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西文论研究
    阐释语境中的开与闭
    约瑟夫·马戈里斯
    2016 (2):  5-19. 
    摘要 ( 177 )   PDF(13838KB) ( 42 )  
    但丁声称指导或支配中世纪文学的是封闭模式,而艾科和罗兰·巴特则持相反意见,支持不同程度上的开放模式,本文将这两种模式假定为阐释实践中的两极。此两极暗示着对两种情形的有限思考,一方面思考“唯一可能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思考我们时代特有的对偶然刻意的回应与联想日渐增长的宽容和分散,这些回应与联想传达了一种相关性,但随时又会免除任何强势方法论梳理中的区隔。当代的阐释,尤其在艺术领域,越来越倾向于开放式,因此艺术界本身也就更倾向于那些更易于开放性阐释的艺术作品(例如,装置艺术、发生艺术、观念艺术)。当然,(诸如历史、法律、股票交易所、心理分析等)不同领域的阐释也需要对专业利益负责,这些利益就要求阐释要有一种具有证据相关性的学科独特意识(封闭性)。总而言之,我们对整个可知世界各部分的有意义排序似乎引导着阐释实践的活力。本文只是对这一不断变化的实践进行了初步扫描,希望能够对其多样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荀子与所罗门论对丧亡的美学回应
    凯斯琳·希金斯
    2016 (2):  20-30. 
    摘要 ( 217 )   PDF(9162KB) ( 41 )  
    人们通常以审美的形式表达并体现与丧亡相关的情感,这些形式包括纪念碑这样的永久性作品以及仪式类的表演。墨子对繁缛葬礼持批评态度,而荀子对墨子的回应则有助于解释审美上极其精美的仪式对于丧亡经历者的情感具有怎样的价值。荀子的论述与罗伯特·C. 所罗门所考虑极其契合。所罗门提出,哀伤是道德上义务,悲伤是一种功能性的情感,尽管表面看来并非如此。从审美角度看,仪式的繁缛为人们对死者的怀念提供了一种象征性的满足感,为情感表达提供了确定的形式,有助于限制未亡者的内疚感,并鼓励未亡者走下去,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继续生存是在亡者的缺席下对亡者的敬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表现力的跨文化认识
    詹姆斯·O. 杨
    2016 (2):  31-40. 
    摘要 ( 148 )   PDF(9166KB) ( 42 )  
    根据相似性理论,音乐的表达特点与人类表达行为具有相似性。辨识音乐作品的表达特点就是要认识音乐与表达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慢节奏音乐往往产生悲伤感,这起码由部分原因在于悲伤的人语速缓慢。表达行为的某些形式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当某些音乐的作者和听者来自于同一种文化,听者就更善于辨识出那音乐的表达特点。与作者来自同一文化使得听者具有优势,这部分原因也许在于语言之间较少差异。有时,音乐表达的特点与一种文化的嗓音表达相似,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嗓音表达差异极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研究
    像似意识:意义的物质感
    杰弗里·亚历山大, 高蕊, 赵迪
    2016 (2):  41-51. 
    摘要 ( 248 )   PDF(8407KB) ( 55 )  
    本文旨在讨论文化社会学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即像似意识的兴起。本文主张像似可以视为浓缩的象征形式,它使社会意义植根于物质形式,它使抽象的认知和道德包含和隐匿于美学外形之下。换言之,意义通过日常生活中美丽、崇高、丑陋或者仅仅是平庸的物质性像似得以显示。但只有借助于感觉,像似的力量才得以产生。同时,本文比较了这一新视角与其他诸如唯物主义、符号学、美学主义、道德主义、现实主义和唯心论的异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认知活动中的视觉行为分析
    凌晨光
    2016 (2):  52-60. 
    摘要 ( 199 )   PDF(7399KB) ( 66 )  
    “看”是人把握对象、认识自身、建构世界的重要环节。对看的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看见。看是行为,看见是结果,然而“看”未必能“见”。看见把原本不在关注焦点的对象经选择和聚焦而令其呈现,这是个不可见变为可见的过程。二是看出。“看出”体现了视觉认知理论中的深度模式观念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透视”,而且是观看者借助于想象和移情而完成的一种视觉呈示。在此,人的“心灵之眼”发挥着比肉眼重要得多的作用。事物潜在的可能性、无形的生命力乃至对象之“缺席”都能为这心灵之眼所捕捉。三是看作。“看作”也作“视为”,将对象看作什么,体现了视觉主体主观投射的机制和作用。看作更要关注其间语言逻辑和文字智慧层面上的关联。“看作”以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魔力,带领观者从可能世界进入不可能世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气概与男性气质:男性研究中的两个易混概念辨析
    隋红升
    2016 (2):  61-69. 
