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徐中玉文论研究
    论徐中玉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的贡献
    蒋述卓
    2020 (5):  1-17. 
    摘要 ( 233 )   PDF(1391KB) ( 68 )  
    本文论述了徐中玉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领域的多方面贡献。他为古代文论研究的科班出身,百余岁人生中八十多年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他怀着报国之心,在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树立了敢闯学术禁区、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学术典范;他有宏阔开放的学术视野、兼收并蓄的学术方法,以独特的学术眼光,在古代文艺规律和创作经验、古代文论民族特色、古代文论的思维特点与表达方式、古代文论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以及重视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功夫诸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绩,积累下丰富深厚的学术经验。他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及在指导、提携年轻学人上所花的精力与心血也是有口皆碑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论当随时代——论徐中玉先生的文艺观
    刘锋杰
    2020 (5):  18-28. 
    摘要 ( 189 )   PDF(1830KB) ( 88 )  
    徐中玉先生尊重并探寻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为审美反映论的出现作出过重要贡献;率先在中国文论教材中提出“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论证了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的深刻关联性;强调中国文学的伟大性,期望“天地之至文”的出现。徐中玉为中国现当代文论建设注入了他的心力与观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以成人:徐中玉大学语文教育思想摭谈
    程华平
    2020 (5):  19-40. 
    摘要 ( 181 )   PDF(1846KB) ( 137 )  
    作为20世纪80年代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首倡者,徐中玉经过多年的探索,将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定位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着力培养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与运用语言能力;通过教材的选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使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徐中玉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主张通过对典范文本的学习,从中领悟与借鉴优秀作品的艺术成就与创作方法,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从而学会写作,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大学语文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徐中玉大学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即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与语言运用能力的人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中国文论创新发展方式及路径研究”会议专题
    理论与死亡
    徐亮
    2020 (5):  41-49. 
    摘要 ( 191 )   PDF(1361KB) ( 104 )  
    德里达的临终采访引起了关于理论与死亡的关系的重要话题。他的临终与他对死亡的谈论构成了这个采访事件的张力。通过幸存论,他规划了理论家超越生命的不朽之路,但也坦率地表现了面对实在的死亡时的无奈。他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好问题,毋宁说他把问题留给了后人,因为他没有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令人信服(用他的话叫“真诚”)的平衡或一致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面无意识——荣格《红书》读解
    邢建昌
    2020 (5):  50-59. 
    摘要 ( 2418 )   PDF(1827KB) ( 204 )  
    《红书》是荣格于1913—1930年围绕自己的梦境、幻象等心灵意象而展开的自我试验,是写给自己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文学题材的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荣格所有著述中最难解的部分。《红书》的内容构成了荣格后期著作的关键来源。《红书》的主题,是对深度精神的勘察和找回灵魂的努力。无论是深度精神的勘察,还是找回灵魂的努力,《红书》都不是通过逻辑思维,而是借助意象或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荣格认为,时代精神看似强大,却迫使人们用眼前的东西去填补当下,导致心灵的贫瘠、懒惰,远离神圣和平凡。在深度精神的引导下,荣格选择了一条回到内心世界的道路:不再渴望从外部寻找自己,而是转向内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故论衡》中卷文学七篇“以文字为准”辨
    陈雪虎
    2020 (5):  60-71. 
    摘要 ( 195 )   PDF(1416KB) ( 91 )  
    章太炎著《国故论衡》以小学为根基,以诸子学为广大,立意深远,内容朴厚,在学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中卷文学七篇”集中讨论和批评处于文字与哲理之间的文学与文化传统问题,在文论上也极有启发意义。本文试图集中辨析章太炎“以文字为文”的观点、论文“以文字为准”的原则,探讨其在“中卷文学七篇”中的贯彻和调停状况,以此窥测章氏文学的问题意识及其文化关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艺术体验中的身体及其理论问题——基于VR电影身体实践的考察
    单小曦, 李雪莉
    2020 (5):  72-83. 
