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艺术史中概括的功用:理解不同传统中的艺术
    大卫·戴维斯
    2016 (1):  8-19. 
    摘要 ( 247 )   PDF(1344KB) ( 70 )  
    艺术史述说例证着巴克桑德尔(Michael Baxandall)所称的对绘画的“推论式批评”,而巴氏则又可谓沃尔海姆(Richard Wollheim)所谓“作为救回的批评”的一个例证,本文试图探讨如何评估这些述说的充分性。问题在于,我们要如何对阐释设定更为普遍的“科学”限制,将这些述说的阐释性质以及那些要提供跨文化跨历史的理解的诉求一致起来。针对格尔兹探讨的阐释的人种志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清理沃尔海姆有关巴克桑德尔的说法,亦即沃氏认为巴氏所述乃“个案内的概括”而非“跨个案的概括”。为此,针对格尔兹所谓的“个案内的概括”,本文提出一种“实用主义的”解读。这样的解读目标在于提供一个“可理解的框架”,以便确定一套推定的能指的位置;这个框架存在的理由在于能够服务于我们的阐释实践所植根的认知兴趣。本文认为,巴氏对“推论式批评”的辩护应该视为一种类似于“实用主义”方式的辩护方法。为此,本文从启发式原则的角度,分析了巴氏的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文化视野下的美学
    斯蒂芬·戴维斯
    2016 (1):  20-25. 
    摘要 ( 359 )   PDF(1377KB) ( 76 )  
    本文试图调和两种看似相对的观点。艺术作品深植于关涉文化的艺术史语境,不考虑这些语境便无法充分理解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处理诸如战争与和平这类普遍而永恒的人类主题,并将这些主题调整得能适应于共同的生理感知系统。前者说明我们在跨文化语境下理解和欣赏艺术所遇到的困难;不过,后者标明某种程度的跨文化艺术欣赏是可能的。媒介提出挑战也带来可能,我们对此的把握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媒介构建的其它文化的艺术 。阅读有助于人们理解另一社会的艺术,而更加激进的文化浸濡则会走得更远。我们对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岩洞艺术缺少更广阔的背景知识,因此这艺术就成了一个极端的个案:我们能够知道其地点以及部分内容,然而我们却无法进一步更深层地欣赏性把握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论聆察
    傅修延
    2016 (1):  26-34. 
    摘要 ( 452 )   PDF(1806KB) ( 117 )  
    汉语中的“观察”(focalization)一词目前主要指“看”,因此需要创建一个与其平行主要指“听”的概念——“聆察”(auscultation)。在既往的感知体验中,聆察的缺位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因为“读图时代”的一大弊端是以目代耳。无论是英国浪漫诗人济慈主张的“消极的能力”,还是法国解构学者所说的“最大的好客就是倾听”,目的都在于恢复曾为人类常态的安静倾听,抵抗现代生活中日益喧嚣的自说自话。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由于未被人作仔细的聆察,其中一些重要的听觉信息至今还处于明珠暗投状态。诉诸听觉的讲故事行为本是人类最早从事的文学活动,从“听”的角度重读文学艺术作品,有助于扭转视觉霸权造成的感知失衡,这可以说是传媒变革形势下“感知训练”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析五四时期语言文字建构的若干逻辑——以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方言文学语言为中心
    邓伟
    2016 (1):  35-44. 
    摘要 ( 285 )   PDF(1819KB) ( 175 )  
    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中有关五四语言文字建构的叙述,是以国语运动为主体的,关注的对象是语音,并将五四时期现代白话文运动局部性地加入对国语运动的历史描绘之中。胡适高度重视书写问题,以白话“文学”参与国语的建设,即是通过“国语的文学”途径达到创造“文学的国语”的最终目的。胡适表明了五四时期语言文字建构的整体逻辑,即以现代白话书写语言创造出现代民族国家共同语。五四中人对于方言、方言文学的见解,体现的是国语和国语文学寻求在外在资源的问题。五四时期的语言文字建构逻辑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的基本道路,之后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有局部的变化与话语言说方式的改变,但不可能出现整体性的颠覆,直至我们今天仍是如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如何书写消费
    王昌忠
    2016 (1):  45-52. 
    摘要 ( 221 )   PDF(1274KB) ( 169 )  
    消费是文学书写中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的内容对象。文学书写消费,在反映、揭示和造就、传播消费文化的同时,自身也汇入了消费文化体系而成为其有机构成。在本质上,文学书写消费是文学话语而不是消费文化话语。文学书写消费具有显著的话语性状:普遍、广泛的存在容量,局部、片段的存在样态,渗透、穿插的存在机制。关联于上述价值功能、本质属性、话语性状,文学书写消费的技艺策略集中体现在叙述时间、叙述距离、叙述投影和叙述声音等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七年文学”中的钱谷融
    许见军
    2016 (1):  53-63. 
