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过刊目录

  • 全选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王晓华
    2016, 36(4): 6-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末以降,文学研究日益程式化,进入伊格尔顿所说的“后理论”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比较容易被接受的答案是:文学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出现了“故障”。在我们看来,其深层原因是:文学研究脱离生活世界的根本原因是遗忘了人的身体性存在。为了敞开此中的基本机制,本文回顾了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与身体范畴的原初联系,分析了“哲学与诗之间的古老争吵”,展示中西方文学研究脱离身体-生活世界的具体症候,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理论研究的“返乡”之路。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邢建昌, 张皓
    2016, 36(4): 15-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审美文论的一个前奏、一个序曲,是肇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至70年代末再掀论争的形象思维的讨论。形象思维讨论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文学艺术不同于概念认识的形象特征。从形象认识说到情感说,铺平了通向文学审美本质说的道路。对于审美的感召、教育、拯救、解放功能的强调,说明审美文论是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诉求的文论范式。审美文论的价值系统在进入90年代后表现出了与时代氛围的龃龉,不能有效言说新的文化现实。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说明:任何一种本质论都不过是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文学意义的觉解。即使在某个时段内占据主导性的本质论,最终都会被取代,被超越。研究文学是为了体悟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内在的生命意义,而不是给它找一个独一的本质。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陈雪虎
    2016, 36(4): 38-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学”之名得到系统宣示,西来内涵进入相应体制,形塑百年来现代文学文化,其开端当以朱希祖发表论文《文学论》为标志。大学体制中的文学教授,通过论文的形式,正式宣阐“文学”的内涵和义界,影响逐渐扩散披及社会,其功效非一般社会言论和学理探讨可以比拟。朱氏文论和观念主要来源于周氏兄弟,而十年前留学日本的周氏兄弟是最先一批参考和鼓吹西方现代意义上文学的青年学人,虽然仍处于传统的压抑和成长的波动中,但其心中现代文学之审美情思和兴发感动已汹涌澎湃,呼之欲出。经过晚清民初十余年的蕴蓄,终于在五四时代借由文学革命而繁枝散叶并开花结果。
  • 会议专题:“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回顾与前瞻”
    张英进
    2016, 36(4): 39-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为英文版《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导言的删节版,主要关注三个项目。其一,通过分析三个关键词,以厘定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及与该名称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二,回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机制化进程,尤其是其在北美的发展。其三,勾勒《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整体轮廓。《指南》的第一部分“历史与地理”的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区域发展。第二部分“文类与类型”概览中国现代文学中主要文类(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类型(翻译文学,女性文学,通俗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第三部分“文化和媒体”探讨美学、语言、区域、都市等文化概念以及视觉艺术、印刷、网络等技术媒体对文学的影响。第四部分“议题与争论”侧重介绍文学流派与思潮、性别与身体、记忆与创伤以及中文与英文学界的整体发展。结语部分涉及海外近期的关键议题、作家研究和文学争论。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徐勇
    2016, 36(4): 61-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选本出版在八十年代文学生态的构成及其变迁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的分析入手,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选本的出版,并不仅仅联系着选家、创作和读者,它还与特定时代的文学环境息息相关。就20世纪80年代而言,选本出版的文学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选本构成中各类选本(十七年文学选本、现代文学选本、外国文学选本和当前文学选本)间的此消彼长,及其因应时代的方式;二是当前文学选本的出版,对于80年代文学生态的构筑、内部矛盾的展开及其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文学年选、争鸣作品选和文学思潮选本等不同选本种类对于80年代文学生态变迁的表征方式不尽一致。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贾立元
    2016, 36(4): 69-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未来记》(1902)的细读,分析其中正文与批注之间的时态对话关系,以说明作品既非单纯地叙述“未来”,亦非仅仅评论“现在”,而是在两者之间往复运动,由此构成其根本性的叙事特征。此外,通过考察其中此前未被关注过的多处时间错误,来讨论梁启超在试图穿行中西纪元、现在与未来时的困难,并对这一作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位置和意义做出评价。
  • 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梅东伟
