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米克·巴尔
    2020, 40(4): 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艺术创作的实验和经验作为对文化遗产的对象即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唐·吉诃德》进行文化分析的一种模式,从而探讨现在通常所说的“艺术研究”与“思想图像”这一历史体裁的整合。如果我们能够准确而谨慎地进行整合,则可以使得文化分析的方法论以及博物馆展览、文学分析和视听艺术制作等文化实践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这个整合修正了被滥用的创伤概念,并对社会如何有效地处理那些看似“疯颠”的创伤者提出了建议。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李永毅
    2020, 40(4): 17-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奥维德对待罗马皇帝屋大维的真实态度究竟是如何的?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在西方古典学界从未止息。奥维德并非自觉的政治反对派,却是艺术自治观念的信徒,在奥古斯都时期大一统的文化秩序下,这种态度在皇室眼中已经是一种政治立场。惨遭流放的诗人为了重回罗马或减轻惩罚,必须向皇帝示弱,但他在艺术上的执拗和无辜受难的义愤却让他情不自禁地忽视了现实的需求,让这些作品透出反讽的味道。在不少作品中,他的精妙构思将批判的锋芒隐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而在另外一些作品中,他的挑衅姿态其实相当明显。虽然皇族在《哀歌集》和《黑海书简》中几乎总以神的形象出现,臭维德却用各种艺术手段揭示了这些人间统治者的残忍和他们自我造神行为的荒谬。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高方, 路斯琪
    2020, 40(4): 27-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法国学者贝尔唐·韦斯特法尔提出的地理批评是一种兼具视角多元化和跨学科性质的比较研究方法论。作为当代空间批评的前沿理论成果,该理论通过对比后现代时空中真实和虚构的不同再现形式,探索文学与空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揭示文本空间与世界空间的互动本质。此外,阐释方式与涉足领域的多样性不仅使地理批评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主观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研究倾向,还为世界文学的理论构建作出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何明星, 韩颖怡
    2020, 40(4): 35-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罗伯-格里耶在文学作品中创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游戏世界。不同于由线性时间和欧几里德空间组成的日常世界,他的游戏世界以拓扑空间为立足点,内外空间相互连接,拓扑等价,时间永远停留在现在,人物荻得了真正的自由。罗伯-格里耶通过悬搁语言结构,让客体对象回归本真存在,人与物平等存在;这种回归,是为了创造使意义得以无限生成的生成游戏,是对真理的唯一性和作者的权威性的反叛,它赋予了读者一个自由创造的想象空间。在这个世界里,矛盾和重复的叙述颠覆了完整而又自成一体的传统叙述,使文本结构呈现出开放而多样的状态,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文本解读的多重可能性。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包慧怡
    2020, 40(4): 48-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谣曲这一古老的诗体在英语诗歌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它在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从少量有原始手抄本存世的中古英语谣曲,到大批以早期现代英语或现代英语写就的“中世纪风格的”或“中世纪式”传统英国民谣,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一首谣曲成型的过程就是它被不断改写、增删、地域化、个人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保存和呈现着各个时代的语言、韵式和修辞特色。本文拟通过对一首中古英语谣曲和两首“中世纪式”传统英国民谣进行原文细读和版本对比,来窥测中世纪谣曲文本演变的可能性,以期动态地理解这一诗体的文类特性。
  • 西方文论与文学史研究
    梁灿
    2020, 40(4): 58-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时间性通常被认为是审美体验显现自身的先验条件。亨利通过严格区分事物的两种显现方式,对此提出了挑战。亨利认为,时间性的本质是虚无,无法给予事物任何实在。如果强行把时间性结构置于审美体验之中,只会使之失去活生生的实在。审美体验就是生命的一种形态,它构成了生命自我转化和自我生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生命的自我感受中,审美体验才能如其所是地显现自身。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何诗海, 陈露
    2020, 40(4): 65-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清总集编纂,打破《文选》以来不节录经、史、子著作的传统,大量收录史书中主要写人叙事的纪传文,甚至出现了不少专录《左传》《史记》或合选《史》《汉》的文章选本。究其原因,一是四部藩篱之突破,二是辨体批评之需,三是叙事文地位之提高,四是研习八股之需。诸种因素交互激荡,促成史传文大量和频繁入集,推动了史传文章经典化进程。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项鸿强
    2020, 40(4): 77-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拮腰的情况在六朝五言诗中较为常见,“二一二”的节奏句式是诗行构建的常用方式,是诗歌写作的主流。“二二一”句式经谢胱、何逊之后渐趋成熟,但在数量上仍处于弱势,故诗行之间缺少节奏变化。龙朔之后,长拮腰的情况开始改变,卢照邻、崔融、杜审言等人的五言长诗中对拮腰、解镫采取间而用之的手法,诗歌节奏变得更为流转。这与元兢提出长拮腰、长解镫之论相关。诗行之间的节奏关系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并且在诗歌实践中得以贯彻。故长拮腰、长解镫是五言诗发展流变中的一大关捩。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张振谦