    摘要 ( 265 )   PDF(1436KB) ( 105 )  
    在以VR电影为代表的虚拟艺术活动中,典型的交互性体验方式形成了。按体验者身体呈现程度不同的“自由度”,可将VR电影交互性体验分为“三自由度”“六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验三种类型。在不同类型的交互性体验活动中,技术延伸身体、身体同化技术并使之发挥身体功能,形成了“技术身体化”;意识依托身体、身体覆盖意识,形成了“意识身体化”。随着身体“自由度”的提高,“技术身体化”和“意识身体化”也不断增强。西方“身体主体”思想研究在克服意识性主体论身/心、主/客二元对立弊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与当代虚拟现实语境和虚拟艺术现实不相容的一面。虚拟艺术体验活动中的主体,既不是传统美学理论中的意识性主体,也不是一般“身体主体”理论所标榜的“身-心”统一体,而应是“技术-身体-意识”的结构性主体,身体带动技术、意识的实践活动是其主体性生成之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关汉卿杂剧结构艺术论
    许建中
    2020 (5):  87-98. 
    摘要 ( 267 )   PDF(1850KB) ( 122 )  

    关汉卿现存杂剧15种。他取材现实生活,改造传统题材,自铸题旨,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思考;精心布局,创造了较为丰富的杂剧结构类型;充分调动一折二段、悬念、误会、发现、突转等多种编剧手法,极大提高了杂剧的艺术表现力;剧情配套选择妥帖,套外加赠曲是对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突破;注重排场派脚,主唱者可改扮多人,这是对元杂剧“一人主唱”的调剂与改造,极大拓展了杂剧结构艺术张力;擅长旦本剧,塑造了生动传神的妇女群像,有效调动各种脚色,为旦末演员表演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关汉卿杂剧结构艺术特色鲜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诚为元人第一。总体把握关汉卿杂剧结构艺术,可以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结构理论提供一个经典性范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启诗学理论发覆
    刘召明
    2020 (5):  99-108. 
    摘要 ( 224 )   PDF(1839KB) ( 71 )  
    高启的诗学理论由“一总三分”的框架构成。所谓“总”,是指“求全”“求至”,成为“大方”之家。“三分”则指三个层面的内容:诗之“要”,即“格”“意”“趣”;诗之“次”,即“声”与“言”;诗之“补”,即“江山之助”“在而可考”。高启的诗学理论深受严羽《沧浪诗话》及佛禅人物与思想影响,同时也与其以性情为本的创作个性、隐逸田园、仕宦南京的人生经历等有密切的关系。在元明诗歌史与诗学史上,高启的诗学理论以盛唐为嚆矢,以宗唐为模范,对扭转元末纤秾缛丽诗风有不世之功,同时“关有明一代文运”,对明代诗学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魏禧“真气”说的理论内涵及其文论意义
    朱泽宝
    2020 (5):  109-117. 
    摘要 ( 177 )   PDF(1373KB) ( 202 )  
    “真气”说是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内涵而言,“真气”说强调尊重作家的个性禀赋,也不背离“理义”,同时还蕴含着对多元化文风的倡导。“真气”对魏禧文论体系的建构意义至为重要,可以避免由过度依赖“法”“理”“识”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魏禧的“真气”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意味,呼应着明遗民群体反思明朝灭亡的时代背景,也寄寓着以改造文风来挽救士风的意图。“真气”说对于桐城派文论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成为评判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研究
    论非虚构写作的反自律性及其局限
    洪治纲
    2020 (5):  118-124. 
    摘要 ( 141 )   PDF(1327KB) ( 149 )  
    非虚构写作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而是一种反自律性的叙事策略。它高度倚重题材本身的特定价值和作家主体的思考,难以顾及作品内在的艺术价值。从题材获取到叙事过程,作家的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为叙事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但这也导致了叙事的碎片化和人物形象的剪影化。这种过于强调事实、突出创作主体思想与观念的写作,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载道式”写作;其题材使用的一次性,也意味着作家的写作很难保持可持续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道主义与文学”再反思
    张弓, 张玉能
    2020 (5):  125-135. 
