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文艺理论研究》,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专题
    《小约翰》与“准中期”鲁迅的形成
    朱崇科, 梁立平
    2021 (4):  1-8. 
    摘要 ( 449 )   PDF(1406KB) ( 242 )  
    在鲁迅生活中跨度22年(19061928年)的《小约翰》鲁迅中译本终于面世,但这部一直萦绕在侧的杰作对于鲁迅的影响显然不止于单纯的翻译事务。简单而言,“准中期”鲁迅此时段的《野草》《朝花夕拾》和部分《故事新编》的创作都与《小约翰》有直接的关联,不管是书写风格、主题关涉,还是场景再现与想象力。但需要指出的是,鲁迅的创制与《小约翰》在整体文学成就上又各擅胜场,而鲁迅更是有自己的后发特色,彰显出“民族魂”的思想高度与诗学魅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博物学与周氏三兄弟的“科学话语共同体”
    廖建荣
    2021 (4):  9-16. 
    摘要 ( 280 )   PDF(1379KB) ( 170 )  
    作为近代科学主流的博物学传入中国后,从福柯的“认识型”发展为“科学话语共同体”的重要话语,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合法性基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博物学作为周氏三兄弟的“科学话语”,影响了鲁迅的“科学救国论”与“生物学的真理”、周作人的“生物学的参考”与“伦理之自然化”、周建人的“民族进化论”等新文化思想。周氏三兄弟的博物学“科学话语”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加入“科学话语共同体”,发展新文化新思想启蒙民众与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揭示了新文化运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深层次关系,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和科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中的死亡与希望
    张闳
    2021 (4):  17-27. 
    摘要 ( 815 )   PDF(1799KB) ( 313 )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将在《祝福》中开启的现代人的灵魂性难题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叙事人“我”与故友吕纬甫在酒楼上的相遇,再一次将现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处境问题摊出来。吕纬甫所遭遇的两次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动摇了现代理性主义者吕纬甫的唯物论的生命观,也让他在爱与希望破灭的处境中,感到深深的沉沦感与无聊感。这也是鲁迅《彷徨》写作时期的基本主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概念辨析的意义
    陈大康
    2021 (4):  28-39. 
    摘要 ( 517 )   PDF(1801KB) ( 190 )  
    概念是文学研究中的基本要素概念辨析的结果甚至会影响研究的内容、方式与判断。本文结合文学研究的具体案例,对决定研究方向、价值估量与具有时间内涵等三类概念使用情况的讨论,阐述概念辨析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凡为文辞宜略识字”——一个文学常识的生成
    林锋
    2021 (4):  40-50. 
    摘要 ( 599 )   PDF(1804KB) ( 193 )  
    “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语出韩愈《科斗书后记》,在清代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命题。以汉学家为中心,清人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基础上对“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再阐释,使之成为论证小学对于文学创作重要性的经典表述,并逐渐衍化为得到各文派认可的文学常识,最终进入到民国时期的“文学史”与“教科书”当中。跟踪“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说从提出、流布及变异的整个过程,揭橥此说得以进入文学常识的奥秘,对理解清代汉学家的文论贡献、清代文论与前代文论之间的关联,以及中国文学史上文学常识的生成机制等,都有所助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宋人别集“乐府”卷与宋人乐府观——从文同“乐府杂咏”说起
    梁海燕
    2021 (4):  51-58. 
    摘要 ( 298 )   PDF(1766KB) ( 154 )  
    《丹渊集》“乐府杂咏”集中体现了文同旧题乐府诗写作艺术。诗人专取汉魏六朝乐府之题名,重视乐府诗的古辞、本事、创调情形,往往直接赋咏成篇。既有刻意朴拙、以俗为古之章,也有精于刻绘、巧设章法之作。该卷作品独立编纂,不与新题歌行杂处,彰显了时人传承乐府古学的自觉意识。家诚之重刊《丹渊集》将“乐府杂咏”卷目移前,进一步表明宋人对古乐府内涵与价值的新认识。结合其他宋集“乐府”卷,本文针对宋代乐府诗认定问题提出看法,指出两宋时期乐府诗学观念的多元共存与动态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因的“游艺”之学与文艺思想——兼论理学“流而为文”现象的书画视域
    杨万里
    2021 (4):  59-69. 
