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革命热情与政治:丁玲作品精神分析解读
    王斑, 曹晓华
    2015 (5):  6-17. 
    摘要 ( 301 )   PDF(430KB) ( 124 )  
    精神分析话语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演进,蕴含着彻底社会变革的可能性。通过与精神分析理论中以“性”为中心的模式进行对话,同时回溯丁玲小说中某些歧义丛生的时刻,本文认为私人爱恋也可以成为集体凝聚力的一部分,无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变革,里比多能量亦可转化为政治热情和集体行为。借助厘清“升华”概念、分析里比多能量如何“正向升华”(positive sublimation)为政治热情,本文试图打破欲望心理活动与社会责任、恋爱与政治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的隔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
    惠雁冰
    2015 (5):  18-26. 
    摘要 ( 195 )   PDF(325KB) ( 64 )  
    “红色经典”在情爱叙事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很有意味的叙事痕迹,具体以柔性的边界、丰富的隐言和典型的盲区体现出来,鲜明地表征着这些作品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又微妙地展现着文学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对“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症候性阅读,可以让我们更为客观地看待与评价“红色经典”,继而理性地把握当代文学的内在本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夏志清批评观的内涵构成及实例演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一个细读角度
    夏伟
    2015 (5):  36-50. 
    摘要 ( 218 )   PDF(521KB) ( 338 )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夏志清预设、构建了一组以“道德关注”为主,“间接评论”“人格独立”为辅的文学批评观,然当该批评观落实到具体的作家作品时,“人格独立”却喧宾夺主,并妨碍了夏志清对作品的文学价值的客观评价。这说明,夏氏具备批评家的思想锋芒,却缺乏理论家般的严谨。但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来说,他作为批评家的贡献,已然足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伦理”的四个文学理论关键概念辨析
    李元乔
    2015 (5):  51-59. 
    摘要 ( 291 )   PDF(348KB) ( 196 )  
    近年来,在文学理论领域,“伦理与文学”这一话题备受关注。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数个相关概念繁杂混淆的情况。在中外学者相关论文中,经常出现的概括伦理与文学相关理论的概念主要有四个:伦理转向、伦理批评、叙事伦理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转向是一种波及多个领域的思潮;伦理批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概念;叙事伦理在中外语境中用法不同;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国内学者聂珍钊首创。对这四个关键概念,梳理来源、列举用法、阐释内涵、分辨差别、探究意义,厘清其混淆不明之所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研究伦理与文学相关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少数族群文学研究:观念与方法的反思
    闫炜炜
    2015 (5):  60-66. 
    摘要 ( 263 )   PDF(311KB) ( 52 )  
    少数族群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备受瞩目。鉴于当下对于少数族群文学的不同切入点的研究,进行思想观念和理论方法的反思,使成果得以突出,使偏颇得以显明并矫正,其目的不仅在于为少数族群文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空间和注入新的活力,而且有助于各族群文学发展的和谐化及互补互查互助。并由此引发出少数族群文学发展及研究的未来走向和价值重建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强制阐释论探讨
    试谈文论的“场外征用”
    乔国强
    2015 (5):  67-76. 
    摘要 ( 223 )   PDF(379KB) ( 69 )  
    自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有一个发展趋势,即文论在借跨学科之际逐步模糊了其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与此同时,文论也越来越多地承载了政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似乎有文论被其“绑架”之势。张江先生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场外征用”的缘故,故而提出让文论回归到文学自身,坚持系统内部自我发育的原则。本文对这种“纯粹”理论的观点不完全苟同,认为文学理论从其肇始开始就是“不纯”的。这种“不纯”并非完全是构建者的有意为之。它既是文学理论自身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符合文论构建的需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强制阐释论
    陆扬
    2015 (5):  77-84. 
    摘要 ( 250 )   PDF(333KB) ( 94 )  
    张江提出强制阐释论是2014年中国文艺学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强制阐释”作为对20世纪西方主流文论,特别是1970年代之后各类后现代批评的一个理论概括,它应是中国话语介入当代西方文论价值判断的一个有力尝试。但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证,以先在立场模式来曲解文学文本,这一方面固然是“强制阐释”的先天局限,另一方面或者也是显示了一种理论的必然性。简言之,“强制阐释”的批判前路,远谈不上乐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研究
    文化创伤、道德观与团结:“大屠杀”等集体谋杀的社会构建
    杰弗里·C. 亚历山大
    2015 (5):  85-95. 
