教化意图。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王燕, 房燕
    2012, 32(3): 45-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文诗解》是英国汉学史上第一部尝试着全面系统地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专著,在欧洲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堪称西方中国诗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对于中国民间诗作的重视,对于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西洋风情诗的青睐,对于中国史诗、田园诗及诗剧的看法均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特别是所谓“中国无史诗”的观点与黑格尔《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无史诗”这一观点是随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而畅行于世,但笔者发现,早在1829年《汉文诗解》初版中此观点已有明确表述。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考订、辨识出书中引证的100种中文诗作,据此分析德庇时的中国诗歌观,并客观评价《汉文诗解》的功过得失与学术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欧洲早期汉学家对中国诗歌的认知和解读,对研究中国诗歌的海外传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陈大康
    2012, 32(3): 53-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代翻译小说是影响我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其中大部分都含不同程度的本土自创成分,严格的翻译只是少数,中国读者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使外国小说进入中土经历了较长的曲折过程。翻译小说在光绪最后几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报刊的登载在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这又是长期以来研究中遭忽略的一个环节。本文重点讨论近代的最后十年,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宣统三年(1911)报刊翻译小说的繁荣期,但为了能观照全局,也仔细描述了在此之前数十年间翻译小说发展的历程。
  • 现当代文论研究
  • 现当代文论研究
    吴炫, 乔媛媛
    2012, 32(3): 58-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活现实”是相对于“观念现实”而存在的以人的生存性为性质的现实,主要指人的欲望、感觉和情感为内容并对观念和理性现实起支配作用的现实。文学穿越生活现实首先应该对人的欲望、感觉和情感采取尊重亲和的态度,由此展开“生活现实”与“观念现实”的纠葛过程,文学穿越生活现实其次应该把生活现实中的欲望、感觉、感情等内容全部化为材料重新布局,并靠作家“个体化对世界的理解”来建立其作品的独特结构,产生生活现实和既定的文学作品中从未有过的艺术意味。这样,文学才能依靠其原创性构成与生活现实性质区别的对等状态。文学穿越生活现实使作家既不受既定的文化和文学观念支配,也不受生活的欲望、感受和情感支配,决定了这是一个区别于“艺术高于现实”“艺术生活化”的“文学对等于生活”的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新命题。 
  • 现当代文论研究
    陈志锐
    2012, 32(3): 68-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中国朦胧诗人多多早期的前流放诗歌。鉴于多多在诗歌中不仅大量使用标点符号、结构工整,而且标明创作日期,其诗歌表面展现的风格显得明确清楚而非模糊朦胧。多多本人也曾否认他所创作的是朦胧诗,但大多数评论家仍把他的作品列入“朦胧诗”,并认为它们“怪诞”而“艰涩”。本文通过对多多流放之前诗歌的解读,重点探讨其对诗歌语言的重塑,特别是其中的音乐性和无关联意象的并置,并认为这两项诗歌特征是成就其朦胧性的最主要原因。
  • 现当代文论研究
    刘旭光
    2012, 32(3): 84-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象学的方法对当代美学与文艺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存在论美学、生态存在论美学、文学活动论等无一不是在现象学方法的指引与启发下对反映论模式的突破和理论创新。反本质主义、生成性思维、以存在论代替本体论,对二元对立思维的突破等等具有现象学意味的方法与思维在当代文艺学与美学理论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与借鉴,引领着当代文艺学与美学走出了以往的方法论困局,开拓出了新的领域,并且给了我们对人文学科重新进行存在论奠基的契机。
  • 现当代文论研究
    赵思运
    2012, 32(3): 90-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延安整风成为延安时期乃至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分水岭,此前此后的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方针、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迥然不同,清晰地勾勒出战时状态下文学教育的缩影。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社会是典型的现代兵法社会兼战时军事共产主义模态,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的性质是政治规约高于文化传承,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追求科学与真理的学术人才,而是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战争的工具。鲁艺也曾探索学院化、正规化的教育之路,但在一个高度政治化和军事化的生存空间里,延安鲁艺及其每个人都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经受着种种考验与变异。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文学系主任何其芳以及教员周立波等人的转变正是典型体现。 
  • 现当代文论研究
    祁永芳