    摘要 ( 193 )   PDF(1833KB) ( 94 )  
    “人道主义与文学”的问题曾经是一个文学理论的禁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冲破了这个禁区,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拨乱反正与正本清源的讨论。它不仅正确评价了西方近现代文艺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而且也重新评价了五四新文学文论传统中的“人的文学”与“人道主义文学”,让“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得到了公允的评价,对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我们应该进行再反思,真正树立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小说的“中国性”管窥:以汪曾祺为例试驳“葛浩文之问”
    欧阳灿灿
    2020 (5):  136-143. 
    摘要 ( 247 )   PDF(1342KB) ( 87 )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质疑中国小说,认为沉迷日常生活场景描写令情节不够紧凑流畅,使小说有丧失文学性之嫌。我们则认为,中国小说大量描写与情节无关的生活细节,源于中国文学对“文”“人”与“世界”的融合性表现传统,它体现的正是中国小说的“中国性”特色。与西方重视文学的独立性价值不同,中国传统文论强调“心生而言立”,追求“文”“人”与“道”的合一性与合作性。汪曾祺用现代汉语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文”“人”与“世界”融合统一的精神追求,体现出“真实”与“美”在日常生活中相交融的特色,从而证实了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创作手法绵延至今的强大生命力。葛浩文的误解恰好证明了中国文学具有无法被西方文学及其诗学审美惯例拘囿的“中国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王小惠
    2020 (5):  144-155. 
    摘要 ( 187 )   PDF(1890KB) ( 84 )  
    钱玄同加入“五四”文学革命阵营之时,借用、转化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资源。他一方面从雅俗、骈散、文质层面建构“不用典”论,提倡以今语为雅,反对骈偶与“尚文”之风,并将具体的攻击对象落在“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上;另一方面为白话的“言文一致”与“用字过繁”找到相应的学理依据,并以“用字之误”来抓住痛处的朴学论争方式,回应了当时关于五四白话文的质疑。钱玄同对章太炎文学语言资源的引入,为五四文学革命提供了切实的着力点与历史凭依。但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是以小学为核心,视文言为主体,而钱玄同则尊白话为文学之正宗,并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主张废除文言,强调白话文的绝对正确性与独立性,故而,二人的文学语言观存有明显的区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史理论与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的回望与重访:约翰·斯道雷教授访谈
    张聪, 赵冰
    2020 (5):  156-167. 
    摘要 ( 195 )   PDF(2259KB) ( 78 )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最知名的学者之一,约翰·斯道雷教授在访谈中通过探究一些关键问题回顾了文化研究的历史,并分享了他的新作《激进乌托邦主义和文化研究》。在这本书中,斯道雷教授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了乌托邦主义的古老概念,并指出,激进乌托邦主义或可唤醒文化研究的政治承诺。由此,他不仅重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三位奠基人及其理论,而且通过对“此时此刻”的陌生化,指向了未来的激进乌托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女性自画像中的性别再现视角与伦理矛盾
    凌晨光
    2020 (5):  168-178. 
    摘要 ( 169 )   PDF(10430KB) ( 98 )  
    对自画像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让我们切入社会文化问题的各个层面,包括性别再现问题层面。自画像是对人的自我呈现结果的记录。女性自画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具有独特的形象性和蕴含性,对于人们思考性别问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艺术家在自我形象塑造、人际关系表现和表达途径尝试方面的独特追求。女性艺术家在自我描绘时与镜子之间建立起的特殊联系及其对此的反思,成为理解女性主义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而看与被看、出场与缺席、肯定与否定等悖谬关系中所蕴含的性别伦理思想的矛盾冲突以及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全方位思考,则更加凸显了女性自画像研究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功能到语义——画框的历史与理论
    高远
    2020 (5):  179-188. 