    摘要 ( 304 )   PDF(1830KB) ( 168 )  
    “十七年文学”是一个特殊的文学生存时期,政治对文学的强制规范与文学对政治的反叛、逃离同时并存,其间潜藏和交织着“一体化”的文学规范和异质的文学批评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此历史境遇中,从国统区跨入新中国的钱谷融经历了从政治认同身份的焦虑到文学身份的回归,再到“人学”坚守的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钱谷融都做到了不失自我,保持自我,体现了铮铮铁骨的文人气息,为无数后辈学人树立了可贵的人文标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闻一多的诗歌翻译与格律诗学的生成
    陈历明
    2016 (1):  64-75. 
    摘要 ( 294 )   PDF(1849KB) ( 161 )  
    闻一多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各体英语格律诗进行翻译,又在创作和理论构建中译介、引用并实践英语格律诗学,以此抗拒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新诗的主流意识形态,质疑其主导地位,为其现代格律诗学的合法性赢得话语权。本文主要通过梳理闻一多几乎湮没的译诗《希腊之群岛》,及其它格律译诗,阐述其格律诗学在其翻译与创作的互动、互证中的构建生成;认为他以此反抗主流诗学,扭转了新诗的非诗化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新诗在回归诗歌本体的诉求中开辟了一条融合中西的格律诗学通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科幻小说研究
    《三体》与指向未来的欲望
    王峰
    2016 (1):  76-83. 
    摘要 ( 294 )   PDF(1272KB) ( 150 )  
    科幻小说是对未来可能世界的描绘,未来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它无法到达,只能作为一种现实的愿望来对待。《三体》为我们建造了一种恶的未来可能性,在对未来的描绘当中,我们把时间上的不可到达用文本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它像现实之物一样展现出来,也只有文本中未来才能显形,对未来的描绘不是事实性描绘,而是对未来的解释。对未来解释有这样几个层次:一、线性时间层,未来是流逝时间的未来之维,也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时间之维的流逝性,可以推测出未来时间维度的即将流逝性;二、未来作为欲望层,乌托邦想象;三、文本叙事层,文本将未来时间带到现在,叙事的结构是主要的;四、未来解释学(考古学)实现层,叙事与愿望的对冲中达到对未来的功能性解释。这是乌托邦性质的科幻小说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体》的“Singularities”或科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逻辑
    曾军
    2016 (1):  84-93. 
    摘要 ( 384 )   PDF(1820KB) ( 136 )  
    本文旨在分析刘慈欣《三体》何以能够在科幻全球化时代以一已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水平这一“奇异性事件”。借用詹明信在《奇异性美学》中使用的“singularity ”概念,本文认为,《三体》的科学想象力是从“奇点”这一科学边界开始的,并展开了“奇点奇观”的科学想象。《三体》超越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展开了对“后人类”的内在多样性的思考,并建立了黑暗森林原则的宇宙社会学,从而为“独异性政治”分析提供了可能。《三体》的“奇异性美学”在于建构了《三体》的“多维时间”观念体系,并选择了不同的时间叙述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
    陈颀
    2016 (1):  94-103. 
    摘要 ( 623 )   PDF(1305KB) ( 331 )  
    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切入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其核心问题是人类与三体的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冲突引发的历史终结和人类未来问题。汪淼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叙事,罗辑代表的英雄叙事,程心代表的末人叙事分别构成三部曲的叙事视角和情节主线。如果未来的人类文明极有可能遭遇文明冲突导致的宇宙灾难,当代精英需要反思和推进现有的道德、文明观,拒绝末人时代的诱惑,勇于创造新的历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未完成的主体——《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移情与主体建构问题
    苗思萌
    2016 (1):  104-111. 
    摘要 ( 478 )   PDF(1791KB) ( 221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不仅唤起了对机器人身份问题的关注,也迫使人对自身的存在进行再思考。人作为主体承认自身的存在,首先关涉“认同/区别”。在小说文本构建的世界中,认同/区别的核心就在人与仿生人的鉴别之中。移情在主体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即主体通过身体经验性地把握他者来达成自我建构。然而,移情中对他人的主体性的把握仍然是想象性的,仍然无法走出唯我论的牢笼,因而我们必须受制于意识形态建构。小说中的默瑟主义意识形态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它或许才是个体作为生命的真正归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托邦想象的解构:索拉里斯星寓言及其他
    陈丹
    2016 (1):  112-119. 