    摘要 ( 384 )   PDF(2711KB) ( 145 )  
    元初理学家刘因不仅于义理之学有所自得,且致力于游艺之事,诗文创作外,在书画琴棋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诣。他不仅明确提出了“艺是小学工夫”的理念,而且首次将作为今人之“艺”的诗文书画与古人的“六艺”之教对接起来,进一步提升了文艺在道学事业中的地位。在“游艺”实践中,他将“观物”思想与格物致知精神贯彻沦浃其间;而且将自己的归隐情志安放于艺术世界,表现出“适意玩情”的游艺态度。形神兼备的绘画观念和尚古的书学取向是刘因文艺美学的集中体现,但其终极旨趣却指向同一妙境——“天”。在致事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的努力中,刘因理学家的身份意识与文艺家的艺术素养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可见,元代理学家更为热情地接纳文艺,在诗文书画游艺中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理论主张,更为深度地向文艺领域输入理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从而影响着元代文艺思潮走向。所以,书画游艺之学理应被纳入理学“流而为文”现象的考察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世贞的“文人”身份认同及其意义
    熊湘
    2021 (4):  70-80. 
    摘要 ( 321 )   PDF(1430KB) ( 205 )  
    王世贞对文人“污名”的反应极为强烈。从初入仕时对“文人无用”的批驳,到后来哀叹文人命运,望同道为文人吐气,这些表达反映出王世贞心态的渐变。面对“文人无行”说,他强调文才,以其为文人身份的内在标准。这不同于唐顺之的文人观,也与重情说异辙。王世贞的文人身份认同和群体意识是由嘉靖至万历时期政治环境下,文学、理学、心学等因素交叠、冲突促发而成,体现出道德、政事、文章合一的人格范型打破之后的话语对抗,成为明代“重文”思想脉络中的重要节点,揭示了文人走向地方和下层的必然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文学地位不再?何种地位?谁之地位?
    埃伦娜·卡瓦良·布埃斯库
    2021 (4):  81-88. 
    摘要 ( 314 )   PDF(1379KB) ( 117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常说,且往往夸大其词地说,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学——已失去了象征性地位。这一悲观的立场认为,我们将无路可退——仿佛我们位处著名的“历史的终结”时刻,一如福山在柏林墙倒塌后所预见的那样。我建议以更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来看待这个问题,并考虑到对地位(无论是获得还是失去)的讨论往往出于一个视角、一种立场,其性质也关乎我们作为观察者和读者在文化上处理的文学百科全书。因此,我讨论了所谓“地位不再”的性质,以强调它根植于将文学作为首要的民族的表达这一理解。然而,如果我们采取其他立场,这一讨论的问题性质就会发生有趣的变化。然后,通过强调损失往往意味着转化,我继续讨论“归属形式”对于理解文学和人文学科的象征性质的关键作用。我们应该考虑到知识和文化资本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有助于我们理解周围的诸多实践领域。总之,我们应该将所有困扰我们领域的“终结”和“死亡”予以相对化的处理,因为它们认为文学注定会成为一种文化和象征意义上的损失,或标志着注定消失的过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哲学:我们语义场中的反义词?
    马丁·杰伊/文 郑宁宁/译
    2021 (4):  89-97. 
    摘要 ( 278 )   PDF(1771KB) ( 177 )  
    1996年,一篇名为《保卫理论》的文章将“理论”置于一个由它所假定相反的术语所构成的力场中。本文则以该文章的观点为基础,来探讨在众多当代话语中,“哲学”如何已被看作是“理论”的反义词。本文认为,尽管这两个术语的意义和内涵往往截然不同,但它们将得益于一种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二者的优势都被普遍认可,而不会将它们按照等级来定位或变成乏味的同义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崇高的性别维度——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崇高论
    陈榕
    2021 (4):  98-108. 
    摘要 ( 389 )   PDF(1420KB) ( 187 )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重新解读了崇高理论的概念史,辨析了父权制权力话语在经典崇高论中的深刻印痕,勾勒了当代女性主义对崇高美学的重塑,展现了基于女性经验的审美范式、主体立场以及伦理驱动如何影响了当代的概念演进。一种以跨越边界、尊重情感、拥抱异质性、提倡主体间性的新的崇高美学主张正在发展中。这是女性主义为崇高美学的理论场域带来的新动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勒兹的情动理论与生成文学
    葛跃
    2021 (4):  109-116. 
    摘要 ( 1177 )   PDF(1383KB) ( 298 )  
    在情动理论成为诸多学科分析热点的背景下,情动理论仍有颇多争议之处。检视斯宾诺莎和德勒兹情动理论可以发现,斯宾诺莎的情动体现的是身体和心灵的被动反应;而德勒兹把情动概念去背景化,用以构建瓦解权力规训、恢复生命潜能的通路。德勒兹认为符号是权力流转的主要途径,基于情动这个观测点,他在文学场域中捕捉到众多能够有效瓦解权力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成文学理论,把文学创作带入政治斗争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同义务一样被强求于每个人”——论康德关于共同感理念的提问
    陈辰
    2021 (4):  117-128. 
