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旨在引起共众观看电影的欲望,但其图文的暗示经常超越意在的意识形态或主题信息。构图、明星与视觉指涉(如时装和其他互文)中的多余信息让电影海报成为变异的对位文本,因为海报催生了多层意义流通的一个动态机制,其媒介跨越多种艺术媒体和类型(如绘画、书法、摄影、设计、文学、戏剧和音乐)。电影海报因此介入媒体间性或跨媒体性,不可避免地指涉某种身外之物,某种隐蔽、变异或另类之物,某种与时空措置之物。本文以方保罗的《银光:1920-1970香港电影图说历史》(香港三联,1997年)为例,论证电影海报乃是华语电影史学领域中尚待开发的档案。方保罗的图说历史尝试了研究香港电影史的另类途径,其中对断裂、碎片、并置和差异的强调与后现代文学史类似。本文继而分析20世纪50-70年代香港、台湾和内地的华语电影海报,以论证电影海报乃是华语电影史与视觉文化中一种变异、另类的档案,期待一种猜测性阅读,以建构开放、多元的视觉意义体系。
朗西埃用感性分配理论改造“文学性”这一术语,把“文学性”置于政治和文学联系的中心,将其定义为沉默文字的可用性或词语的过度。沉默文字不受控制的四处游历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也扰乱了文学的边界,这是文学性的民主政治,也是民主文学性的悖论。文学采取各种自我取消的方式对文学性的民主予以压制,这种博弈使得民主文学性的悖论成为文学的生产性矛盾,同时也使美学体制下的文学呈现为书写的不规则形态。文学向无限的可能性敞开,实现了再现诗学的规范言语与不合规的沉默言语之间不可能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