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
    吴炫
    2020, 40(3): 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可以打通的创造性体现在:一,伏羲“先天八卦”“籍自然创人文符号”以及《史记》和《东坡易传》“尊儒道创个体哲学”,都是一种“尊重现实又改造现实”的中国式隐性文化创造经验,以“整体中的个体创造”区别于西方二元对立之创造。二,远古对生命力的崇拜、上古对生命的呵护为殷商文化艺术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但在中国文化发展中一直未得到哲学的提升,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文化现代化中断了对自身“生命—生命力—创造力”的有机关系思考。三,从殷墟的“雌雄对等玉雕”到先秦诸子的“思想对等争鸣”,再到唐宋的“文化对等交流”,不仅可以提供解构西方“二元对立”的思路,而且可为中国现代哲学美学提供“创造关系多元对等”的文化哲学观念。四,中国“分与合”的历史演变,文学经典中作家深层的个体化理解内容穿越表层儒道文化内容的张力,是创造性文化与规范性文化“对等互动”的存在形态,启示我们可以用“对等互动的中国文化”替代百年来“主导决定的中国文化”的认知。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陈维昭
    2020, 40(3): 15-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唐代以来,随着汉字和汉文化(以儒学为核心)对东亚汉字文化圈(以日本、朝鲜、越南为代表)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理论(包括散文创作与理论)也影响了东亚汉字文化圈,成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江户时代、明治时代的中国古文史观是被纳入其思想文化建构的框架之中的,不论是对中国古文典范的选择还是摈弃,都与其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时务”抉择密切相关。在日本本国文化的重塑之下,这些中国文论发生变形,然后又直接影响其本国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无论是对日本汉学的考察,还是对近世中国文学和理论的特质、意义与价值的评估,其视野都应拓展到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邹朝斌
    2020, 40(3): 28-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荀子·成相》的篇名含义颇具争议。通过文本细读,从文体流变与文化交融等新的角度对它进行探析,可知在荀子初创时期,《荀子·成相》原为三篇相对独立的文章,以“成相”名篇并非简单地用篇首数字命名的行为,而是一种以文体名命篇的方式,带有一定的文体认同意识。成相文体是周代宫廷礼乐文化与民间歌谣文化相交融的产物,礼乐文化主要影响成相文体的讽谏内容与用韵,而成相文体的结构体式,如《荀子·成相》的篇名与文中套语,则体现出成相文体的民间歌谣传统,故其篇名含义当为“成相这种歌谣”。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黄卓颖 ​
    2020, 40(3): 37-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代前期的史学家牛运震在史体建构的过程中,通过树《史记》为典型,以“禁体”的反向言说为策略,对群史进行了全面的纠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以“庄雅”立史体、以“老致”统史法、以“神致”蕴史情的理想格局。这不仅成功地将《史记》独特的语言模式、叙事策略及文学风格作了理论的升华与批评的运用,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史记》的经典性;同时,于史体之法、意外,另拈出情进行申说,将其看成史体内在属性,这无论是对史体建构方向的新探索,还是对后代论者在史学领域内言情并肯定情均有重要意义。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杨冬晓
    2020, 40(3): 46-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六朝文论中有大量将作家比喻为精通技艺的“工匠”的现象。而参照此时十分发达的艺术技巧理论,会发现“文匠”说包含由浅至深的四重意义:严守文体规范的“镕范之匠”、重视语言技巧的“斫刻之匠”、辞采运用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性灵镕匠”、严守规矩与自由变通相呼应的“随变适会之匠”。六朝“文匠”说凸显对写作技艺的重视,并揭示了写作技巧与抒情审美功能的互动关系。它不仅沟通了文学与艺术创作的界限,还体现出六朝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与劳动阶层工匠“技艺”精神的融会贯通,是古代文论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且意蕴深厚的褒义概念。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郑妙苗