    2012, 32(3): 98-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80年代文艺学界掀起了“新老三论”的热潮,但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都比较笼统,缺乏必要的说服力。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对文艺学引入“新老三论”之一的信息论的具体情况做了分析性研究,挖掘出了文艺学引入信息论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在美学方面打破了美、丑的二元对立;在文艺理论方面,艺术作品由可以进行静态解剖性研究的实体转换为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在文学批评方面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引入了读者这一维度,并由此衍生出批评的自觉。同时对文艺学引入信息论的不足也进行了分析。 
  • 现当代文论研究
    梁晓萍
    2012, 32(3): 105-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读图时代文学理论教学正在遭遇的困境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电子媒介下的文学情状复杂多变,远远超出现有文学理论的解释范围,文学理论因其滞后性难与当下的文学实践达成共识,也难以为当下的受众所接受;九零后的经典文本阅读体验严重缺乏,理解上的贫血导致文学理论教学出现了沟通上的短路。同时,此起彼伏的西方文论因缺少中国语境而与中国文学现状常常错位、中国古代文论价值被遮蔽、意义被误读等现象也造成了文学理论教学的短路。要走出困境,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且最谨慎的做法是:在辩证理解图像文本与书面语言文本各自优长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进入古今中外的优质文本,品尝和体验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生命感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学表达的独特性规律。除了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应对文论教学的困境外,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西方文论与中国语境的有机相融,扭转文论教材的本质主义倾向,最终使文学理论自身更具有接地性也是走出文论教学困境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 访 谈
  • 访 谈
    乔国强, 杰拉德·普林斯
    2012, 32(3): 110-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这个访谈围绕近些年来叙述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主要包括叙述/叙事、隐含作者、叙述性、叙述状态等问题。访谈还就美国叙述学研究状态及其走势、以“复合性的”表达方式出现的叙述学,如结构主义叙述学,后经典叙述学,后现代叙述学,社会叙述学,心理叙述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中西文论研究
  • 中西文论研究
    马大康
    2012, 32(3): 115-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实践是文学艺术产生的终极根源,然而,却必须经过原始仪式活动这个中介环节。原始仪式活动是孕育文学艺术的母胎。在仪式活动中,神灵观念的形成,开启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从而为原始形象符号活动向文学艺术活动演化提供了决定性条件。仪式活动中表演者与观众的分化,仪式活动的集权化、集中化以及泛化,共同促成文学艺术从仪式的神圣世界中分离出来,走向独立。由于神的离去留下了空位,文学艺术就从与“神圣”打交道转而成为与“无”打交道的世界,也即一个不确定的虚构世界,但它仍然遗传了神圣世界的阈限现象,以其虚无和无限化解了种种外在秩序和规范,让人重返自由。文学艺术的虚构世界处在仪式神圣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所构成的张力之中,虽然它努力维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却不能不受到两者的影响,并因此铸成它的特征及其变化。
  • 中西文论研究
    宋炳辉
    2012, 32(3): 127-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近代以来大量存在并对本土文学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翻译文学实践及其文本,其归属如何、与本土文学有着怎样的关系、是否及如何进入中国文学史的叙述,不仅受到比较文学研究和翻译文化研究的共同关注,也日益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旨在从文学的“权属观念”“中介性”和“不确定因素”的角度,从文学观念层面及逻辑上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以便为翻译文学的文学史叙述扫除障碍。 
  • 中西文论研究
    王茜
    2012, 32(3): 134-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主要使用现象学理论对盘古神话进行重新阐释,认为盘古神话是对人类身体经验与世界彼此关联的原初生存世界的想象性表达。人通过身体经验在原本陌生外在的空间中筹划出一个有内在意义、可供栖居的世界,世界一方面是身体经验建构而成,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性与先在性,是安置生命的基础。盘古神话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重新信任身体直觉,尊重具有超越性的自然世界,反思理性的有限性,向包含有自然身体经验的鲜活文化源头回归。
  • 中西文论研究
    郑蕾
    2012, 32(3): 138-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香港“存在主义”的风行对香港的现代主义运动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促成因素和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在铺天盖地的评论上,亦反映在创作中。香港对“存在主义”的引进与传播大受报刊文化生态的影响,主要人物和重要概念的诠释都因时而易,成为香港大众文化的流行符码。倡导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固然强调自身精英的立场,却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不自觉卷入其中。此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存在主义”,其叙述包含了彼时香港民众的集体想象,并于六十年代中后期暗示了这种想象的转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