    摘要 ( 318 )   PDF(415KB) ( 393 )  
    文化创伤的发生,在于一个族群的成员感到一场可怖事件在他们的族群意识中留下无法抹除的痕迹和永久的记忆,并在深层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将来的身份。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使不同的社会团体、民族社团、甚至整个文明不仅从认知上体认人类苦难的存在与来源,而且还可能对此负起某种有意义的道德责任。当他们认同了创伤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道德责任,社群成员也就界定了他们的结团关系,使他们得以分享他人的苦难。当社群认为他人的苦难认为也可能属于自己时,“我们”这个圈子就会扩展,并有可能修复社群,从而阻止再度创伤。同理,社会团体也往往能否认他人苦难的存在,或者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本文主要从实际经验的角度思考德国纳粹大屠杀所带来的创伤构建,而同时也考察其它创伤过程,例如与西方或日本帝国主义相关的非裔美国人、土著人民、殖民地受害者,南京大屠杀、早期共产主义阵营如苏联的受害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文论研究
    无边界的征用与有深度的开采——新世纪以来国际“巴赫金学”新状态
    周启超
    2015 (5):  96-105. 
    摘要 ( 241 )   PDF(388KB) ( 95 )  
    对新世纪以来国际“巴赫金学”重要成果的跟踪与检阅,我们看到,巴赫金理论作为“学术时尚”其风光已然不再,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辐射已进入其“理论旅行”的常态。这种常态,体现为“巴赫金学”在学术交流上一如既往。国际巴赫金学术年会以其已自成传统的节奏,定期举行。由这一盛会所引领的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之旅,在不断拓展其在时空上与学科上的覆盖面与影响力;这种常态也体现为“巴赫金学”在文本建设上不断拓展。新世纪以来,以俄罗斯科学院为主流的巴赫金研究集群,对巴赫金的理论遗产的精细注疏,深度开采,成果丰硕;巴赫金著作之多个语种的译文以单行本、文集甚至全集的形式,在不断面世;“巴赫金学”在文献整理上已进入收获季节。随着巴赫金研究这门话语生产的不断发展,国际学界从不同维度对“巴赫金学”成果的梳理。我们至少可以从三条路径来看“巴赫金学”在新世纪这15年来的新进展:其一、从近6届“国际巴赫金学术年会”的研讨来看新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巴赫金理论的解读与征用;其二、从俄文版6卷本《巴赫金文集》的编纂来看新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巴赫金文本的开采与注疏;其三、从这个时段里已经面世的4种《巴赫金研究》(文选)的编选来看新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巴赫金学”成果的梳理与集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研究
    总体历史观:赋魅的困境——詹姆逊叙事政治学主符码评析之六
    张开焱
    2015 (5):  106-114. 
    摘要 ( 243 )   PDF(344KB) ( 50 )  
    “总体性历史”是詹姆逊包括叙事政治阐释在内的文化政治阐释学的主符码之一,这个主符码带给他许多犀利的洞见,但也存在赋魅(神秘化)倾向。詹姆逊认为个体感性经验对于总体历史而言都是不真实的,后者无法被任何个体所感知把握,这就使他的理论存在明显的神秘化倾向和内在的悖论。同时,在后现代语境中,詹姆逊的总体历史观也遇到严峻的质疑和挑战。解决詹姆逊面临的困境,不是彻底否定历史总体性的存在,而是吸纳中西哲人有关智慧,确认历史总体性的存在,但同时更重视个体(此在)当下历史经验和认知的价值。确认所有个体对历史的认知(“此在之历史”)都指向和属于这个总体性历史,但都不是这个总体性历史的全部而是部分构成,都既有存在理由又有必然局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化倾向与多元化格局——从关键词维度透视丹托的艺术终结观
    张冰
    2015 (5):  115-122. 
    摘要 ( 235 )   PDF(315KB) ( 333 )  
    丹托艺术终结观中有两个关键词是把握其思想的密码,但至今未引起国内学界关注,即理论化和多元化。这两个语词在其著作中频繁出现,表明它们是丹托本人对当代艺术的主要心理认知。从某种程度上说,丹托的艺术终结观是对这两大关键词的阐释,因此它们既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归宿。忽略这一点,我们将无法捕捉到他艺术终结命题的精义。他把理论化论证成艺术终结的核心内涵,即艺术已经成为一种哲学,而多元化成为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存在的基本态势。艺术之所以会出现多元化格局,正是因为艺术的终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体、美学与政治——论伊格尔顿的身体观
    王伟
    2015 (5):  123-129. 