    摘要 ( 440 )   PDF(6387KB) ( 70 )  
    男性气概与男性气质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但国内学界对这两个概念缺乏正面系统的辨析,以至于在这两个概念的译介和使用方面存在着相当的不准确性。因此,弄清楚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的联系与区别,是国内男性研究或性别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在男性气概和男性气质研究成果,从两个概念的词源史与文化史、定义范围和评判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建构方向与实践方式等四个方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男性气概的人文重构议题,希望对纠正男性气概的某些错误认知以及超越现代男性气质困境有所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时代的文学研究方法——基于弗兰克·莫莱蒂文学定量分析法的考察
    陈晓辉
    2016 (2):  70-77. 
    摘要 ( 239 )   PDF(5927KB) ( 50 )  
    大数据时代的文学研究难以规避计算的钳制,定量分析因而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论文认为,弗兰科·莫莱蒂的文学定量分析法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例证。他由定量分析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历史演变中确认其向人文学科转换的可能性。波普尔的客观知识猜想为莫莱蒂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型数据库建设、跨库检索、智能分析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保证。在分析了英国7000部小说的标题后,莫莱蒂揭示了小说标题变化所隐含的文学意义,验证了定量分析对小说文体研究的有效性;在利用网络理论对戏剧情节分析后,莫莱蒂证实了定量分析研究文学内容的可行性。在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莫莱蒂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形式和内容的双重研究,确立了利用大数据研究文学的合法性,但莫莱蒂的定量分析提供的文学研究结论不仅是一种缺乏个性的普遍结果,而且缺乏人文学科该有的价值判断,引发诸多争议,这又凸显了文学定量分析的复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安德里亚·巴尔蒂尼
    2016 (2):  78-83. 
    摘要 ( 470 )   PDF(3957KB) ( 302 )  
    艺术的“在地性”一直是公共艺术中的焦点问题。在地性观念旨在强调艺术与场所之间既改变、又适应的辩证关系。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逐层论证了三种公共艺术品的展示类型:透明型、割裂型与辩证型。如果公共艺术的价值是参与地方身份的建构,促进民主的抗议,那么,卡斯塔尼亚的在地性观念更能胜任这一使命。因为它既响应了地方精神,延续了特定场所的历史文脉,又加入了原创性因素,重构了地方共同体的身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空间理论与批评
    空间体验与艺术表达:以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为视角
    阎嘉
    2016 (2):  84-91. 
    摘要 ( 218 )   PDF(6018KB) ( 69 )  
    戴维·哈维提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为理解和阐释艺术创作中的空间体验与艺术表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根据这种理论,空间的含义始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复杂性不是由这一概念本身决定的,而要取决于人类物质生产的历史状况和语境的变化。在对空间的体验中,物理空间所折射出的人类生产状况和物质特性,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心理体验和历史想象。对空间的艺术表达,往往成为社会历史状况与空间体验之间的中介,也是空间体验的固定化和物质化呈现形式。当代西方艺术上的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反映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历史-地理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戴维·哈维对法国文学空间的解读
    刘进
    2016 (2):  92-100. 
    摘要 ( 163 )   PDF(6143KB) ( 27 )  
    戴维·哈维是西方“空间转向“中实现地理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相遇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其空间观念在本体论、现代性与文化艺术的三重维度上展开。在哈维的空间理论的文化艺术维度上,他对以“巴黎”为核心的法国文学的关注和批评实践开启了一种通过空间批评来展开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学批评立足现实,立足批判的新平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尔凯郭尔与19世纪哥本哈根城市空间:一种现代性批判研究
    田王晋健
    2016 (2):  101-106. 
    摘要 ( 244 )   PDF(6143KB) ( 52 )  
    随着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欧洲陆续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大都会。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性地审视了城市空间的变迁与现代性之间的重要联系,对于19世纪哥本哈根城市空间的研究仍有待发掘。蒂沃利公园是哥本哈根重建过程中出现的新兴事物,体现了哥本哈根城市空间的现代性;身处哥本哈根的克尔凯郭尔则与教堂的形象联系紧密,他以其独特的个体经验和宗教背景,发展出一条独特的神学现代性批判言路。他认为真正的内在性空间,允许一个人有能力再次回到他所处的外部世界,而非将其禁锢其中。而丹麦最终没有按照克尔凯郭尔的设想发展下去,而是成为了格伦特维主义引导的民主国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罪恶与清官:说唱词话中的包公
    伊维德, 吴冠文
    2016 (2):  107-117. 