    摘要 ( 212 )   PDF(1435KB) ( 137 )  
    “出于什么品味判断中的感受如同义务一样被强求于每个人”,这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40节末尾的提问。对这个提问的理解涉及“品味判断的演绎”的两个表面上不相关的部分(第31至第40节和第4142节)的关系的理解。学界针对这两部分的关系和后一部分的阐释虽曾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案,但由于康德这一提问的困难度,至今未取得一致。要解决这一困难就必须回到康德提问的文本语境当中,首先区分品味判断中的感受的必然性的可能性和该必然性的现实性,并以此为基础澄清康德提出这一问题的必要性,由此进入第41和第42节,以考察康德在这两节所提出的两种可能的回答,并解释为何康德认为是第42节的回答(合道德性)而非第41节的回答(人的合群)能解决其提出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文学介入之用到文学的无用之用:试论巴塔耶的文学观
    赵天舒
    2021 (4):  129-137. 
    摘要 ( 374 )   PDF(1766KB) ( 209 )  

    本文试图通过比对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念和巴塔耶与之相对立的文学愿景,探讨巴塔耶独特的文学观。介入文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文学的介入之用,其三个重要原则分别是文学服务社会,文学承载意义,文学是社会历史的积极推动力。针对萨特的观点,巴塔耶提出了文学无用的思想:文学是至尊的耗费行为,文学呈现世界的未知,文学的核心是无用的否定性。这种思考体现了巴塔耶对文学现代性传统的继承与反思:文学作为一种反抗社会与历史的否定性力量,呈现出一种无用的特征,但这种无用性并非否定一切,而是在更深的维度中思考人的存在,以求解放主体性,恢复人的主体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阿尔都塞的阅读理论——兼谈“表层阅读”的误判
    周建增
    2021 (4):  138-149. 
    摘要 ( 309 )   PDF(1426KB) ( 150 )  
    早期阿尔都塞文本中存在着三种阅读理论:一为直觉阅读,注重以心灵直观直接通达既定内容,具有将文本语言透明化、空无化的倾向;二为表现阅读,注重以理性思维暴露被包含于文本表层内的一元内容,奉行单一密闭型表层/深层区分模式;三为症候阅读,注重以辩证思维剖析被潜藏于文本表层下的二元内容,追求开放连环型表层/深层区分模式。其中,症候阅读是对直觉阅读和表现阅读的批判结果,体现出早期阿尔都塞阅读理论发展的渐进性和反思性。表层阅读以表层/深层区分指责症候阅读,是一种未能真正切中症候阅读要义的简单化误判。此一误判根源于詹姆逊对表现与症候之间区别的忽视。辨析直觉阅读、表现阅读和症候阅读之关系,有助于揭示早期阿尔都塞的阅读理论谱系及其在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和误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论与文化研究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许子东
    2021 (4):  150-159. 
    摘要 ( 473 )   PDF(2318KB) ( 101 )  
    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人物形象是知识分子和农民,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主题。但是在晚清和当代小说中,官员形象是第三个重要的人物系列。知识分子与农民与官员形象之间,在小说中常常呈现某种复杂的三角关系。如果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启蒙救亡”,那么知识分子与官员形象之间的“互相改造”过程,以及农民与官场“矛盾依存”关系的演变,也都需要分别梳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画的现代起点与动画艺术的媒介间性
    冯学勤
    2021 (4):  160-167. 
    摘要 ( 333 )   PDF(2289KB) ( 327 )  
    意大利动画艺术史家吉安纳伯托·本塔齐认为,埃米尔·柯尔及其《幻影集》是动画艺术的起点。这一观点值得商榷,他将动画与电影的发生视作同一进程,忽视二者之间建筑在艺术的媒介差异性基础上的重要区别。从动画的跨媒介发展史与媒介间性的动画意识出发,埃米尔·雷诺的《光学哑剧》呈现了动画与电影之间的媒介裂缝,而这一裂缝正提示着动画在现代时期那先于电影的异质性起源。不仅如此,对这一起源的辨析也将强化动画作为一种媒介间性艺术的基本特征,进而深化对动画艺术本体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震惊”与“沉浸”: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复合审美经验
    陆晓芳
    2021 (4):  168-177. 