    摘要 ( 342 )   PDF(276KB) ( 466 )  
    伊格尔顿的身体论述视野宏阔,它意在借助美学范畴,将身体与国家治理、阶级矛盾与生产方式等传统政治主题重新链接。很多研究者每每谈及其身体话语的三大理论来源——劳动的身体、权力的身体和欲望的身体,而忽略了他以此重建理性与政治的宏大抱负,忽略了他对规训的身体、狂欢的身体、痛苦的身体、恐怖的身体等资源并不完全妥当的述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强调蔚然成风的后现代身体话语是阶级政治溃退的产物,并指责它过于重视身体的社会构造而无视其物质基础,但这种指责言过其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理论”与“理论”——论利维斯的批评观
    孟祥春
    2015 (5):  130-136. 
    摘要 ( 271 )   PDF(309KB) ( 120 )  
    利维斯的批评长久以来被学界贴上了“反理论”的标签。利维斯在20世纪30年代与韦勒克的“文学与哲学”论战就表明了其批评的“反理论”倾向。利维斯主张文学批评应拥抱“具体的”人性、人生、道德、现实等诸要素,这也因此确立了他的“实践批评家”身份。利维斯“反理论”的实质是反对文学批评的程式化、教条化和抽象化,进而凸显文学的“文学性”,坚守的是“经验主义”的文学传统,强调的是文学的内在价值与自主性。在这一点上,利维斯是保守的,其立场本身具有理论意义。然而,学界对利维斯“反理论”之外的理论构建多有忽视。利维斯一方面拒绝哲学、抽象理论、僵化标准与程式毫无具体性地应用于文学批评,另一方面又自觉地就文学批评的本质、标准、功能、以及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等重要问题等进行哲学思辨和理论探索。利维斯算不上真正的文学理论家,但其批评观却独具特色,即以“反理论”的姿态进行“理论”探索,当然,这种理论探索是完全服务于批评实践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坎普的再思考——从《关于坎普的札记》到坎普电影
    李闻思
    2015 (5):  137-145. 
    摘要 ( 334 )   PDF(351KB) ( 109 )  
    2014年12月28日,正值苏珊·桑塔格逝世10周年。在对她的缅怀中,那篇著名的《关于坎普的札记》(Notes on Camp)也被拿出来重读和广泛讨论。坎普作为一种风格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而它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变得广为人知。作为一种趣味,坎普感受力始终活跃在怀旧收藏、先锋独立艺术思潮、摇滚乐、服饰风格等领域;作为一种亚文化,坎普与酷儿理论、青年运动及同性恋政治活动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电影领域也存在着“坎普观”,提供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得以抛却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和等级森严的美学审视,去重新关注一些过时的、失败的、无人问津的作品。并有一类专门的“坎普电影”,在文中,我根据桑塔格“朴实的坎普”和“蓄意的坎普”的区分,将难以归类和定义的坎普电影,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初上映时就大受欢迎的经典老片,多年后却被小众群体以完全不同的原因狂热追捧;第二种是初上映时恶评如潮或无人理会的失败之作;第三种则是一些导演出于个人爱好,刻意追求坎普风格而专门创作的坎普电影。通过对这些坎普电影的研究,再度思考和挖掘《札记》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清代诗学研究
    海内论诗有正宗 姬传身在最高峰——姚鼐诗学品格与渊源刍论
    蒋寅
    2015 (5):  146-157. 
    摘要 ( 263 )   PDF(449KB) ( 477 )  
    尽管上世纪初学界就提出了桐城派不仅是文派同时也是诗派的主张,但桐城诗学始终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从姚鼐的文学观念入手,分析了他的诗学与王渔洋的继承关系,并由此透视《今体诗钞》的诗学倾向及对桐城诗学“以文论诗”的方法论启示,从理论品格与学术渊源两方面论述了姚鼐对于桐城诗学的奠基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史视域中的翁方纲宋诗学
    唐芸芸
    2015 (5):  158-166. 
    摘要 ( 234 )   PDF(380KB) ( 136 )  
    研究者都注意到翁方纲诗学与宋诗的关系:他强调了宋诗“细肌密理”的特点,推崇苏黄,并肯定学问。这仅仅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因而缺乏学理的整体考察。从诗学逻辑建构的角度来说,翁方纲的宋诗学,是从对《宋诗钞》的批判开始的,他对宋诗的基本特点的揭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而在他整个批判和立论的过程中,都贯彻了立足于文学史的精神:包括以诗歌发展规律作时代的类比,对宋诗价值的定位,特别是其通过虚实理论,及对宋诗与杜诗关系的揭示,将唐宋诗连成一脉,超越了时人纠结不清的唐宋之辨,实现了唐宋诗同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闺秀诗学中“江山之助”观念
    宋清秀
    2015 (5):  167-176. 