    摘要 ( 275 )   PDF(1281KB) ( 88 )  
    乌托邦是科幻小说的一个社会经济的子类型,“如何想象乌托邦”实际上就是关于“乌托邦的想象如何被书写出来”的问题。《索拉里斯星》采取了一种“双重书写”的形式策略,其结果是将乌托邦体裁本身的局限性转化为讽喻性和批判性,使得我们能够在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总体性系统的内部对其进行驳斥,阐释由此转入政治伦理学领域。同时文本表面的那种主体性与他性的对立建构也完全失效,莱姆的怀疑主义实现了对乌托邦想象力的解构,证明了即便是对一种最低限度需求的“零度乌托邦”的想象,也无法逃离意识形态的现实力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况周颐词学新论
    孙克强
    2016 (1):  120-127. 
    摘要 ( 209 )   PDF(1790KB) ( 180 )  
    近年来在况周颐词学文献整理发掘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随之而来,关于况周颐的词学批评理论研究应有新的认识和评价,例如况氏对南北宋词的认识、对其“大”的认识等。况周颐的词学文献整理研究成就斐然,可谓第一个词学研究专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之“骨”的特殊位置与刘勰“风骨”论的特殊内涵
    姚爱斌
    2016 (1):  128-139. 
    摘要 ( 312 )   PDF(1858KB) ( 446 )  
    “骨”在生命整体结构中亦内亦外、内层居外、外层居内的特殊位置,使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能够组成多种类型的喻体组合,以譬喻不同形式的文章整体结构。“骨鲠—肌肤(毛发)”组合譬喻“志(意)—辞(言)”二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骨”统喻文章之意;“神明—骨髓—肌肤—声气”组合譬喻“情志—事义—辞采—宫商”四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骨”特喻文章内容的外层“事义”;《风骨》篇独创的“风—骨—采”组合譬喻的则是“骏爽之情—端直之言—修饰之辞”这种特殊的三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骨”又特喻文章的内层之辞即“端直之言”。刘勰针对南朝“采滥忽真”的不良文风,一方面以“风”规定文意,喻骏爽之情,以防“忽真”;一方面着意将文辞分为“骨”“采”两层,“骨”喻端直之言,为文辞主干,以摈除“腴辞”和“芜词”,同时又要求适当饰以文采,以构成文质兼备、华实相济的理想文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齐驱并驾到异响竞流——汉魏诗歌的分野及其诗学意义
    王宏林
    2016 (1):  140-147. 
    摘要 ( 244 )   PDF(1789KB) ( 60 )  
    汉魏诗歌走向分野是明清诗论家对魏诗不同于汉诗的特质深入探讨的结果,也是格调论诗渐趋严密的表现。王世贞首先指出曹植成就不如曹操,胡应麟详细论述了汉魏诗歌的不同,指出汉诗天然古质,魏诗刻意追求辞采之美、讲究修辞技巧,这种观念影响了《古诗归》《古诗源》《古诗赏析》等众多选本对汉魏诗歌的选评,汉魏有别逐渐成为清代诗学的主流观念。与明人相比,清代诗论家对魏诗新变特点多有肯定,一方面是由于清人所建构的诗歌经典体系更加宽广,另一方面是清代中叶开始实行以诗取士制度,有法可循的魏诗对初学者而言更加便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唐诗人自注其诗体现的读者意识——以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为中心
    俞悦芝
    2016 (1):  148-156. 
    摘要 ( 255 )   PDF(1804KB) ( 226 )  
    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诗人频繁地在诗作中运用自注,这一衍伸性的创作行为是辅助他们诗歌传达情志的重要手段,体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这些诗人多数在编辑诗文集时自注过去的作品,使得他们的诗歌在传播后能够更恰切地被未知的无名读者理解。其中,白居易预设的读者知识储备较为浅薄,因此他自注的熟典极多。传统的“立言”观念可能是元白等诗人具有强烈读者意识的原因,他们的自注行为确实使诗歌更易被理解,却也对读者的创造性阅读造成妨碍,压缩了诗歌的阐释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文体建构述论
    徐燕琳
    2016 (1):  157-165. 