    摘要 ( 244 )   PDF(7983KB) ( 36 )  
    源自宋人包拯的包公这一文学角色,在1250至1450年间曾出现于各体通俗文学作品中。二十世纪以来,有关包公的话本、杂剧和戏文广为人知,屡经探讨。而关于包公的词话直到1967年始在嘉定附近发现,这些词话影印出版之初曾引起过相当的轰动,很多出版物应运而生,但初始的热情消退后,新发现的词话对之后包公故事发展演变的论述影响甚微。词话未受到充分关注虽部分缘于其数量较少,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界将它们作为较话本、杂剧晚出而缺乏独创性的作品。但有证据显示,现存的话本和杂剧作品常常是晚出的改定本,而词话则相对较早且无明显改订痕迹,我们至少应该将词话视作话本、杂剧同期之作,而非晚于它们。在不少情况下,词话很可能系杂剧之源,而非相反。与通过明代宦官机构钟鼓司传留下来的不温不火的杂剧文本相比,相当一部分词话大胆批判了一个权势和罪恶相伴的世界,它们非常关心包公审判的权力和自主性等问题,而没有一味地赞颂皇帝的统治效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学术史上的“陶诗品第”之争
    杨焄
    2016 (2):  118-134. 
    摘要 ( 174 )   PDF(12234KB) ( 43 )  
    齐梁时期的锺嵘在《诗品》中将陶渊明列入中品,后世不少评论家都认为品第不公。明清以来如王士祯等人甚至认为陶诗应置于上品,但相关的批评并没有文献依据或理论阐发。及至现代学界,对《诗品》的研究日趋严密细致,由古直率先发端,提出在《太平御览》所征引的《诗品》上品诗人名单中原本就列有陶渊明,随即引发海内外诸多学者参与争论。或引据文献,认为今传《诗品》曾遭后人篡改;或认为对于锺嵘如此品评,根本毋庸置疑。由此展开对《诗品》的版本源流及体例义法,锺嵘的诗学观念及品评标准,乃至陶诗的流传及接受情况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讨。通过梳理这桩公案的始末原委,可以发现传统学术研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诸多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胡应麟“格以代降”说的诗学意义与文化意义
    王明辉
    2016 (2):  135-143. 
    摘要 ( 243 )   PDF(6423KB) ( 56 )  
    “格以代降”是胡应麟对古典诗学传统的提炼和总结,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文学退化论,这是复古派诗论家对于诗的抒情范围越来越滥、“诗言志”的纯粹性不断受到冲击的诗歌发展历程的一种真实描绘和恳切批评,是对传统诗教精神的重新提倡。“格以代降”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兴寄”传统有关,“格”是一个整体性的诗学概念,既包括情志层面,也包括体式层面,在此语境中更偏重情志。诗格是创作者身份地位和社会阶层在文学艺术中的隐性显现。高格的标准由社会上层决定,传统士大夫所规定、认同和倡导的最高格,兼具了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审美意义。“格以代降”这一命题的本质是主流诗学话语的掌控者或追随者对于自身的精神追求、权力地位和审美趣味的坚持和捍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性”与“游艺”:论刘熙载的“内圣”境界与其“诗品”理想的融通
    马涛
    2016 (2):  144-155. 
    摘要 ( 172 )   PDF(7834KB) ( 68 )  
    刘熙载精通性理之学,为一代儒宗,著《持志塾言》《古桐书屋札记》,对“内圣”境界的探讨,贯穿于刘熙载的哲学、文艺、修身之中,故其谈艺之作将艺术与人生、“复性”与“游艺”打并一片,极具人文关怀。“文为心学”的理念是“内圣”境界与其“诗格”理想相融通的基础;内圣境界主要体现在使心性归复到“不滞于物”“与物同体”“万善俱足”的本来面目;“内圣”境界辐射下的“诗品”理想表现为既反对因“忧生”而起的“悲愁”,又认为完全超脱的“放旷”精神未合“中道”,而追求“超物我”“忧世道”“持志节”三种精神的相融相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学研究
    论审美活动中的意象创构
    朱志荣
    2016 (2):  156-163. 
    摘要 ( 210 )   PDF(5488KB) ( 65 )  
    美是物象、事象和艺术品及其背景经由主体悦目、悦耳和赏心,或震撼心灵创构而成的意象。在审美活动中,意象创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呈现为超越一切既有物质、具有创造能力的感性形态,包括对不在眼前或耳旁情景的回味。审美活动作为创构意象的过程,是主体通过体悟外物呈现为空灵之象、获得精神愉悦的过程,也是主体通过直观体悟诱发情感和想象,满足创造欲,力求自我实现的过程,其中体现了体悟、判断和创造的统一。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是一种形与神的关系。意象一本万殊,在物我交融、情景合一中以象显神,以神体道,体现了象、神、道的有机统一,具有瞬间性、诠释性、超越性和生命意识等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别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学科边界与内在根据
    王建疆
    2016 (2):  164-172. 