    2020, 40(3): 56-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代诗学文献中有一类诗学论著,其核心特点为侧重论述基础诗学理论的文本,具有突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此类诗学论著在明代的演进可分为萌芽、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在其萌芽阶段,李东阳《麓堂诗话》体现出了偏重论诗、理论体系逐渐清晰的特点;徐祯卿《谈艺录》的出现则标志着以论诗为主要内容的诗学论著真正形成。在诗学论著的发展阶段,出现了王世贞的《艺苑卮言》和胡应麟的《诗薮》,这些著作在书写形式上已有明确、完整的结构框架,论诗重点更为集中,同时能够鲜明地提出核心诗学观点,并展开详尽的论述,系统性显著增强。明代诗学论著的完善阶段,出现了数量更多、篇幅更大的相关著作,其中以许学夷《诗源辩体》和赵宧光《弹雅》最具代表性。与前一阶段的著述相比,《诗源辩体》和《弹雅》在阐述自身诗学观点的同时,能够和前人理论形成对话,并对“诗论史”有了明确的认识,这种史学视角的具备,进一步增强了明代诗学论著内在的学理性与系统性。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谭桂林
    2020, 40(3): 65-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对苏曼殊的研究有南社旧友、新文学作家和新派佛教文学家三种力量的参与。其中新派佛教文学家的研究主要关注苏曼殊的佛教徒身份、苏曼殊对佛教事业的贡献、苏曼殊人格与其艺术的契合、苏曼殊对佛教青年的文学感染力积极与否等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苏曼殊的文学史地位辩护,为现代佛教文学的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驱动现代佛教改革的异端佛徒开拓生存空间,为自己修习文学的艺术爱好与趣味寻找支持的榜样,同时也为现代佛教改革运动树立了一种自由而真诚的人格典范。这不仅在苏曼殊的研究史上,而且在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史上都具备特殊的意义。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丁晓原
    2020, 40(3): 76-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生成的报告文学,由其称名,可知这是一种特殊的“报告的”文学。在很长时期内,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等是它基本的文体特征。文随世移,报告文学在与时应变的演化中,特别是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它本有的新闻性优势明显弱化,相应地,作家注重非虚构的叙事审美,以适应新的书写对象和读者新的接受期待。报告文学已由原先的“新闻文学”,转型为现在的作为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方式;由“报告的”文学,转型为“文学的”报告。非虚构性、叙事性、文学性构成了新变后的报告文学文体的基本特征。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冯波
    2020, 40(3): 84-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不同党派、个人围绕“农民文学”的讨论,实则是20年代中国革命中小资产阶级问题的延续。因为在国共分裂后,唯有将小资产阶级与农民分割,无产阶级政党才能重申自身的政治主体性,而非党派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强化农民有别于小资产阶级(某种程度上更多指向智识阶层)的、基于民间的独特启蒙意义。然而假道苏俄、日本的理论资源难免因国际共运及其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内部矛盾而形成错位的、差异性的接受,因此对“农民文学”的理论阐释也成了赓续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政治实践。比较这些带有左翼色彩的、并不成熟的“农民文学”理论可知,其关于阶级、革命与大众化主张,或是不同党派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与功能的艺术化体现,或为对抗主流权威话语,实现自我启蒙与民族自决的乡土民间想象。这使得30年代前后的“农民文学”理论探讨成为政治的复调与民间的狂欢,它充分彰显了政治与文学以及文学内部不同审美倾向彼此激发、相互生成的复杂互动关系。
  • 专题:明代通俗小说研究
  • 专题:明代通俗小说研究
    万晴川
    2020, 40(3): 95-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代政治生态恶化,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且由于出版技术和邸报等传播手段发达,政治生活下移,在政治斗争中,社会各阶层都有不同程度的卷入,并影响了相关作家的小说创作及其传播,小说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政治斗争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小说,作者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选择、释读和处理等,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与诉求,企图影响当时的政治运作和历史叙事。这些小说的创作与党派、地域、乡谊、文武之争等多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有的甚至形成文学暴力,引发血案。这一文学现象,突破了以往小说作为教化、娱乐工具的传统,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独特的文学景观。