    2020, 40(4): 86-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唐人小说对宋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一文学现象很少为学界关注。其最直观的表现是词文本与唐人小说的关联,宋词包含的词调、词题、词序和正文均存在借鉴与取材自唐人小说的现象。宋代词人选取唐人小说的诗句、事典、人物、情节入词和隐括小说为词。宋代充足的小说文本、文人喜读小说的社会风尚以及文坛上的“破体”习气为宋词融摄唐人小说提供了强劲动力。宋代以唐人小说入词是古代诗歌叙事传统的延续,其文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强化了词的故事性与叙事性;促进了唐代小说的传播和经典化进程;孕育了全元时期讲唱文学的雏形。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安家琪
    2020, 40(4): 98-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代是复古理论与实践的繁荣期。作为一种重要的话语策略,文章“复古”不仅是文学层面的价值判断,更与人格及世运互为指涉。明代文章复古的群体划分以馆阁之臣与郎署成员为主体,前者主张师法平易典则的宋文,后者则取径语体古拙的秦汉古文。二者对文章复古路径的不同选择,既是对制约文章语体的话题、场合、态度以及听者与说者身份等内在要素的考量,又是不同政治阶层间借以争夺文柄、维系内部利益格局与寻求政治变革的需要。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杨骥
    2020, 40(4): 108-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士人尚游历,在晚明时期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显著风气,士人游历之风的盛行尤其对当时的戏曲创作与发展具有明显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晚明戏曲家士人群体多有尚游之举;二、晚明戏曲在题材和内容择取上多具备士人角色游历描写要素;三、晚明戏曲从文体到结构都因此产生新的变化。晚明戏曲结撰所涉及运用的游历描写模式,不但符合古典戏曲叙事机制的要求,同时也表现其审美艺术特征。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李亚峰
    2020, 40(4): 120-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复古”曾一度被誉为纯粹的“中国现象”,但我们对它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揭示。以王闾运为例,其复古诗学不仅蕴含了独到的诗歌体悟和“因庄入圣”“以礼自治”的政学理想,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又以其独特的复古姿态、方法和对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复古”现象的形成,既与其个性、天资、学问密切相关,又受到世运的深刻影响,充分显出中国“复古”现象的丰富复杂性,以及“复古”文化的内生矛盾性。
  • 胡振明
    2020, 40(4): 128-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与《罗克珊娜》是文学生产的成品,是从作者-作品-读者线性创作逻辑向作者-作品、作者-读者双向建构逻辑转变的范例,是窥视与劝诫融合的实践。本论文通过对笛福的两部小说的文本解读,意在论证,以笛福为代表的 18 世纪英国小说先驱们秉承揭示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公共性互为建构的原则,通过窥视与劝诫的创作形式成就了早期文学生产实践。这为后期马克思、马舍雷、伊格尔顿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学生产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文学观在 18 世纪英国小说中得以印证。
  • 姚达兑
    2020, 40(4): 137-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诺贝尔文学奖在经典化当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为文学批评制造了一套诗学标准。这给如何合理地评价获奖作家及其作品制造了种种障碍。本文讨论的诺贝尔文学奖现象、诺贝尔文学奖对泰戈尔的评价、世界批评术语等案例,皆是为了证明某种不平等性或伪普遍性的存在。当下世界文学的世界,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是“一个但不平等”的世界体系,主要的评价标准仍是以西方标准为主。世界文学的研究者必须注意到这种不平等性,并警惕诺奖委员会创造的诗学标准及其背后的种种“伪普遍性” 。
  • 王悦
    2020, 40(4): 145-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8世纪英国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不可靠叙述,与当时错综复杂的文化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尚未从“传奇”“历史”中完全分离出来的小说文体,在新旧价值观念的混杂与小说功能定位的模糊中,表现出一种叙述形态的不可靠性。本文试图从三个层面分析这种不可靠叙述现象与转型期社会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以此展开历史文化维度上的不可靠叙述研究。
  • 李莎
    2020, 40(4): 154-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荷尔德林以柏拉图美的学说来重建心灵与世界的连结。这一“统一哲学”作为反费希特的认识根基,使得由人类判断造成的二分世界重归合一。他在诗化小说《旭培里昂,或希腊隐士》中完整地探讨了出离自我与万有融合的灵魂转化奥秘。天文学术语“离心的轨道”全面展示了现代人在文明社会和自然状态之间来回变化的潜能。旭培里昂进入合一的情感冲突照应于《斐德若》的迷狂之视,它折射出荷尔德林以柏拉图学说重塑康德崇高经验的审美规划。同时期的哲学短章《初断与存在》与此相应,以忘怀自我的智性直观作为合一发生的契机,试图弥合先验哲学判断与客体分离的裂隙。作为构建精神共同体之中保,旭培里昂超逸自身的上升的灵魂形态深嵌于《会饮》爱若斯的神话原型之中,体现出心灵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生生规律。这符合其太阳神的命名依据,亦合于“希腊隐士”的主题。