    2016, 36(4): 76-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俗叙事是民俗学和叙事学的交叉研究,是中国叙事学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文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维度。但“民俗叙事”术语本身的歧义,以及学术运用的失范,给相关研究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文艺民俗学视野下,以文艺民俗叙事替代民俗叙事界定小说叙事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更为贴切。文艺民俗叙事侧重叙事“故事”层面的研究,旨在对各类文艺民俗叙事文本做出合乎情理的民俗阐释与叙事阐释。文艺民俗叙事研究对于小说史和文化史有着独特的意义,它是中国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维度。
  • 专题: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研究
  • 专题: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研究
    吴秀明
    2016, 36(4): 84-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当代文学领域出现了由思想阐释走向知识重构的重要转向,它在推进学科建设的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提供了潜在背景和理论支撑。目前,这一“转向”还在进行之中,加之“历史化”概念本身充满歧义,因此显得颇为复杂。但它不同于此前的“重写文学史”等思潮,其具体研究和推演,不仅在外源性上受到詹姆逊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而且在内源性上与中国汉宋两学诠释系统具有血脉的关联;从海峡两岸四地的特殊历史现状来看,它还有一个“文学中国”问题。而内源性思想和“文学中国”问题,在当下“历史化”中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所以有必要引起重视。
  • 专题: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研究
    陈启, 胡全生
    2016, 36(4): 94-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康德对美的美学和崇高的美学的划分,阐释了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为崇高美学的观点,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崇高内涵和审美特征主要存于六个方面:高歌反抗的艺术,只求怎么讲不问讲什么,尊奉不确定性为第一美学原则,“差异万岁”,在极端和折中当中获取陌生,在调整期待中获取愉悦。本文认为,以传统的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而论,后现代主义文学显然无美可言,因为它“不知道如何谈论自己的美”。
  • 专题: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研究
    孙燕
    2016, 36(4): 103-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一书从文学哲学的层面,对“理论”的衰落及其留下的一些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展开思考,呼吁文学理论研究要尽快跳出后殖民、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樊篱,由政治、文化研究回归文学本身。不过,伊格尔顿并不希望在“理论”之后再度转向“文类”“结构”“原型”等纯粹形式,他不相信纯粹形式可以挽救文学研究。对于有着天主教背景的伊格尔顿而言,新宗教的权威恰恰在于其伦理的而非审美的主张。因此,他致力的文学理论目标是要复活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走出本质主义的无谓论争,以一种德行伦理学的价值理想推动文学研究,在批评理论与分析哲学非同寻常的结合中,开启一条文学理论重建的可能路径,并以此刺激理论再度进行富有雄心的思考。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李鹏飞
    2016, 36(4): 111-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谓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是指在小说情节或叙事层面嵌入戏曲的故事内容、戏文片段或其他戏曲因素,跟小说自身的情节、叙事或主题形成复杂的关联,同时造成特殊的美学效果。“戏曲嵌入式结构”既是小说的叙事技巧,也是小说的叙事结构。这一结构在中外小说史上屡见不鲜,明清通俗小说比较普遍地运用过这种结构,成为小说史上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刘青海
    2016, 36(4): 122-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白在蜀中时谒见苏颋并得其奖掖和指点,是他早年文学道路上的重要事件。此前他的创作基本上属于地方文学的性质,尚未能预流开元文坛的主要风气。已有“大手笔”之誉的苏颋充分肯定李白的文学天才,对其早期创作的得失予以高屋建瓴的评价,对李白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以前辈身份,指点李白如何在创作中处理必将要面临的才与学、词彩与风骨的关系问题,对整个开元文坛的创作都具有导向的意义。他“可以相如比肩”的激励之语,不仅极大地激励了李白在文学创作上本有的雄心,而且对他选择以文学侍从而经纶王言的人生道路也有直接的影响。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钟明奇
    2016, 36(4): 133-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渔生前与殁后至今历史悠久的评价中不时出现“两极对立”,曰三百年,是取其成数。此种情形的发生,首先是因为李渔之人格极为复杂,有着多维度的“两极对立”;其次,这也与批评者的批评方式、批评心态存在诸多可议之处密切相关。我们惟有摈弃偏狭与情绪化的学术研究心理,坚持历史评价第一、道德评价第二的人物评价标准,并用发展的眼光、整体的视野去统摄李渔的人格,切实把握其人格发展的主导倾向,同时恰当区分、综合观照李渔的为人、思想与创作,既不因人废言,也不盲目地“因言誉人”,才能避免评价中的“两极对立”,将李渔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姚大怀
    2016, 36(4): 142-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文化运动爆发前,报人作家与遗民作家引领传奇杂剧的发展方向,而在此后,逐步取代报人作家与遗民作家并担负起创作主力的是学者作家。受民族危机、个体处境等因素的影响,学者剧作或旨在呼唤抗争精神,或意在表达惆怅情怀。作为民国时期曲学造诣最为深厚的群体,学者作家尊重戏曲本质,尤其在曲律、文词、结构等方面倾注较多心血,创作出一批案头与场上兼擅的佳作,代表了清末以来传奇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学者作家的涌现,不仅解决了新文化运动后作家队伍断档的问题,延长了传奇杂剧的艺术生命,还为传奇杂剧重返戏曲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当下各剧种或戏曲文体的生存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 美学与文化研究