  • 专题:明代通俗小说研究
    王进驹, 杜治伟
    2020, 40(3): 107-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瓶梅》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衍展而来,但在时空叙事上却突破了原书的规限。它在时代背景上有意混淆宋明两朝,成为通俗长篇小说鲜明深刻地反映时代特征的先例。其疏密有致的纪时叙事、接踵不断的节庆书写,也都通过前后的对比呈现出盛衰之变、冷热之感。它把主要叙事地域由阳谷转换到清河,产生具体指实却又无法确究的艺术效果,进而以家庭为中心展开社会描写,将庭院布局与故事发展、人物塑造相结合,营造了联系紧密的多层空间场域。总体而言,《金瓶梅》为通俗长篇小说树立了新的范式,开创了世情章回小说这一新类型,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 专题:明代通俗小说研究
    冯媛媛
    2020, 40(3): 117-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瓶梅》的风情叙事中,贯穿着一种对《西厢记》的“戏仿”。这一戏仿不仅表现在人物的言语、行动上,还表现在具体的场景描摹和情节暗袭中。所谓“戏仿”,既是对原文本的降格、脱冕和亵渎,又是一种对才子佳人叙事的颠覆,带有一种“解构主义”和“反讽”的特征。这种戏仿所形成的审美风格,恰好显现出身体的狂欢和禁忌之消失的时代征候。
  • 专题:文化理论
  • 专题:文化理论
    赵奎英
    2020, 40(3): 124-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生态话语修辞批评”角度对环境话语进行批判考察可以发现,环境话语的非生态性修辞功能主要存在于“抹除”与“粉饰”两大方面。环境话语中的抹除是双向运作的,一个方向是对自然存在的抹除,另一个方向是对施事者的抹除。抹除施事者的两大主要修辞策略是使用“被动语态”和复杂“名词化”;抹除自然世界的修辞方式则主要表现在“物体化”与“拟人化”,使用“上位词”与“下位词”等方面。发挥粉饰功能的修辞方式主要是委婉语,“粉饰”功能则又可分成“洗白”“洗浅”和“洗绿”三种类型。目前国内的生态批评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文学文本的分析上,大众文化研究又对生态文化较少关注,本文打破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严格界限,从生态话语修辞批评角度对更宽泛的环境话语文本的非生态修辞功能和潜在构成规则进行批评分析,以期拓展生态批评和文化研究的方法视野与问题领域,从而也对当今的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发挥更为切实的作用。
  • 专题:文化理论
    朱军
    2020, 40(3): 136-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时代地方感的重塑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美学经验。现代交通、媒介、大众文化乃至城市的主题公园化,助长了“无地方性”美学的扩散。面对“地方终结”的危机,马克思主义空间论者认为“地方”因其多重变形反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重塑了感觉结构,也重建了都市情境和社会结构。当下需要抛弃对“地方”偏执的理解并保留对特殊性和独特性美学的欣赏,重建一种“全球地方感”——一种更辩证、开放的本土性想象和社会空间实践。这对于“逆全球化思潮”的纠偏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 专题:文化理论
    张尧均
    2020, 40(3): 145-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现代不是一个确定的历史-时代概念,但它仍与时间,尤其是与现在相关。在利奥塔那里,有两种不同的后现代概念,它们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现在。一种是作为现代性之完成状态的后现代,它体现为一种永恒化的当下,它导致了人的“非人化”压抑。另一种则是作为情绪性绽出的瞬时的后现代,它既是对前一种后现代的反思性诊断,也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后现代的生存风格。
  • 专题:艺术学理论研究
  • 专题:艺术学理论研究
    诸葛沂
    2020, 40(3): 154-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艺术社会史家T.J.克拉克依循马克思主义路线,坚持从政治和社会视角来解析现代艺术。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提炼出其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克拉克认为,现代主义是在由资产阶级、技术理性、景观社会和社会主义运动所构成的历史坐标系中兴起、发展和衰微的;现代主义艺术是对现代性的回应,是以视觉形式检验现代性之再现性的结构性模式,也是对现代性体验之根源的索求和表现。现代主义艺术既希望符指处于表征危机中的社会现实,又包含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它意图以媒介的形式实验建构“艺术的乌托邦”,却又因坚守主体性、抵抗同一性而退行。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论有力地挑战了格林伯格和弗雷德的学说,产生了广泛影响。
  • 专题:艺术学理论研究
    李茜
