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比较文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
    朱立元
    2014 (4):  6-17. 
    摘要 ( 1003 )   PDF(383KB) ( 100 )  
    本文首先回顾、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逐步进入中国并发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五个阶段;以大量实证材料客观地揭示出这种影响是在文艺理论界借鉴、吸收和拒绝、批判的矛盾中发生发展的,而不是单向地盲目接受和生搬硬套;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讨论为例,阐明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同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错综复杂、交织互动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的知识生成与中国文论的建构理路
    杨红旗
    2014 (4):  18-26. 
    摘要 ( 1051 )   PDF(327KB) ( 65 )  
    理论的知识生成既包括理论本身作为学术知识是如何生成的,又包括理论作为学术方式如何生成知识。理论本身作为学术知识是在跨越学科、语言与文化边界的过程中得以生成的。理论生成知识的学术方式是兴于文学、立于文化、成于后现代。在此语境中,中国文论的知识建构经历了从理论说汉语到汉语理论的知识生成理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八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与海外研究
    黄轶
    2014 (4):  27-36. 
    摘要 ( 785 )   PDF(343KB) ( 75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中,海外研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在文学价值观的嬗递与经典重塑、现代性的发掘与“大文学史”的繁兴、“新文学传统”的“重寻”等方面形成的渗透和互动尤为明显,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一条重要的文学史叙事线索;同时,海外研究的局限和偏颇也越来越凸出。近年来,“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史观的嬗变、文学与政治关联性、“无边的现代性”、现代文学传统的重新反思和探察,或许会带来“价值重建与文学史重构”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通向中国式艺术史学科
    艺术史的可能性及其路径
    王一川
    2014 (4):  37-45. 
    摘要 ( 784 )   PDF(274KB) ( 63 )  
    陷入质疑的艺术史学科急需探究其可能性及路径。随着中国艺术学理论下艺术史学科体制的确立和持续运行,被质疑的悬而未决的艺术史有可能逐步开放其学术空间或可能性。从美术史专家自觉面向艺术史开放和拓展的事实,可知中国式艺术史学科的可能性及其路径正在打开。可建立多层面艺术史研究构架:普遍性视野中的单类型艺术史、多种类型艺术史观念比较、两种类型艺术史比较和跨类型艺术史整合。还可形成不同艺术院校环境中的艺术史学科特色差异:单科宽厚路径、学科群内通路径、全科综合路径和艺文综合路径。北京大学艺术史学科可寻求宽厚人文视野及跨学科综合视野下艺术史现象的个案分析或打通分析,其四条路径已初现端倪:实地调查与纵深分析汇通、艺术观念思考与艺术家作品体验汇通、文化史与艺术史贯通、跨国艺术史比较研究视野。综合大学艺术史学科可自觉追求其学科特色:跨学科贯通、多种类型艺术史通串、独到的史家见识和独特的史家个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史的界定、潜能与范例
    彭锋
    2014 (4):  46-52. 
    摘要 ( 971 )   PDF(281KB) ( 151 )  
    艺术与美术的混用,引起了当前艺术学理论建设的困惑。本文主张,遵守艺术与美术在现代汉语中约定俗成的用法,有助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美术专指造型艺术或者视觉艺术,艺术通指全部艺术门类。由此,我们可以将艺术批评与美术批评区别开来,将美术哲学与艺术哲学区别开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够将艺术史与美术史区别开来吗?尽管在现有的学术体制内,只有美术史没有艺术史,或者艺术史就等于美术史,但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涵盖全部艺术门类的艺术史既有可能,也有必要,而且存在可供参照的范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向艺术场域史:一种开放而中立的艺术史书写
    张慧喆
    2014 (4):  53-59. 
    摘要 ( 863 )   PDF(67KB) ( 45 )  
    传统艺术史的书写往往着眼于艺术的创作和发生,而艺术本身的发展却要求一部开放的、普遍的和中立的艺术史。本文拟结合分析美学对艺术的界定,将围绕艺术或者艺术作品的关系元素置于艺术场域的内场和外场,同时联系布尔迪厄对于艺术场域的生成和自主化分析,构想艺术场域史。认为艺术场域史开放了艺术的发端和未来,敞开了各个艺术门类。同时,艺术场域概念的中立性解决了艺术史书写既不便站在当下语境进行价值判断、也无法客观还原历史语境的两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思想—学术”纠偏救弊论及其思想史意义——王元化到底反思什么
    劳承万, 蓝国桥
    2014 (4):  60-71. 
