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拮腰的情况在六朝五言诗中较为常见,“二一二”的节奏句式是诗行构建的常用方式,是诗歌写作的主流。“二二一”句式经谢胱、何逊之后渐趋成熟,但在数量上仍处于弱势,故诗行之间缺少节奏变化。龙朔之后,长拮腰的情况开始改变,卢照邻、崔融、杜审言等人的五言长诗中对拮腰、解镫采取间而用之的手法,诗歌节奏变得更为流转。这与元兢提出长拮腰、长解镫之论相关。诗行之间的节奏关系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并且在诗歌实践中得以贯彻。故长拮腰、长解镫是五言诗发展流变中的一大关捩。
当代“大众”话语生成于“人文主义”“后革命”等文化语境之中,以“文化”作为精英与大众划分的主要标准。同时,在“革命”话语缺失的消费时代,以“竞争”为话语表征的多元文化场域逐步形成。这其中,“大众”的消费色彩渐次呈现,而坚守精英立场的传统人文知识分子则针对“大众”的“消费”性口诛笔伐,由此引发了传统的精英与当代的大众之间的话语竞争与博弈。同时,由于大众文化的持续繁荣以及文化研究理论范式的不断深入,“大众”话语开始从以“mass”为中心向以“popular”为中心转移。于是,当代“大众”话语就经历了以“批判”“抵抗”“场域”为言说中心的生成过程。这就是当代“大众”话语生成的文化逻辑与内在机理。
以原创文学网站和自媒体为平台的网络文学活动催生了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在文学生产方式上实现从创作到制作的根本性转变:作家的写作重心从写“我”到为“分众”的审美趣味而写,以满足网络时代文学消费需要;在写作模式上,从适应类型化模式化写作到超越模式化,以抵御机器人写作带来的挑战;资本力量推动文学产业化,在文学体量上,要求从文学小作坊转变为大规模批量化文学生产,文学生产者用团队写作来替代个体知识累积所需要的时间资本。这些转变将推动文学范式的根本性转型,也将塑造一种新的文学生活:作家个性消解、“作者死了”或成为现实,文学的“灵韵”如何在转型中延续、保存,是新媒体革命中文学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