    2020, 40(3): 162-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现场性”和“媒介化”话语在剧场理论和实践中的沿革、它们的现实语境和思想背景,以及社会指向。有别于将两者作为对立概念,本文试图厘清“现场性”话语的历史建构语境,同时指出,在处于媒介时代的剧场中,现场性与媒介化有着共生的理论建构,也共同催生了丰富的作品呈现方式。在一个媒介时代中,其现场性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媒介所改变,现场性体验也被媒介化,在现场性与媒介化之间形成的美学张力业已构成当代剧场中最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更为根本的是,媒介时代中剧场的现场性诉求所涉及的是当代剧场的公共性问题。总的来说,有必要厘清“现场”概念在媒介时代所处的理论场域,并将剧场作品中的现场性与媒介化问题置于媒介时代之中整体地看待。
  • 专题:艺术学理论研究
    何茜
    2020, 40(3): 171-1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列奥·巴蒂斯塔·阿尔贝蒂(1404—1472年)的《论绘画》是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公认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其中,阿尔贝蒂建立起了一套能够有条理地描述绘画内容、清晰地传授绘画的技法、系统地理解和评价绘画的意义与价值的术语系统和规范准则。本论文运用拟形态的研究方法,分三个步骤对阿尔贝蒂美术语汇“istoria”的意义在思想史中所历经的变迁进行考察:回顾和追溯它的古典渊源,同时也试图呈现出中世纪思想学术对这一古典概念的保存和改造,最后回到阿尔贝蒂的画论,讨论阿尔贝蒂如何使用传统语汇来规定一门新生的造型艺术门类。
  • 西方文论
  • 西方文论
    萨姆尔·韦伯
    2020, 40(3): 181-1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多诺与霍克海默二战期间在美国写出了《启蒙辩证法》一书,他们在该书中《奥德赛》中的尤利西斯视为西方人的典型( 两位作者的关注点是,当尤利西斯的复仇不仅针对那些求婚者,还包括与他们合作的妇女,因而他们提出这个问题:西方传统中的归家意味着什么?尤利西斯之子忒勒马科斯为了夺回“财产”以极为残暴的方式处死了那些妇女,他们着重于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的暴力。本文由此出发讨论这种暴力事件的描述方式如何成为对所描述行为的隐含批评;同时,本文也结合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相关概念以及阐释考察了必死性的含混状态。
  • 西方文论
    常培杰
    2020, 40(3): 191-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灵晕”到“辩证意象”,是瓦尔特·本雅明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线索。本雅明反复辨析了“灵晕”的内涵、发生条件和消逝原因。就艺术问题而言,灵晕的发生与“美的表象”、迷醉体验和事物“原真性”关系密切。其关键在于上述要素保证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本质距离”。然而,机械复制技术恰恰破坏了上述条件,导致灵晕消逝。不过,随着他的思想基础逐渐从犹太神学转向马克思主义,本雅明对灵晕的态度亦从惋惜其消逝,转变为批判其意识形态特征。他进而探讨了“后灵晕艺术”的可能形态,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为认识论基础的“辩证意象”。
  • 西方文论
    霍炬
    2020, 40(3): 201-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都塞对政治性的“群众”概念进行了理论厘清,申明在斗争中被联合起来的各阶级群众既是行动起点,也是理论归宿,因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脉络中独树一帜。本文从文艺批评论述出发,强调阿尔都塞对当代批评理论中的“作者”“形式”和“间离效果”等概念的重新定位,用“距离”理论说明围绕着群众运动的意识形态实践如何介入现实和发挥现实功能,对“群众”概念的历史脉络、阿尔都塞文艺批评的理论斗争内容、他在当时新艺术实践中发现的积极内容以及哲学-艺术实践整体中的有机联系等问题展开论述。
  • 西方文论
    王婷
    2020, 40(3): 210-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多诺的美学存在着一种特殊形态的自然美,它没有明晰的概念,只有不可确定、不可把握的特征,这些特征将它与理性事物区别开来。自然美的本质,即一种无条件、超越性事物,既然是超越性的存在,理性便无法打探,不确定和谜语性,是它在经验层面显露的徼相,因此,言说自然美,只能借助迂曲和否定。阿多诺设定自然美的理由,可从他与康德美学的渊源中见出。他与康德一样,区分了知识和美。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康德将自然美托举出经验层面,引向超越界的道德;而他却意在通过自然美这个有着形而上学和神学意味的事物,支撑起艺术的真理性。
  • 会议专辑:新中国文艺理论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 会议专辑:新中国文艺理论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崔欣欣
    2020, 40(3): 217-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