    摘要 ( 305 )   PDF(1813KB) ( 592 )  
    中国戏曲学科开山之作——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戏曲研究的理论总结和戏曲文体思想的系统阐述。它在前代理论成果基础上和西学的影响下,针对长期以来戏曲归类、称名、体貌、源起模糊混乱、戏曲被目为“体卑”等而下之的情况,以明确的文体意识将戏曲作为“一代之文学”而高抬曲体;在研究思路上,探讨“体”的观念并梳理戏曲之“体”的演进;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考源、定名、辨体,“考史”“建体”两条线索交叉并进,确定了“成一定之体段”“由叙事体而变为代言体”“合动作、言语、歌唱三者而成”的戏曲文体观念,说明“真正之戏曲”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形态和代言体的语言形式、“自然”“有意境”的风格特征,最终达到“体制遂定”“纯粹之戏曲”的逻辑构建和现实结论。《宋元戏曲史》开启了戏曲史写作的先河,奠定了戏曲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范式,更发明了戏曲的文体意义,明确了“真戏曲”的文体形态和文体风格,展现了戏曲卓尔不群的风貌,戏曲之“学”由此创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图像的力量——中世纪圣像论争的理论价值
    吴琼
    2016 (1):  166-176. 
    摘要 ( 258 )   PDF(1822KB) ( 216 )  
    圣像论争是西方中世纪神学领域和视觉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后来的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一论争的神学及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并围绕论争的焦点问题即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摹本与原型的关系探讨不可见性的表征在神学语境中的悖论性价值及其在视觉文化实践中的效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审美图式论——试论康德图式概念的美学意义
    苏宏斌
    2016 (1):  177-182. 
    摘要 ( 279 )   PDF(1745KB) ( 200 )  
    图式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康德只将其局限在认识论领域。本文认为,图式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因为图式尽管是一种普遍之物,但却是通过直观活动被把握到的,因此它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除了直接作为审美对象之外,图式在大多数时候是作为艺术形象的来源,间接地参与到审美活动之中。认知图式和审美图式的同质性,表明认识活动与审美活动具有同源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性”话语反思——兼论元叙事的弥散与本质主义诗学的理论困境
    李艳丰
    2016 (1):  183-192. 
    摘要 ( 277 )   PDF(1311KB) ( 95 )  
    随着现代性的断裂与“元叙事”的弥散,本质主义思维范式日渐陷入知识表述的危机,“大理论”的历史走向终结,“后理论”时代莅临。作为一种新的话语范式与知识图景,“后理论”倡导以反本质主义、非中心化、多元化、历史化的知识立场来重构理论的合法性效度,反对固守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总体性与同一性逻辑。面对“后理论”时代的到来,本质主义“文学性”话语范式与本质主义诗学开始面临知识“合法性”的拷问。文章在批判性反思与重构“文学性”话语的同时,亦对“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预期与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
    谭成
    2016 (1):  193-200. 
    摘要 ( 292 )   PDF(1791KB) ( 70 )  
    阿兰·巴迪欧反对将贝克特视为表现虚无的荒诞派作家,他指出贝克特的创作中存在着从“唯我论”到“事件”思想转向,后期贝克特的作品表明,他致力于对“事件”的思考,并为此创作了“真理”的文本。巴迪欧以非美学思想为指导,试图以贝克特的方式阅读贝克特。他从文本的内在思想结构出发,提炼出适合于文本的批评概念,让文本的真理以概念的形式现身。他也成功揭示了一个等待事件,以文学创造的方式介入事件,并始终对事件充满希望的贝克特形象。巴迪欧的贝克特阅读对我们的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启发:文学批评不只是为了“解释”文本,更是为了捕获文本的“事件真理”,来实现文学创作和批评话语的革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及其反思
    李松
    2016 (1):  201-208. 
    摘要 ( 330 )   PDF(1792KB) ( 109 )  
    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在叙史的体例、思路、方法等方面开辟了文学史书写的新范式。它具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秉持文化视野的文学观。文学内涵大大扩容,模糊了文学与文化的边界;第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去分化的理念;第三,主张文学史的建构观。第四,拆解总体性历史元叙事,强调历史横断面的小叙事;第五,重视文学接受的考察。辨析该书文学史观念的思想依据,有利于更深刻理解其知识背景与历史语境,并且对这种文学史观念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与历史:海登·怀特的转义理论及其效应
    杨梓露
    2016 (1):  209-216. 
    摘要 ( 314 )   PDF(1291KB) ( 97 )  
    本文集中论述了海登·怀特的转义理论,它所处理的是文学与历史的跨界问题,怀特对历史诗性本质的论述,其成立的关键在于转义机制的揭示。本文详细分析了转义机制的定义及内涵,其内涵由四个主导概念构成,即隐喻、转喻、提喻和讽喻,这四重结构性指明了人类普遍意识的某种内在连续性,这也构成了历史话语制造意义的主要机制,经典史学家预先用转义确认书写的基本形态,继而影响书写所发生的三个层面,分别是情节编织、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历史书写的这三个层面既充分展现了转义理论的显层内容,同时又作为转义所实现的历史话语生成效应。借此,转义理论为“历史诗学”提供了有力论证,并为更大程度的书写性话语奠定了预设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