    摘要 ( 273 )   PDF(2308KB) ( 171 )  
    中国新主流电影所提供的审美经验并非对艺术风格和类型样式的简单混搭或者杂糅,而是倡导在电影创作中利用电影技术所营造的视听奇观“闯入”观众的固有经验,突破观众惯常的意识防护机制,从而完成对其心理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这种审美经验还强调通过超现实感官体验和情感契合令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进入深陷其中的心理状态。前者带给观众的是“震惊”,而后者则是“沉浸”。以此为基础,意欲在国家和民族的整体范畴中获得传播能量的新主流电影还要在审美特质中选取最大公约数,通过审美的普遍价值来凝聚最广泛意义上的电影观众,并利用类型结合与虚实交融,最终为观众提供打破固有认知的复合审美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理论研究
    “为所欲为”现代性艺术法则的确立与泛美术范畴的重建——以杜尚现成品为中心
    肖伟胜
    2021 (4):  178-187. 
    摘要 ( 278 )   PDF(1398KB) ( 187 )  
    杜尚的现成品否决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可能性,实际上意味着“艺术自由”的可能性,这就是现成品所确定的新的艺术原理,该原理进而确立了“为所欲为”现代性艺术法则。该法则使艺术成为司法上的“判例”事件,它只规定一种与普遍一致的形式,因而给出的判断是一种反思性的审美判断。杜尚通过恢复泛美术的传统,也就是将语文艺术重新纳入美术的范畴,从而让绘画再一次为思想服务。这种返古开新策略的形成源于他经受尼采、施蒂纳以及希腊哲学的精神洗礼,并且深受马拉美、鲁塞尔以及拉福格等文学家的灵感启迪,进而创造出了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众多现成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国当代摄影观念研究的三大范式
    陆一琛
    2021 (4):  188-196. 
    摘要 ( 308 )   PDF(2683KB) ( 147 )  
    “摄影观念”不同于“摄影”,是作为实践和影像的摄影在其散播和被接受过程中形成的、以陈述话语内在规律性为表征的概念网络。从“摄影”到“摄影观念”实现的不仅仅是概念上的位移和转换,还意味着(历史)分析和书写模式的变迁,尤其是对传统摄影史书写(以摄影技术史和影像艺术史为经典范式)的质询与解构,以及对被正统摄影史边缘化的对象——摄影影像观者的关注。本文力求在弗朗索瓦·布吕内创设的“摄影观念史”的理论框架之下,分析由保罗·爱德华兹、菲利普·杜布瓦和罗兰·巴特提出的三个摄影观念(史)阐释范式,聚焦某些高频概念的出现、变化、转换和复归,描绘构成摄影观念的概念网络,展示支配这些概念的规律性联结,以便建立一种重新思考摄影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象派的知觉基础
    李海燕
    2021 (4):  197-205. 
    摘要 ( 299 )   PDF(1756KB) ( 149 )  
    印象派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绘画流派呈现出的特殊画面样态需要审慎的现象学描述和对其背后哲学假设的严肃思考。印象派宣称真实地再现印象,因此把被再现对象严格限制在实际存在物的范围内,在作画的过程中努力去除任何与原初印象无关的社会文化和主体内部回忆、想象等加工活动,并试图通过分离式的色块和粗糙的笔触把瞬间印象呈现在画面中。通过分析这一画面特征,我们可以探析印象派假设的特殊的印象概念,即完全剥离主体因素的反射光在视网膜上的被动式点状刺激,其背后假设了主体和对象的原子式分离关系以及感觉材料理论。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塞尚反思了印象派的这一理论假设所遇到的困境。通过恢复具有稳定性的被再现对象的结构,塞尚试图在画面上呈现更为原初性的画家与被再现对象之间的知觉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间转向”的三重维度:西方当代艺术的“当代性”理论及其问题
    董丽慧
    2021 (4):  206-218. 
    摘要 ( 938 )   PDF(1830KB) ( 137 )  
    近年来,试图对“当代艺术”进行理论建构的“当代性”一词在欧美学界争议不断,已成为一个被赋予特定内涵、且在持续探索中的术语。虽然诸种“当代性”理论的论证模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均以“当代”一词的拉丁词源“时间”为基点,展开了试图挣脱现代时间叙事的当代“时间转向”。其中尤以阿甘本、格罗伊斯、奥斯本的“当代性”理论为代表,或主张与时间断裂和脱节,或化身为时间流本身,或从诸种时间并置中提取虚拟性,构成了西语中探讨时间转向的三种典型路径。“时间转向”是理解西方语境关于“当代性”理论的一个关键,而对诸种尝试路径的厘清,则是理解、批评、进而超越当代艺术的“当代性”理论讨论的前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