    摘要 ( 209 )   PDF(6511KB) ( 49 )  
    从别现代而非后现代的角度看,人生论美学的学科边界需要厘清,它是在同社会美研究、伦理美研究、自然美研究以及同美育研究、境界研究的区分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的。人生论美学具有形态学特征,这就是内审美形态。内审美包括无对象审美、内景型审美和精神境界型审美,是人生论美学的识别标志和内在根据。中国修养文化中的人生理想、人生境界和修养方式构成了中国人生论美学的具体内涵。只有通过对学科边界的把握、对审美形态的确认和对学科基础的了解,才能深化人生论美学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的审美化与诗性正义论
    王建刚
    2016 (2):  173-183. 
    摘要 ( 291 )   PDF(7730KB) ( 54 )  
    恶是文学艺术中的常见主题。“恶”在艺术中经过一种“审美化”改造后得以蜕变与净化,并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有的新质。与此同时,它也被赋予一种独特的诗性认识价值和审美伦理功能。由此,艺术中的“恶”既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生活,又能在某种意义上给他们以审美的享受。“恶”的审美化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悖论特性也会最终指向文学的伦理层面,引发人们对诗性正义问题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语图关系研究
    汉赋与汉画的本体关系及比较意义
    汪小洋
    2016 (2):  184-195. 
    摘要 ( 231 )   PDF(8615KB) ( 36 )  
    汉赋与汉画的比较,应当首先关注本体关系,然后才是比较意义。首先,汉赋、汉画是多文本组合体系。汉赋是由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等独立文本组成的文本体系,汉画是由汉画像石和汉墓壁画等独立文本组成的文本体系。其中,散体大赋、汉墓壁画属主流社会艺术,抒情小赋、汉画像石属非主流社会艺术。这些关系是相关比较的逻辑起点。其次,审美走向上有三个关注点。审美文本上,汉赋是开放审美形态,汉画是封闭审美形态,后者因此有二次审美的要求;审美经验上,汉大赋在此岸构筑虚构世界的艺术特色,汉画像石则在彼岸构筑真实世界的艺术特色;终极审美上,汉大赋在此岸得到超越现实的生活体验从而构筑“劝百讽一”的虚构宇宙,汉画像石在彼岸得到重回现实的宗教体验从而构筑“事死如生”的写实宇宙。最后,语图关系的强势与平衡。汉赋表现出语言艺术的强势性,汉画则表现出图像艺术的平衡力,从而在艺术史层面上带来了语图的平衡结构和雅俗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山海经”到“幻灯片”:鲁迅图像观的发生学考察——兼及“左翼图像学”的创构
    许徐
    2016 (2):  196-208. 
    摘要 ( 214 )   PDF(9551KB) ( 35 )  
    “山海经”与“幻灯片”是考察鲁迅图像观的两个“原型”事件,形成了鲁迅“文化图像”和“政治图像”的双重认知和实践选择。但无论文化一路,还是政治一路,以及最终的两路合流,走向的都是“图像启蒙”。总体而言,鲁迅图像观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性质功能层面,鲁迅赋予了图像启蒙性的特质,这基于三个认知,即对图像普遍性的肯定、对图像消遣性的警醒、对图像奴役性的反思;其二是符号系统层面,鲁迅赋予了图像独立的叙事体系地位,这种认识也是基于三点,即以图反文、图文自立、援图入文。鲁迅图像经验奠定了左翼图像的精神传统,启示我们可以尝试建构一种“左翼图像学”,提出这个命题的理由亦有三:一是左翼与图像有一种精神的内在亲近性;二是左翼图像经验是一种中国话语;三是左翼图像经验是延宕百年的一种丰富的历史存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插图本《丰乳肥臀》“语-图”互文及审美特征
    王洪岳, 杨春蕾
    2016 (2):  209-216. 
    摘要 ( 249 )   PDF(6526KB) ( 65 )  
    在“语-图”互文的格局中观照插图的存在价值以及插图之于小说,小说之于插图,二者之间构成的对话的独特价值,已然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路径和方法。2003年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插图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将生命、战争、爱情以及仇恨熔铸在一起,炙热讴歌了生命的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在这一版《丰乳肥臀》中,由中国著名插图画家吴冠英绘制的二十四幅精美的铅笔画插图在整版小说中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这二十四幅插图并不是随机选取内容加以绘制并安插在小说中,而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以自己特有图像叙事方式与小说叙事构成了充满张力的互文和对话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