  • 美学与文化研究
    谢少波
    2016, 36(4): 152-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下世界依然充斥着各种形式的仇外现象,对文化与民族“他者”的敌意、我们-他们的对立情绪,以及民族中心主义的傲慢。正是对这一迫切情状的反应,世界主义与文化翻译在全球范围内被争论、接纳,无论是在各种学术论坛、会议还是学术专刊上。本文通过两部世界知名小说,即钦努阿·阿切贝的《瓦解》与恩古吉.瓦.提安哥的《界河》来探究世界主义与文化翻译问题。本文揭示了世界主义读者如何通过文化翻译来理解或认识文学中的普适性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特表现。如果世界依然是各种形式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舞台,那么世界主义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的这种遭遇就是人文领域美学教育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的结论是,如果作为一系列价值观念和理念/想的世界主义与作为去普适性观念有效方法的文化翻译是文学与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那么,每一种阅读行为与每一处表征场域都对将助益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尊敬与接受。
  • 美学与文化研究
    彭兆荣
    2016, 36(4): 163-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传统的“丘”“墟”“台”“坛”等,表现为以山岳自然形态为原型的视觉形象,并以其特有的“崇高性”文化表述范式凸显“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却又不乏务实精神。“崇高性”不仅表现为帝王攀附“天”的权威性,也表现为“巫”的通天交流技术,更反映出“祖先在上”的世系关怀与庇佑。这一视觉形象在建筑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功能特点。我国并不存在像欧洲那样以个人英雄为典范的石质建筑的纪念碑,因此也难以产生所谓“纪念碑性”。
  • 美学与文化研究
    毛娟
    2016, 36(4): 170-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是当代学者讨论后现代及全球化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都市研究、城市规划、哲学、文学、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时间”一样,“空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维度之一,是历史和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也是我们研究艺术史的关键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和阐释“空间”,这为我们建构当代艺术史提供了新的路径。
  • 美学与文化研究
    姚云帆
    2016, 36(4): 175-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布莱恩·马苏米的著作《虚拟的寓言:运动、情感和感知》是当代西方文化理论领域中的重要作品。马苏米以“身体”和“虚拟”为中心,对当代文化理论以符号操作为中心的主体化理解进行了批判。马苏米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权力机制不再遵循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主体化逻辑,而是利用科学技术,通过对情感流动强度和方向的控制,达到对人的控制。而人却可以通过技术,在不断的客体化过程中,逃逸这种控制。因此,马苏米认为,在解释这种控制-逃逸逻辑的过程中,当代的文化理论,既是一种技术诗学,又是一种政治抵抗。
  • 美学与文化研究
    丘新巧
    2016, 36(4): 185-1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艺术具有趋向于音乐化、因而趋向于时间化的传统,书法是取代音乐成为典型地表现中国人时间感的艺术,因此书法最典型地塑造了中国艺术的时间感,这种塑造就体现在“势”这个时间性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中。书法中的“势”首先也意味着身体意义上的“势”,书法的时间性是通过身体显现的。《说文解字》和《周易》从造字方式的角度奠定了关于汉字之“势”的起源的话语,因而,汉字的造字方式对书法之“势”的内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对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势”因此是理解书法这门艺术的一个核心范畴:通过一种新的阐释,我们可以将书法理解为一门“姿势的艺术”。
  • 专题:印度文论与批评
  • 专题:印度文论与批评
    尹锡南
    2016, 36(4): 194-2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梵语诗学包含很多世界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如味、韵、曲语、合适、诗魂、魅力和诗德等。这些极具印度文化特色的东方文论范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非常丰富的内涵,有的具有当代比较诗学研究价值。本文以欢喜、诗魂、魅力等七个重要范畴为例,尝试对印度古代文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进行揭示。
  • 专题:印度文论与批评
    张嘉如
    2016, 36(4): 203-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检视非人类动物如何通过人类的语言、经济体系被建构成为“垃圾”这个概念,而这样的建构又是如何回过头来影响动物本身动物。本章也同时思考与垃圾相关的概念(如废弃物、空气污染、毒物等,和动物之间有何种观念上或实质上(也就是动物-人类-环境三者在物质层面上)的关联性。藉由寻着这些语源、文化、经济和生态系统等认知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动物是如何被建构且称为多余无用之物,渗透及影响当代蔓延全球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后我以一位印度纪录片导演沃荷拉(Kunal Vohra)纪录片里的“垃圾动物”主题来深刻反省自身文化与全球化、现代性问题,来探讨其纪录片再现策略?
  • 专题:印度文论与批评
    邢研, 纳文洁
    2016, 36(4): 214-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印度文论与批评
    杨志平
    2016, 36(4): 216-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