  • 专题:后人类研究
  • 专题:后人类研究
    林秀琴
    2020, 40(4): 165-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体性是观察人与技术关系的重要视角,从技术工具论、本体论到技术主体论,人与技术的关系处于不断的重写状态。后人类主义建基于技术主体性构想,通过以赛博格为表征的后人类主体形象重新激活主体概念,以此突进文化政治批判的理论空间。技术创生的新型主体及其实践创新了身份、认同、价值等意义生产机制,为解构传统人文主义隐含的种种霸权体制提供了强大动能。但与此同时,由于后人类主义将赛博格主体进行概念化、能指化、话语化,从而使其最终演变为对技术神话的复写。后人类主义的局限突出地表现在“去具身性”理论预设的失焦、对技术本体异化叙事的消解和技术政治实践批判维度的缺失等方面,上述局限导致了后人类主体观批判功能的弱化及消解。后人类主义需要 重返实践领域,对技术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的关系进行历史化和结构性的观察,从而建立一种辩证的后人类主体理论,方能有效推进“重写现代性”中基于人与技术关系想象的历史课题。
  • 专题:后人类研究
    刘琼
    2020, 40(4): 177-1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器之美发端于巴洛克时期艺术对智巧和新奇的重视,经过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将机器功用(理性效率)接受为美,到20世纪“形式跟随功能”这一美学理念确立所标志的机器美学全盛期,及至当下,从机器之美延伸至生物艺术以及其他各类侧重科技要素的先锋艺术。机器之美的发展和繁盛基于机器对真、善、美的不同侧重,以及对真、善、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结合,尤其是对“真”所意指的科技的重视。但机器理性的极致发展引发了对机器的膜拜与人的迷失,又逆向导致对机器功用的消解,机器之美重又接近传统的纯粹美。不过此一迂回并未中断机器美学历史进程,当今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使机器美学朝向科技与文艺深度融合的方向,以极具革命性的方式不断拓展美的内涵和外延。
  • 专题:后人类研究
    张钟萄
    2020, 40(4): 188-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与”曾在艺术实践中扮演一种批判性角色,被用来反对资本主义对艺术和文化的侵蚀,展现了推崇自由、自主和真实性的个人主义价值。20世纪60 年代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从技术上实现了“参与”所蕴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成为这些价值的载体。到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时代,形成了以个人表达、原创内容和数据输出为主的网络参与文化。网络参与作为自我表现的最新形式,它背后的个人主义不仅奠定了“参与”文化的价值观,而且符合数字资本主义通过个人数据来实现资本生产和积累最大化的要求。这种文化逻辑决定了“参与”不只是具备艺术实践中的批判功能,而是必然在数据时代发挥生产功能,但这也将提供新的社会与文化批判。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汤黎
    2020, 40(4): 195-2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意识形态体现了权力运作的展开方式,其功能包括调和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效应可存在于感性的个体体验和规训个体的霸权话语之间的差异中。文学在传达意识形态和支撑霸权秩序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是逃离和超越霸权话语控制的重要途径。文学话语和文学实践均承担了审美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双重功能,与此同时,亦需要在审美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之间保持平衡,以此来寻求审美价值与文化政治的融合途径。当前,在传统理性走向危机之时,西方文论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持续重视表明,唯有通过深层和感性的个体经验,才能弥合个体意识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主体的权力话语,最终使主体获取心灵的解放力量。国内学界有关审美意识形态的讨论需要在注重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物质性、日常生活审美化、主体建构等方面有所推进,才能在社会文化实践中有不竭生命力。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罗崇宏
    2020, 40(4): 206-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大众”话语生成于“人文主义”“后革命”等文化语境之中,以“文化”作为精英与大众划分的主要标准。同时,在“革命”话语缺失的消费时代,以“竞争”为话语表征的多元文化场域逐步形成。这其中,“大众”的消费色彩渐次呈现,而坚守精英立场的传统人文知识分子则针对“大众”的“消费”性口诛笔伐,由此引发了传统的精英与当代的大众之间的话语竞争与博弈。同时,由于大众文化的持续繁荣以及文化研究理论范式的不断深入,“大众”话语开始从以“mass”为中心向以“popular”为中心转移。于是,当代“大众”话语就经历了以“批判”“抵抗”“场域”为言说中心的生成过程。这就是当代“大众”话语生成的文化逻辑与内在机理。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李灵灵
    2020, 40(4): 218-2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原创文学网站和自媒体为平台的网络文学活动催生了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在文学生产方式上实现从创作到制作的根本性转变:作家的写作重心从写到为分众”的审美趣味而写,以满足网络时代文学消费需要;在写作模式上,从适应类型化模式化写作到超越模式化,以抵御机器人写作带来的挑战;资本力量推动文学产业化,在文学体量上,要求从文学小作坊转变为大规模批量化文学生产,文学生产者用团队写作来替代个体知识累积所需要的时间资本。这些转变将推动文学范式的根本性转型,也将塑造一种新的文学生活:作家个性消解、作者死了或成为现实,文学的“灵韵”如何在转型中延续、保存,是新媒体革命中文学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