    摘要 ( 695 )   PDF(399KB) ( 77 )  
    王元化作为一个文化思想史家弃世而去已经六年了,但学界对他的“思想-学术”信念之回应,却是如此之寂寥——但文化思想史的轨迹,是绝不会绕开王元化的。“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之崇高箴言,是王元化在当代社会纠偏救弊的艰难成果。有识之士只有在追踪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之后,才能进入这个平凡而深刻的“匡时”世界中去。王元化所忧虑者,正是这种精神无根、六神无主的“颠颠狂狂”之态势对人类崇高思想——严肃学问的一种戏虐与挑战。态势仅是热烈的现象,而深层根源却是令人战慄的虚无弊端。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需要认真考究者,正是隐没在此等“现象”之后的文化深层弊端。王元化选择“反思”之路,首先迈步跨入中国当代思想史之荆棘领域,实是一大胆识与开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就是再表述——兼论民族、历史与国家叙事
    徐新建
    2014 (4):  72-77. 
    摘要 ( 1212 )   PDF(238KB) ( 76 )  
    本文提出“历史也是文学”,并从文学和人类学角度探讨关于中国的历史表述,主要观点有:1)在包括文字和口头的表述意义上,历史属于广义的文学;2)有关古今中国的历史表述可由文学的角度加以考察研究;3)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共同体,对其历史的表述需要具有多元对话的视野方能接近完整,因此不但对汉学加以了解,同时还应开展兼容藏学、学、蒙古学和苗学、彝学等的交流对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本体问题的理论反思——以钱中文先生《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为个案
    祁志祥
    2014 (4):  78-84. 
    摘要 ( 738 )   PDF(268KB) ( 66 )  
    本文以《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一书为个案,系统梳理、评述了钱中文先生新世纪以来关于文学本体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反思与论辩。这些问题包括:文学有没有自己的“本质”?文学的“本质”问题是不是可以探讨?“反本质主义”是否意味着取消“本质”研究?如果文学的“本质”研究不可取消,那么文学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评价本质解构之后文学的边界和文学理论的扩容?如何从文学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地位看待“文学终结”、“文学理论死了”之类的耸听危言?作为中国文论界的领军人物,钱中文先生晚年调动一生的学术积累回应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艺民俗学:近三十年交叉研究走向
    沈梅丽, 陈勤建
    2014 (4):  85-91. 
    摘要 ( 1126 )   PDF(261KB) ( 73 )  
    1980 年代中期,“文艺民俗学”以关注文艺学与民俗学的交叉研究跻身为文艺研究新方法理论之一。近三十年“文艺民俗学”理论阐释和研究实践表现为两种学术取向与研究路径:一种为侧重发挥民俗学方法理论在文学文本研究中的工具性,分析作品风格、勾稽民俗史料等;一种则是以“人的文化存在”“文学即人学”等为理论支点,关注从文学发生学角度挖掘其内部民俗学机制的存在进行深层关系研究。文章以此为考察对象,侧重阐释第二种文艺民俗学理论生成动因,对其交叉研究的路径、成果以及不足进行系统析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专辑: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生长点
    复合符号文学文本及其存在层次
    单小曦
    2014 (4):  92-103. 
    摘要 ( 1037 )   PDF(394KB) ( 84 )  
    复合符号文学文本由语言、身体、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交织复合而成,其中的语言符号发挥“定调”功能,决定了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身份。文字发明之前的原生口语文学源初即为“口语—身体复合文本”或“口语—身体—音乐复合文本”。中国古代的文图文学、西方和日本的“图画故事书”等文本是“文字—图画复合文本”的典型;“文字—图像—声音复合文本”是当下数字文学的重要类型。平面复合符号文学文本可分为载媒层、符号层、符段层、图像层、意象层、意蕴层、余味层等七个文本层次。在图像挤压语言使单语言文学发展受限的今天,复合符号文学实现了传统语言艺术与视听艺术的兼容,为文学拓宽了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交流和生产场域: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文论的构型
    胡疆锋
    2014 (4):  104-115. 