    摘要 ( 280 )   PDF(1841KB) ( 95 )  
    画框作为连接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边缘的关键元素,先天具有历史与理论的双重意义,其从形态到观念上的变迁,都与各种艺术史方法论及理论话语息息相关。本研究从一种形态和功能的历史变迁入手,结合一些理论家的论述,讨论了画框的生成与发展,尤其是其在艺术史领域的应用。本文涉及画框历史写作的传统与方法、模式与问题,并引入了20世纪以来的理论视角,论述了画框概念在视觉理论和批评领域的转向及其跨学科意义,试图梳理和澄清画框理论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关键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年论坛
    重构的图景:论“放翁体”的形成与流变
    商宇琦
    2020 (5):  189-196. 
    摘要 ( 204 )   PDF(1815KB) ( 125 )  
    “放翁体”一语首见于《瀛奎律髓》中。以忧怀国事为重要主题,意境雄阔,诗风悲健沉郁、明朗流畅,是今人对“放翁体”的流行定义。其实,“放翁体”的意涵在后世不尽相同。明清时期“放翁体”的主要特质或可概括为:题材上多流连光景的日常生活叙事,风格平熟清新,体裁以七律为主,并偏爱采用组诗形态,重在表现文人自适、尚闲的心态。这与后世陆诗选本的选诗倾向、时代审美风气的递嬗、诗坛风气导向及明清易代以来高压政治对文学领域的介入有所关联。“放翁体”内涵在后世重构的实质,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认知和选择加之于陆诗本身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李白《拟古十二首》及其意象构建
    张一南
    2020 (5):  197-205. 
    摘要 ( 776 )   PDF(1826KB) ( 127 )  
    李白的《拟古十二首》是模拟《古诗十九首》之作,是完整的组诗,继承了陆机开创的拟篇法,从属于六朝至唐代拟写古诗的风气。李白拟写古诗,在“象”与“意”方面都较古诗更为丰富,是继承齐梁技巧而御以兴寄传统的结果,以表现与再现相结合,体现出典型的盛唐气象。其构建意象的途径也独具特点,发挥了李白天才的创造力。高扬的主体意识是李白拟古区别于六朝拟古的最显著特征。《拟古十二首》对古诗的种种改造,也为我们解析李白五古的创作手法提供了线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端、阐发与对位——论萨义德音乐批评的意图与方法
    李盛
    2020 (5):  206-213. 
    摘要 ( 330 )   PDF(1821KB) ( 70 )  
    作为萨义德批评实践的重要部分,他的音乐批评一面接受《开端》“许多各不相同之物混合的语言”、《东方学》的“策略性定位”和“策略性建构”与《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带有想象的细读”等批评方法,一面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不断抵抗这些既有的批评。在“接受与抵抗”的交互运动中,萨义德发展出了言说音乐的独特方法,即“阐发”。具体而言,萨义德首先承认历史与主体、世界与文本、原作与批评、政治与美学相互结构、彼此“赋能”的关系,进而秉持不带前见的态度,从细节入手,对上述关系中两两对照的对象施以对位阅读。最终,他关于音乐的每一次阐发不仅成为对主体、文本、批评、美学的激活,更成了对历史、世界、原作、政治的介入和新的“开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艺术史核心概念的“风格”的概念史——艺术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探索
    张婷
    2020 (5):  214-224. 
    摘要 ( 308 )   PDF(1855KB) ( 129 )  
    风格一词是现代艺术史中的核心概念,但其丰富的意指和内在的矛盾性使其含义模糊、复杂难辨。本文详细考证了风格概念在艺术批评中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揭示了风格概念从“手法”向“风格”转变的深层意义,以及风格史发展中风格概念图式的不断转变。本文的分析表明,正是风格意涵的丰富和嬗变,使得风格史成为传统西方艺术史建构的主导范式,而当代风格史所面临的困境也引发我们对艺术史建构进行重新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