    摘要 ( 243 )   PDF(395KB) ( 65 )  
    “江山之助”是闺秀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清代闺秀游湖赏花的闺中之游、登山涉水的行旅壮游与游记画卷中的闺中卧游,都很好地诠释了刘勰“得江山之助”的诗学理论。从《诗经》里的汉广游女到有“山水癖”的清代闺秀,因“得江山之助”而使女性文学具有了远较以往丰富与深刻的内涵;闺秀在践行“江山之助”的同时又将女性特质融入其中,使之成为闺秀诗学中的重要概念,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论俞彦的词学思想
    岳淑珍
    2015 (5):  177-185. 
    摘要 ( 234 )   PDF(355KB) ( 114 )  
    俞彦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爰园词话》中。俞彦认为诗、词、曲有共同的本源,词体是音乐文学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与诗歌一样,为“不朽之业”之一种,由于词乐散佚,词不能歌、不“便俗”而走向衰微;他指出北南宋词作为宋词的不同发展阶段,词风不同,各有其价值;并就词体创作中的立意命句、小令与长调的写法以及词中对句的使用进行理论阐述。俞彦的词学思想预示着明代后期词坛风气的转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梦窗词校勘、词学师承与晚清民初词学思潮的演变
    陈雪军
    2015 (5):  186-193. 
    摘要 ( 240 )   PDF(318KB) ( 36 )  
    晚清民初,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等晚清四大家及其弟子们潜心校勘梦窗词,形成了一股校勘梦窗词的热潮,并因此引发词坛的梦窗热。他们师友相承,前后相继,无不宗尚梦窗词风,由此开启了一代词学宗尚之风。朱彊村推崇梦窗,至《宋词三百首》的出版问世而达到了鼎盛。晚清民初学梦窗词蔚然成风,梦窗也因此获得了至为尊荣的地位。这是词学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思潮演变,其中共同校勘梦窗词集和词学师承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小说”与“传记”文类之混杂
    王庆华
    2015 (5):  194-201. 
    摘要 ( 315 )   PDF(335KB) ( 51 )  
    “传记”介于“杂史”和“小说”之间,与“小说”更为接近,本文梳理了宋以降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中“小说”与“传记”的混杂现象以及部分“小说”与“传记”作品相互羼杂的情况。分析了“小说”与“传记”在文类性质、编撰方式、取材范围上的诸多相通之处,同时,探讨了“小说”与“传记”文类在功用价值定位和题材取向、叙事方式等方面的畛域区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与抒情:中国现代新旧诗体功能之争及其诗学意义
    潘建伟
    2015 (5):  202-209. 
    摘要 ( 256 )   PDF(326KB) ( 108 )  
    反映一时代的社会政治,是新文学兴起的重要目的,但新诗在涉及此类题材时,却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抒情”问题。鉴于新旧二体优劣之争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学最大的议题,本文从五四前后对“诗与时代”关系的讨论入手,分析新旧诗体在抒情功能上存在的差异、成因及影响,重新认识它们在新文化运动以来各自的作用与地位,弥补中国现代文学史只论新诗不谈旧诗之缺憾,论证旧诗人的诗观与诗作对于融合中西的现代诗学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审丑”到“审美”:先秦女性审美原则历史变迁探析
    程勇真
    2015 (5):  210-206. 
    摘要 ( 333 )   PDF(296KB) ( 158 )  
    先秦时期的女性审美原则经历了从“审丑”到“审美”的重大历史变迁。史前时期的女性审美形象是“丑陋健硕”的,她们主要体现了大母神的生殖功能和死亡功能,体现了“母亲原则”的胜利。夏商时期的女性审美形象是“美丑合一”的,主要随着父权制的建立,女性开始由审美主体变为审美客体,由“母亲审美”转变为“少女审美”。并且,女性审美不仅逐渐走向审美化,且日益走向道德化。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少女原则”的胜利。周代文化是以德性文化及礼乐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这时成熟的父权制文化已经建立,女性的审美形象是“品貌唯美”的。周代女性审美首先要德性美,其次要形体美,第三要气质美。先秦女性审美原则的历史变迁映射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变革的轨迹,以及文化思潮的流变,其文化理论意义是深远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