    摘要 ( 717 )   PDF(394KB) ( 45 )  
    近代以来,随着机械印刷媒介在中国的逐渐普及,大量的理论家和文论家参与了报纸副刊、杂志以及出版社的传播工作,推动了学术交流和文论知识的普及。知识的市场化和稿酬制度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文论的生产特点。大众传媒不仅开辟出了现代文学话语的生产场域,扩大了文论的再生产,推动和促进了文论研究的职业化,而且直接影响了现代文论的内在形态,介入了现代文论的构型。对文论建设而言,传播制度既是保障,也是制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方法偏限
    徐承
    2014 (4):  116-124. 
    摘要 ( 1951 )   PDF(321KB) ( 168 )  
    陈世骧所倡导的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学说,深受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影响,以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想为基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一种近似一元论的阐述与塑形。以学术发展的眼光来看,陈世骧的比较文学研究采取了以西律中的方式,并用一元论的强势话语遮蔽了中西文学原有的复杂性,其说作为中西比较文学学科起步阶段吸引西方学者兴趣的权说可矣,但若被当作中国文学唯一的诠释系统加以无限制地扩展,把对具体文学现象的阐发皆归为此一诠释系统的子句或部件,否则文学史研究在有所见的同时必将产生更多“不见”。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后来的发展,便陷身于这种“见”与“不见”的往复轮回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的生长点与可能性——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述评
    何浙丹
    2014 (4):  125-127. 
    摘要 ( 602 )   PDF(394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变革及其小说史意义——以上海、广州为中心
    邓大情, 孙逊
    2014 (4):  128-135. 
    摘要 ( 719 )   PDF(327KB) ( 61 )  
    鸦片战争的失利,迫使清政府开口通商,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由进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新型商业贸易城市随之兴起。这些城市所形成的新结构和新功能,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旧模式。作为与城市关联密切的一种文学样式,近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亦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变革。城市书写的空间不断拓展,由对城市地标建筑的笼统书写发展到进入城市肌理的各种生活细节。小说主角由传统市民向近代都市人蜕变,而在叙事形式上则呈现出从注重时间维度到以空间为中心的转换。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这些变革,成为都市小说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具有了一种承上启下的小说史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曹雪芹的文体学思想——兼及脂评本《红楼梦》的文体文献学价值
    任竞泽
    2014 (4):  136-145. 
    摘要 ( 1012 )   PDF(340KB) ( 130 )  
    曹雪芹的文体学思想全面而系统,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辨体与尊体。包括“必先度其体格宜与不宜”的辨“文各有体”,以及宝玉评鉴《桃花行》的辨“人各有体”。二是得体与失体。这组对立概念范畴的文体内蕴丰富,此外还继承了曹丕的文体理论并亲自实践之。三是破体与变体。也就是打破传统文体规范,这表现在《芙蓉女儿诔》等文体革新中。四是传统与俗套。曹雪芹提倡打破传统小说文体的写法规范,这种文体观在小说原文和脂评批语中,反复借不落俗套等相类之语道出。脂砚斋批语中的大量文体言论是对曹雪芹文体学思想的补充、印证和完善,具有很高的文体文献学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适的“言文之辨”与文学史观
    郭庆财
    2014 (4):  146-154. 
    摘要 ( 859 )   PDF(324KB) ( 68 )  
    叶适兼擅经史文章之学,他摒弃了经、史、文三者的人为分界,而注意到三者在语言层面具有根本的相通性,三者的分疏乃是“言”裂变的结果:“言”以三代语言文字为典范,具有政治实践性的品格;“文”则兴盛于汉以后,逐渐趋向于辞藻末节。总地看来,“文”的不断膨胀,与政治文化的衰落互为因果。因此叶适主张“循言以求道”,即通过重新阐释五经之言来重建三代治道,认为“内心”与“外事”的高度和谐,性理、治道、文字的完美统一才是三代“道”的真意;而三代语言,乃是治道、性理、文字的完美融合,后世无以复加。叶适由此也形成了崇古的、文以代降的文学史观。但他对欧、苏文的赞赏,对唐诗的钦慕,则显示了儒学事功派立场与文学家立场之间的纠结和错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追和词的文化意味
    王靖懿, 钱锡生
    2014 (4):  155-164. 
    摘要 ( 941 )   PDF(335KB) ( 75 )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被追和次数达10次以上的共计29人,原唱作品被追和5次及以上的共计35篇。对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词作的考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前代词人、词作传播的情况,感知明代词人的接受态度和审美需求,了解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词学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明词创作与明代词论之间存在的背离以及追和词研究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至情至性”与“情”本体论——中西比较视野中的文学观念选择
    娄晓凯
    2014 (4):  165-171. 
    摘要 ( 785 )   PDF(264KB) ( 130 )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李金发、朱光潜、梁宗岱、宗白华都曾留学欧美,在中西文化的双向透视与观照之间融汇中西、贯通古今,西方之自由与独立,并不同程度地接受与吸收当时各种先进文学理论思潮,但在他们的文学观念中,中国古典诗学批评倡导的“情”及其本土性与民族性被重新赋予了崭新的现代性与世界性内涵。“情”作为一个变异性呈现的范式,其构筑了更具张力的深层表现空间,从而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三个维度上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情”本体论文学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作者之死与再生
    彼得·哈吉杜
    2014 (4):  172-181. 
    摘要 ( 951 )   PDF(323KB) ( 51 )  
    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最有影响的潮流可以描述为对于浪漫主义式和实证主义方法一种反叛,这种方法集中于作者其人而非其文学产品。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都否认生理作者的重要性,仅仅着眼于文本处理。罗兰·巴特阐述了作者之死的概念,获得福柯与德里达等理论大家的激赏;在此概念提出之后的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出,作者的重要性再度获得学界重视。在包括后殖民与性别研究在内的一些新趋势中,生理作者个人化的甚至身体的经验似乎变成了文学最重要的一个层面,不过这种(仍然是)个体经验的表达被认为具有社会意义而非个人化意义。作者的再生是拒绝将文学视为自我中心的游戏,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否认细读与文本分析重要性的理由;毕竟,二十世纪文学理论聚集的知识资本仍然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语言学与当代生态文学、文化研究的语言理论基础建构
    赵奎英
    2014 (4):  182-190. 
    摘要 ( 778 )   PDF(310KB) ( 68 )  
    语言研究与生态文学、文化研究密切相关,当今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的困境之一是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理论作为基础。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把语言作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中介环节来理解,并把语言的“环境”置于自然、社会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复杂关系之中,这使它既超越了其他语言学在语言与世界关系问题上的那种“世界建构语言”或“语言建构世界”的单向决定论,也超越了在语言的“自然性”和“约定性”问题上的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参数”的真正生态辩证的语言学理论,从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与世界、自然与文化、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之间的关系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并因此对当今生态文学、文化研究的语言理论基础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学的多维空间探索
    汪小玲, 郑茗元
    2014 (4):  191-195. 
    摘要 ( 1057 )   PDF(194KB) ( 98 )  
    美国纽约派诗人弗兰克·奥哈拉的城市诗歌在空间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使得他的城市诗学在空间研究层面上有了新的切入点。本文以奥哈拉城市诗学的多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视觉空间、听觉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观察奥哈拉诗歌的空间特点,探索多维空间与都市诗歌文本的互动性关系和隐喻性模,为城市诗歌的空间理论研究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构视野下的反抗及其可能性——斯皮瓦克论属民阶层及其主体意识
    李应志
    2014 (4):  196-203. 
    摘要 ( 795 )   PDF(281KB) ( 79 )  
    解构主义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激进理论。但斯皮瓦克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对我们“不得不寓居于其中”的东西的批判,这意味着解构不仅允许、同时也必然对本质主义进行策略性利用。本文认为,正是斯皮瓦克对德里达的这一解读,使解构摆脱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嫌疑,并得以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结合起来,使属民阶层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反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指称物的运用及意义
    张碧
    2014 (4):  204-210. 
    摘要 ( 867 )   PDF(292KB) ( 50 )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将英美符号学传统中指称物的概念运用于其符号学实践中,从而达到对由指称物所代表的社会现实领域进行认知和分析的目的,同时弥补了此前在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时存在的方法论缺陷。此外,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指称物的运用,客观上对英美、结构主义两种符号学传统的方法论进行了理论汇通,并突出了指称物在符号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为符号学理论建构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杰姆逊的“民族寓言”:一个辩护
    王钦
    2014 (4):  211-216. 
    摘要 ( 2241 )   PDF(396KB) ( 409 )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重新考察了美国文学批评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提出的“民族寓言”概念和以艾哈迈德为代表的批评者们的论述,认为大多数批评者对于杰姆逊的批评出于一个关键的误读,即将“民族寓言”从形式层面转换到内容或主题层面。与此相对,本文提出从形式出发理解“民族寓言”可以使人们在当今的文学和政治语境下重新讨论第三世界文学与跨国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从而重新激发“民族寓言”这一批判性概念的潜能及其政治上的激进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